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毁屡兴的古刹和古观
发布时间:2024-11-14 02:00:19作者:心经全文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宝通寺,金元年间结庐此地的长春观,清顺治十五年的归元寺,清光绪三年的古德寺,江南江北,武昌、汉阳、汉口,古刹和古观,法相端妙,殿宇深沉,藏经匿宝,或掩映于市井深处,或坐落于山林幽处,尽历朝代更迭,饱经天灾人祸,屡建屡毁,屡毁屡兴,千年百年,香火兴盛,钟鼓绵延不绝,在武汉三镇。
从长江北岸乘车过江,走武汉长江一桥,经武昌桥头的蛇山之上的黄鹤楼公园,折到彭刘杨路,从湖北剧院的大玻璃幕体侧边绕过首义广场上武珞路 这条大道从东至西横贯整个武昌市区,是武汉市最为繁忙的交通干道之一。
过大东门立交桥,车窗左侧,依然是蛇山的余脉,逶迤缠绵,一条头朝东尾朝西的卧蛇将武昌城分为南北两半,几千年之久。长春观就坐落在蛇山中段,从车窗看去,只见身子左边,上上下下的山岭,夏天高高低低的一片绿色,冬天下雪的日子,高低上下一派雪白,春花和秋月的季节自不消细说了 山门洞开,殿阁重重,乌瓦红墙,飞檐翘角,从山脚直到山顶,逐级升上去,如一幅巨大的工笔界画,笔墨精细、青绿彩绘的古代山水殿阁图,从山上直垂到山下 长春观给予游人最大的观赏价值正在于此,当你还未走进山门之前,你可以站在路边,隔一段适当的距离,立体地、全方位地欣赏这一整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如果换成别处,不会有这样一种美妙的感觉,算得上是一处 天造地设 的美景 蛇山山脉双峰山上下,双峰相交处的南坡微凹,恰到好处地放置了这一大片古朴神秀的层楼叠阁。
今天人看长春观,觉得它简直就在喧嚣闹市的中心,前山门正对武珞路,左侧院墙下临中山路,与宫殿庭院一墙之隔的外面,日日夜夜,人声鼎浮、车水马龙,似乎与道家远离尘霄、虚化三清的意境相去得远了一些 好处是游览方便,路边下车,几步台阶上去,便能 登堂入室 ,遍游三十座殿堂景观。
今天的长春观的所在,不等于古时的长春观的所在 千百年来,它所在的位置没有变,但是它所在的环境变了,这样一种变化,对于一座传续千年的宗教场所来说,可以用 物换星移 、 沧海桑田 这样的词来形容也不为过。
长春观,与北京白云观、广州三元宫、苏州玄妙观、山西永乐宫等并列为中国十大道教丛林之一。最早的传说,老子从鲁地来到江南,在今天的蛇山这个地方设坛传道,想象那时一片茫茫太苍,荒山大湖,说不尽楚地天青地碧;东汉末年长江边黄鹄山建夏口城,双峰山位于夏口城城墙之外,传说这一带的山凹生长一大片青翠茂密的竹林,所以称这里为 紫竹岭 ;宋代理学家朱熹从江西游历至湖北,当时,武昌古城(当时名 鄂州 )已经非常繁华,他在《鄂州社稷坛记》中对长春观今天的所在地有过记录 : (鄂州)城东黄鹄山,废营地一区。东西十丈,南北倍差,按政和五礼画为四坛 ;后来才来了元代著名道家传人丘处机 金庸的武侠系列成就了 丘道长 在今天人们心中的知名度 丘处机出东城门,在城外双峰山南坡,寻到一块林木茂密、野花盛开的谷地,于是结草庐住下,日夜修炼,精深道行,自称 长春子 ,再到后来,他的弟子在他的结庐之处建观,取名 长春观 ,以示纪念。
曾经,双峰山另有个名字,曰 松岛 。明末清初,江汉之地,三镇鼎立,商旅繁茂,城墙团团围住武昌古城,长春观建在东城门外的蛇山南麓,当年,这一片山峦谷地风景非常幽寂,山上松柏遍生,周边湖泊环绕,山青水蓝,天光日影,闲云野趣,沿湖渔港错落,舟船过往如梭 长江中游繁华商埠之都,自然能引来东南西北的香客如蚁,所以称为是 江南道教福地 ,其间的根由不需言说。
今天的双峰山还在,长春观还在,宫室楼阁,香火香客还在,但是再也看不到峰峦之下的湖泊,再也看不到湖港和舟帆,城墙拆了,城门毁了,城外和城内连成了一片,于是,长春观的所在自然不复古时的所在了,原先城墙之外的乡野,变为今天城市之中的闹市。
另一种沧桑变化是瞬息之间,兵灾战火,战争,是全人类的劫难。清咸丰二年,太平军攻打武昌城,以城墙之外的长春观为攻城指挥部,先攻下汉阳和汉口,后攻下武昌,最后以 邪教 妖迹 之罪名毁掉长春观和宝通寺。
今天的长春观,于清同治三年重新修造,仿明永乐十二年及清康熙二十六年的建筑样式,抹去历史断层,接续两千年道教传承,自那以后,武昌城内外,蛇山上下,古风古韵,悠然流传,直到今天。
旅游图上看武昌,宝通寺和长春观,这两处景点,同处一条平行线,从长春观前上武珞路往东前行,数里之遥便到了宝通寺。一条极为便利的旅游线路,没有一丁点的转弯抹角。古时候不可能有车流贯通的武昌交通要道武珞路,之所以这两处宗教建筑在长江以南(地理上应为 长江以东 )平行建造,主要是因为横贯武昌的山脉的走势。
长江东南岸的武昌,和对岸的汉阳和汉口,地形地貌极大不同:河湖相间、垄岗交错,地势偏高,山山相连,民间称为 十三山 ,其中最著名的三座,蛇山、洪山、珞珈山,蛇山在西,洪山在东,珞珈山在东北,三山之中洪山为中。
宝通寺位于洪山南麓,山门朝向车马川流的武珞路,与长春观的建筑方位平行一致。
最早,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公元420-479年),距今1580年,名东山寺,武汉三镇寺庙之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座。明成化二十一年,定名宝通禅寺。之后数次毁于兵火,最近的一次在清咸丰三年,毁于太平军之手。光绪年间及同治年间,湖北官商集资重修,才有今天所见的规模。之后百年,又被毁损多次,例如文革时期。
记得几十年前来洪山,路边是山门,门前有对相貌威猛的大石头狮子,后来才知道是明代的,层层石阶上去,只见寺庙颓败,宝塔灰暗,林木枯萎,一片萧条景象。近年,政府拨资维修,才有了今天的一片金碧辉煌。
武汉三镇佛教四大丛林,除宝通寺之外,还有汉阳归元寺、汉口古德寺、武昌莲溪寺 四大佛教寺院,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藏珍匿宝,都可说是 各有千秋 ,宝通寺内最令人注目的,自然要数洪山宝塔。
武汉市市民,无人不知宝通寺,无人不知洪洪山宝塔,一年三百六十日,从汉口或是汉阳过长江到武昌,或是上班上学,或是探亲访友,宝通寺就在路边, 宝通寺 ,就是这个路站的名字。公车上下,在拱形的山门前面,探头望去,殿阁层层依山而上,仰头望去,宝塔巍巍背山而立,林木森森,山石峻峭,金彩辉映,别是一层洞天福地,和身后的车辆过往的街市,街对面的灯火辉煌的商厦,完全不在一个世界,尤其是洪山宝塔,垒垒砖石尖角四射的塔身,从苍穹间向人间俯下,站在喧闹繁华的大街街边,你不知今夕是何夕?
洪山宝塔,原名临济塔,元代建成,共有七级,取 七级浮屠 之意,盘旋而上,可俯瞰大江南北武汉三镇,登高而小我,登高而小天下,有和登临黄鹤楼全然不一样的望远感觉。
先为砖木结构,山间潮湿,日久容易溃烂。1865年,湖广总督署和湖北巡抚决定集资重修。1871年施工,改砖木结构为石结构,建铁护栏,耗铜6500公斤铸造塔顶。全部工程于1879年竣工。今天人所见的金顶宝塔,原来清末年的建筑 一个没落的王朝寄希望于一座古旧的佛塔,再造 七级浮屠 ,也没能挽回天倾西南、地陷东北的帝国颓势。
宝通寺千年之魅力,在于历史,在于建筑,在于宝藏,在于灵性,在于人心,在于香火,也在于背衬的山峦的美丽景色,所谓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也一样,相生相依,相辅相成。寺内泉水涌出,殿侧古木参天,修林茂竹,奇石摩崖,走一步一处古迹,走一步一段故事,佛徒、圣人、将军,神和人连带在一起,融入山间寺庙风物景观中去,于是变成寺庙的传说,从古到今,历经几朝,历史绵延不绝,传说绵延不绝,山川景象和人融为一体,也许这是寺院永不衰老的秘密。
为一个武汉人,我只知道宝通寺的素菜非常好吃,长春观的素斋也一样。
莲溪寺也在武昌,在丁字桥南面约两公里的盘龙山内,较之其他三所寺庙,这里要冷清得多。
历史上曾经毁过数次,至今也没能完全恢复旧貌,作为武汉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佛教 女众丛林 尼姑庵 它存在的价值就是,成为一座地道的清静修行之所。历史非常悠久,创建于元末明初,1928年在体空大师主持下,开办著名华严大学,三年内为佛门培养了30名遍及海内外的弟子,成为当时全国最高的佛学学府,今天它仍然是一座 学府 。归元寺座落在汉阳翠微路的西端,以佛经 归元无二路 命名。最早建于明末清初,占地70亩,建筑平面2万平方米,现存殿堂28栋,分为五个院落,建筑年代悠久,建筑规模宏大,环境幽雅,殿堂华丽,数百年来,香火旺盛,香客云集,名扬海内外。
曾经,归元寺是一座普通民间寺院,后来,清道光皇帝赐玉玺一方,由是一跃而荣升为皇家寺院,山门上方直匾直书 归元禅寺 四个大字(只有皇室寺庙才能有如此书写),山墙漆杏黄色墙粉,享受佛界最高级待遇。
道光皇帝当年为什么如此看重归元寺?传说清道光年间,浙江有白光、主峰两兄弟游方到汉阳兴国寺,钻研佛经的同时积善行医,善举感动了汉阳的百姓,民间集资为他们建归元寺,白光、主峰两兄弟成为寺的第一任主持。道光皇帝知道这件事,钦赐玉玺,嘉奖他们的善行。这就是归元寺成为皇室寺院的由来。
寺院浓阴满蔽,池塘红荷盛开,朱檐金阁,翠瓦红墙,高低层叠,绚彩辉煌,暮鼓沉沉,晨钟悠悠,伴和着隐隐约约的颂经声,古旧而神秘的美感,黄昏中更觉苍凉沉郁。
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罗汉堂、铜质观音像、白玉佛等胜景圣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罗汉堂内彩绘脱胎漆制作的真人般大小的五百尊罗汉,由湖北黄陂县王氏父子历时九年完成,可以称为举世罕见的佛造像(群像)珍品。
曾经从翠微路去归元寺 ,车至钟家村,街面灯光的,衬着空间的黝暗,非常的美,而且,这美是和冬天寒冷的空气融在一起,同时融入的,还有温润的街市,昏暮的夜色中陌生的街道边,问两个放学晚归的小女孩: 归元寺是否从这路条上走? 翠微路横在眼前安静得如同荒野,半个世纪前,从脚下的这一条路走过,那时是土路和石板路,路边是青瓦木户的民居。
报载某年初一,还有初五的凌晨,武汉市民四十万人涌入寺内敬香,有关部门不得不出动3000保安维护秩序。
2007年1月,名满三镇深得信众崇敬的归元寺主持昌明法师圆寂。2007年4月,新任住持隆印法师在归元寺的升座仪式,引得武汉市居民普遍关注。
三百年历史的归元寺,已经成为数千年历史沉积的湖北 梵林之首 ,其中 ,与民相近、与民相亲的寺院传承,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
古德寺:汉口黄浦路上滑坡路74号。黄埔路方向走,马路右侧有一条小巷通往深处,那就是上滑坡路,路口写着 古德寺朝里走200米 ,朝里走,尽头便是古德寺。
古德寺是一座佛寺,和中国汉地文化圈的佛寺建筑风格迥然不同,非中国古典建筑模式,而是纯西洋建筑(指建筑方式和建筑材质);非中国古典寺庙风格(木架构重檐歇山式等),而是说不清的一种东西混杂的建筑风格(下面细述);非清中叶以前的古建筑,而是始建于1883年(光绪三年),重建于1913年(民国二年),完工于1931年的近现代建筑。它存在的意义,已经远不止于是一所佛寺建筑,而是武汉市(或说是中原地区、或说是中国大陆都行)建筑史上的一个风格独特的 异类 。
最初建于清光绪三年(1887年),原名 古德茅蓬 ,坐东朝西,占地面积将近三万平方米,包括花园、、草地、紫竹林等大面积园林;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包括山门、僧众居屋、四大天王殿,中庭院落,然后是可容千人的大雄宝殿等。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依照汉地佛教文化圈的传统定名,但是,所有的建筑样式都是你无法想象得到的。
首先,它是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建筑看不到一根外露木质梁柱。关于它盛时的规模以及风格样式,只能引用资料记录:.
其大雄宝殿最具特色,顶部有征九龙拜圣的九座佛塔,96个莲花墩,及24个诸天菩萨,为我国佛教建筑中唯一的仿缅甸 阿难陀寺 形式所建造的大殿。殿内供奉三尊佛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右为药师佛,左为阿弥陀佛。大殿结构严谨,布局合理,门窗及墙壁的设计也颇精致,修饰华丽,显示出建筑的精湛技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德寺大殿主入口的建筑样式,与缅甸佛寺风格是非常相似的,尖矢形拱顶,左右两侧有立柱支撑,立柱为八角六面的立体,柱头雕花为改良的爱奥尼式,四个外卷涡旋,其间添加了复杂的花式,大门门框为梅花花瓣形发券,典型的伊斯兰建筑模式。
门斗上部的墙面上开大圆窗,窗内透空花雕;门斗两侧上下两层开尖矢形长窗,窗框内分为圆形与尖矢形的透空组合。正中大圆窗之上建一个没有檐线相隔的山花,毫无疑义的欧洲古典。也许在建寺的当初,大殿正中为整个寺院的中心轴,这是印缅佛寺的一种建筑程式,东南西北四面建透空柱廊,以尖拱立柱为一间隔,每一个拱券之上开有一大二小三个圆形花窗。
柱廊里的立柱,与缅印地区的柱廊以及欧洲古典柱廊,立柱的样式,都不相同。不是圆柱体,而是异形立方体,三根柱为一组并列而立,中间一根为凸字形,宽粗,另两根为方形;每根立柱的柱壁雕塑成凸凹方块图案;每一组立柱之间,间隔穿空,上覆拱券。立柱挺拔,直托大殿的檐下。
柱廊里面墙壁开窗,窗上雕花,沿着柱廊绕大殿一周,凡是有砖壁处就有透空雕刻,密密繁繁的雕花连绵成片,花团锦簇令人目不暇给。可以想象,一天四时,晨昏昼夜,日光、月光穿空廊而过,洒在大殿的墙上和围廊的地上,花影浮动,纹络重叠,宛如人间仙境。
不知古德寺的设计者是谁?总之,这是一座奇异无比的建筑,中国可能没有第二座,东南亚也没有一座佛寺是和它完全相似的,也许,这就是设计者的初衷,造一幢与众不同的建筑,寄托他对于世界建筑艺术的喜好,于是就有了这一处东西南北之风的美得惊人的寺庙。
和缅甸阿难陀寺最大的区别是:阿难陀寺建于公元11世纪,为典型的印度石窟佛寺造型,开窗小,内厅黑,注重内室的雕刻和壁画;而古德寺于20世纪三十年代才建成规模,引入欧洲哥特教堂的外部装饰及内部空间构筑,四面开窗,以透空雕花窗引入室外光线,以达到光在室内的透射效果,内厅并不是以壁画雕刻为主,而是以佛造像为主(此为中国国粹)。从基本的构架来说,这些,绝非石窟佛寺的建筑手法,例如圆形花窗和尖矢形长窗等,都属典型的哥特教堂风格。
和印度、缅甸佛寺建筑艺术极为相似的部分是:正方形殿堂,上下贯通的柱廊,屋顶上的大小尖塔,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它浓浓的东南亚佛寺的味道,尤其是主入口门楣扇面造型,完全仿照阿难陀寺,难怪有人一言认定它就是 阿难陀 的仿制品,其实并不全是。
古德寺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佛教文物和宗教设施全部被毁,从1974年起,古德寺的土地、房屋被武汉照相机厂占用,山门拆毁、围墙断裂、大殿安装机械设备,寺内原有的一片紫竹林全部被铲平。
1995年,武汉市政府拨款300万元重修古德寺,1996年,古德寺重兴宗教活动。
延伸阅读: 古刹 古观 柱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