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大和尚答疑 何为同参道友
发布时间:2024-11-04 02:04:37作者:心经全文网
前言
同参道友,同参指的是古代一起参学的朋友,道友指的是在同道上一起行走的。
意思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佛法里专门指一起修学佛法的朋友。1、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互相提携帮助,在善的道路上共同前进,而不仅仅停留在感情的亲密,甚至烦恼的安慰上。当然,如果只是一起五欲玩乐,就更不足取了。---《好好说话》
2、网友:如何跟“世间法”里所谓的是是非非、周围人都远离的人,成为小组共修里、承担善行中的“同行善友”?
学诚法师:同行善友,是同走佛道的人。人人都有烦恼业障,但只要愿意改过,追求自我的成长,就是善友。
3、网友:古德讲修行人要有独立的人格,有些道场教导两个人不能走得太近,此是为何?您提倡团体修行共业增上与独立人格,此两者之间又该如何融通?同行之间应该如何互相拉拔增上和应保持怎样距离?
学诚法师:师法友团队,是以法为核心,而非以情绪、情感维系。在团队中,大家共同修行,以道情化俗情,以法缘转人缘。只要懂得真正佛法的内涵,懂得自己修行的宗旨,善友之间就能成为彼此修行的增上缘,而非世俗染缘。
4、网友:如何理解同参道友为修学之增上缘呢?
学诚法师:修道人好比住院,不仅需要大夫也需要护士,用不了功的时候,就非常需要同参道友的帮助,拉拔、勉励、劝导,都是非常好的增上缘,修道人才能度过逆境,常说的增上环境的重要就在这里。
5、网友:如何才能与师友们结好善缘呢?
学诚法师:亲近师法友团体,随众、不观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就是与同行善友结善缘。
6、网友:我们有时候该如何面对善友的建议?现在弟子认识到修行依师的重要性后,只听师父的指导,别人的话基本不听了。
学诚法师:善知识也强调依友的重要性。弟子相并不是机械的只听师父的话,而是一种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恰恰在同行善友之间更好培养。对任何道理都不要偏执表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用活、受益。
7、网友:依师就只单听善知识的话么?对于同参道友的话呢?
学诚法师:同行善友也是身边的善知识。一个弟子相具足的人,必定能从每个人身上都能学到法。有时候,“依师”成为了我们慢心的借口。
8、网友:请问为什么一边要亲近善友,远离恶友,另一方面又要心怀慈悲,不嫌他过呢?是修行的次第不同吗?
学诚法师:远离恶友并不是要厌恶这个人,而是厌离五欲、厌离烦恼,对人则要修悲心。
9、网友:很想学习佛法,但不知该从哪里入手,可否指点一二?
学诚法师:学习佛法,要找到正法寺庙,跟从出家法师、同行善友一起学习,好比儿童教育要在学校,跟随老师,和同学一起学习一样。初学者可选择公认的正法道场。
10、网友:法师,道心起伏时,又该如何调节?
学诚法师:当我们自己起伏、低落时,特别需要同行善友的帮助,依靠外在的善法环境而重新获得力量。当然,前提是自己要对团体有信心、有善缘,这些就需要平时去培养。
11、网友:心力不足,怎样滋养心力?
学诚法师:我们内心的力量,需要外缘来开启、点燃。 当我们的心起伏不定,烦恼现前的时候,正是需要同行善友的帮助、需要佛法的滋润之时,好比生病的人要到医院就诊,心生病了,心力不足时,也要到三宝地去,到同行善友中间去,去充电,去加油。
12、网友:有信有愿可是近来行的时候总会懈怠懒惰,如何改掉这种懈怠懒惰的习气?
学诚法师:信愿还不够坚、不够真、不够强。要常常亲近三宝、同行善友,在善法的环境中不断长养自己的信心、愿力。
13、网友:学佛后,与世俗之间朋友关系应如何处理?学佛以后好像和朋友接触少了。
学诚法师:这是初学常有的困扰。一方面,修行的环境对我们非常重要,要多和同行善友亲近、相处,远离容易引发烦恼的外境,慢慢培养宗旨、正念;另一方面,内心对不学佛的亲友不要排斥、傲慢、嗔恨,要照顾到自己现有的因缘,找到平衡点。
同行善友相处,有事时大家都会帮忙。对世俗的朋友也不必排斥,但要尽量减少一起吃喝玩乐的时间,因为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和坚定,对内心的认识还很浅,调伏烦恼的力量还很弱。
14、网友:自己说话不注意损恼了同行善友,她表现得不太明显,但我感觉到了,我应不应该当面跟她道个歉?又怕是自己想太多了。感恩师父!弟子愚痴。
学诚法师:不管别人是否在意,自己觉得行为有失就应该真诚道歉,但不要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