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所为何事
发布时间:2024-10-26 02:02:49作者:心经全文网
今天,我们大家聚会一堂,坐在这里学习佛法,我想大家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熄灭贪嗔痴,这是我们的共欲。共欲是什么呢?破无明而生明,断染爱执着,熄灭贪嗔痴,契入真正的解脱自在。所以,学佛并不是仅学一些概念、名相、常识;学佛并不仅是诵持几本经书、拜拜十方佛;学佛并不是研究佛法,玩嘴皮子。学佛是为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自己这个身心的行为造作与法相应,与戒相应。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着眼处,要从遥远的他方世界回到生命的现实当中来,把握身心的当下。真正的佛法,就是在历缘对境中,就是在活生生的工作、学习中,可以直接去体会、直接去体察。佛法是实实在在引领我们导向解脱的。只要是掌握到真正的佛法、一味的佛法,不论是出家僧众也好,在家居士也罢,都有迈向解脱的可能,契入涅槃的机会。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人,修的都是佛陀所传的、同样的法。学佛绝不是学了几十年还一片迷茫,修了几十年还不得受用。真正的佛法,就在生命的当下,就在生活中、工作中,就在眼前,拾起来就可以落实,可以体会。无常,现在能体会到吗?若是体会不到,请拿起手表看一看,每分每秒。哪一分哪一秒,停住在那里不走了,不动了?即使手表停住了,时间也不会因为手表的停住而有所停留。所以,我们的生命,它是每一分每一秒的生命之流。就像水里起波痕的浪花,风动波随,波波相继。就像我们的心念,意识前念后念随,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它看清楚,认明白。看清楚后就不会随他转了,也就明白知道了:所谓的那个“我”,只是一个念头紧接着一个念头,连续不断的一个惯性持续,仅是如此而已。所以,我们先抛出来《诸行无常》这课程,让大家去体会无常。后来再抛出《诸法无我》,让大家去认识无我。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流动生命的真相。所以,真正的佛法,是不离生命的当下;真正的佛法,是止息贪嗔痴,是离欲的。把握到真正的佛法,你会发现,道场就在家庭中,道场就单位中,道场就在身心的当下。人在哪里,道场就在哪里!因为,修行的道场不离自己的身心。对于众生而言,修行就是修自己。若是对法有真正的体会,而放下一切,专职修行,这是更恰当的事,更合理的事。把修行作为一种职业,把熄灭贪嗔痴作为一种专业。若是这样子,解脱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把修行当成生活的花边,闲着没事把修行当乐趣来玩,这仅能得一时的福报,相对于难得的人身而言,实在是太可惜,太不值得了。为什么要把修行当成专职呢?因为佛法彻底的体证,离不开禅定,没有定力的培养,容易流于嘴皮子、口头禅。感觉上,好像是心无所住了,但内心深处的染爱执着,可能连边都没有碰到。没有失去过,永远不知道失去的那种痛苦。没有对法真正的体会过,永远体察不到破我执、我见的那种痛楚。佛法是破染爱、执着的。什么叫执着?手里抓在那里的东西,把它放了。抓了生生世世,现在说要把它放了,这个“放”有多难!所以,在放的当下,放的过程当中,或者是在认识他的时候,身心是有痛苦的、有纠结的。修行人要做出一种选择,在看破后做出放下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之前,必须对看破要下一翻功夫,看破是需要用法来看破,所以,对正见的确立也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直接就涉及到,对佛法要进行长期的熏习才能得到确信的培养。只有对法坚定了,肯定了,心中有定见了,在“放”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个不是我想要的,这是不符合法的,这个是必定产生轮回的。因为有畏轮回大苦之心,所以不得不放。所以,我们来住山修行,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修行是苦的。实际上不是修行是苦的,人生本来就是苦的。修行的苦是因为离开执着,淡薄贪嗔痴,改变自己这么多年来执取的惯性、习性而产生的内心不自在。当习惯的时候也就自在了。当习惯了也就有法喜了。所以,大家坐在这里,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坐在这里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