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系教授谈佛法及空性(摘录)
发布时间:2024-07-02 02:00:05作者:心经全文网一、佛教超胜其他宗教之处
在抉择空性的时候,佛教不怕他人驳斥,也不怕自己的观点建立不起来。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讲过:“不管比丘还是其他人,都可以把我的话当成黄金,切它、熔它、提炼它,仔细检视我的法教,不要只因为尊敬我而接受它。”对于佛陀的教义,若只是一种崇拜或恭敬,那叫做信心,而不叫智慧。其实佛教经得起任何考证、观察,无论是世间的因果轮回理论,还是出世间的中观、如来藏思想,都千真万确、颠扑不破,不怕被任何人驳倒。
至今2500多年过去了,历史上涌现过千千万万的文学巨匠,他们对佛教的评价如何,大家应该也很清楚。比如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在《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中曾对基督教有所驳斥,在西方引起了极大轰动。他说:“无论从智慧或品德上看,我都觉得耶稣不像历史上传颂的那样高超。我看在这些方面,释迦牟尼佛和苏格拉底的地位要比他高。”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基督教不好,而是从公正的立场来看,佛教的智慧和慈悲确实超过其他宗教。从慈悲方面讲,尽管基督教也提倡仁爱,伊斯兰教也提倡平等,但他们所关注的范围,充其量只有人类,而不包括其它众生。
对于动物,有些宗教认为可以杀戮,甚至对于异教徒,也号召用武力统统消灭。然而按照佛教的教义,这些众生都要平等关爱,哪怕怨恨的敌人要砍你的头,你也应以无尽的大悲心爱护他。所以,大家不妨想一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能够完全舍弃自我,一心一意、无有条件地利益所有众生,这样的宗教是否值得提倡?而且从智慧上讲,我也看过世界上其他宗教的书,相比之下,佛陀的智慧实在无与伦比。在藏地,佛陀亲口宣讲的《大藏经》有108函,龙猛菩萨、月称论师等印度大德所造的论著有200多函,这其中都描述了万法的真相,看后令人大为折服。因此,我们崇拜释迦牟尼佛,并不仅仅是源于信心,毕竟信心分为迷信和正信,有信心不一定都正确。但如果你用智慧去观察,就会发现佛陀把真理揭示得清清楚楚,并且找不到任何过失,既然如此,那这样的佛陀为什么不去恭敬?
当然,佛陀最精华的思想,即是将万法抉择为空性。人们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就会整天为了名利而忙忙碌碌,诚如志公禅师在《劝世念佛文》中所形容的:“有有无无都麻烦,劳劳碌碌几时闲,人生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所以,对空性一点都不了解的话,有时候看来,许多现象令人心生悲悯。其实人生如此短暂,几十年一晃就过,倘若一味耽著自己所谓的事业,到头来会得到什么?徒有一身恶业而已。因此,大家一定要对空性有所认识。
不过,如今很多人由于没有系统闻思过,始终对空性有一种误区。有些学禅宗的人认为:“既然万法均为空性,善恶就不必太执著了,放生等善行也不用做,因为这是一种执著。”这种观点大错特错。虽说一切法的本体是空性,但你还没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取舍因果、行持善法是很有必要的。
从前在藏地,汉地和尚摩诃衍来弘扬禅宗。尽管禅宗至高无上,从《唐高僧传》、《宋高僧传》、《续高僧传》的历史来看,许多利根者依此而一闻千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但当时他弘扬禅宗却不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一开始就提倡什么都不执著,有些藏族人听信其言,致使寺内原有的供佛传统突然间断,佛像前居然断了供灯。(你们若去过布达拉宫等地,就会知道藏地供佛的传统由来已久、十分殊胜。)这种做法让许多有识之士难以接受,他们就遵照菩提萨埵的授记,从印度迎请了莲花戒论师来跟他辩论。最后,以摩诃衍失败告终,藏地又重新树立起了次第修行的传统。
因此,次第修行相当重要。虽在禅宗或密法的最高境界中,万法都是空性的,不能有丝毫执著,但我们尚未证悟之前,还是应当放生、念佛、读经、行慈善、做功课……这些一定不能断。否则,积累资粮的门如果堵塞了,将来则很难趋入解脱。所以,你们若没达到最高的境界,就不能间断行持善法,尤其是要以菩提心摄持,这一点千万不能忘!
二、空性并非为“无”,而是有光明如来藏
或许有人会问:“在究竟实相中,假如一切法皆空,那我们的起心动念、佛陀的功德庄严又从何而起呢?”是从空性中一种明清的部分产生,这个明清的部分就叫“如来藏”。
如来藏的见解非常甚深,它是佛陀第三转法轮的主要内容。关于这方面的教言,讲述最广的论典是《宝性论》,经典就是《如来藏经》;而密宗的《大幻化网》、《喜金刚》等中,对此也有非常细致的阐述。
既然如来藏是存在的,那它跟外道所承许的实有又有什么差别呢?学过《入中论自释》的人都知道,这部论专门引用了《楞伽经》等教证,说明如来藏的实有与外道有何不同,与小乘宗有何不同。实际上,如来藏是一切万法的实相,也就是禅宗明心见性时所见的“本来面目”,它与空性无二无别。要想获得这种境界,显宗通过推理或禅宗教言可以证入;密宗则以修气脉明点、观想本尊等途径,很快就能获得这种状态,或者也可依靠最殊胜的大圆满修法,通过上师的加持和窍诀,迅速认识心的本性,现前如来藏光明。
假如以窍诀的方式来讲,不管是外在的器世界,还是你内在的心识,本体皆为空性,这是第二转法轮的教义;而在本体空性的同时,实际上它光明不灭,有一个明清部分,这就是第三转法轮的教义。当然,万法的本体也并不单单是一个空性,或者一个光明。这样的本来面目,如果以我们的分别念、语言表达,就像用小小的仪器测量整个宇宙,或者用小鸟的翅膀丈量无尽虚空一样,是根本不现实的。只有真正证达了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才会明白这是什么感觉,正如禅宗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来藏的境界既然如此甚深,那我们在凡夫地时,有没有机会了解它、认识它呢?有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等高僧大德,都在各自的论著中,讲过空性和光明的相关教义。所以,我们现在虽不能像圣者一样完全通达诸法实相,但依靠上师和大德们的这些教言,还是可以逐渐认识心的本体。
那么,如来藏方面的教言具体有哪些呢?显宗中有《辩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宝性论》等弥勒五论,及龙猛菩萨的《赞法界颂》等。在此基础上,大家若想进一步了解,就要学习密宗的《大幻化网》,以及最殊胜的大圆满、大手印。
当然,你们作为北大师生,要一开始就直接通达大圆满的境界,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即便你不能通达,也要知道世间上最甚深的学问,就是空性和光明,亦即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的究竟教义。从窍诀上讲,它分别是由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开显的。所以,现在的知识分子若想真正通达佛教,需要了解的教义特别多。但你仅仅是了解还不够,还要看能不能在生活中将这些用上。
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有一部分人学过藏传佛教,也有一部分学过汉传佛教。你学过藏传佛教的话,就会知道它在中观和如来藏方面的论著相当多,我也翻译过一些,今后有机会、有因缘时,我们可以互相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你如果通达了般若空性,那解脱绝对没问题。相反,假如没有了悟空性,就不可能明心见性,获得阿罗汉、菩萨等任何圣果。因此,要想真正出离三界轮回,行持其他善法只是间接的因,唯有证悟空性才是直接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