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委员:佛教功能是化世导俗而不是世俗化
发布时间:2024-11-04 02:04:08作者:心经全文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赵晶) 中国宗教界广大信众要深刻体会宗教对社会进步的内在精神价值,将宗教中济世情操、智慧资源、信仰力量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12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会后,他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
谈佛教现状:依法依规加强管理
寺庙清净庄严,出家众安心办道。 就当前佛教界存在的 名山被上市 、 寺庙被承包 等诸多现象,学诚法师表达了忧思。
他认为,首先需要正本清源,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教职人员素质,努力满足民众的信仰和精神需求,树立佛教清净庄严的社会形象,化解和超越商业潮流对佛教的冲击,并指出,佛教的功能是化世导俗而不是世俗化,是化商业而不是商业化。
另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管理的同时,更要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宗教界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宗教法治化进程,考虑如何将内部的戒律清规同现代社会的法律及管理制度相结合,要以法律和制度为依据,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等事业。
中国佛教只有以法律和制度为依据和前提,才能够有效地为公民道德建设作出新贡献,有效释放正能量。 学诚法师谈到。
谈互联网:为弘扬佛教优良传统,发挥更大力量
今年2月20日,学诚法师开通了蒙语微博。这样一来,从2009年以来,学诚法师已陆续开通了中、英、法、德、俄、日、韩、西班牙、泰、藏等12个外语与民族语种的微博,并保持同步更新。微博粉丝总数已超过90万,吸引100多个国家的网友访问。内容涉及僧俗二众寺院修行生活、文化、教育、慈善等诸多方面。通过每天微博的翻译,持续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佛教是古老的,佛教徒是现代的。学诚法师认为,在网络时代,佛教也当与时俱进。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把慈悲、平等、圆融等佛教智慧传播出去,让佛教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两会期间,学诚法师也会每天上网与网友互动。在他看来,利用微博为人们解答内心困惑,释放心理压力,这也是自己作为宗教界委员履职的一个方面。
谈 一带一路 :佛教文化是重要载体
学诚法师新近出版了谈丝路文明的新书《文明的对话 中国佛教在 一带一路 中的文化纽带作用》。他表示,当代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佛教文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层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带 覆盖中亚各国,是中、印、欧、阿拉伯等文化板块的接合部,自古便是多元宗教文化交汇并存的区域,与中亚各国展开宗教文化交流与对话,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各种极端主义的滋生土壤。
一路 覆盖东南亚、南亚各国,多以佛教为主要信仰,与中国佛教界有着悠久的友好关系,中国佛教走出国门,通过在当地开展扶贫救灾、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活动,造福当地社会,可以成为落实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有力支点。
学诚法师建议,在 一带一路 范围内的亚洲国家中可以成立国际性的佛教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促成佛教文化遗产的区域共享与联合保护,这也将成为又一联系亚洲各国的文化纽带。
谈责任与担当:希望中国佛教能积极走出去,助力圆梦
2015年4月,在中佛协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学诚法师当选会长,成为中国佛教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会长。如今,法师已经有了一长串的头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学院院长
接过中国佛教薪火相传的火炬,我深感责任之重大。 学诚法师坦言。上任近一年时间里,他也在不断践行着自己在中国佛教未来发展问题上的思路。
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63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越来越凸显,社会大众对佛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面对当今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我希望中国佛教能够走向世界,中华文化能够影响世界,中华民族的心灵智慧、和平思想能够给现代人类带来新文明的曙光和福音。
希望中国佛教在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也致力于国际弘法人才的培养和佛教经典的研究弘扬,并努力开拓融摄现代科技文明的弘法新方式,让更多有缘人了解、学习正信的佛教和优秀传统文化。
入世澄明,出世超越。从学诚法师言谈中,可以感受到这位年轻会长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