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
发布时间:2024-12-01 02:04:19作者:心经全文网──庚寅年重阳节有感
孝亲思想在中国可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尔雅·释训》中就提到「孝」;「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亦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承」有物质方面的奉养,更有精神方面的敬爱。所以,孝主要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事亲、尊亲的德行。一般来说,孝亲包括孝心、孝行和孝思。孝心,指子女内心对父母精神上的敬爱和顺从,是孝行、孝思的基础。孝行是表现于外的行为,包括对父母物质上的尽心供养、晨昏侍奉及对过世祖先长辈的祭祀。而孝思是追思先人的孝亲之思。
佛教认为,人身是道器,只有修行五戒十善才能感得,它是六道升沉的枢纽,由凡入圣的转捩。依于人身,修四谛、十二因缘以及四摄、六度等善行即可趣入圣流;造杀、盗、淫、妄等恶业,破戒犯斋就会堕落三恶道。所以佛陀曾告诉弟子们,得人身者如掌上土,而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明白指出人身的难得与可贵。父母是我们形体生命之本,是我们感得人身的增上缘,所以我们得到人身,应当感念父母的恩德。
经典中有关孝亲的思想
是故,佛教的孝亲思想在各种经典中均有论述:
《长阿含经》卷十一的《善生经》载:「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另外在《六方礼经》中更具体阐述为人子女者,对待父母应有的态度:「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
而「净土三经」之一的《观无量寿经》中亦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明示念佛与孝顺父母是往生净土之正因,不可或缺。
又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说:「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
此外,其他崇亲尽孝的经典还有,记载佛陀往昔孝亲报恩故事的《大报恩经》;记载母亲怀胎十月、三年哺乳、推干就湿、咽苦吐甘的《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经中把父母的恩德归纳为十点:一、怀胎守护恩,二、临产受苦恩,三、生子忘忧恩,四、咽苦吐甘恩,五、回干就湿恩,六、哺乳养育恩,七、洗濯不净恩,八、远行忆念恩,九、深加体恤恩,十、究竟怜悯恩。
父母有如此伟大的恩德,为人子女者自当反省该如何去报答父母养育深恩。正如《心地观经》说:「若随顺慈母之教而无违者,诸天护念之,福德无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欲报母恩,一劫之间,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亦未能报一日之恩。」
孝顺供养报亲恩
正因为父母恩重难报,所以慈悲的佛陀一再赞叹孝顺的功德。如《增一阿含》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法与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报,得甘露乘,至无为处。云何为二法?供养父母,是谓二人获大功德,成大果报;若复供养一生补处菩萨,获大功德,得大果报。是谓比丘!施此二人获大功德,受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是故,诸比丘!常念孝顺父母,如是,诸比丘!当如是学。」
这段经文包含两层意义:首先,佛要求出家比丘必须供养父母,其次,强调孝顺父母可得到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同样的福报,乃至证得涅槃。在《贤愚经》中,佛更进一步地告诉阿难:
「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认为无论出家在家都应该奉行孝道,孝顺是感得人天福报乃至成佛之因,其中即蕴含了如欲成佛,必先行孝的思想。
事实上,佛陀本身就是躬行实践的孝子,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佛陀入灭前,曾上升忉利天为亲生母亲摩耶夫人说法,此一孝行因而开启了佛门中的「孝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此经阐述了地藏菩萨的本生誓愿及本愿功德,其中感人至深的是地藏菩萨因地对亡母的救度,菩萨也就因其孝行而被认为是最孝顺的菩萨,在中国受到广泛的崇信。我们今日一般度亡超荐法会中所诵的就是这部经。
历代祖师提倡推崇
除了各种不同的经论对孝道推崇备至以外,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的祖师大德亦非常注重孝道,且予以大力提倡:
如华严宗第五祖唐代宗密(七八零—八四一)曾说:「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作为传统五伦之一的孝道人伦,佛教与儒家同样看重。
而宋代禅僧、明教大师契嵩(一零零八—一零七二)所撰的《孝论》,更是中国佛教孝亲观的代表性论著。《孝论》一书共十二章,其在开篇处开宗明义地说:「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第一章〈明孝章〉说:「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第二章〈孝本章〉以父母是天下三本之一:「夫道也者,神用之本也;师也者,教诰之本也;父母也者,形生之本也。是三本者,天下之大本也,白刃可冒也,饮食可无也,此不可忘也。……大戒曰:孝顺父母师僧,孝顺至道之法,不其然哉!不其然哉!」在第十二章〈终孝章〉,表明我佛弟子对已故的父母 应「三年心丧,临丧宜哀」,表达对父母无限的哀思与慎终追远的孝思。
明末佛教三大师之一的莲池大师亦曾说:「父母恩重,过于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说,父母恩重如山,仅是山珍海味供养还谈不上尽孝,必须让父母永离轮回的超生,子道才算成就,也才是真正的孝。
由此可见,历代祖师无不认为孝亲是修行最重要的部份,孝心和孝行贯穿着菩萨由发心到成佛的整个过程,孝是成佛的主因之一。
念佛即是大孝.孝心即是佛心
因此,莲池大师更一步提出:「念佛修净土者,不顺父母,不名念佛。」将孝行与念佛结合导归净土,他又把孝分为「世孝」与「出世之孝」,并认为出世之孝远远大于世孝:
「世间之孝三,出世间之孝一。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贤以显其亲,是三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趣,莲胎托质,亲见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
认为甘旨之养,爵禄之荣,成圣贤之显,均不如令父母远离六道,得生净土为上为大。所以他奉告诸人,父母在生之时,早劝父母念佛,而父母去世之后,以一年念或七七四十九日念佛来回向报恩。
莲池大师的念佛为大孝的观点,在憨山德清大师处得到继续的发扬:「若能在父母之余年,从此归心于净土,致享一日之乐,犹胜百年富贵。」以念佛法门令父母心安,远胜于给予父母世间百年的富贵。而近代,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也认为,学佛者应出于孝子之门,只有不忘贤母之恩,以立身行道,彰显父母祖宗之德的贤人,才能往生净土,成就佛道。
所以净土宗认为,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双亲。因此行孝是最基本的念佛,念佛是最好的行孝,念佛与孝顺就顺理成章地融为一体。
四恩总报.三有齐资
也就是说,念佛是解脱之正道,孝顺父母是往生之正因。佛教的孝亲观,在净土法门中,于是达成了孝顺与念佛一致的理念。而念佛即是大孝与中国传统的慎终追远思想,更是相互增益,彼此融合。为了表达孝思及对先祖纪念之情,寺院会在每年暮春的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盂兰节与仲秋的重阳节,这几天前后的日子里,通常都会举行「孝亲感恩法会」,诵经祝祷,回向六度群灵悉得解脱,离苦得乐,同时超荐善信先亲往生净土,在世亲眷福慧双增,达到冥阳两利的目的。
一般诵经圆满,都会说回向文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或者是:「四恩总报,三有齐资。」等愿文。其中的四恩就是:一、父母养育恩。二、师长教导恩。三、国主水土恩。四、众生护助恩。(读者可参阅10月1日《知恩.感恩.报恩》博文)在四恩中亦以父母恩为首位。
因此,报恩,尤其是报父母恩的思想,不但是佛教修行的重要精神,而且更是中国文化优良的传统,在此人伦关系日渐疏离、淡薄的现实社会中,实有大力提倡与推行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