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藏族:苯教和佛教的斗争与融合

发布时间:2024-10-12 02:04:46作者:心经全文网
藏族:苯教和佛教的斗争与融合

小时候走过青藏高原时,看到江河桥畔、垭口岩穴、巨石隘口无处不在的玛尼堆和因风起舞的经幡时,我询问长辈,为什么草原上那么多敖包?长辈告诉我,草原太大了,孤身行走的人会觉得孤单,虽然他们能用星星做向导,心灵却可能迷路。

宗教是心灵对世界最原始朴素的认知产物,藏传佛教尤其如此。它传承了苯教的泛灵元素,对大自然的崇拜,转山转水转佛塔。

苯教称谓由来

苯教原名为“苯波教”,是藏民族的原始宗教,在苯教的泛灵论体系中有神、人、魔三类,魔伤害人类,人祭祀和供养神灵以驱除魔,保人平安。巫师和繁复的苯教仪轨就成了沟通神、人、魔的媒介;它又将世界分为天、地、地狱三界,天上的神为“赞”,地上的神为“年”,地狱的神为“鲁”。藏族先民认为族群里最强的人是天神之子,即“赞普”。

西藏的历史典籍《柱间史》中记载“赛苯波、玛苯波、东苯波、奥苯波等12名有识之士正在献祭神灵。”,这是苯波教后世名称的真正由来。也有学者认为,苯波的“BO”与蕃是同根同源的称谓。

斗争与融合

转经的方向上,藏传佛教是顺时针,苯教是逆时针。因此,佛教与苯教从水火不容到结合必然是个漫长痛苦的过程。

对于苯教的艰难传承,我只有浅薄的认知,在苯教与佛教的拉锯战中,势弱的一方转入地下或迂回斗争。犹如被压抑的水总是向四面荡漾,并且在边沿激越出巨大的水花。吐蕃腹地的禁佛,促使不堪压迫的僧侣们携带大量经卷和宝物向安多、康区转移,尤其是在康区,又参入本土苯教思想,落地生根。

弘佛抑苯的年代,苯教徒不屈不挠地学习佛教知识,补充过去苍白的教义,并将自己的寺院与教规仪轨迅速地向诞生地阿里和西藏边地——康区、安多地区传播。突然想起了四川阿坝登雪宝顶时到过苯教的下纳米寺。原来,苯教寺院的分布是离拉萨越远越密集的。

一千三百多年前,苯波教的统治地位发生了改变,吐蕃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和大唐的两位公主——尺尊与文成。这一创世性质的文化和宗教的联姻。从此在中国西部土生土长的苯教和东土大唐,南亚印度两个方向传入西藏的佛教,在斗争与融合中不断嬗变,诞生了以神秘著称、流传区域最集中、信徒最热切、仪轨最丰富、自然崇拜最强烈,全民族信仰比例最高的——藏传佛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