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惟愿法师:如何利益众生

发布时间:2025-01-08 02:04:03作者:心经全文网
惟愿法师:如何利益众生

如何利益众生

文:惟愿法师 所依经典《十善业道经》等

后学是来自湖南长沙开福寺的惟愿。顾名思义,“开福寺”就是开启福气的地方;“惟愿”就是惟愿诸佛慈悲垂加护的“惟愿”。

对了,我还有一个字号:“知意”。知道的“知”,意思的“意”。家师用心良苦,知道弟子愚钝,所以如此起名定字,惟愿诸佛垂慈,加被加被这个不开窍的弟子早日了知佛心,正解佛意,明白众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以便今后能以最智慧、最善巧的方式方法利益众生。

今值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举办之期,惟愿有幸代表湖南佛教团体参加此次法宴,感恩主办方中国佛教协会,协办方浙江省佛教协会、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及承办方宁波市佛教协会、宁波雪窦山佛教协会、浙江佛学院总部举办的此次盛会,感恩湖南省佛教协会对我的信任,以下我就以《十善业道经》等经典为依据,从劝信因果、劝发善心及劝修善行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益众生这个主题。

劝信因果

因果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与缘起、业力等理论密切相关。日常度众时,劝导众生改变一世因果、一因一果等错误观念,树立三世因果、多因多果的正确观念,是我们度化众生的良方。

《后汉书·范滂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东汉名士范滂被帝王判处死刑后,与儿子诀别时说:“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意思是说,“我想要你为恶吧,可是恶是做不得的;想要你为善吧,我没有作恶,结果却落得被杀的下场!”在范滂看来,自己没有造恶却感得恶报,于是就对因果产生了疑惑。其实,不止范滂,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也对因果充满了疑惑,因为行善不得善报、造恶不招恶果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范滂和众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究其根源,在于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因果观念,认为因果是一世因果而非三世因果。具体而言,就是他们没有正确认识业因与果报之间的关系。

其实,有关于此,佛教主张,众生一切的果报,皆由业力招感,有因就有果,有业就有报。因为众生造作的业因相当复杂,所以招感的果报也必然极其复杂。括而言之,业因与果报之间需要注意这么三个问题:

01

十二因缘的生灭流转决定了业因与果报之间的三世性与复杂性。在十二因缘中,“无明”与“行”分别为过去世的烦恼及烦恼所造业,“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则为今世感得的果报。此为一重因果。又,“爱”、“取”与“有”分别为今世的烦恼及烦恼所造业,“生”、“老死”则为后世感得的果报。

这又是一重因果。合起来即为三世二重因果。这三世二重因果,在我们没有出离生死之前,会一直这么流转下去,这也决定了佛教的因果是三世性而非一世性的。

02

微小的业力,不论是善业还是恶业,如果不断地造作,就会积集而成重大的力量,进而招感重大的果报。《法句经》中“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的说法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日常度众时,一定要劝导众生不造小恶、广集小善,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

03

从造业与受报的时间来看,有现报业、生报业和后报业之分。现报业是说今生造业,今生就能感果。比如平日与人为善的人,往往能够感得善友的相聚。生报业是说今生造业,来生才能感果。后报业是说造业之后,要隔一生、二生或经百千生才能感果。因为生报业和后报业不是当生就能感果,所以不明三世因果的众生往往因此质疑因果法,以为行善没有善报,造恶不招恶果,由是恣意妄为,造种种业。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不造极大恶业却终生受苦的众生,也不乏终日行不善业却享受快乐人生的众生,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众生没有正确的因果观念,往往就会退失修善之心,增长造恶之势。但是,如果众生明白了因果的三世性,理解了业因与果报之间的复杂性,那么众生就不会被这种表面现象干扰,依然可以坚定不移地秉持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诸佛教诫,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菩提大道广积资粮。

综合三点,可以知道,佛教的因果观特别强调因果的三世性与自作自受性。也就是说,业因在没有感果以前是不会失坏的,纵使经历千劫万劫,只要因缘和合,就会感果,而且这个果报非他人能够代受。

这正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另外,大家熟知的“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的偈颂,以及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被执杖外道乱杖打死的例子,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佛教主张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是因如是果,自作业自受报,如果众生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改变错误的因果观念,深信因果的三世性与自作自受性,而这,可谓我们度化众生时必须重视的内容。

劝发善心

发心是我们成办一件事情的原动力,而发心有善有不善。一般而言,善发心可起善行,可招善果;不善发心可起不善行,可招不善果。善发心又有二种:究竟发心与不究竟发心。究竟发心指发菩提心,以成就佛果为目的。不究竟发心则指发增上生心与出离心,以追求人天福乐或二乘果位为目的。可以说,劝导众生转不善发心为善发心,乃至转不究竟发心为究竟发心是我们利益众生的关键,也是我们修学菩萨道之根本。

《众经撰杂譬喻》里的故事

《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不善发心招感不善果报的故事:往昔有一阿罗汉,常入龙宫接受饮食供养。有次饮食完毕,阿罗汉即出龙宫,并让一个小沙弥帮忙洗钵。小沙弥见钵中还有几粒剩米,不忍浪费,就一口吃下,没想到这几粒剩米远超人间所有美味,于是就生起贪食之心。有次小沙弥趁阿罗汉不注意,就抓住阿罗汉绳床的床脚随阿罗汉进入龙宫。小沙弥在龙宫享受美食后,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于是又生起贪色之心。

由是,小沙弥发心立誓:“我当夺此龙处,居其宫。”从此之后,小沙弥一心布施持戒,誓愿早作龙身。如此发心修行一段时间后,小沙弥发现自己的脚下出水,自知必得作龙,于是就用袈裟覆头跳入水中而亡。后来,小沙弥果然投胎为龙,并借着自己的大福报杀死原先的龙王,实现自己居住龙宫、享受美食与美女的目的。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的公案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则记载了一个善发心忏除罪业、感招善果的故事:玄奘大师初见那烂陀寺的戒贤论师时,告诉论师自己来自东土大唐,准备向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论师听闻此语后痛哭不已,交代一位弟子为大众讲述自己三年前的一段因缘。

原来,论师已患风疾20多年,20多年来,论师饱受病苦的折磨,每次发病时,都得忍受如火烧与刀刺般的疼痛。三年前,这个病的病痛越发严重,论师实在不堪其苦,厌患此身,准备断食以求往生。是夜,论师梦见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与弥勒菩萨三大士。文殊菩萨告诉论师说:你过去作国王时,曾多次恼害众生,所以才感得今生这个病苦的果报。你现在应该省察自己往昔的罪业,至诚忏悔,安忍这个病苦,发心宣讲《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令未闻者得闻法义,由此功德,你的身体即能渐渐安稳,你的病苦也自然消灭。如果你现在舍弃这个身体,那么应受的苦报终不能尽,来生遇缘时还得感招苦果。文殊菩萨还对论师说,大唐将有一位僧人前来那烂陀寺向你学习,你可以静待他的到来,好好教导他法义,帮他完成求法、传法的愿望。论师听闻菩萨之语后,敬依菩萨教诲,表示愿发大心宣讲经论,愿留此身受余果报,并愿等待玄奘大师的到来以亲授其唯识教理。发心宣讲佛法与流通佛法的功德就是如此不可思议,自那晚发心后,戒贤论师的身体逐渐安稳,一切病苦皆得消除。

这两个故事说明,日常修学佛法时,发心至关重要。如果发心不善,即便修习布施、持戒等等善法,还是会招感不善果报。如果发心是善的,则能忏悔罪业、感招善果。至于究竟发心与不究竟发心,虽然同为善心,甚或有时修习同样的善法,但其引生的果报大不相同。比如,发增上生心而修善法,其果报是人天福乐;发出离心而修善法,其果报是导向二乘四果;发菩提心而修善法,其果报则是圆满佛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前二种发心是不究竟的,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否定这二种发心的正当性。

因为,对居士菩萨而言,能够改变不善发心而趋向增上生心,已经相当可贵。对二乘根机而言,发出离心证得二乘四果,一样值得肯定。当然,作为汉传佛教的一名出家人,个人还是建议大众广发菩提心、广行菩萨道,因为只有这样发心,才能由人乘直趋佛乘,才能在圆满菩提、成就佛果中自利利他、广度众生。

劝修善行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劝信因果及劝发善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谈一下第三点:劝修善行的问题。

行业就是我们的身口意所造作之行为。与发心一样,我们的行业也有善与不善之分。那何等为善?

《十善业道经》中说:“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

”也就是说,不杀生、不偷盗等十善业是人天乃至无上菩提得以成就的根本,是能够圆满一切佛法的十类善业。与之相反,杀生、偷盗等十不善业则是引生恶趣、感招恶果的十不善行。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们当知,劝导众生改变不善行业而广行众善也是我们利益众生时的重要一环。

善业众多,现在我们就诸善中最明显的十善展开讨论。众所周知,十善是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的十类善业,是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我们行为的十条善戒。至于其详细内容,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非常熟悉的,这里就不再啰嗦,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十善能够成为圆满一切佛法的理由。

十善能够成为圆满一切佛法的理由

很多人认为,十善业是人天乘法,能招感人天福乐。其实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就像我们在劝发善心中所说,发心有善有不善,有究竟有不究竟。同样是修十善业,如果发心不同,其果报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如果发增上生心而修十善,其果报当然就是人天乘的现生乐或后生乐。如果发出离心而修十善,其果报则导向二乘四果。如果发菩提心而修十善,那么其目的即在圆满佛果。

《十善业道经》之所以说十善是人天乃至无上菩提得以成就的根本,原因即在众生在修十善业时,可根据自己发心的不同而趋向不同的道路,或人天道,或声闻道,或菩提道。所以,单纯地将十善业定为人天乘法并不妥当,因为它们还通于声闻乘与菩萨乘,能够圆满一切的佛法,可谓五乘共基、五乘共法。

当下,很多寺院在以慈善的方式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时,常被一些人批评。他们认为,佛教慈善与世间慈善并无区别,是世间法而非出世间法,出家人领众行持慈善之事,有悖出家人出世的本怀,是俗化佛教的一种表现。他们哪里知道,菩提路慢慢,得需要累积多少的福慧资粮啊!何况,人菩萨行与人天乘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所修的内容虽然有相同之处,但其引生的果报截然不同,一个导向菩萨乘,一个导向人天乘。

也就是说,十善业等众善不尽然只感得人天乘果,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引发下,它们还可以导向声闻乘与菩萨乘,可谓世间与出世间共修的法门,是名副其实的共世间法。

如果十善业等众善只具备感招人天乘果而不具备导向佛果的力量,那么我们如何由人乘直趋佛乘、如何由人间改善而直趋法界圆明呢?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不成了没有理论基础的妄谈吗?正因十善业等众善具备圆满一切佛法的力量,所以日常度众时,我们一定要劝导众生广行十善业等众善,劝导他们在保证不失人身的前提下广发菩提心,广行菩萨道,自利利他,圆满佛果。

总的来说,利益众生重在助其建立正见、发起善心与修持善行。

三世因果观念是依业感缘起而有,属于正见的部分,可从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而得。增上生心、出离心与菩提心可引发不同的善行,属于善发心的部分,可在具足正见后通过如理思维随各人之目的而作选择。

十善业等众善可招感不同的善果,属于善行的部分,可在正见与善心的引导下逐步开展。个人认为,正见、善心与善行是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众生应该具备的特质,所以,劝信因果、劝发善心及劝修善行就成为我们利益众生时必须要做的工作。

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一切探讨的内容,感谢诸位给我这个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还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