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腊八节寺庙要施粥?部分寺院还将通过专车随机派粥
发布时间:2025-02-04 02:05:10作者:心经全文网腊八节位于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预示着农历新年的伊始。
传统上,腊八节当日要喝腊八粥,但腊八粥的由来与佛陀有着密切的渊源。
腊八节为什么要布施?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开始在农历年底庆祝一年的丰收,犒劳一年的辛苦。及至公元一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为纪念释迦牟尼佛在35岁时得道开悟之日,腊八节应运而生。
据信,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冥想六年,日食一麻一麦,饱受饥苦而求道之心不减。之后,一个牧羊女路过释迦牟尼沐浴的河边,给了他一些乳糜。释迦牟尼食毕,又在树下打坐四十八日,破诸魔障,终于证悟佛果。
因为一传说,腊八节的真正精髓,其实在于启迪和帮助有困难的人,解救饥苦,广施恩惠。
腊八节为什么要施粥?
虽说腊八节推崇布施精神,但为何偏偏是施粥呢?
这是由于腊八节是一个非常具有汉传佛教色彩的节日,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几千年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已催生出众多独特的宗教文化分枝。
最早,汉传佛教的寺庙在腊八节当日主要是向衣食不继的穷人施粥,大米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主食。
而腊八粥正由大米、豆类、各种坚果和枣制成。不同地区的寺庙做法稍有出入,但红豆几乎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除了大米,喜庆的红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吉祥如意,祛恶辟邪。
直至今日,佛教腊八节的施粥传统,不仅在汉传寺庙间广泛流传,连部分藏传佛寺也会在当日施粥。
新时代的施粥方式
当代腊八节的施粥对象早已不限于穷人,任何市民、信众都可以在开放施粥的寺院领到一份腊八粥。
而去寺庙喝腊八粥也不再是出于果腹的目的,而是去领受一份祝福,祈求增寿延年,平安康顺。
以前去寺院排队领粥需要自配合适的饭盒,现在因为外送业的崛起,部分寺院也开始将腊八粥直接密封打包,广为派送。
不仅在寺院内设置现场施粥点,更在城市的众多人流聚集处,全城派发包装好的腊八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部分城中禅院还与在城市里流动的各类专车进行合作,随机向乘客派发腊八粥,喜结善缘。
期待吗?
但愿你也能收到那份冬日里的温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