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三年,宛若新生
发布时间:2024-06-21 02:04:03作者:心经全文网
《净土》杂志 文/悲智
我在大雄讲寺出家三年了,真正体会到出家之路并不是看破红尘、心灰意冷的绝望之路,而是另一种崇高新生命的开始。
寻找生命的答案
“我”从哪里来?人为什么而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是多数人的生活目标,这真的就是人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在我少年时期,这些问题经常会影现在脑海。由于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我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在迷茫和妄想中度过。以前从来不了解佛法,周围也没有信佛的亲友,后来是一位法师的《心经》讲解,接引我走入了佛门。那次无意中的翻阅,使我猛然解开了心中的困惑,之后就进一步地深入学习,出家的念头由此生起。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两年,辞职后就在家中专心静修。一晃两年过去了,到了2011年,我感觉剃度出家的时间到了。
无比感恩佛菩萨的加持!自从学佛后,很多事情变得顺利起来。机缘巧合,有佛友介绍我来杭州大雄讲寺。母亲也学佛,所以非常支持我出家,还亲自送我到杭州。
8月2日下火车后,天色已晚,我们便决定在火车站附近暂住一晚。当时师父主动打来电话,关心地问我们是否已经到了。一听到师父的声音,我就感到有种亲切感。第二天一早,恰巧寺庙里的法师到火车站有事,顺道接我们,我和母亲就顺利来到了寺里。当时车里坐了三位师父,看起来都很年轻。我想,这么年轻就出家了,真有福报啊!那天下午,我和母亲拜见了住持心皓法师,向师父汇报了想出家的缘由。师父当时没有直接答应,先让我适应一下寺里的生活。当时还有几位师父也在场,大家一起喝茶,师父时不时说些幽默的话语,把大家逗得很开心。感觉师父很谦和,但又透出一种威严。
身苦不算什么,心里不苦就好
出家前的考验是必不可少的。对我自己来说,身心是否能适应新的环境,需要时间去磨练和改造。当时的大雄寺还没建好,大殿前是长长的土坡,直通到天王殿。钟楼、客堂那里也是土坡,地上长满杂草。鼓楼、云水寮是空架子,没有装修过。院子里都是泥土,一下雨,鞋子上就会沾满了泥巴。那一年,师父接管寺庙不久,所以很多设施都没完备,房间的物品需要一样样地安置,柜子、桌子、凳子、床等基本家具都要从一幢楼搬到另一幢楼。当看到只有两位师父抬一个铁皮柜时,觉得她们好厉害。那时,我的身体很瘦弱,每次搬东西时,都会得到师父们的照顾——总让我搬轻的,我自己很不好意思。有几位师父虽然过午不食,但她们的力气却很大,干起活来也没有劳累的表情,因此令我更加敬佩。
她们说,我当时的身体单薄得像风一吹就要倒了似的。的确,那时经常会觉得疲乏,但是有一个信念一直在脑海里:“虽然世人都觉得出家苦,其实在家更苦。而出家的苦吃的更值得。出家是为了解脱烦恼,度化众生。身体的苦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不苦就好。”每次和师父们在一起干活都很开心,大家在一起相处很融洽。师父们的欢喜心,带动了整个劳动气氛,因此,每次都在欢喜中劳作。
最开始,早起上早课有些不习惯,但慢慢地到那个时间就会醒来。斋堂的饭菜很合口味,庙里的生活非常宁静,师父又那么慈悲。这里,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过了一段时间,师父说,我的考验期已经通过,大众师父也认可我的表现,可以择吉日剃度了。
剃度出家
剃度那天是八月初一,我至诚跪在佛前。师父主持剃度仪式:第一刀,愿断一切恶;第二刀,愿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众生。这就是我出家的目标和愿力。出了家,从此世俗间所有的名利、物质追求,通通要放下了。所有的亲情,化作了另一种感恩之情。
对我而言,这是一种重生。没有热泪盈眶,只有无限欢喜。出家,出的是烦恼之家,出的是生死之家。出家是大孝,为度父母解脱烦恼,为度众生出离苦海。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我将担负起自觉觉他的光荣使命,朝着前方永恒的光明之门迈进。不管路多艰辛,不管路多遥远,我都会勇往直前。正如四弘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终于成为如来神圣的法子,圆顶方袍僧相现,宿愿得偿,实是满心欢喜!剃度后,大家都说我的相貌庄严了许多。
境随心转,相由心生。城市的喧嚣已离我远去,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回荡在心间的是声声佛号。剃度后的法喜一直持续着,师父说我的脸上总挂着知足的笑容。
母亲看到我的出家生活法喜充满,心生羡慕,以前从未想过要出家的母亲也于次年剃度出家了。师父说,她的气质宁静,不像半路出家的。出家后的修学课程充实紧凑。每天上午,早读过后便是练字;下午诵经;晚上,师父给我们上课。练字的同时,也是在练心。把字写的大方、美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字写的太小会显得小气,写的太大会显得傲慢,字太方会显得太刚,不够柔和,所以“字如其人”这话是有道理的。
下午,我们诵《妙法莲华经》。还记得那次,师父亲自送来一本拼音版的经本,让我先读熟,师父要给我们考试。我翻开经书,都是繁体字,很多字都不认识,幸好有拼音帮忙。后来,一一把经中的生字背下来了。里面有些难读的段落,师父也让我们背下来,这样读起来就流畅了许多。逐渐地,诵经速度提高了,难解的经意也理解了。
晚上是上课时间,佛学课和国学课交替进行。新出家者先学基本的佛学知识,僧腊年长的师父学习天台教理。夏安居和冬至期间,是专一实修期,出家众集体坐禅,诵经,念佛。放下杂事,一心精进,争取克期取证。在这样学修并进的修行环境中,道业想不增进都难。
甘露法水灌溉心田
在这里,每天滋润身心的是甘露法水,一点一滴灌溉着心田,渐渐地,感觉自己的心量扩大了,智慧增长了。师父说,我刚来的时候,有些木讷,气有点浊。现在,心智强大了,气变清了,人也变伶俐起来了。
这些改变,都是师父教导有方,因材施教,慢慢引导我改正缺点,才使得我有这些进步。师父的心念非常细,平时的生活小细节她都非常注意,并且教导我们也要注意。例如:喝剩下的茶叶水和茶叶,应倒在树下或花草中,不要倒入洗漱台中,更不能倒入马桶里。因为茶叶和米饭一样,不能随意倾倒。古人对此极为敬重!还有吃剩的食品,或有字的纸也不能扔到厕所的垃圾桶。衣物不能放在桌子上,桌子是写字读书用的,否则就不恭敬。对书本要恭敬放置,轻拿轻放。
文字是长养我们慧根的,对字多一分恭敬,就能多增长一分智慧,“佛法从恭敬中求”。如今这些细节也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了。在家没做过的事情,或不会做的,出家后,一样样都要学着做。我们这儿的师父个个都是能手,典座师父不仅饭菜煮得美味,编中国结也是高手。知客师父不仅是裁缝高手,典座师父不在时,还兼职典座,同样能做出好吃的饭菜。盂兰盆法会48样小菜就是她做的。维那师父不仅梵呗唱得好,针线活好,还是个背书高手,几乎过目不忘。副寺净远法师更是全能人才,她字写得漂亮,开车技术一流,菜煮得好吃,法器打得悦耳,缝纫,接水管,涂油漆,砌水泥墙,十八般武艺样样通。讲经说法,也令听众欢喜赞叹。净远师父谦虚慈悲,性格爽朗,和蔼可亲。她全身心地为常住付出,不畏艰难,不怕劳苦。锄地,挖土,搬砖,搬砂袋,运石子,什么脏活累活,师父们都不怕。而且每次劳动后,大家都有一种成就感。在僧团里,大家共住在一起,生活中互相关心照顾,修学中互相鼓励督促。《出家三十要则》里有一句话:“出家要断烦恼,一了千百俱了,终朝烦烦恼恼,驴年哪得悟道。”随时保持快乐的心,当烦恼来临时,要会很快降服它,若能降服,才是功夫。对于修行,学会用“心”是关键。
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师父总是给我们带来欢乐,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带动着我们。特别是自己有时感到疲乏时,师父一出现,我的精神很快就提起来,妄念自然就消失了。自从师父来到大雄讲寺,全身心地投入寺庙建设,她和净远师父劳心劳力。一方面,要为建设费心,另一方面,还要操心大众师父的修学,给我们安排课程,批改作业,大事小事,无不周全顾及到。除此之外,师父还要定期举办禅修活动,给居士们上课。师父的愿力大,心量大。虽为女身,但师父透露出的,却是大丈夫气概。
求受大戒 续佛慧命
现在的大雄寺已经建好五分之四了,楼梯,长廊,地面都建好了,殿内的佛像也已雕塑完成。晨曦初露的清晨,走在恬静的院子里,深深吸一口气,自在悠闲,何乐如之?
到今年,我出家已经三年了。师父说,我当小众(沙弥尼和式叉尼阶段)谦虚好学,做事认真勤恳,可以去受大戒了。受大戒对于出家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起点,这意味着真正成为续佛慧命的僧宝。“戒、定、慧”,戒是基础,使我们制心;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三者彼此互融,缺一不可。今年夏天,我去了五台山受戒,那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能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一个月的戒期生活,使我对师长生起了强烈的感恩之心。感恩剃度恩师、依止恩师、授戒恩师栽培和养育了我的法身慧命!此生唯有发大菩提心,精进用功,早开智慧,广度众生,才能报答如此深恩。
我深知,修行不能空口说白话,要脚踏实地去做。做事能积累福德资粮;拜佛能帮我们忏悔业障;念佛能帮我们制心一念;诵经能帮我们开发智慧。这些修行的功课必不可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改正习气毛病,学会为他人着想,破除我执、我见。把佛法运用到实际中,修行才会进步。出家三年,只是一个起步,今后的道路还很漫长。走着和常人不同的路,我愿永不迷失,永沐佛光。愿普天下的众生,都能早日开启智慧的大门,让生命的自性之光,永远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