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心随笔
发布时间:2022-08-31 10:23:47作者:心经全文网印心随笔
初学佛
凡初学佛,如木匠伐木,愈取大材愈好,小一寸,即失数尺之用,是以取法乎上,先立乎其大者。从教入者,每被无形封住,日后极难发展。从宗入者,非得明师量材,亦易入歧途。但料是不会小了,终必成大器。如造屋不论几间,地却先占十亩,大厦千间,即基于此,不以时间相论也。因缘时节,自然而致,促成之者,亦在左右,此所谓缘助是也。从此双车并进,各先著鞭,努力者后来居上,亦未可知。人生第一福运在一“闲”字,非闲,即无分矣。兹当以数语供养于后:
一、先衡自己年龄,享过,吃过,用过,世上一切,亦不过尔尔。所贵乎此大事者,先淡世缘,非断之也,心勿系也。此心超然物外,即是佛,于一切处不离亦不著,人事往还一切照旧,又是行所无事,即无心于事也。能如是,斯时时处处学佛矣。但理知而非证知,到其间,即无把鼻矣。故必赖乎法,以为缘助。(此段注重在平日用功,尤必活用。)
二、法应一时之机,用过应舍,如病人之于药也,愈即舍去。但药苦者利于病,此正吃时,勿以年龄衡也。有老于我十几岁者,亦在吃药,不经一番寒彻骨,不得透鼻香也。而打坐本意,实在练个毅力耐心,无论何念,或善或恶,觉到便不理,经千万次,把无住功行,自然练熟,脱卸过来,平日遇事即如是无住,朝于斯,夕于斯,造次颠沛皆如斯,不一曝十寒,不朝三暮四,决做到心无挂碍,即是究竟涅槃。所以坐的功行,在平日心地意境上考证。而心地意境,又在平日人事言行中考证。坐时用功,正为平日,平日用功,正为未来际永永无休之福。佛称世尊,所尊者何,即能使世人各得自尊其尊,同为世尊也。今世人反不尊其所尊,独尊于不实的生灭的无谓的衣食住,终日劳苦,尽此一生。呜呼,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岂不伤哉?白居易作《琵琶行》有感于衷,此伊之入佛因缘也。
心
心,古往今来,无量众生,总不识心是何物,更不知自性,又把意识作用,自以为心。不知一颗明珠,光照一切,只见青黄赤白,自以为心,忘了珠子,致意识总在相对中。尽人事是非苦乐成败,都是悬空造作,由幻想幻成事实,而有六道受诸幻苦,互相竞争,以幻睹为胜,而结果不可收拾,斯是众生最初之苦因也。故佛要众生知苦乐法,人人有自心。人人不见,但自心是实相,无相可见,世人之宝珠,被五光所迷,皆不说自珠,非无珠也。实相无相,何以说实?不知生灭皆幻,不生灭者实,而实亦假名。佛与众生,相差只这一点。菩萨能实知自心而不如,佛则圆融广大,故知自心,已可超凡,实知自心,是可见性。至如实知自心时,乃谓彻底见性,与佛不二。虽具凡夫身,不得名谓凡夫。而识见未除,非不凡夫。故下手功夫,必以明心见性为根本。此生虽不能彻了,但因地正,佛中心已具,虽在三界中,必有出头之一日也。欲见明珠,莫著五色光中,要知自心,莫被心意识瞒,你且放心意识看,左看右看是什么,但著毫厘是非,转又不见。经云:若人要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现成宝贝,信手拈来,而不敢取,故世世为众生,沉沦苦海,岂不可悲可悯。
用功不要浮
用功千万不要浮,要脚踏实地,且要踏地皮三尺。现学佛人,都是浮光掠影,不知于最浅处下手。慈悲喜舍,舍字最难,但不空则不能舍,布施金银财宝,是下施,布施一切道理,是中施。见境不惑,一道清平,是上施。不落法界里,是最上施。施之无可再施,是真无我。圆明广大的性光,即在眼前,并无少缺。世上的一切建立,不外三量:一比量,二非量,三现量。其实,实相之中,无量可言,少量即著,故法界性亡矣。法界性,是原来的本位,如水无波,六根才动,即被云蔽,如水起波,心光不见,故必须用一番苦功。念念打尽心意识,而心意识又如何能断,只把人生最主要生死大事放在眼前,如父母看护孩子的病,刻不放松,其余的事就松了,方有著力处。及至见性成熟,能所双忘,母子俱伤。并此法见亦无所著,是名法云地菩萨,超然一切,圆明广大,无内外也。舍的功德,不可思议。凡肯舍人,下布施可以少病苦,全生命。中布施,有大丈夫作为。大布施,成佛作祖,当下布施,心空及第。所谓弹指圆成百万门,大丈夫意气如王,能承当得。《金刚经》所谓荷担如来无上菩提,即斯人也。写至此,你就去参,如何叫成佛,即你答复一百,亦不对的,还是舍吧。
见性法
看一切物,是用眼,但何以眼不见眼?要见自己的眼,只有闭目沉思。而这个见是什么?假名为想为思,此即是心。
但何以有心,心如影像。但又何以能鉴照呢?这影像是所照得的果,因在何处呢?这能照的因,又是什么呢?
能力是两事,能是本能的体,力是所发的用。那影像是心力,那本能又是什么呢?
外相固然可见,那心中的影像内相亦可以意见,独有无影像的本能实相,不可以眼见,不可以耳闻。以心见亦且不似,但离了心又不得见,又要离了见,见才可以见,这是灵妙的见,然又本来如是,并不稀奇。
横出三界
修净土者,有横出直出之喻,如虫在竹竿内求出。出者,透彻以见性也。横出,有直了之意,只此一关,穿透即是,故与禅宗同,以皆从八识修也,直证大圆镜智。大圆镜中,有何物乎,上上智,便可顿超直入,不历阶段,亦无渐次,故以为喻。净土一心念佛,佛者,大圆镜也,暂假有形,归入无相,以一句弥陀,扫净万念,何等简捷精当,岂但横出,并无有关,亦无出入,心不在内在外,亦不在中间,即此便是,所谓圆妙明心,本来如是,亦不立圆妙之量,不出自出矣。故念佛最后一句,便是念佛是谁,但不经数十年之昏天黑地念佛过来,却不易得一旦开朗之喜。纵此生不得一点开朗,然而善根种矣,善缘结矣,入于品位中矣。惟习气未动,往生者,尚须到彼再修,再见性,再除习气,此所谓带业往生者也。故彼之所谓横出者,亦仅到西方缘熟,可以往生之时,与禅宗顿超见性果地不同,而下手处禅宗全仗自力,比较困难,净土仗有佛力,比较有方法为易。至于直出云者,层层有节,处处有关,是取以喻教下者,是言名相之学,究之无穷,理胜于事,遂遥遥无期云尔。年老人终不宜劝其入于名相也,非法有高下也,盖一切法。皆不可得,皆是空相,故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又何争乎?
丁亥岁首示同学
道家主静,佛家主净。静者,排外境,以摄心于一。净者,摄内心,以归于空,而境亦泯。一是对治,一是根治,其差别非可以道里计也。 世人不知一心之妙,只是念且是念念,于是念念成妄。“一心”者,未动心前之心也,现量心也,了了觉知而无分别。虽明辨是非,而无著、无住、无染之心也。无以名之,名之曰菩提,又名曰“无心”。念者,人有二心也。初心者本觉,见境而起分别,立二见,是为二心,是为念,是为生死,其机微矣。
道家不知心由境起,境因心立,互成为妄,莫辨其主,于是以心摄心,硬破外境,见境不动。而摄心之法,借于血气之调服,同时可得长生,以为计之得矣。不知无形执取有相,且是压制功夫,转开后来,忘本之渐,反失摄心要道,误以精、气、神为道,而害人至千万也,岂不哀哉。
近之修密宗者,视开顶为无上法门。赖一师之加持,顿可开顶,尚不知见性成佛为何事,而自己之习气如何,定慧力又如何,全不再求精进。又开顶后之用功又当如何,亦不请益、研究,岂不哀哉。夫开顶者,初得佛力加持,开极微细之一线光耳,借此幻躯,以图向上一路,非可执此以为究竟也。行者当于此努力加工,日夜不倦,方有相应。如开矿者茫无所据,乃赖矿师指示,由某处开入,必可得金。此开顶法也,虽有名师,而我不努力,师亦无可奈何也。个个学密者,比比皆是,又学佛而妄计身上功夫,究与外道何别。是以因地不正,不得成佛,了生死也。
精气神虽道家所尚,亦学佛者之资粮也。此可凭脉性以自察,且看眼珠,脉分左右,寸关尺六部,两尺属肾,左宜沉,右宜浮,瞳若漆,是为精足。左关属肝,以弦为实,左寸属心,以细为实,而眼珠圆、高是为气足。右寸属肺,以涩为实,右关属脾,以洪为实,目黑而光,是为神足。如骨节有声,呼吸平,能不寝,是为三品,斯品可以修法矣。
春不可过寒,夏不可过凉,秋不可过爽,冬不可过暖,养生之术也。冬为精旺之时,亦易动,亦易丧。未动心前,为元气无形之真精。一动欲念或情、妄、贪、瞋、喜、怒等念,即成有形之浊精,布于机体,为生机发育之障,是以有病,而促成老死。以念一动,火亦随之而动。火者,心也。心为君火,精为民火,即肾火,心肾连也。两火相因,无有不焚而丧身。唯有平气,气为臣火,不卑不亢,一言冲和,足以调剂之。然三者皆心之所自主耳,此保寿法也。
呼吸相生之谓息。但呼出有六,曰:呵、呼、呬、嘘、吹、嘻,吸入则一而已。呼由内而出,易粗;吸由外而入,声易寂;均宜徐徐而微,吸入不可无声,呼出不可有声。否则,声寂火柔,声粗火旺。
做到老,学不了,何可骄于人哉!行年六十二始知做干菜之法,书以告蔬食同人:
芥菜一百斤,洗净晾干,晒一二太阳,即用盐(只要一满饭碗花椒炒,切宜淡,万不可多)揉后压一夜,取出绞干,分开晒干,然后将汁水下锅先煮,同时放糖二斤,将菜放入煮透,提出弄干,再晒干,再煮,将汁收干后,再晒晒后,然后上蒸,蒸后再晒,再蒸,再晒,如是三次即可收藏。按每次用多少,大小结成一束,以便填放,以便取用,不糟蹋,如藏久,稍有霉花,即再蒸一次,绝不变味,如是可藏三、四年不坏,其鲜无比,较绍兴之干菜好十倍也
凡事定有因缘
凡事定有因缘,法之盛衰,不在形表,应机应时若或使之矣。总之,世事尽属缘会,以缘会故无常,以无常故幻,以幻故不必取以为实。佛法又何尝不是幻妄,惟幻尽而真空斯显,若有未尽,毫厘之间千山万水。但终是眼下毛头许,一切具足,可贵可怪,不可方物,众生昧之,二乘守之,菩萨证之,佛则了之,了知本来如是也。此事不用功固不见,用功亦不见。未明前,大皆都求得个有所见的,不知就此立了能见,能所既立,辗转不见矣。但又非着力不可,更不是守空即是。先打除妄念,亦不是打除,只是顿息诸缘,直下无住,识得其本来如是。此本来者,不因妄念多寡,而有所增损变坏,似有关碍,实无关碍,既无关碍,则妄念者(即无明)又何莫非真性中之所显,知而用之,即为妙用,不知而随之,遂为业识茫茫未有了期。尔等试自问何如:一、还怕无明否?二、还随无明否?三、无明与真如为一抑为二?四、于一切时,一切处,不因动静而常见其在左右否?果能如是,大可放下。“不放心”三个字最误事,对人对己对法对境,全是毛病,以有对也,百病俱起矣。试于不放心处,将其心其事且任之,看是如何,结果也不过如此。毕竟求所关碍者,了不可得,如此暑热,至百度以上,与六十度清凉之境,又有何别?以此度夏,岂不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