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大阳汤庙
发布时间:2024-12-16 02:04:14作者:心经全文网
泽州县大阳镇,古称阳阿,相传夏商之时为“典祀”之地。泽州县大阳自古就是铁的重要产地,经久不衰的冶铁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商铺鳞次栉比,使之成为商业大镇。如今,大阳镇留下众多的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及民居,其中,外表朴实、周身溢出游牧民族粗犷性格的汤帝庙最为著名。它也是晋东南原有200多座成汤庙宇中,名气最大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月9日上午,记者驱车前往泽州县大阳镇西大阳村,聆听75岁的吴成富老人讲述汤帝庙的故事。 “明三暗七”的建筑 汤帝庙位于大阳镇西大阳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南北长64.95米,东西宽46.75米,占地面积约3036平方米。由南至北依次顺坡建有:戏楼、山门、中门、成汤殿(正殿)。 山门约10米高,建在一处砂石台基上。在山门院内的西厢房里,看庙人吴成富正与一名老伙计切磋棋艺。吴成富今年75岁,曾任村支部书记,也当过教师,因有文化,2001年不当村干部后开始负责看护汤帝庙。 见记者到来,吴成富介绍说:“中门很少开启。现在只有农历正月十五、二月十五及六月初六祭祀汤帝时,才打开中门。” “成汤殿是汤帝庙最为精华之处。”吴成富指着殿檐上的一个粗壮的木质大梁问道:“知道这根梁是什么材质吗?是荆木的!”看着记者疑惑的目光,他解释道:“就是用来编制箩筐的荆条木。” 这根大梁粗约3米,长超过20米,由三段荆木连接成,上绘有黑白相间的回形图案。两根檐柱支撑于大梁的接口处,将这根粗大的荆木大梁稳稳撑起。“这些木梁几乎没有什么修饰,只是稍加砍凿就用上了。”这些几乎保持原生态、自然弯曲的荆木材质在成汤殿随处可见。 “中国建房讲究个梁对梁、柱对柱。”吴成富掐指算到,“成汤殿共有7间房,本应该用16根柱,可是老祖宗只用了8根!”原来,成汤殿不仅内部框架结构奇妙,还是一座“明三暗七”的特殊建筑。建在巨大台基上的成汤殿,由于外面两根檐柱的分割,使得前廊乍看为三间。其实,正殿里还有两根暗檐柱,将大殿真正分为七间,正中的三间明间为汤帝殿,东西的两间分别为佛祖殿、老君殿。“设计者巧妙地借正殿檐下的荆木大梁转移受力,如此一来柱的数量就减少了,就使成汤殿外看明阔是三间,内里实用是七间。”吴成富说,这种建筑工艺学名是减柱、移柱造工艺。 运用减柱、移柱造工艺的目的又是什么?“殿堂里边或外边,本来每根梁下面都有一个支柱。减柱造就是把柱子减少,使可利用空间更多些。”记者从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古建筑专家张广善所著的《古建览胜》中找到了答案。他认为,这是古代建筑在金元时期的一个重大突破。 成汤殿内室的做法也很特别,在本应是后墙的位置上,却换成了一条大额枋,以此为支点托举起乳栿,同时又向后支出另一架乳栿。“这种做法既增加了房间的进深,又减少了室内柱子,有效地解决了空间不够宽敞的问题,应该说是不错的创意,是减柱造在应用中的发扬光大。”张广善认为,建造者将殿后墙既作为殿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兼起封护庙宇的围墙功能。此举也可谓颇具匠心。 斗拱间曾长出灵芝 元代是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承接了宋金的一些做法,斗拱不仅变小,且梁架中多用加工较为简单的自然木材。虽然从这些特点就可断定,减柱造工艺下建造的成汤殿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但其确切的创建年代至今仍然成谜,后人只能从一些史料中推测其修建年代。 吴成富说,在正殿荆木大梁下的压梁板上,有“大元至元拾柒年(公元1280年)重修正殿”的字样。这根已历经风霜雪雨的大梁,似乎告诉后人,成汤殿最少也有732年的历史。 然而,从一些保存下来的史料看,成汤殿的历史绝非仅限于此。据《山右石刻丛编》载:“大阳成汤殿自乾德五年我祖刘公之所建也,寥寥数百载,风雨浸坏……遂命工匠重加修崇……时宣和元年岁次己亥九月十一日。”从文内可知,成汤殿始创于宋乾德五年(967年),并在宋宣和元年(1119年)重修,后在金初为兵火所毁。在汤帝庙的虫王殿西院墙上,有块刻于明万历七年的《重修汤帝庙东廊房记》碑载:“殿悬匾额大元至正四年并脊有记”。结合其脊刹吞口间题牌上的“至正”字样与主体风格等分析,可确定其应为元代遗构。 成汤殿屋顶为筒板布瓦覆盖,前后坡屋面绿琉璃方心三个。正、垂脊除大吻、吞口为孔雀蓝琉璃质地外,全部为绿琉璃手工捏花制品。琉璃瓦件与琉璃脊、兽的运用,突出了主殿在整个建筑群中的等级,同时也赋予其应有的装饰效果。屋面翼角斜立的傧伽,垂脊尾部的挂尖吞口,垂兽、大吻下部由二枚、五枚勾头组成吻、兽座,这些处理方法都具有鲜明的晋东南地方色彩。 在长达20多米的荆木大梁上,外置斗拱13处,内置斗拱11处。说起斗拱,吴成富马上想起:“在宋代时,这斗拱上还长出过灵芝。” 据吴成富说,长出灵芝的地方,就是从成汤殿由东往西数第六个斗拱与荆木大梁之间。他看记者心存疑惑,于是来到一块《重修成汤殿宇记》的石碑前。这块上刻“宣和元年岁次乙亥九月十一日,彭城刘泳记”的石碑提到:“大阳成汤殿内芝草序并诗。‘序”,成汤殿重建工毕,忽而灵芝生于梁间……“据吴成富说,这是收录于《山右石刻丛编》中的宋代刘泳《汤王殿芝草碑》内容。这块后人用拓本临摹出的石碑,确实记载了成汤殿长出灵芝的这段“奇闻”。他还说,这段奇闻还被收录于《泽州府志》《晋城县志》。 至于为何能在大梁上长出灵芝,不得而知。 在吴成富眼里,汤帝庙稀奇之物甚多。在成汤殿前,原来还有一株“高八丈粗数围的千年古柏”。不幸的是,这柱木质成红色的“血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砍掉了。 祈雨最为灵验 商朝汤帝自古被视为雨神化身,历经千年沧桑的大阳汤帝庙内,至今留有大小石碑22通,多与祈雨有关。 少时曾目睹过祈雨过程的吴成富说:“祈雨过程既严格又复杂。”他说,大阳祈雨时,必须择黄道吉日,人数为48人。更为苛刻的是:这48人必须是“水命”,“就是说这48人的名字中,还得带‘水’字,比如说‘水根’、‘水旦’等。”求雨当天,选好的48人均头戴柳条扎的帽子,光脚、怀抱48只空水瓶。祭祀完毕后,48人再到指定地点取水。“空水瓶被雨水灌满后,48人将装满雨水的48只水瓶供奉成汤殿48天,以感谢汤帝降雨福泽众生。”当时,每逢祈雨,西大阳及附近村子的村民都要一起来凑热闹。因祈雨仪式,后来在当地就逐渐演变成庙会。 据吴成富说,在元代,大阳汤帝庙设有求雨水擎,明清两代还专设“水官”来组织管理祈雨活动。 虽说成汤信仰在大阳及周边地区有深厚基础,但大阳并非成汤祈雨文化的中心。众所周知,从汤帝庙数量来说,阳城县位居全国之首,现存的汤帝庙有62座,其中尤以桑林汤帝庙最为有名。经专家考证,桑林汤帝庙极有可能就是商汤祈雨故事的发生地,并形成以阳城析城山为核心的“成汤祭祀文化圈”。 历史上,以阳城析城山为中心,成汤祈雨文化向四周扩散,河南济源、武陟、修武、沁阳、林州等地均有汤帝庙。而在省内,南起阳城、泽州,北至太谷、文水都有汤帝庙。如今,在阳城县析城山汤帝庙中发现的一通刻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的《汤帝行宫碑记》中,详细列出晋、豫两省二十一县(州、府)汤帝行宫八十三处。这些史料,大致勾勒出成汤祈雨文化辐射晋豫两地的范围。 尽管如此,吴成富却始终认为:“大阳汤帝庙是晋东南地区最灵验的祈雨场所。”他的理由是,只有祈雨灵验,汤帝庙的香火才能延续,并在各朝历代得到修缮,使之成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元代建筑之一。2006年,大阳汤帝庙被命名为全国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