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如来藏思想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04 14:15:23作者:心经全文网

  如来藏思想的研究

  于凌波

  一九九九年三月·净觉佛教研究所主办

  “第九届中国佛教学术会议”论文

  一、如来藏与佛性

  如来藏,又称如来胎,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异名。如来藏梵语tathagata—garbha,指隐藏于一切枣生贪嗔烦恼身中、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此又称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藏。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卯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如《胜鬘经·法身章》曰:“如来法身不雄烦恼藏,名如来藏。”如来藏与佛性为同一意义,佛性,可说是“佛的本质一,或者说是“佛的本性”。一切众生,皆具有与佛相等的本性,因此衰生皆具有成佛的势能,未来皆能成佛。佛性即是如朱藏,或称为“如来胎”——能藏如来的东西,所藏的是“如来之胎儿”。当然这是一种譬喻,意指为烦恼所缠的众生,人人皆具有未来成为如来的如来智。

  如来藏说,是大乘佛教的产物,是不共法,并不是源自原始佛教的经典。但如果在原始经典中探索的话,在《阿含经》中亦可找到一些端倪。如《增支部》说人心光净,但为客尘烦恼所染;《杂阿含经》中说:众生之心被客尘烦恼所污染,心如清净,众生就会被净化。《七佛通诚偈》中的“自净其意”之说,提出了为客尘烦恼污染之心,可以净化的可能性。部派佛教时代,大众部、分别说部,都认为有自性清净性。法藏部所传的《舍利弗毗昙》中,也有受客尘烦恼覆蔽之心是假心,清浮心是真心之说。

  公元世纪开始前后,大乘思想兴起,此后大乘经典相继出世,在般若、法华、维摩诘等经典中,都有自浮心为客尘所染的教说。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称:“是心非心,心相本净故”。《大智度论》卷六十亦说:“翠竟空即是翠竟清净”,当然这是以大乘空宗的立场来诠释如来藏,而与如来藏的说法有着距离。公元三世纪间,如来藏思想兴起,一些重要的经论相继出世。最早出现的《如来藏经》,明白的宣示:“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而《不增不灭经》进一步把如来藏予以理论化。《胜鬘经》也是如来藏说的重要经典,如该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二种,一者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如来藏中烦恼为空,称为空如来藏。二者,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此即不空如来藏。又、同经《法身章》称,如来藏有在缠与出缠二种,一者在缠如来藏,谓被烦恼缚的状态,此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二者出缠如来藏,为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

  出世较晚的《佛性论》,在《如来藏品》中,谓如来藏之藏,有三种意义:一者所摄藏,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之智内。二者隐覆藏,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得兄。三者能摄藏,如来果德,悉摄藏于衰几夫心中。同卷《自体相品》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贵、秘密等五种意义:

  一、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称为如来藏。

  二、此藏乃圣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对镜,由成为境界之因义而言,称为正法藏或法界藏。

  三、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称为法身藏。

  四、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贵之义而言,称为出世藏,或出世间上上藏。

  五、一切法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染浊,由秘密义而言,称为自性清净藏。

  印度的大乘佛教兴起后,作为大乘佛教主流的,前有中观,后有瑜伽。唐代义浮法师撰《南海寄归内法传》称:“所云大乘,无过两种,一者中观,二者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一切唯识”。义净是公元七世纪后叶(六七一—六九五)到印度求法,当时印度没有“如来藏学派”,当然以后也没有。印度佛教如此,西藏佛教也是如此,西藏也是把大乘佛教限于中观、瑜伽二派,并不以如来藏思想为中观、瑜伽之外的独立学说。

  何以如来藏思想未能与中观、瑜伽鼎足而=一,取得主流的地位呢?原来自古以来,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以“梵”为宇宙的绝对原理,具有主宰神兼创造神的地位,梵是宇宙的原理,而我Atman则是个人的原理。宇宙的原理与个人的原理,本质上同一不二,因此Atman就是常、一、主宰的神我。婆罗门教虽因佛教的兴起而一度衰微,但到公元四五世纪时,婆罗门教又以印度教的名称重予复兴。佛教为适应潮流,一方面说如来藏,甚而明确的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泉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但是另一方面佛弟子所公认佛陀的教法,是观一切法因缘所生,故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如果就此接受在蕴处界中,有一个常住的清浮如来藏我,又太不平常。于是不得不给予如来藏以合理的解说。于是就有了以如来藏是约真如空性说的,或说如来藏是约缘起空性说的;或说泉生位的如来藏,是“无我如来之藏”等诸说。

  但是,如来藏说或佛性说传到中国后,卯为中国人欣然信受,并且成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支配中闽佛教千余年之久。此中原因何在呢,贵以中印雨国文化背景不同所使然。这一点留在以后再讨论,于此先探讨如来藏思想的发展。

  二、如来藏思想的发展

  在印度,如来藏思想是公元三世纪开始兴起的,而于公元四五世纪间,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思想。此一思想发展的过程,自如来藏经典出世之先后可窥知其轨迹。而最早出现的如来藏思想的经典,是《大方等如来藏经》。

  如来藏经的漠译本,经文一卷,据《出三藏记集》所载,西晋惠帝、怀帝年间,沙门法炬曾经译过一次,但已经失传。而现在大藏经中所存的《如来藏经》,是西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四O六年),佛陀跋陀罗的译本。在大正藏中,是全经只有四页的小部经典。收入大正藏卷十六,自四五七至四六O页。

  本经是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为宣示的主题。经文开示,佛现神通变化,现出无量数的千叶莲花,大如车轮,同时绽放。各莲花中皆有化佛,放出无量光,光明灿烂。而在须吏之间,佛以神通力使莲花枯萎,而花内化佛结跏趺坐,放出无量千百光明。这幅昼面表达了九种譬喻,来说明如来藏的意义。经中的根本譬喻,是以枯萎的莲花比喻众生的烦恼,而以化佛比喻众生的如来藏。经中称:

  “…佛言善男子,如佛所化无数莲花忽然萎变,无量化佛在莲花内,相好庄严结跏趺坐,放大光明象靓希有靡不恭敬。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衰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襄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与我无异。”

  此上段经文之后,另一段经文称:

  “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兄诸花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衰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浮一切智。善男子,若有菩萨信乐此法,专心修学便得解脱,成等正觉普为世间施作佛事。”

  上一段经文,包括了如来藏的基本思想。综合经文内容,可得以下几点概念。即一者、在烦恼所缠的众生里面,有具足如来智、如来眼的如来。二者、如来观察其无染污的如来法性,认为虽在诸趣烦恼身中,而与如来无异。三者、烦恼所覆的衰生,在听了如来说法之后,灭除尘劳,净化自心,则显出如来藏之作用。四者、适内藏于一切襄生中的如来,是普遍的、法尔如是的真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这普遍的真理则永恒不变。

  全部经文,以象征性的九种譬喻、来表显如来藏的存在。适九种譬喻,第一种就是上述的萎花中的诸佛喻。以次八种是:

  第二、群蜂的淳蜜喻:谓一切泉生有如来藏,人莫能知,

  像淳密在岩树中,无数群蜂(烦恼)围绕。如来为

  “灭除烦恼蜂”绕开发出众生的如来藏。

  第三、皮壳中的坚贵喻:像粳粮未剥离皮壳,贪愚的人以

  为轻贱可素。而此粳粮,外虽似无用,内贵不毁坏

  。如来“为说灭除(烦恼)法,令得一切智。”

  第四、粪土中有真金喻:像真金堕于粪土中,真金不坏而

  人莫能知。正如“烦恼淤泥中,如来性不坏”一样。

  第五、地中宝藏喻:譬如贫家地下有珍宝藏,人皆不知。

  “有宝而不知,故常致贫苦。”宝虽埋于地下,而

  宝性不坏。就如众生的自性清净心,虽覆盖在烦恼

  中,亦是无始以来自然清净。

  第六、核内种子喻:庵罗果的果核,种子在果核内。而如

  来藏在无明壳中,就像果核中的种子一样。

  第七、弊衣里金像喻:有人持真金像,行诣他阂,怕真金

  像途中为人劫夺,乃里以弊衣。此人道中死了,人

  不知弊衣中有金,任之紊捐旷野。而真金像虽在弊

  衣中,而其金性不改。

  第八、贱女发轮王喻:一贫贱丑陋女子,里人所恶,而怀

  有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天下。喻衰生怀佛种性,终

  将证得法王位。如偈称:“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

  知。”

  第九、铸模内有金像喻:铸师铸得真金像,未除泥模。

  “愚者自外观,但兄焦黑土。”而众生的“烦恼淤泥

  中,皆有如来性。”

  《如来藏经》以这些浅显易解的譬喻,说明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为如来藏思想奠下了基础。除此经外,其他几本相关的经典,都是如来藏思想发展上的顺增上缘。于此介绍另一部简短的小经、比《如来藏经》更短,在大正藏中占了不到两页的分量,名称是《不增不灭经》

  这部《不增不灭经》。正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公元五二五年),菩提流支所译。经名“不增不减”,是表显众生的如来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意思。并且此经把众生界与法界等化,经中谓:

  “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雄法身有泉生界,衰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经中进一步说:

  “舍利弗,其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本来,在《如来藏经》中,只表达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但并未进一步解释如来藏的意义。而在此经中,则指出如来藏即第一义、即众生界、即法身,此四者,实异名而同义。在此经中,为《如来藏经》通俗的譬喻、建立了理论基础。同时,此经依于众生界,自三方面诠释如来藏的意义。经云:“复次舍利弗,如我上说,众生界中,亦三种法,皆真贵如不异不差。何谓三法,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朱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如来藏的本质,本与真如法界自体的清净法相应,因此,如来藏本质也是清净的。

  与如来藏思想关系更密切的是《胜发经》,《胜发经》的全名是《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这也是一部短经,在大正藏中占了六页的分量。为刘宋时代求那跋陀罗所译。本经的大意,是由胜鬘夫人发愿摄受正法开始,进而引申到二乘涅槃的不究竟,由阔扬一乘而说到如来藏。经中说:

  “摄受正法者是摩诃衍。”

  “阿罗漠辟支佛有余过,非第一清净,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

  “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

  《胜发经》特别强调“正法”,所谓正法,即是大乘,即是一乘,即是如来藏。

  《胜发经》在下一段经文中,说明如来藏的意义:

  “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

  此外,与如来藏思想有密切关系的经典,还有一部《大般涅槃经》。《涅槃经》是一部大经,全经四十卷,是昙无谶于北凉玄始十年(公元四二一年)所译。在本经中明确揭示出如来藏义。经中称:

  “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以佛性故,众生身中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性如是不可思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亦不可思议。  ”

  《涅槃经》在此揭示出“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衰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就是把我、如来藏、佛性视为同一意义。而此处所说的“我”,并不是婆罗教所说“神我Atman”,因为经中说:“佛性者贵非我也,为襄生故,说名为我。”真正的佛性是第一义空、是中道。在《涅槃经》中,中道佛性是:为对治断灭兄,说佛性是有;为对治我的常见,亦可说佛性是无。如经言:

  “若有人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常祟我净,不作不生,烦恼因缘故不可见,当知是人谤佛法僧。若有说言,一切亲生都无佛性,犹如兔角,从方便生,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当知是人谤佛法僧。若有言说,众生佛性,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是故得言亦有亦无。有故破兔角,无故破虚空,如是说者,不谤三宝。”

  除了以上的经典外,逞有一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与如来藏思想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楞伽经》在中土共有三种译本,最早的译本,是宋元嘉年间(约为公元四四O年顷),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所译的、名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经》与印度的瑜伽行学派,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但亦有其差别之处,就是关于如来藏适一部分。瑜伽行学派的学者,约清净真如无差别来解说如来藏,《楞伽经》虽然也这样诠释真如,但卯有其进一步的解释。如本经卷二谓: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浮,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痰不贵妄想尘劳所污……”

  经文中继续说:

  “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雄于求那,(求那是梵语guna的音译,意指功能福德)。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贵际、法性、法身、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我句故,说杂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雄不贵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戒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藏。……为雄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此处的“无我如来之藏”与《大般涅槃经》的“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之方便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楞伽经》把如来藏、与瑜伽行学派的阿赖耶识联合起来。经文卷四中称:“大慧!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识、及五识身。”八识,是瑜伽行学派建立的理论,所谓识藏心,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漠译藏识。在唯识学中,第八阿赖耶名心,第七末那名意,前六识名识。现在《大般涅槃经》说“八识”,又说“如来藏名识藏心”,就是把如来藏与第八阿赖耶识合为一了。

  三、究竟一乘实性论

  在印度,集如来藏思想之大成的论典,是《宝性论》。

  《宝性论》,在大藏经中全名是《究竟一乘宝性论》,这是出于以上经典之后的论典,把已出世的经典中、有关如来藏思想的要义,都引用在论典中,所以这是集如来藏思想之大成的一部论典。此论在印度出世的年代,约在公元四、五世纪之间。我国南北朝时代,北魏永平元年(公元五O八年),中天竺沙门勒那摩提至洛阳,先后译出八十地经论V等五部二十三卷,其中就有适一部《宝性论》在内。

  《宝性论》全文四卷,论中有本颂、有解释的长行,但没有造论者的名字。照中国传统的说法,说此论是天竺慧坚菩萨所造。近代经日本学者的考证,推定此论是慧坚菩萨造本颂,世亲菩萨造译论。此论内容分为十一品,基本上包括两大部分,即偈颂和释论。在译本的前一半是偈颂部分、包括五言四句的偈颂三百偈,在偈颂中揭示本论的中心思想;在全部偈颂之后是择论部分,释论是注释本论偈颂的。但释论中也有偈颂和长行两部分。《宝性论》本论部分主要的内涵,在于论证四法,即佛性、佛菩提、佛法、佛业。也就是诸佛及衰生、依本具的佛性,经过修持贵践,证得菩提,具足一切佛法功德,而从事济度众生的行业。

  在释论部分,将全论分成佛宝、法宝、僧宝、性、菩提、功德、业七部分,此称为“七种金刚句一。因此,全部宝性论,是建立于四法,十一品中,再以“七全刚句一加以诠择。适十一品的名称是:一者教化品,二者佛宝品,三者法宝品,四者僧宝品,五者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六者无量烦恼所缠品,七者为何义说品,八者身转清净成菩提品,九者如来功德品,十者自然不休息佛业品,十一校量信功德品。分别略述其要义如下:

  一、教化品第一:此品的重点,在于说明佛宝、法宝、僧

  宝、性(指如来藏)、菩提、功德、业七者,是本论

  的根本论题,此称为“七金刚句一。全刚句是什么意

  思呢,论主以此七义是自内证之境,此所证之境,有

  如金刚之不能被摧破。至于末尾的句字,是文字章句

  之句,故称全刚句。释论论主为了证明七金刚句符合

  经说,乃引用《陀罗尼自在王经》做为经证。此经于

  序分中说明七句的前三句(佛宝、法宝、僧宝部);

  后四句在《菩萨如来法门差别分》中广说。释论以偈

  颂说明七金刚句的顺序:

  从佛次有法,次法复有僧,僧次无碍性,从性次有智。

  十力等功德。为一切众生,而作利益业,有如是次第。

  此偈颂在说明,在佛、法、僧三宝之后,次有“无碍

  性”。无碍性,就是有三宝因的如来藏。由而证得无

  垢的智慧——菩提。菩提本具恒沙诸功德,以作利益

  众事业,以上就是七金刚句的互相关系。

  二、佛宝品第二: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佛体无前际,及无中间际,亦复无后际,寂静自觉知。

  既自觉知已,为欲令他知,是故为彼说,无畏常恒道。

  佛能执持彼,智慧慈悲力。及妙金刚杵,割截诸苦芽。

  摧碎诸见山,覆藏颠倒意,及一切稠林,故我今敬礼。

\

  偈颂的意思是说,佛体没有初中后际,于自觉寂静的

  佛本体后,为欲令未觉知者觉知,乃为彼说无畏常恒

  之道。佛以智慧与慈悲的利剑,割断苦芽,摧毁诸种

  执见的丛林。另有一颂,说明佛宝所具的八种功德:

  无为体自然,不依他而知,智悲及以力,自他利具足。

  所谓八种功德,即一者是无为之体,二者自然,三者

  不依他知,四者智,五者悲:六者力,七者自利益,

  八者他利益。

  三、法宝品第三: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亦非即于彼。亦复不离彼。

  不可得思量,非闻慧境界,出离言语道,内心知情源。

  彼真妙法曰。清净无尘垢,大智慧光明,普照诸世间。

  能破诸噎障,觉观贪嗔痴,一切烦恼等,故我今敬礼。

  本品偈颂的意思是,对治贪、嗔、疲之“真妙法”,

  是非有非无,亦非有无,亦非在有无之外,而是离开

  语言思量,唯自内证的。这种大智慧之光,能破诸噎

  障,对治烦恼,故我今敬礼皈命。

  四、僧宝品第四: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正知正见眷,见一切众生,清净无有我,寂静真实际。

  以能知于彼。自性清净心,见烦恼无实,故离诸烦恼。

  无障净智吝,如实见众生,自性清净性,佛法僧境界。

  无阂净智眼,见诸众生性,遍无量境界,故我今敬礼。

  本品偈颂的意思是,具有正知正见者,以自性清净心

  ,观诸烦恼无自性,正知一切法无我。以无障碍智慧

  ,观见正觉佛性,遍在一切众生。对于众生心自性清

  净,遍无量境界,我今敬礼皈命。

  五、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第五: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真如有离垢,及远离诸垢,佛无量功德,及佛所作业,

  如是妙境界,是诸佛所知,依此妙法身,出生于三宝。

  以上偈文,表达的是一切亲生有如来藏。依于何义而

  说众生有如来藏呢,颂曰:

  佛法身遍蒲,真如无差别,皆实有佛性,是故说常有。

  偈文的意是说,有三种义,如来说一切时、一切衰生

  有如来藏:一者如来法身遍在一切,二者如来真如无

  差别,三者一切众生皆悉贵有真如佛性。

  六、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向说如来藏,十种义示现,次说烦恼缠,以九种譬喻。

  九种譬喻是什么呢,也就是《如来藏经》中所列举的

  九种譬喻,如偈文称:

  萎华中诸佛,众蜂中美蜜,皮壳等中实:粪秽中真金,

  地中珍宝藏,诸果子中芽,朽故弊坏衣,缠里真金像,

  贫贱丑陋女,怀转轮圣王,焦黑泥模中,有上妙宝像,

  众生贪嗔痴,妄想烦恼等,尘劳诸垢中,皆有如来藏。

  此九种譬喻,在本章第二节已予解释,此处不赘。

  七、为何义说品第七: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处处经中说,内外一切空,有为法如云,及如梦幻等,

  此中何故说,一切诸众生,皆有如来性,而不说空寂,

  以有怯弱心,轻慢诸众生,执着虚妄法,谤真如佛性,

  计身有神我,为令如是等,远离五种过,故说有佛性。

  偈中初问,有为法如云、如梦、如幻,一切是空,何

  以在此佛又对众生说有如来藏呢?对此的回答是:为

  欲使众生,舍素五种遏失,即持有怯弱心者,轻视下

  劣襄生者,执着于虚妄法,诽谤真如佛法者,计身有

  神我者。为此说有如来藏。

  摘自《中华实筏》  第十九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