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禅修之修定资粮
发布时间:2022-06-06 09:59:57作者:心经全文网止观禅修之修定资粮
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卷第三十,第三瑜伽处之一中,
总嗢柁南曰:往庆问寻求,方安立护养;远离一境性,障净修作意。
发了出离心,想要修学止观这个人,善知识那里去请问;善知识先赞叹这个请法的人,然后寻求审问其根基烦恼…等。然后瑜伽师教导初学者(初修业者)应于①护养定资粮处、②远离处、③心一境性处、④障清净处、⑤修作意处等「五处」安立。
其中修行禅定的预备条件称为「定资粮」,其内容为戒律仪(戒之防护)、根律仪(六根之防护)、于食知量、初夜后夜觉寤瑜伽(初夜与后夜不眠不休地修行)、正知而住乃至沙门庄严(沙门之美德)等项目。
此与十四种「离欲资粮」(《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一:嗢柁南曰:自他圆满善法欲,戒根律仪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闻思无障舍庄严。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闻正法、若思正法、若无障碍、若修惠舍、若沙门庄严。如是等法是名世间及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之戒律仪、根律仪…沙门庄严等名称相合。
又「定资粮」之中,从「戒律仪」到「正知而住」之项目,与「声闻地」所提出的十四种「涅槃法缘」劣缘(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之戒律仪、根律仪、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正知而住之名称亦相合。
另外杂阿含卷二十九(八○一)>p.205.3 ~ p.206.1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
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1、「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住于净戒』是于所受的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戒品项目完备具足,故称具足戒。)能做到不亏损,不违犯。『波罗提木叉律仪』义为别解脱戒;佛陀制定戒规,因人、因事而有所差异,僧尼各有不同所持的戒,从而解脱个别的烦恼,也就这个意义,是名为波罗提木叉。『律仪』是泛指守戒的行为;『威仪』则是行、住、坐、卧的仪表态度;『行处』是心念所到之处。
2、「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小罪虽然细微,却能障圣道。滴水能成河,汇河成海。别轻视微细,故应心生畏怖。
3、「受持学戒。」:『学戒』即是学处,是佛陀因为比丘的不净行,而逐一制立的戒条。
从名称来看,与戒律直接有关的修行襌定的预备条件只有「戒律仪」而已。但若根据无著菩萨所著《六门教授习定论》的说法:「一、善护诸根─由正行于境与所依相扶,善事劝修能除于过。(于所行境,行清净故)二、饮食知量─于所依身共相扶顺,于饮食离多少故。三、初夜后夜能自警觉与定相应─于善事发起精勤故。四、于四威仪中正念而住─能除过失,进止威仪善用心故。」(大31, 776alff.)「根律仪」、「于食知量」、「初夜后夜觉寤瑜伽」、「正知而住」此四者是使戒律清净之四种要素(戒净四因)。因此可以说:「戒律仪」再加上此四者,则成为增助襌定之戒学。总的说是,举止行为要合乎法度,安住于正念、正知,稍有过失便深自警诫,不违犯戒律。TBC
而三学次第则是:先于尸罗善清净故便无忧悔,无忧悔故欢喜安乐,由有乐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厌故离染,由离染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槃。
「持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能如实知如实见→厌→离欲→解脱」
第二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少欲、少事、少务。」:『少欲』是减除贪爱与欲望,令心清净:『少事』是减少人事杂还的缠扰;『少务』为减少世间经营,不要把所有的事,都独揽到自己的身上,可以使精神更能集中于修行。
补充:息诸缘务:如果真心想要在安般念上有所成就,就将一切杂务放下。有些禅修者想要培养定力,但却又不能放下对世俗事的执着,结果此心变得非常散乱,时常在呼吸与世俗事之间来回奔走。实时他们努力地想使心安静下来,却都无法办到,原因就只是在于他们不能放下其它目标的执着。这种执着是禅修进展的一大障碍,就因着那一丝牵引,所以,我们应当立下坚定的决心,在禅修静坐期间,暂时抛开世间的一切万缘,以平静且安详的心来修行。TBC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初学者开始修行,应当要学会如何先保护自已这一念心,所以必须先速疾摄法,随顺如来的法语深入学习,闻是法已,深生净信进而努力修行;也就是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念防护意;这样才能令自已的心清净,才能随护自心,随护聪叡,随护正念正智。自已先要成就正知正念令心清净,然后才随护他心,随顺种种因缘,来保护别人的心清净。
利他的第一步,先要能持戒忍辱,不触恼众生即可,其实如果福德,戒定,智慧皆薄弱;那么杯水车薪,米粒之珠焉能放光?要往长远看,多充实自己,厚积博发。所以在这世间什么事情你不要争,不需要争,就是尽量地栽培自己,等到功德圆满了,什么事情都是现成的,作金轮王的时候,没有人争,这些小国王自动地来奉献。所以就是努力地栽培自己,到时候什么事都是很安乐、很自在。
生净信已,作是思惟:在家迫迮,多诸尘秽,犹如牢狱。出家宽旷,离诸諠杂,犹若虚空。染室家者,不能相续,尽其形寿,精勤修习,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是故我今应以正信,剃除须发,被服袈裟,弃舍家法,出趣非家。既思惟已,财位亲属,若少若多,悉皆弃舍。
多事多业、多有所作。由此因缘爱乐种种所作事业。后彼事中其心流散。不堪修学止观!
多事多语,增过损智,滋长烦恼,障碍圣道。
强顺人情,勉就世故,误却了一生大事。试问临命终时做得主否?切勿假借行菩萨道而逐外忘内!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菩萨道便有一分稳当。
当观有必可做之里乎?倘无则且随他去,过得去就好。即便不得已,非得应付,尤应先度德量力,不可勉强;复应审势择人,小心谨慎,仔细体察。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世间可喜可怒之事,自家着一分陪他,可谓劳矣,可谓痴矣!
所以真实想要在佛法里有成就,修行这一段时间内不能讲人情的。修行人常常为了要小事圆满,失掉了一个大圆满。
第三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饮食知量」:正确地思择:饮食的目的不是为贪爱、放逸,是为修行而养身,所以应该不多不少适量摄食。过于饥饿或吃得太饱,皆妨碍禅坐,所以必须要适中。又饮食是以解除饥渴为目的,不为满足口腹之欲,否则便会起贪欲。
第四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初夜、后夜,不着睡眠。」即「初夜后夜觉寤瑜伽」说:世人多数贪着睡眠之乐,所以佛陀每每诃责此事。佛陀那个时代,出家人没有劳务,除了乞食、听法之外,便常禅坐、经行,是故不必太多的睡眠。睡得太多反会成为禅观障碍,故佛以睡眠为五盖之一,因此不应贪爱睡眠。印度分昼夜为六个时段,称为六时。每一时段是四个小时,日夜各占三个时段。夜三时由黄昏六时至翌晨六时,分初、中、后夜,各四个小时。比丘仅在中夜养息,初夜与后夜应充分利用,或行或坐除去盖障、净修其心,才不致于因多眠而令心暗昧,影响修习安那般那念。
以上是在日常生活,则正确地知道饮食与睡眠的量,并且作适当的调节。
第五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空闲林中,离诸愦闹。」:烦嚣喧闹的地方,容易使人失念,所以,修习安般念最适宜于住空旷、林中、树下、闲房之空闲无诤住处。
补充:远离非处
云何净障。谓即如是正修加行诸瑜伽师,由四因缘能令,其心净除诸障。
何等为四。一遍知自性故。二遍知因缘故。三遍知过患故。四修习对治故。
云何遍知诸障自性。谓能遍知障有四种。一怯弱障。二盖覆障。三寻思障。四自举障。
怯弱障者。谓于出离及于远离勤修行时,所有染污思慕、不乐、希望、忧恼。盖覆障者。谓贪欲等五盖。寻思障者。谓欲寻思等染污寻思。自举障者。谓于少分下劣智见。安隐住中而自高举。谓我能得余则不尔。乃至广说如前。应知是名遍知诸障自性。
云何遍知诸障因缘。谓能遍知。初怯弱障有六因缘。一由先业增上力故。或由疾病所扰恼故。其身羸劣。二太过加行。三不修加行。四初修加行。五烦恼炽盛。六于远离犹未串习。遍知盖覆、寻思、自举障因缘者。谓于随顺盖覆寻思及自举障处所法中。非理作意多分串习,是名盖覆寻思自举障之因缘。
若不作意思惟不净。而于净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慈愍而于瞋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明相。而于闇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奢摩他相。而于亲属国土不死昔所。曾更欢娱戏笑承奉等事诸恶寻思。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缘性缘起。而于三世诸行计我我所。不如理想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云何遍知诸障过患。谓遍了知此障有故,于其四种未证不证,已证退失。败坏瑜伽所有加行,有染污住,有苦恼住,自毁毁他,身坏命终生诸恶趣。是名遍知诸障过患。
云何名为修习对治。谓诸怯弱总用随念以为对治。
由随念作意庆悦其心,令诸怯弱已生除遣,未生不生。
其身羸劣、太过加行,初修加行,用于精进平等通达以为对治。
不修加行,用恭敬听闻勤加请问以为对治。
烦恼炽盛,用不净等所缘加行以为对治。
若未串习。即用如是思择方便以为对治,谓我昔于远离,不串习故,今于修习远离,生起怯弱;我若于今不习远离,于当来世定复如是。故我今者应正思择于其远离,舍不喜乐,修习喜乐。
余盖覆等非理作意,用彼相违如理作意以为对治。应知是名修习对治。
又遍了知诸障自性,是能障碍,是能染污,是黑品摄,是应远离。能遍了知如是诸障远离因缘,方可远离。故应寻求诸障因缘,能遍了知,于应远离、不远离者,有何过患,故应寻求诸障过患。既远离已,更复寻思如是诸障,云何来世当得不生,故应寻求修习对治。由是因缘能令其心,净除诸障。
当如此中由随顺教,有众多故,毘钵舍那亦有众多,毘钵舍那有众多故,令奢摩他亦有众多。又复即此毘钵舍那由所知境无边际故,当知其量亦无边际,谓由三门及六种事,一一无边品类差别。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如如毘钵舍那串习清净增上力故,增长广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轻安,奢摩他品当知亦得增长广大。如如身心获得轻安,如是如是于其所缘心一境性,转得增长,如如于缘心一境性,转复增长。如是如是转复获得身心轻安,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如是二法展转相依展转相属。身心轻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转依方乃究竟。得转依故于所知事现量智生。问齐何当言究竟获得不净观耶乃至齐何当言究竟获得阿那波那念耶。答以要言之。修观行者于不净观正加行中。亲近修习。多修习故。若行若住虽有种种境界现前。虽复观察所有众相。而住自性不由加行。多分不净行相显现非诸净相。由于不净善修习故于能随顺贪欲缠处法。心不趣入心不爱乐心不信解。安住于舍深生厌逆。当于尔时修观行者应自了知。我今已得不净观。我今已得所修果。齐此名为于不净观已得究竟。与此相违当知名为未得究竟。如不净观如是。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念。当知亦尔。于中差别者。谓多分慈心行相显现非瞋恚相于能随顺瞋恚缠处法。心不趣入乃至广说。多分无常苦空无我行相显现。非彼常乐身见俱行愚痴行相。于能随顺愚痴缠处法。心不趣入乃至广说。多分种种界性非一界性。身聚差别相想显现非身聚想。于能随顺憍慢缠处法。心不趣入乃至广说。多分内寂静想奢摩他想显现非戏论想。于能随顺寻思缠处法。心不趣入乃至广说。问齐何当言奢摩他毘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名双运转道。答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不由加行。毘钵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如奢摩他道摄受而转。齐此名为奢摩他毘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名为奢摩他毘钵舍那双运转道。(>p.457.2 ~ p.4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