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平凉崆峒山佛教文化简史

发布时间:2024-12-21 02:04:24作者:心经全文网
平凉崆峒山佛教文化简史

平凉崆峒山佛教文化简史

崆峒山中台全景

唐代贞观二十年(646),太宗皇帝李世民亲赐田亩给崆峒山明慧禅院。有仁智禅师住持寺院并开凿登主峰小马鬃山通道“上天梯”。被后世弟子尊称为开同祖师。东西南北中“五台”和凤凰岭等处均建有寺院。

后周4显德五年(958),世宗孝武帝柴荣给明慧禅院赐紫。

北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浇铸的“皇帝万岁”铜钟(即天圣铜钟,今存平凉地区博物馆)铭文载有:“同勾当僧令远,同勾当僧梦云,同勾当塔主僧智曾,都勾当管内僧正译经沙门德均,都勾当崆峒山

赐紫沙门重仪”。庆历二年(1042),西夏兵大肆入侵陇东,崆峒山僧人法淳率众抵御夏兵,保护人畜数万和御书院,十二月,受朝庭封号和赐紫:“法淳号志护大师,法涣、法漫、法深、法汾并赐紫衣,行者云来等悉度为僧。”建中靖国元年(1101),僧众建修石经幢,刻《陀罗尼经》一卷于石,竖法轮寺。

元代崇敬番僧,安西王忙哥剌赴六盘山行宫,经常过往平凉。王相商挺请求在崆峒山建寺,至元九年(1272),安西王出资,商挺督工,请名僧帝师八思巴叔父槊里吉察思揭兀督工监造东台宝庆寺,至元十五年秋八月竣工,安西王率百官亲临庆典,盛赞宝庆寺精美壮观,特赐三品银印统管陕西、四川、西夏诸路佛教,一时佛教大兴,徒众骤增。后将绝顶真武殿改奉释迦佛,建香山寺、观音庵,补葺重建中台殿宇。

明成祖朱棣(1403~1424年在位),曾敕碑于崆峒山中台,指令保护全山寺刹。嘉靖二十年(1541),有僧人犯戒,官府出面惩处恶僧,山上佛事受到影响。万历十八年(1590),神宗皇帝朱翊钧颁旨,命僧录司左觉义、张达坚和僧人慧舟、湛兴入京讲述崆峒盛况。二位禅师向皇太后(定陵)讲述崆峒山佛教盛况及经典不足等情,太后遂颁赐三藏经经二万余册。经书运回后,由韩藩王室将中台真乘寺经库改建为藏经阁珍藏。万历三十一年,神宗帝又亲敕匾额,并降旨竖碑于藏金阁,钦命珍藏佛经。其间还将中台辟为十方常驻院,供游方僧侣驻足,并于寺内设特大铁锅一口,可盛水数十担,一次下米数斗,供数百僧众同时进餐。

清初佛教僧众仍然以中台乘寺为全山寺院之中枢。凡住持长老皆升座于此,领馆全山佛教。创建于文殊庵、七佛阁、弥陀庵、招鹤堂、茶庵寺等佛寺,曾住持全山寺观近20处。同治二年(1863),回民军反清战火延及崆峒,居山僧道逃散,其后寺宇多由道士供奉香火。

中华民国初年,仅剩茶庵寺、北台、西台各寺由僧人住持供奉香火。民国21年(1932),曾任甘肃省民政厅长的郑浚归家后,受戒为居士,以复兴佛教为已任,赴甘南、舟山,搬僧取经,主持成立平凉佛教会。除在城内大兴佛寺外,又在崆峒山重修茶庵寺、莲花寺,在狮子岭和天台山建佛籁寺和观音阁。时任平凉专员刘兴沛亦为援手助力,佛事日盛。

1949年解放后,朝山礼佛者减少,僧尼多迁徙、还俗。1958年反对宗教特权后,已无居山僧人,佛教活动停止。1979年,原茶庵寺还俗和尚心悟重新出家居西台,住持修复佛殿。1982年成立平凉县崆峒山佛教管理委员会,由居士朱吉祥任主任委员,借紫霄宫为会址。1983年从灵台县请来常慧和尚为住持僧。1984年成立平凉市崆峒山佛教协会,常慧任会长。1985年常慧出席甘肃省佛教协会代表在大会,并当选为省佛教协会理事。1987年常慧圆寂,弟子持心和尚被推选为佛协会长。1992年平凉市崆峒山佛教协会会址迁到中台塔院。现已修复的有栖云寺、莲花寺、茶庵寺、法轮寺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