心经全文网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一)

发布时间:2024-08-31 02:05:20作者:心经全文网

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一)

晓:诸位师父,大家不能只听我说,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相互讨论一下。你们说你们的见解,我说我的看法,这样咱们可以相互促进,或者你们就提出哪一点儿我说的不对、不清楚,我也接受。

(沈默,沉默,几乎要冷场)咱们也可以讨论一下修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

问:阿弥陀佛!请问法师,一切都是唯识所现,那么一条蚯蚓,被斩为两断,两头还都可以成活,它的“识”到底在哪头儿?

晓:请坐下,大家提问实际一点儿最好,这关于蚯蚓的问题对我们的修行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知道,它原本是诘难人的。大德们有回答是“余命未断”,不知道你能否明白。

问: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个困惑,它老占着我的心,还请法师不吝给解答一下。

晓:这个问题么,我怎么回答都要落入你的圈套,我只能来踢个皮球,请问师父你是什么学校毕业?

问:初中。

晓:好,那么我问你一下——一根磁棒,现在你把它一砸两断,三段也没关系,它两段都可以吸引小针,我问你它的磁性在那段儿?

问:哪一段都有。

晓:对。蚯蚓与这差不许多。明天把八识说过你就会明白,问识在蚯蚓的那一头是你这问题的本身有毛病。识是“能了别”!

而且,蚯蚓也不是截成两段后,两段都能活,而是截成两段后,有头的那段儿能成活,经过再生,变成一条完整的蚯蚓,另一段儿就死了。

问:为什么有些老太太一个字也不识,只念一句佛号就可以往生,而一些很有学问的人把佛法讲得天花乱坠,却不能得到解脱?

晓:没根据吧?!不识字,不通教理可以往生,而通教理反而不能,岂不是不必要学教理了?我们现在来学习也没必要了?你请找一下佛教史,哪一位真正的祖师大德不是大学问家?真正弘法利生的是这些大德,没有否认他们功绩的理由吧?都说六祖慧能大师是不识字的,但他的水平比一般的祖师更高一筹,在显宗他可以坐头把交椅。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件事儿没有理论指导可以做成功的,成道是最最艰难的事儿了。比如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有多少次农民起义,哪一次成功了?没有!为什么都失败了呢?都缺乏指导性的理论武器。新中国的革命成功也是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有极密切的关系。世间如此,修行更如此。

问:你不承认有不识字的老太太往生?

晓:承认,绝对有的。我问一下你怎么知道一个人往生了?

问:死时的瑞相。

晓:瑞相不能做为判定往生的依据!如同留下肉身幷不能表明修行境界有多么高一样。

修行求解脱首先是见地正确,然后是信心坚固。只凭信心求往生,没有菩提心,见地不正确,如同骑自行车却想上月亮。菩提心、见地正才是正因。老太太不识字就决定了见地的不可靠,虽然信心很坚固,也必须有老和尚随时指点。比如说我要去北京,若见地不正确就如同我不知道北京到底在什么方位、是什么样子,一到石家庄,我发现也是一个大城市,挺繁华的,我还认为是北京呢,这就是不识字、不通教理的害处。有学问、有正见的人不得往生的原因是没有切实去行,若切实去行,放心,学问只会成为修行的助缘,绝不会成为所知障。

问:肉身还不能表明修行境界?

晓:肉身有这么几种情况,有的凭他在生时修持戒定慧的工夫,加上愿力,留下这金刚不坏身。我虔心拜他,他毕竟不是佛,他与我功德都增。再者一种是凭邪术留肉身,或药水或采精,象古埃及的木乃伊等。还有一种情况,是他在生时对色身特别特别执着,比一般人厉害得多,留下肉身。这后两种情况,我虔心拜他,我功德增长,他功德无所得。有一个老太太虔心事佛,她儿子老在藏地与印度之间做生意,她让儿子帮请佛牙,儿子忘了,在路边捡了一个狗牙骗母亲,老太太就天天在家拜,时间长了,狗牙上也出了舍利。老太太心虔,虽然拜的狗牙,也不耽误她的功德增长。何况拜肉身呢!

问:舍利怎样?

晓:那也只是圣者为使众生生起信心而示现的瑞相,也是唯识所现,是第六根手指,不是实在的。

问:《甘露》上登过一次关于《楞严经》的启事,有没有结果?

晓:下午不是说过了么?

问:下午我请假了。

晓:你问一下听过的同学吧。说它是伪经主要是——如波斯匿王三岁、十三岁、六十二岁看到的恒河都相同等等,他们说这不合三法印,但后边还有几个偈子,你用整体的目光自己分辨一下就明白了。再者,佛法有三大系:般若、唯识、如来藏。《楞严经》属如来藏系,三系千万别混淆。

问:人死了之后,神识到底还有没有?

晓:有的。

问:若有识,那么放火里烧不疼吗?这也太残忍了。

晓:比如我刚晓。我自己这个身体,具备八识,是八识的“内变根身(作为)正报体”,而外边的山河大地、树木花草该只是八识的相分,是八识的“外变器界(作为)依报体”,或简称作身体叫正报体,树木叫依报体。砍树木我不疼,就是因为树木是依报体。当我真的死了以后,若我有极善极恶,马上受报,若善恶不是甚重,该成为中阴身,这时候,中阴身就成了“内变根身(作为)正报体”,而刚晓的尸体只是“外变器界(作为)依报体”,你烧依报体,当然正报体不疼了。自然如果我还没死利索你就烧,那当然疼了。

问:识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

晓:识无始以来就有,但随着你修行功夫的加深,到什么时间你转八识成四智了,就不再有“识”。

问:把中阴身给说一下吧!

晓:象我们这个身体的身根,可以分为浮尘根和胜义根,而中阴身只是没有浮尘根而已,你若有兴趣就看《瑜伽师地论》,那里连人怎样转生都有。

问:戒体到底怎么回事儿?

晓:我只知道戒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防非止恶功能,它是“受所引色”。其它的我就说不好了,下去后我们问一下老和尚。

问:举个例子吧。

晓:我虽然求了戒,但觉得没什么特别,大概也没得戒体,我真的说不出来,就免了吧。

问:求戒为何得不了戒体?有无补救办法?

晓:在戒场,老和尚教说,在戒台上要专心观想,可那一个月既紧又累,自己没有如法观想,故不得戒体。补救方法是现在忏悔以期自授戒。宣化上人的弟子告诉我们,在九华山就虔求地藏菩萨,忏悔,可以自授戒的。那时就得戒体了。

问:我问一个关于莲宗的事儿,可以吗?

晓:可以,不过你们为什么都不问唯识宗呢?百法是唯识教典呀。

问:唯识我们一般都很陌生……有个老太太不停地在念佛号,儿子喊道——妈,老太太应了一声,儿子却不说话了。老太太接着念佛号,一会儿儿子又喊道——妈,老太太又应一声,儿子却还不说话,老太太又接着念佛号,儿子过一会儿又喊——妈,老太太再应儿子仍不说话。老太太很生气——你烦不烦人,我在念佛,你没事儿喊我做什么?儿子道,我才喊你三声,你就烦了,你一直不停地喊阿弥陀佛,佛不觉得烦吗?……

晓:停下,停下,你刚出家吧?

问:嗯。

晓:难怪你不知道莲宗的殊胜。你去看莲花,在开花的同时就结了莲蓬,而桃、梨等都是花谢再显果。为什么?莲宗表示因即果,因果同是当下。阿弥陀佛立下大愿,让众生都念他的名号,念他名号者皆可得度,而你母亲没有这个大愿。二者是不可比拟的。你先搞清这个故事的出处再问好吗?

问:法师,我在医院工作,我有一同事,整日里念佛,念得一塌糊涂,不分白天黑夜。夜里也念,不知道睡觉。就象梦游一样,自己认为睡了,别人知道他没睡在念佛,家人、邻居都很烦——他干扰别人休息呀。别人都说他是有了毛病。他这样做对不对?

晓:修行很难的,一般都不能瞎修,得有师父指点。若没有老和尚指点,禅宗就不让你参。念佛也得有师父随时指导。有一句话——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为什么?在小庙里独自用功出了问题就麻烦,在大庙里可以大众熏修。既然他念佛念得睡觉也念,很不简单,但从你说的情况来看,他最初见地一定不正确,他现在应该舍弃这个方法,换一换。净土宗也不舍弃修三福!念佛怎么能念得让人讨厌呢。这样则破坏佛教形象,若他不是着魔了,不会舍弃也一定难以再进步。舍弃初禅才能得二禅,舍弃初地才能登二地。若他是着魔了,就更麻烦。

问:到底该怎样舍弃?

晓:我只是空头理论家,你把他带来让在寺庙住一段时间,住在老和尚身边,别让给小师父们在一起,由老和尚教。

问:到底弥勒菩萨成佛时我们能否得度?

晓:应该能。唯识宗讲缘起唯能识。善恶是刹那间造的,若你当下发愿一定能。我们现在学佛,就说明已于过去好多尊佛结过缘,然而我们现在还是生死凡夫,这就值得深思!

问:弥勒菩萨成佛还得多久?

晓:你算一下,大概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确)。这是个很大的数字,不过没必要记这个。那什么叫年呢?我们这儿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儿叫一年。你会发现,地球转着转着这一圈儿与另一圈儿时间不绝对相等的,所以没必要怕时间长。

问:现在也不是没有大修行人,比如法师你写过三步一拜朝九华的法海,事迹就很感人。可现在成道的几乎没有,你认为是不是末法时代就该这样?

晓:这问题需要问自己。问问自己当时出家的因到底正不正。我们现在修行,你念佛、拜山的动力是什么?是诳心所还是菩提心?若没有菩提心,经上说——勤苦修行,非涅槃因。车子陷了,可我们在打车而没打牛。净空法师有一次讲演,我记不得原话了,大意是——我们现在大都是在骗众生,骗佛菩萨,自认为一天念多少佛,有多大功德,佛念完了照样做坏事,你不堕地狱就绝好了,还想往生,怎么可能。所以说,没有菩提心这个根本正因,念佛、拜山很勤只是在枝末上下手,那只是成佛的助缘,现在人成道少,主要就是没有菩提心。至于末法时代这说法,是三阶教的教义,实际上这种思想在北朝已流行,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中说,正法住五百年,像法住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实际上是昙无谶说的。信行大师在 中国隋唐时特别强调,当时是佛教在中国最兴盛的时候,大师看到了兴盛背后的隐患,信行大师的忧患意识本是积极的,可我们现在却做了消极的借口,信行大师在天之灵,一定喊冤了。

问:一个人的见解是否正确到底如何判定?

晓:很简单,依照圣言量判定……不知道什么叫圣言量?!完了,完了,那我们就说依据佛的经典。

问:有的祖师之间的见解也不一样呀?

晓:这就要用智能来判定。一般来说,那些专家学者们,他们只是研究佛法,他们也会有邪见,但这关系不大,通过辩论可以破斥。有无读过《梵网经》,里边谈到邪见,大多都是修行者的邪见。因为修行者的见解是通过实际修证而得到的,比如禅定的经验,这邪见就特别难破。这心态在百法中叫什么?……没关系,大声说,对,叫增上慢。这时就得多看经典,依之判断。

问:佛经看不下去,我只喜欢禅宗公案,猛然看去平平淡淡,但越品越有味。

晓:佛教各宗的教理本无差别,不同的只是行门。禅宗主要修行在于截断你的外向思维寻求。现在社会上出了不少禅宗公案改成的“哲理小品”,方杞、王静蓉等都是写家高手,还把公案加以发挥,看他们的书只能把你引入歧途。你若真喜欢禅宗,就看《京德传灯录》等,那完全是简单的记录,它不会把你的心引向外求。公案本没意思,那是禅师为挡住学人外求之心而立的堵堵墙壁,只是挡你的心不让外弛而已,这就是“面壁”。你竟然越思维越觉有趣,不是南辕北辙吗?有位教授说,看公案得注意,有的是师父境界无弟子高,但为顾脸面,顺口胡说的,让注意区别,这教授看起来对禅宗也不大懂。

问:禅与净土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晓:比如我们要到九华山去,甲把地图烂熟于心,有能力自己去,乙呢,不知道路,就去请个向导,两种方法都可以到九华山。去九华山比喻到佛地去,甲把地图烂熟于心比喻上根者修禅宗开了悟,可以自己一直走下去而不迷路,直到成佛。乙比喻我们这些人,根器不好,自己没有能力,只有请向导,凭阿弥陀佛领路才能到佛地。往生就是请到了可靠的向导。

问:密宗的即身成就是怎么回事?

晓:我不懂密宗。在此世界是释迦佛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成佛,大概即身成就可能是到他方世界成佛。

问:我是工学院的老师,现在对佛教很感兴趣,请问法师我从哪儿入手最好?

晓:我们学佛有一个共通的入手点,就是做人。从做一个人格完美的人入手。

问:我还谈不上信仰,只是把佛教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法师你看我该选哪宗哪派?

问:把铁这一面去掉那不是只剩“体”而无了“用”。

晓:这么笨?!一条磁棒,有N极、S极,从中间砸断,不是还照样有N极、S极。何况回归本性,了生脱死,不正是我们的目的吗?这最好了!

问:去掉铁这一面,盾牌的质量不就小了?

晓:天哪,这个例子没举好,叫你缠住了。菩提自性、阿赖耶识是不能论质量大小的,你说它多大就多大,说它多小就多小。况阿赖耶只是转变而已。

问:我越听越觉不对,《唯识概要》上是这么讲的——先画一个圆圈,表示清净自性,然后再画一个圆圈,圆圈里边点了不少点点,表示阿赖耶识。解释说,由根对尘产生识而使得清净自性变成了不清净的阿赖耶。

晓:种子有本有和新熏两种,你说的是新熏的部分(受熏只是阿赖耶五业用之一而已),而且你的说法本不圆满,我们现在先把它“封杀”。

问:我知道了!刚才法师说体、用,一、二时,我一下子明白了。法师昨天提问题时问如何由清净的菩提自性变成了生死凡夫,有菩提自性,有生死凡夫,你这就是二,可别人一举例茶杯被染污、乌云遮住太阳,你说人家的例子是二不是一,不对!允许你的问题二就不允许别人的答案二?!

晓:好,这我还不服么?以我的矛攻我的盾,这就把我说服了。我补充一点——因为菩提自性(佛性)、阿赖耶识都是无始的,故而六祖说这一念若是与菩提自性相应,当下即佛,若这一念落入阿赖耶,当下即凡夫(前念觉即佛,后念迷即凡夫)。这下明白了吧,还有菩提自性永远清净也不是恒常不变,而是动态的平衡清净。

问:《唯识概要》的说法哪儿不圆满?

晓:这就是所求的答案。很多大德都说——原本的清净自性,由于一念无明,使得根尘相对时产生了不清净的识,但你想,水不洗水,尘不染尘啊,无明难道是无中生有?这说法最早是僧肇大师提出的,原话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由真起妄,修行使得返妄归真”,他这说法按唯识宗观点来看,是不对的。修行是返妄归真,但最初绝不是由真起妄,最初就是妄而不真。唯识讲万法唯识,识乃无始,何来由(清净自)性到(染污的阿赖耶)识,说真如,真如乃八识自证分。僧肇的说法,最早反对的是禅宗的弘忍大师,其实在《圆觉经》《胜鬘经》《楞严经》中都有关于这问题的论述,近代有月溪禅师明确说僧肇大师错了。

问:我爸爸什么也不信,他老说我——你念佛也得一天吃三顿饭,我不念不也一天三顿饭?我真没办法回答。

晓: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问:我爸爸是厂长。

晓:你可以给你爸爸说——我吃饭是肚子饿,而爸爸你呢吃饭可能就是为了一笔贷款,或者为了要卖出产品,买来原料。这不就是区别吗?你是因为肚子饿而吃饭,这是吃饭的正因,而你爸是为了贷款,为了业务而吃饭,这不是吃饭正因。因不正吃饭,时间久了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问:我是皈依了××师父,师父能说会道,可以解答我们提出的任何问题,可两个月前他忽儿还俗了,我们一下子感到心里很空落。师父怎么能这样呢?

晓:师父为什么不能这样呢?这很正常呀!佛教允许,国法也允许。我们凡夫都有这么一个错觉,认为出家后重又还俗,这样“倒驾慈航”,是见不得人的。当然,做事不能够从一而终不是好现象,但知难而退也未尝不是勇气。不能够做一个好出家人,倒不如还俗做一个好居士。为什么呢?僧团中间有人要出去还俗,同时也还有人要出家,来加入僧团,这样形成一个双向流动,才不至于使这僧团变成一潭死水。就象中国没有改革开放时,我们只有落后,当我们把国门向美国、向世界打开之后,人才双向流动,反而我们现在国力日益强大。佛教也得这样,要还俗的,谁也强求不得,他要从僧团中自然淘汰出去,但同时还会有人来补充,从目前来看,补充量远大于淘汰量。佛教现在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半开放状态,这才不正常。我有时出门,尤其是到北方,总有人问——你年轻轻的为什么要出家?人家都好奇呀!人们不了解佛教呀!其实这很不利于佛教发展。我们居士也这样看待还俗问题,这是佛教的悲哀。我们是佛教徒,然而在皈依三宝时根本就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皈依三宝,你皈依的是佛、法、僧,现在不说佛与法,单说僧。你师父不叫“僧”,“僧”是和合众,是六和敬精神,你皈依的是六和敬精神而不是你师父这个人,这种精神现在还存在呀,你师父他只是一个见证人而已,你绝不能因为你师父不是你理想中的、从一而终引导你的师父就退失信心,这是你的正信不具足。你应该回头修皈依三宝。你大概是郑州的吧,我对你很有些面熟的,郑州有些居士在学《菩提道》,日常法师就讲阿底峡尊者对任何人讲法都讲皈依三宝,绝对有道理。

问:假如每一个出家人都还俗,佛教还怎么发展?

晓:我刚出家时,沉君骂我——假如所有人都出家,社会还怎么发展?当时我说,你这假设毫无意义,因为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至少沉君你就没有出家,人人出家是不可能的。你现在的假设也是,至少我刚晓现在就没有还俗。文革时也不是个个都还俗,九华山就有一个老师太,我不知道名字(现在知道了,是香山茅蓬性妙师太),住在凤凰松那儿。

问:现在有很多冒充的假出家人,她一来就说是什么名山大寺的,要化缘盖庙。一下子也搞不清是真是假,后来才发现是骗子,我已被骗过好多次,这该怎么办?

晓:没办法,我们只能自己提高警惕。为了能识别真假,对佛教的常识多了解些就行了。到外边冒充出家人行骗的大多是湖北、安徽的农村妇女,她们利用人们的迷信及怕死的心理作案,而且不论哪个季节一般出去都戴着帽子,你就不妨拿下她的帽子看看是不是光头。假的都是把长头发盖在帽子下而已,因为她作过案后过一段时间还要回家过日子,就不可能理光头的。再者呢,她到你家去,你就不妨让她给你背一段《楞严咒》,她不会背你就不给钱。我们甘露寺就收到不少这样的信,人家说是我们甘露寺坤悟大师的弟子,还有慧兰、悟真什么的,甘露寺哪儿有什么坤悟、慧兰、悟真。可是一般都是来信感谢她们给人家消了灾、免了难,这真没办法,所以说我们让大家都了解佛教,以后就不上当了。

问:我有好几次见到出家人在酒馆喝酒。

晓:这也正常,因为现在出家人的素质普遍不高,当然会有不少乌七八糟的事儿,但作为正信的佛教徒,我们不能丧失信心。就象共产党员一样,本来党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然而现在大部分党员不是这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共产党领导我们取得了一个个的胜利,我们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大,经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对国家有的是信心。出家人也有不少好的。

问:我遇见过好几次这种情况,人家都说我是唯心的,有没有办法反驳?

晓:没办法,也没必要反驳,因为佛教学者在外边宣传就说佛教是唯心主义。我们现在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唯心不等于落后,唯物也不等于进步。王志远先生在九华山讲课时举了个例子。严复,一个大翻译家,翻译了《天演论》,是唯物论者,但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谭嗣同倒是佛教徒,是唯心论者,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改良派,主张变法。我们是唯心主义,但不是庸俗的唯心主义,而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若一个人说自己是唯物论者,然而却来骂我们唯心,大概他不是马克思辩证唯物论者,而是机械唯物主义,我们自己得理直气壮,不能让人家一说我唯心,我就觉得自己落后保守了,这是不对的。

问:唯物与唯心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晓:唯物是物质第一,唯心是精神第一。其实呢,对我们修行人来说,这种分法意义不大。因为这是哲学上的分法,而佛教是宗教,不是哲学。对于佛教界来说,研究佛教的那些专家学者,他们是做学问的,他们丢弃佛教中这一套系统的修练方法,只拿了这套教理——教理只是佛教的一部分,不能代表全部佛教。中国化的佛教就有这么个弊端,重教理轻操作程序——这样有失偏颇。佛教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就成了唯心主义。修行者会明白,心是体,物是用,心物一体,体用不二,怎么去分第一、第二。何况,有第一则成了有主宰,有主宰就是有神论,佛教本是无神论啊!还有,佛教的根本教义——缘起性空,就有很大“物”的成分。所以佛教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因为佛教是宗教,宗教只有究竟不究竟之别,而无唯物唯心之别。

问:法师,唯识宗讲“万法唯识”,那么这张桌子该是我的第八阿赖耶识变现的吧?

晓:在要求不甚严格的情况下,可以这么说。

问:那么我死了,难道说这桌子就不存在了?

晓:当然存在了!你死与桌子有什么相干?地球少“我”,照转不误!

问:桌子是我的第八阿赖耶变现出来的,我死了,桌子还存在,这不是很奇怪的吗?

晓: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我虽死了,只是正报体变了,八识还存在,故而桌子还存在;第二、也就是万法唯识的道理,严格来说,阿赖耶识,不能说是你的、我的,本来阿赖耶是主体,“我”只是客体,“我”的阿赖耶,则“我”成了主体,阿赖耶成了客体。主客体颠倒是不行的。我也是阿赖耶识的相分,桌子也是阿赖耶识的相分,我拍桌子也只是阿赖耶识的相分互相拍打而已。一个大力士抓住自己的头发想把自己提起来,他把脸憋得如同老母鶏生鶏蛋一样通红也是提不起自己的,因为这个人是一个整体。同一个系统之内,物理上有“内力不做功”,就是这样。你死了,是阿赖耶的内部变化,桌子也是阿赖耶内部的事,万法唯阿赖耶的变现。

问:以前古印度有四种姓制度,现在有没有了?

晓:我也不知道。其实哪儿都差不多,古印度的四种姓,第一是婆罗门,相当于现在的高级知识分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级知识分子到哪儿都受尊敬。文革时贬低知识分子,还不是自己吃亏吗?现在的杨振宁、李政道世界都尊敬。季羡林、张中行、钱钟书都是中国现在的“国宝”。当时古印度知识分子不多的;第二是刹帝利,相当于现在那些“当官的人”,那时叫武士阶层,掌握国家政权;第三是吠舍,相当于中国现在的企业家,搞商业的。当时是农业时代,搞商业是不入流的,被人看不起。这是一个说法,还有一个说法是说吠舍是自由民;第四是首陀罗,就是奴隶,相当于现在那些还在贫困线下挣扎生活的穷人。比如现在有些贫困地方的人,象索马里、南非等地,父母辈没钱,父母也不识几个字,供不起子女念书,越没文化越显得愚昧。当然,经常在山里也不显得怎么样,父母们能生活,我也能生活呀,比父辈没落后什么,但外面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大踏步前进,你还在原地踏步,差距越来越大,不显得更落后吗?不显得愚昧吗?这样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人们都歧视你,就形成了首陀罗阶层。还有,就是没有自由的人, 在以前,大家族中有丫环、仆人,这其实就是首陀罗。佛陀提倡佛教的平等,不管你是哪个阶层,只要修行,都一样,下贱如优婆离也是可以成道的。就象现在,你只要努力,别怕生的地方不好,山窝里照样飞出“金凤凰”,韶山冲不也出了个毛泽东~~

【注:现在也还有种姓。如梅晓云《维·苏·奈保尔及其创作》中就说,奈保尔“生于1932年,属婆罗门种姓”。韩老师说,现在印度很多人不买婆罗门的帐,但婆罗门种姓还有。】



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晓:众流入海,海入何方?能问这样的问题,你一定是上上根机。象我们一般人提的问题,大都可以在经书上找到答案,而你这问题大藏经中找不到结果的。你若不是在禅宗公案书上看来的,真是你自心中思维的问题,你不妨就把这问题当做一个话头来参,参到山穷水尽时,你一定明心见性。如果你是从书上看来的——这问题是很著名的公案话头——现在拿出来诘难我,则你这是烦恼心所,赶紧把这念头断掉你才能进步。

问:往生与死有什么区别?

晓:(笑)废话。在要求不甚严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么说,往生是这一期生命终结之后,下一期生命则是到极乐世界受生;死是这一期生命完了之后,下一期生命还在此娑婆世界。

问:那为什么你们佛教徒把人死了都说做往生?

晓:图个吉祥!

问:请问法师,一个人死了,我怎么知道他是否往生西方了呢?

晓:在一些往生实例的书上,一般都是把瑞相当做了往生的判定标准,这实际是不可靠的。比如生天,或色界天,或无色界天,他们有时候的瑞相也是很殊胜的。

问:一个人临终时很难受,别人就助念,念一段时间后,这人很安详了,这样大概是往生了吧?

晓:不一定。一位修密宗的师父曾亲口告诉过我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喇嘛,执着心很强,临死时地狱相现,他很恐怖,上师告诉,凡所有相,都是不实在的,放下执着一切就好了,但就是不行。最后,全寺的师父帮他念经,把念经的功德统统回向给他,不到一天,这喇嘛安详而逝了。上师说他只是重生人道而已,幷不曾往生极乐。

问:那么象印光大师,人家一生念佛,临终时瑞相纷呈,有没有往生?

晓:绝对。印光大师的工夫是有目共睹的呀!判定往生不往生只能看这人的工夫,而不能单凭瑞相!

问:若这人只是装出一付很有修行的样子,实际上也不怎样怎么办?

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幷不难,难的是一生做好事。这是雷锋说的不是?装是不可能装一生的。你若能够一生都装做很有修行的样子,那我绝对佩服。大家喜欢看武侠小说吧,中间往往有些十恶不赦的坏蛋来装做好人,但最后都会露马脚的,绝对不会有人能伪装一生的,你尽可放心。

问:有一次我到淇县,刚好一位居士死了,别人问说她有没有往生,法师要是你该怎么回答?

晓:告诉他们不知道。

问:不行呀。师父怎么能不知道呢?人家会小瞧你的。

晓:师父也不是万能的呀?总不能顺口胡说骗人家吧?

问:念佛到底怎么念?

晓:从道理上来说,有持名念佛,有观想念佛等,你出声念也行,默念也行,功德都是一样的。但从老和尚们的经验来看,象我们这些人,若口中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明白,心中觉得真切,这样效果最好。

问:老和尚总说不让我们爱钱,可没钱真的什么事也做不了,怎么办?

晓:净空老法师磁带上有一段,说人家这十几年是一分钱也没有,可人家这十几年最自在。我们想,现在净空老法师一下美国,一下澳洲……在干什么?在讲经说法!是天下头等大事!衣食住行这些小事,不必要人家操心,别人把一切准备得停停当当。为什么?不单是人家有几十年的工夫,主要是人家是在弘法度众。而我们呢?整天在干啥?你若是做大事,没钱也可以,之所以要钱,是因为你的事不够大。九华山仁德老和尚,发心建地藏菩萨大铜像,这是多大的工程?初步预算得四个亿,铜陵长江大桥造价也比它多不了多少,老和尚有钱?鬼,他私人没有。他只要发心牵头,现在整日为铜像而劳碌。这些大法师、老和尚都不是为了自己。当然,我这也只是大道理。

问:有些老和尚,他们的书,也有版权,不准翻印,净空法师很反对,这是什么道理?

晓:和尚的书之所以有版权,是为了防止有些人翻印时篡改作者的原意。你若要翻印,告诉人家一下,有时候只一个电话就行,他一般会同意翻印的。我还没见过因为翻印佛教书籍,人家来给你要钱的。坛经为什么有敦煌本、曹溪本等,这可不是传译过来的经典,会有好几种译本呀?就是因为没版权,谁都可以印,印多了就变样。版权也是有局限性的,比如我写一本书,我在世时法律保护版权不准盗印,我死后大概是五十年,就是说我死后五十年法律保护这本书不准盗印。从我写出这本书到我死后五十年,法律保护了这本书不改我的原意。而五十年以后,这本书就成了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别人印就没关系了。但是我只要活一天,就不希望它变样,这也是无可非议的。

问:藕益大师劝人念佛,他有一句话——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读。法师你现在说百法,好象与祖师不一样?

晓:你误解祖师。藕益大师留下的著作足有七八百万字(不确),中间引用了许许多多经典中的原话,他既然能引用经典,绝对不可能没看过经典。三藏十二部,藕益大师是无所不通。他的这句话是说——我藕益已经彻底读通了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了,三藏十二部该留给那些没有读过的人来读。也就是说三藏十二部除了藕益大师,或于藕益大师同一水平线上的人以外,任何人都得读,我们更得读。遗教经中有一段,供养恶人不如供养善人,供养善人不如供养圣人,供养圣人不如供养无修无证之者。这段话就是说最高境界该是无修无证,什么叫无修无证,就是修而无修,证而无证的究竟之地。藕益大师就是开始时读三藏,读到最后就不必读了,这就出现三个阶位——①不读,②读,③不读。藕益大师是在第三位不读上,而我们是在第一位不读上。禅宗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三个层次,藕益大师相当于第三层,我们只是第一层。世间学问也差不多,大家看武侠小说,最高的武功是无招无式,那才无敌于天下,但这无招无式绝不是不会武功的无招无式。师父你念过几本经?

问:读过《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反正不多。

晓:那么藕益大师就是说三藏十二部要留给你来读。

注意:“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读”好象根本不是藕益大师说的,请大家下去查一下。若能把这句话的出处搞清,也是大家的功德。这句话特别别扭。

问:对于极乐世界我怎么也生不起信心,经中说听到净土法门而不信者,是从三恶道中来,是不是真的?

晓:经是佛说,而佛是不说妄语的,当然是真的。可你想,无始以来我们在六道中轮回,哪一个人不是从三恶道中来?都是!弥陀经不是说这是“不可思议难信之法”吗?心中有怀疑没关系,禅宗讲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你修净土法门有疑惑是障碍,不妨多请教老和尚,现在净土宗公认的权威是净空老法师,你就想想办法请教他。

问:净空老法师不在大陆,我无缘请教怎么办?

晓:大陆有他的带子,多听。

问:带子上让念佛,然而去不掉心中的怀疑。

晓:散心念佛很难有成就,但你既然选了净土,就一直念,可能开始时心散,佛说任何人都有一颗清净的种子,你只要一直念,这就是唯识讲的熏习,熏习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了。以前的小孩子背书就是只管背,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念佛念多了心也就不乱了。唯物主义也有量变会引起质变的。

问:佛有三不度,一个是无缘,一个是定业,一个就是不信,既然心中怀疑,佛还度我吗?我有成佛的希望吗?

晓:你说错了,是难度而不是不度。佛若不度人他就失业了。定业佛也度,地藏菩萨就有灭定业真言。什么叫缘,缘就是相互的关系,你既然坐在这里就是于我们有缘,于这个地方有缘,你生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释迦佛的度化范围,就于他有缘,无缘的人是不存在的。佛教的核心教义就是缘起。还有不信,俗话说——不 是不落泪,不到伤心时,拿出来事实你不会不相信的。你放心,佛不舍弃一个人,若舍弃一人,他就不平等,就不是佛。佛要度的有五种人——声闻、缘觉、菩萨、天道人、人道人。你是初果乃至四果罗汉我度,你是辟支佛我度,你是初地到等觉菩萨我度,你是六道内的我还度。你看自己是不是属于上边几类?

问:属于人道众生。

晓:既然属于上边五种内的众生,佛当然要度。佛的目的是要度你到什么地方呢?《金刚经》上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目的。下边说你的第二问,你能不能成佛,这是不一定的,佛教讲有五种种姓——声闻、缘觉、如来、不定、无。比如朱建华,跳高运动员,世界跳高纪录假如是二米,朱建华小时候也跳不了二米,但他经过训练可以跳过二米,破纪录,但我刚晓打死也跳不了二米,我天生就不是跳高的料。农民都明白,比如种玉米,同一块地里的玉米,有些结的穗子饱满,有些瘪瘦,还有些玉米是只有竿子不结穗,为什么?下的种子胖瘦不一。修行也是这样,同样修行,有的最多能证罗汉果,而有的可以成佛,至于无种姓的众生,佛说他只能在人天道中,但都得修行,不修行你就要到三恶道去了。

问:若不能成佛,那还修什么?

晓:菩提种子任何人都有,修行就是给你的菩提种子以生长的机会,若不修,菩提种子永不发芽,你永远在轮回,修行就是要跳出轮回。

问:佛说只要披了袈裟,或者念一声佛号,那怕今生不能得度,你总有得度的一天。

晓:得度幷不是成佛呀~~

问:照你这么说修行真是有点那个。

晓:拿我刚晓来说,假如说我是声闻种姓,可我现在在六道中轮回,修行就是要使我的菩提种子生长到最大极限——罗汉果。若我是如来种姓也是同样道理。

问:若我只是声闻种姓,可我却总想成佛,这不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

晓:不。假如我水平不错,想成为一个一流的作家,我就得向世界一流的著作、作家学习,这样我才有希望达到世界一流的高度,也有可能我尽了最大能力才达到二流的高度。但假如我向二流作家学习,那么我最多能达到二流高度,甚至只能达到三流、不入流的高度。两千多年了,修道人有多少,但成佛的只释迦一个,成罗汉、菩萨的也只是牛角般稀少。我们现在也得向佛学,才有望成佛,或者只能成菩萨,若不学佛去学罗汉、菩萨,就亏了。

问: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种姓怎么办?

晓: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种姓,正因为不知道才天天得想成佛,这样才能使我们不致灰心丧气,才能使我们有可能发挥最大的潜能,使我们的菩提种子有望长到最大限度。

问:最大限度不是成佛吗?

晓:假如我是声闻种姓,但我不知道,当我的菩提种子长到声闻时就是最大限度。另外注意,佛度化众生的“度”字,是帮助的意思。

问:我是文联的,我上个月开始练气功,感到效果很好。我想问一下,你们见面打招呼就是“阿弥陀佛”,这于我们的“你好”有什么不同?

晓:阿弥陀佛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曾经发了四十八愿,说任何人只要念他的名字就可得度,我们见面就念他的意思是提醒同修——共同修行佛道的人——别忘了向阿弥陀佛学习,况且念佛是净土的基本修行方法。我们见面互念阿弥陀佛已经不是纯粹的礼节了。

问:佛教基本三学戒定慧,我想一直念“你好”,不停地念,也应该可以得定。

晓:念你好也可以得定,但得定是你的目的吗?若你目的是得定,那是你根本就没有正见,无正见指导则不是正定,不能解脱的?

问:得定了,定不是功德吗?把这功德回向净土不就行了?周利槃陀念“扫帚”还能成道呢?

晓:有道理,但得定以后,安住于定境,你能出来吗?你想,一个人陷入深深的泥滩中,在还没有没顶之时,应该是能救的,但泥滩没顶之后,还有救吗?《菩提道》上告诉——已经感了果的业,就没法忏悔了——你念阿弥陀佛或念经都行,就是别去念你好,那是一条死胡同。周利盘陀念扫帚是在佛身边(密宗就很讲究上师加持),而且人家进行思维,我们呢?时间、地点变了,你还只管念你好来修定,经上不住出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你不思维行吗?

问:我相信我的能力,绝对可以出来的。

晓:妄自尊大。我没能力说破你的道理,我只告诉你——理论上讲不通的绝对不会成为现实,理论上讲得通的也不一定就百分之百的是现实。你既然是文联的,水平一定不差,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本世纪上半叶出现些永动机的想法,就是想造一台机器,一直可以运转不停,这在理论上根本说不通,这绝不会成为现实。刚开始学几何,先接触的是直线,然而你能否在宇宙中找到一条直线,有人说阳光的光线是,既然它是从太阳来,就有端点,有端点就不是直线,况且光线在宇宙中的传播也不是直的。开始学物理就学匀速直线运动,但这种运动存在吗?不存在。它是科学家抽象出来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在道理上都对,它们一个是平面几何的基础,一个是牛顿力学的基石。你说念“你好”照样得定,不会有人念的。为什么?佛教讲三世,般若经中说,现在接触佛教,就说明你无量劫来与无数佛结过缘,既结过缘,阿弥陀佛的名号在无量劫来已经保存在你的阿赖耶识之中了。

问:你从道理上破不了我。

晓:我承认我水平有限。但我相信你的绝不是真理,你也破不了人家念佛。就象有人破基督教的“上帝万能”时说——上帝能否造出一块连上帝也推不动的大石头——一样,基督教幷不曾因为上帝万能被破而衰败,因为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恒的,这是文字游戏,这错在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而不在于真理。佛教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于是禅宗就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样吧,因为我对净土宗不透,一宗不透就是宗宗不透,你把地址留给我,以后我会给你解答。

注意:念你好一直念,那是定心所,定心所就是专注一境而心不散乱,定心所与三学的定、 禅定的定根本不一回事儿,这个你得分清,禅定之类的你看一下《瑜伽师地论》,不然你就 狂妄,无知者才狂,王朔说,无知者无畏,但屁事不顶。

问:阿赖耶识是一是异?

晓:你说的一、异具体指什么?

问:就是说是不是一人一个阿赖耶?

晓:你认为呢?

问:大概只有一个。

晓:对,但“一”不是数量一二三四的“一”,而是整体一。月亮只有一个,可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多”虽只是错觉,但不能否认长江中的月、水井中的月……

问:若阿赖耶是一,共业别业如何成立?

晓:我把脸盆装满水,你在水桶里装满水,水桶里的水与脸盆中的水没有区别,都是H2O,这不就是共业?我这水是脸盆形,你那水却是水桶状这不就是别业?共业别业都不碍阿赖耶,因为它们只是阿赖耶相分、见分在搅和。

问:真如呢?它是一还是异?

晓:当然是一。

问:对呀。真如与阿赖耶怎么区别?

晓:一个是有为法,一个是无为法。只有一个地球,伊拉克打科威特,致使联合国多国部队干涉,它两国打仗,与别人何干?但有影响。阿赖耶就这样,它的相分一打仗,它就受影响,刚才我说的共业别业不碍阿赖耶,就象在牛身上拔一根毛一样,它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而真如呢,它则永远清净,不受别人影响。况且无为的真如不可以用有为的数词来界定。

问:这个问题说详细点。

晓:真如与阿赖耶它们两个是体与用的关系。真如是无为之体,阿赖耶是有为之用。我晚上在盆中得到一个月亮,你在桶中得到一个月亮,现在我把盆子中的月亮端到上海去,你把水桶中的月亮拿到新疆去,先说阿赖耶这个有为之用,盆子与水桶中的月亮的移动就是阿赖耶相分的变化。上海脸盆中的月,新疆水桶中的月,虽然距离变了,但二者的清净度丝毫不受影响,这清净度就相当于真如,那改变的距离就相当于阿赖耶。

问:你举的这例子我听不懂。

晓:那你就干脆记住,若有人问你阿赖耶是一个还是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阿赖耶,你就告诉他问题提错了。

问:刚才我还有点儿明白,这样一说我又胡涂了。

晓:这是因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好,不然为什么说得让你更胡涂呢。是这样,阿赖耶本是整体,你若问是一个还是一个众生一个,这是一二三四五……是数词,整体是不能用数量来加以区别的。识外无境,我们习惯上把“整体一”叫做“一个整体”,这是习惯说法,这说法不十分准确,《大乘起信论》中说——“……不一不异,名阿赖耶”,这就破斥了数量观念。

问:佛经中的本生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晓:这问题我避免回答。我有一个原则,第一不谈“苦”,因为还年轻,对社会的酸、甜、苦、辣尝得太少,若谈苦会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若我有了六、七十岁的一把年纪,那时谈苦会好些。第二不谈“事”,因为“事”是证悟后的境界,象《普门品》中的口念观音名号,可以入水不浸,入火不焚,我刚晓若跳入大火,即使口诵佛号,保证必死无疑。在白马寺焚经台,竺法兰、迦叶摩腾把经放入大火经烧不毁,而文革时有多少经典被烧,这该怎么说?

问:法师你说远了,我只问佛本生故事是真是假。

晓:要是禅师,你这么问是要挨揍的。

问:打死我也要问。

晓:我不能判定。

问:我看你是没信心。

晓:若说信心所的“信”,我绝对有,若如净土宗信愿行的“信”,我们在座的各位都不具备,那个“信”是信心所达到极致。你问得紧,我告诉你,这答案不定,你若是佛教徒,我会这么说,从理论上说,因为我也没证得果位,只能从理论上说,本生故事绝对是实有其事。你大概不是佛教徒,我只能这么说,那只是讲明一个道理而已。此谓“欲令入佛智,先予以钩牵”,也就是说答案只能随“时势之移”。

问:法师你有没有感到现在的早晚殿徒具形式而没有实际内涵,是完全可以不要的?

晓:九二年时我上中国佛教协会办的寺院执事进修班,那时候有人说,修行本应重在心地上的功夫,然而一堂早晚殿下来,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在打妄想,既然没有多少实际效益,不如取消它。九四年时,美国光明山寿冶老和尚到九华山,有人这么对老和尚说,老和尚回答,不上殿你干什么?早上睡懒觉?上早殿收益不大,难道睡懒觉收益就大了?也就是说,这早晚殿等仪规是绝对不能取消的。仪规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是在白马寺求的戒,那年大概一千多人。传菩萨戒时,下边一团乱糟。师父拿着电喇叭:“静一下,别吵了”,喊哑了嗓子,谁理呀,然而当真正开始时,也没人招呼,赞子一起,居士们都是翻书本的,不再吵了。仪规就有这么大威力。当然,仪规都是古来大德们制定的,它是适应于当时的弘法需要,现在条件变了,仪规也完全有必要做些相应的调整,但绝不能不要仪规。宗教与世间哲学的区别最明显的就是仪规。打倒仪规的教训是惨痛的。现在儒家——其实世界上把中国的儒家称儒教,可以说七零八落了,难道是儒家的道理完蛋了吗?不,孔夫子的语言中蕴含的智能永远在发着灿烂的光芒。现在缺少的是古人的韵味。因为古人不只口讲儒理,而且过的是“礼乐”生活。在五四运动以前,儒家礼教已十分僵化,当时如果有大儒出来对“礼教”做出修整,前途仍然是光明的,可惜没有,于是儒家礼教被当做产生罪恶的本源而打倒,使得现在人天天慨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怪谁呢?中国人的骨子里流淌的是儒家文明,我们真心的希望有人能够把废弛的“礼乐”来一番重建。再者,仪规其实包含有图腾的意味在里边。所以,每种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仪规,就象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国歌一样,升国旗、唱国歌这是很严肃的事。当然,把仪规做一些适度的修整也完全可以。比如星条旗,虽是国旗,但每当国家多一个州,就相应修改一次。可是绝不能一下把所有仪规统统推翻。毁坏一个仪规,就意味着放弃与之相应的信仰。比如在座若有一位居士,原本你每月初一、十五到寺庙礼佛,现在却每星期到教堂做弥撒,哪怕你再能言善辩,说这一切都只是表相,但别人一定认为你改变了信仰。新加坡人乘佛教导师圣开法师把比丘尼的服装改成与修女差不多,遭到佛教界的一致声讨就是这个道理。在座若真的出来一位,凭自己的福德因缘能够把现有仪规中不十分契合于当今时代的丁点儿做一些修整也可以,但是注意:“能诠”上的改变绝不能以丧失“所诠”的真实意为代价。佛教的教义是神圣的,容不得一丝一毫的修整,这是根本原则。就象《共产党章程》,是可以做些适当修改的,但绝不能在里边写上“允许贪污受贿”,原则性的问题一定得坚持!只能在仪规表相上做些微的调整,比如弘法形式。现在港台、欧美,都用电视、电台、因特网,而我们还是传统的一个人说,下边几十个人、百数人听这种形式,这个倒可以改。对不起,我说着说着偏出了你提出的早晚殿。

问:法师,若一个人命中注定是罗汉果,辟支佛果,这不是定命论吗?

晓:不,所谓定命论的“定命”二字,又称“定数”,它的意思是人的一切,早已定下来了,后天再努力也是枉然。“论”呢,既做为“论”,就必须有普遍意义。把“定命论”仨字放在一起就包含两层意义,一个是普遍性,一个是决定性,二者都具备方可称定命论(也称宿命论)。在数学上有这么一个方法,我若想证明你的命题不合理,是假命题,我只要举出一个例子,仅一个例子就够了,不合于你说的命题,那么就证明了你的命题是假命题。我现在就用这个方法。若我刚晓是声闻种姓,最大程度上也就是只能证得罗汉果,若我是缘觉种姓,我则最大限度可证辟支佛果,但是,我刚晓若是不定种姓呢?我不修行,在六道中轮回,若修行了只是工夫不够,发的心小,则可能证声闻或缘觉,若我发大心呢,再加上精进励力,岂不是可以成佛吗?这岂不违背了“定命论”。何况不定种姓众生很多的。而且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种姓,可见说五种种姓是“定命论”毫无道理。

况且,虽然你是声闻种,但你不努力,得不了声闻果的。

问:那么“众生都可以成佛,今生不成来生成”呢?

晓:这也不是“宿命论”。因为你说“众生都可以成佛”,而没有说“一定”,只有普遍性没有决定性。有些人的说法不一样,他们说“一定成佛”。主要依据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其实《华严经》原话是:“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 何具 有如来智能,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 广大智能与佛无异”(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这话还不是释迦所说,而是普贤菩萨说的 ,当然普贤是代佛宣讲的。这么来看,说“一定成佛”是把这句话断章取义了。

问:《法华经》中,佛陀给弟子们授记时有一个现象很奇怪。比如第六品,先给大迦叶授记,然后给须菩提授记,再给大迦旃延授记,第四给大目犍连授记,他们授记之后,用偈语重宣。然而到五百罗汉时,竟然是一幷说出,而且同一名号,皆叫普明。还有第九品中,佛给阿难授记,给罗候罗授记,这是单说,给两千学、无学人授记时,也是一幷说,而且同一名号,叫宝相如来。我感到挺奇怪,我们求戒时,先是三个人一坛,后来老和尚累了,最后九个人一坛。佛也与老和尚差不多,先是一个一个说,最后累了,五百罗汉我一下子说了吧,你两千学、无学人我一下子说了吧。

晓:你说完了~~我始终不明白你要问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没办法回答。何况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没必要。

问:出门遇到讨钱的,是给还是不给?

晓:给。

问:比如车站上的乞讨者,大都是以乞讨为职业了,其实幷不贫穷。

晓:修行应在“能”上用功,你辨别乞讨的人是否真贫穷则成了在“所”上打转。

问:不给也有道理,我不能增长乞讨者的惰性恶习。

晓:说这话时,你要手打心口想一想,你是不是自己内心中的“悭心所”在作怪,而给自己找一个口头上的理由。

问:法师你是给还是不给?

晓:若是在车站、码头上,那些乞讨者与我都陌生,若我那一阵心情好了就给,心情不好不给,若是熟悉的人,另当别论。

问:空头理论家!让别人无相布施自己总有相。

晓:我也想做到无相布施,可是我一见有人来讨,马上分别相就起来了,我明明有相,却要硬说自己无相?我给了心中也不舒服~~人活在世上本来活得好好的,干吗非要自己找不舒服呢?大家都不给,我一个人不给也不显摆,我心中无所谓。而给了我心中不舒服,还不如不给。当然真修行人不应该这样,可毕竟我也才出家只几年工夫,你让我装出老修行的样子,我装不象的。现在你问起来该怎么办,我只能从理论上说只能给才合于修行人的理念,让你明白那才是正确的方向。

问:《四十二章经》中可说布施是有区别的。

晓:《四十二章经》咱免谈。

问:为什么?

晓:不为什么。

问:请问法师,参禅有没有决窍?

晓:没听说过参禅有何决窍,只听说过参禅时要一门心思用功精进。有一个老和尚在禅堂坐了三个月,可后来别人问他禅堂中间的佛像是谁,他竟然回答不知道,人家这才是心专。

问:那么参禅从哪儿入手?

晓:这我也回答不来,我也没参过禅,在佛学院倒是每年都要打几个禅七,但我毫无心得呀,让我怎么说。

问:至少法师出家年代多一点儿,听得多吧。

晓:师父你是刚出家?

问:还不足一年。

晓:那么我给学说一下老和尚的话。当时我也拿这问题问过我师父,师父说我笨,他举了个例子,说比如你写一篇文章,总得有一个主题一条线索,你若写着写着跑题了,还成什么文章?所以整篇文章都得围绕这个主题线索来做,离题了赶紧拉回来重做,离题了赶紧拉回来,一直这样,直到文章写成为止。参禅也是这样,主题线索就是你参的那个话头,或“念佛是谁”或“祖师西来意”,因为我们的念头总是乱七八糟,很多很多,于是就得时时照看,让念头时时专注在“念佛是谁”上,不要一下子想到叶利钦在做什么,一下子又想今年到底谁会得诺贝尔文学奖呢?以这“念佛是谁”为主题线索来做文章!可能这篇文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做好就是你明心见性了。

问:最关键的是什么?

晓:参禅最主要的是要起疑情。我在参“念佛是谁”?就是找啊找的,我想“念佛的到底是谁呢?是我刚晓啊。”可再想“我刚晓只是四大假合体呀,若四大假合体能念佛,那么桌椅板凳也是四大假合为何不念呢?”再想“我刚晓是有生有命,而桌子是无生无命,树木是有生无命,当然不一样了,他们不能念佛。”再想“为什么我有生有命,树木却有生无命呢?噢,我刚晓是有情,而树木不是呀。”一下子“哟,不对呀,我这念头与找念佛是谁有些远了,赶紧得拉回来”。于是又想“刚晓在念佛,刚晓没生下来时有没有在念佛呢?刚晓死了后又是谁在念佛呢?刚晓的前世一定念过佛,不然怎么现在入佛门呢。可我前世是什么呢?会不会是一只狗呢?”这念头与“念佛是谁”又远了,赶紧再拉回来……就这样转呀转,找呀找,到后来我发现再也找不到与“念佛是谁”近的问题,总是跑得远远的,于是我就说,刚晓根本不是修禅宗的料,到后来学院打禅七时,我就只护七而不再进禅堂参。这是我刚晓的经验,但愿与师父你有所帮助。

问:话头到底是什么?

晓:比如“念佛是谁”,那么“念”就是话头,“谁”就是话尾。“阿弥陀佛”,“阿”是头,“佛”是尾。九华山仁德大和尚有一次在开示中说,我们常说让照看话头,然而呢,却总是到念头起来之后才发觉,这就已成了话尾。那么师父你看,刚才我举的我自己的经验是不是在话尾上转,在“谁”上转,根本就没有照顾好“念”,也就是说我根本就没入门。不过,也有些法师们开示就是让在“谁”上用工夫。这我就没办法判定了。

问:有没有好的方法?

晓:你问问石头比问我刚晓还强些。

问:参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晓:成佛。

问:不对,我是问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就可以出禅堂了。

晓:我明白你的话了!参禅的远期目标是成佛,近期目标是明心见性。用唯识宗的话叫打破第七末那识。打禅七就是这个意思,用参禅的方法破除第七识。念佛七、观音七都是这个意思,用念佛的方法破第七识,用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破除第七识。因为第七识强烈的我执,使得我们不能解脱。幷不是在禅堂中坐七天就叫打禅七,一定得明白,七不是七天的意思,而是指第七识。

问:在你们佛学院早几期的《甘露》中,有一篇短文,说有人参禅时忽然发起笑来,可文后幷没有解释为什么发笑。这情况到底咋回事儿?

晓:《甘露》最早是黄复彩老师编的,他是《安庆日报》编辑室主任。我也记得有这么一个小短文,好象是学僧习作。但到底为什么会坐着坐着发笑了呢,不外乎这么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本就没用上功,是想起了什么可笑的事。比如,有一次九华山佛学院打禅七,坐着坐着忽然心源法师在偷偷地笑,别人还以为他得了“禅乐(悦)”呢,后来他对我说,其实是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什么事呢?在心源还是小孩子时,一天他正在玩儿,邻居喊他——小光子(心源法师的乳名),你妈妈又给你生了一个小弟弟,你快回去看。他真的就跑着回去往妈妈房间中钻,正好接生婆从房间中出来,一见心源要往房间中挤,一巴掌把他打了出来,“趴一边儿玩儿去,有你什么事,你来干啥?”心源法师说他是坐着坐着想起了这件事就发起笑来了,什么得了禅乐(悦)。这其实是没用上功。另一种情况是用上了功,但对其中的境界认不清。皖峰老法师在他的《古今大德嘉言懿行录卷一——初皈依三宝者必读的课本》中举有一个公案——有个和尚一坐禅,就有一只狮子来给他跳舞,他很高兴,因为文殊菩萨前边才有一只狮子。首座和尚给他了一把刀子,让他杀了狮子。当他再坐禅时,狮子又出现,他顺手一刀,谁知道这一刀却是扎在了自己的腿上。这个和尚就是对于遍计所起色法认识不清,要着魔。

晓:林柏川是哪一位,能否让认识一下?……好,你纸条上让从理论上解释一下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相续的真实性,这个问题很难说,我们讨论则效果会好些,不然你写这么个问题,只是干巴巴地听我说,我不一定说到你心里去。你可以随时打断我的话。

六道轮回的现象自不必多说,说道理则要从生死问题入手,关于生死有三种说法:A.一世说,生即父母生下我,死即我一口气上不来,一切都完了,人死如灯灭。B.二世说,死了后还要再生。C.三世说,解释这三世说,则要说你的第二问,因果相续。因果其实不单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面太窄了。你经常锻炼,故而身体棒棒的,这是因果。你杀了人,所以被枪毙,这是因果。y=f(x)函数式中,因为自变量x变了,所以函数值y也要改变仍是因果……因果其实不是佛教所独有,佛教所独有的是对因果的“特殊见解”——在因果相续过程中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也就是“因果相续,但无自性”。先说刹那之因果,佛教是怎样解释过去刹那、现在刹那、未来刹那之间的相互关系呢?过去(前)刹那绝对不是现在(此)刹那,也绝不是未来(后)刹那,在这三个刹那的背后绝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在贯穿支配,是无常变化的,刹那刹那无常变化。但变化之间有一个相续关系,此一刹那绝不是前一刹那,但此一刹那依前一刹那而有,后一刹那绝不是此一刹那,但后一刹那依此一刹那而有。这就是从缘起法上理解因果,这是佛教所独有的。把一刹那扩充到一分种、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一辈子,都是这么个关系。那么,在生我刚晓的一刹那呢?难道不是依生我那一刹那之前的一个刹那而有,莫名其妙一下子就有了?我这一生之中刹那相续,难道在我死的那一刹那因果就不再相续?这不是因果三世相续的道理吗?有法师解释三世六道轮回时说,我这一期生命是人,死后来世为牛,就如同住旅店。说这轮回就是由人的躯壳这个“旅店”搬到牛的躯壳那个“旅店”,这说法完全胡说八道,《解深密经》有言——阿陀那识甚微深,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佛说的多明白呀,“恐彼分别执为我”,佛就怕我们把心识执为常我,搬家这说法还是把它执为了常我。记住,轮回是(因果)相续,而不是搬家。

问:能不能当下拿出事实证明确真有来世?

晓:先说从理论上你能否理解?

问:理论上说得过去,但你对金先生说过——理论上说得通的也不一定是事实。

晓:好,那么请问你能否拿出事实来证明一定没有来世?

问:(张口结舌)……

晓:做个很简单的实验,买根绳子挽个套,脖子一钻,一下子就知道有无来生。我们不相信来生,是因为受后天文化的影响太深而已。其实死没有什么了不起,它只是我们生命形态的转换罢了,这种转换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只是死时的转换一下子力度太大,我们感到难以接受——我这一生是有身根的,到那一下子转换成中阴身,没了扶尘根。

问: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怎么才能看见?

晓:你凭当下问我时的心念则永远看不见。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显现的,当你与弥陀本愿相应时才能看见。可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一切,都是众生业力所显现的。业力与愿力截然不同。还有,净空法师说过,佛教的一切东西都是表法的。比如西方,绝不是陕西那个方向,药师佛的东方也绝不是上海方向,我们大殿中的横三世佛,就是东方药师佛,中间释迦佛,西方弥陀佛,他所表示的就是任何地方、任何处所都有佛,不让人执着。再者,西方指黄昏,东方指早晨,这是说任何时间都有佛,还是让人不要执着。佛法时时处处都在让人破执着,如此而已。

问:有人说极乐世界的人无男无女,挺奇怪的。

晓:胡说,经典上说无男无女?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不退位圣者,该显何身度人时就显何身!应该说是可男可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二愿为国无女人愿,二十三愿为厌女转男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若一个地方既有男人,又有女人,就显得关系很复杂,很难处理。法藏比丘在世间自在王如来面前发愿,就得避免这复杂局面,让人都显同种相,若显男相都显男相,要显女相都显女相,既然法藏立愿显男相,自然那儿都是丈夫相。当然,有女才有男来以示区别,既然只男无女,就不必要“男”这个名身了倒是真的。

问:我也想学佛,法师能否介绍一下该按什么顺序学。

晓:先学因明,即佛教逻辑,若一个人逻辑思维不清楚,你没有资格学佛法,现在欠缺的就是因明,故很多出家师父的话是经不起推敲的;第二步学对法,即俱舍;第三步是戒律;第四步是般若;第五步是瑜伽(藏地把第五改为中观)。这是当初那烂陀寺规定的学佛次第。

问:佛教是无神论,为什么《地藏经》中有那么多鬼神?

晓:《地藏经》中有不少的神鬼,但绝不能因为这而说佛教是有神论。为什么呢?佛教承认有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种种不同生命形态,如饿鬼、山神、树神、草木神,但他们都是“众生”之一,与我们人平等,他不可能主宰得了我刚晓的一切,绝不能成为第一因,佛教徒绝不能把他们当作崇拜对象。

问:《普门品》中说的观音菩萨,活脱脱就是神。

晓:《普门品》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观音菩萨观世间苦难声而去解救;二是观音菩萨解救苦难的方式是应以何身得度而现何身救之,灵活之极。这其中的内涵就是——第一个重点是说观音菩萨具无量大悲,第二个重点是观音菩萨有无量的智能。净空法师说,什么叫观音呢?观音表征慈悲,不懂得的把观音看作神,明理的方解佛陀说《普门品》的真实意——佛陀是向我们发出号召,向观音菩萨同志学习。

问:既然存在饿鬼、天神等生命形态,我为什么看不见?

晓:你太笨了!就象一台电视机,你天线不好,只能收一个河南台、中央台,你架一个锅, 立马可以收看几十个台。你把你的思维维度调调,立马可以觉察天神。

问:做佛事超度到底是否管用?

晓:从道理上来说绝对有用,在经典上完全可以找到做佛事有功德利益的依据。比如诵《地藏经》,经文上就把诵此经的功德利益列得清清楚楚。而且说,帮死去的人诵经,死者只能得到七分之一的功德。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做的大部分佛事几乎是毫无用处。因为我们诵经者的心是散乱的,而且有时候为了赶时间还偷工减料故意漏几句,你想这样的佛事还能超度人吗?绝对不能!

问:有无依据?

晓:在《相应部五》中记载,一个佛弟子发现有人在帮别人做超度,就去请教佛——大德,你是世尊、正等觉者,请问能否把所有的亡者超度到天界?佛回答的很巧妙——若一个人一直造杀、盗、淫……死了后,别人为他祈祷,合掌绕行,念诵“愿此人死后超生天界”,这个人能生到天界吗?接着佛又举了很多比喻、例子。这就很明显。

问:那我们现在可以请和尚做佛事吗?

晓:若自己家人死了,最好自己诵经,这样最有效,因为亲人对自己很有感情,自己诵经时可以很投入。你到庙里请和尚诵,其效果值得怀疑,因为和尚的道行也不过尔尔,真正的大德高僧有几?在古代,印刷水平有限,所以只有庙里的和尚们才有佛经读,一般人没有读佛经的机会,使得要诵经做佛事只能请庙里的和尚。而现在呢,佛经随处可见,你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研读,明白了道理,最好自己诵。这样也可以改变和尚在有些人心目中的印象——和尚的任务就是给死人念经的。

问:现在还有居士在到处忙忙碌碌的去给人做佛事,这样还阔阔绰绰。

晓:那不是居士,是骗子。

问:人家这是劳动所得。

晓:那么你是傻子!这件事就是骗子与傻子共同上演的闹剧。

问:现在也有不少的感应故事,法师你怎样看待?

晓:我们看历史,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新皇帝登基瑞相什么的特别多,为什么呢?臣子们为讨新君高兴附会的!注意——附会不是瞎编,瞎编是无中生有,而附会是对某件事做错误的解释,做这解释还有可能是别有用心。感应故事也是,本是很平常的事,当事人或出于什么目的,也或者是愚昧,认为真是佛菩萨感应。哪来那么多感应?佛教注重的是你德行够不够,而不是怪事多不多。况且经上明明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问:难道感应故事都是假的?

晓:真的不多,但不全是假的。我记得天津有居士给寄过一篇稿子,内容是这样——他们买了些鱼去放生,放入水中后鱼却不动,于是他们恳切地念观音菩萨,念大悲咒,七八分钟后,鱼会动了。他们说这是观音感应。

其实,这有什么奇怪的。你去买来那将要被杀的鱼放生,鱼离了河水,环境大变,当然不适应。南方人刚迁移到西北大草原上,也得好长时间去适应草原环境。我刚到九华山也是水土不服,好长时间一直肚子不好,这没什么。鱼对于环境大变不适应,于是“昏迷”了,刚放入水中,一时还没有缓过劲儿来,因此不动。七八分钟后缓过劲儿来,当然就会游动了。刚开始时鱼不动也幷不是死了呀。你若真能把一条已死好几天,已经臭了的鱼用大悲咒念活,那我真服你。写这样的稿子我只能说你学佛根本还没沾住门边儿。这稿子我就没用。后来大概是《台州佛教》登了这篇文章。还有种情况——集体说谎,有人为了本集体的利益,中间再有些愚昧不明真相者起哄,会造成很大声势。气功界集体说谎这事儿最多。这就得靠智 慧辨别。故,要明白,所谓感应故事,一定得是不可思不可议的事儿,可思可议的不算。

问:金山活佛能把死动物救活。

晓:问题是你不是金山活佛。当然这居士时时想到佛菩萨比心中整日是嗔恚、愤怒要好得多,但不可否认你仍然是愚昧,学佛就为的不愚昧。

问:那么该怎么放生?

晓:古德们编有放生仪规。

问:有人说我们放生的同时也造很大业。

晓:放生的功德是很大的,但放生也有一定的规则,你得注意。比如放泥鳅,就得明白泥鳅的生活习性,要把它放在河边浅水处,若你为防止再有人捉,而把它放入长江当中,则它必死无疑,这样呢,你放生的功德就打了折扣,不圆满,但到底有多大罪过?大乘主要看发心,罪一定有,但绝不是十恶不赦,不必为此担忧过甚。我们知道,只有不做事才不会犯错误,但不做事你就是废人。若怕造罪而不放生,就是因噎废食,也不对。同样,是草原上的生物你就别拿到山林中放,淡水中的生灵也别往海水中放……还有,不要非挤到诸佛菩萨节日时放生,因为在平时,阿叔还担心他们抓的活物卖不了,到节日时知道有佛弟子要买东西放生,就在前一天捕许多等我们买来放,这最要不得。所以,放生也有讲究,虽然罪不十分大,但能避免最好。

问:人家说虚云老和尚是八地菩萨,是不是?

晓:不知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