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从《弟子规》做起
发布时间:2025-01-17 02:03:22作者:心经全文网 d zǐ guī
弟 子 规
zǒng x
【总 叙】
d zǐguī sh ngr nx n shǒuxi ot c jǐnx n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f n izh ng rqīnr n yǒuy l z xu w n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r z xi o
【入则孝】
f mǔhū y ngw huǎn f mǔm ng x ngw lǎn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f mǔji o xūj ngtīng f mǔz xūsh nch ng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dōngz wēn xi z q ng ch nz xǐng hūnz d ng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chūb g o fǎnb mi n jūyǒuch ng y w bi n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sh suīxiǎo w sh nw i gǒush nw i zǐd okuī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w suīxiǎo w sīc ng gǒusīc ng qīnxīnshāng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qīnsuǒh o l w ij qīnsuǒw jǐnw iq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shēnyǒushāng y qīnyōu d yǒushāng y qīnxiū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qīn iwǒ xi oh n n qīnzēngwǒ xi ofāngxi n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qīnyǒugu ji nshǐgēng y w s r uw shēng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ji nb r yu f ji n h oq su t w yu n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qīnyǒuj y oxiānch ng zh uy sh b l chu ng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sāngsānni n ch ngbēiy jūch bi n jiǔr uju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sāngj nlǐ j j nch ng sh sǐzhě r sh shēng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chū z t
【出 则 弟】
xiōngd oyǒu d d ogōng xiōngd m xi oz izhōng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c iw qīng yu nh shēng y nyǔrěn f nz mǐn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hu yǐnsh hu zu zǒu zhǎngzhěxiān y uzhěh u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zhǎnghūr n j d iji o r nb z i jǐj d o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chēngzūnzhǎng w hūm ng du zūnzhǎng w xi nn ng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l y zhǎng j qūyī zhǎngw y n tu gōngl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q xi mǎ ch ngxi jū gu y ud i bǎib y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zhǎngzhěl y uw zu zhǎngzhězu m ngnǎizu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zūnzhǎngqi n shēngy odī dīb w n qu fēiy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j nb qū tu b ch w nqǐdu sh w y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sh zhūf r sh f sh zhūxiōng r sh xiōng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jǐn
【谨】
zhāoqǐzǎo y mi nch lǎoy zh xīcǐsh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ch nb gu n jiānsh kǒu bi nni ohu zh j ngshǒu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guānb zh ng niǔb ji w yǔlǚ j jǐnqi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zh guānf yǒud ngw i w lu nd n zh wūhu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yīgu ji b gu hu sh ngx nf n xi ch njiā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du yǐnsh w jiǎnz sh sh kě w gu z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ni nfāngsh o w yǐnjiǔ yǐnjiǔzu zu w ichǒu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b cōngr ng l duānzh ng yīshēnyu n b igōngj ng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w ji ny w bǒyǐ w jīj w y ob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huǎnjiēli n w yǒushēng kuānzhuǎnwān w ch l ng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zh xūq r zh y ng r xūsh r yǒur n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sh w m ng m ngduōcu w w in n w qīngl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d un ochǎng ju w j n xi p sh ju w w n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jiāngr m n w nsh c njiāngsh ngt ng shēngb y ng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r nw nshu du yǐm ng w yǔwǒ b fēnm ng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y ngr nw xūm ngqi tǎngb w n j w itōu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ji r nw j sh hu n h uyǒuj ji b n n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x n
【信】
f nchūy n x nw ixiān zh yǔw ng xīkěyān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hu shuōduō b r shǎo w iq sh w n ngqiǎo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jiānqiǎoyǔ hu wūc sh jǐngq qi ji zhī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ji nw izhēn w qīngy n zhīw id w qīngchu n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sh fēiy w qīngnu gǒuqīngnu j ntu cu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f nd oz zh ngqiěshū w j j w m hū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bǐshuōch ng cǐshuōduǎn b guānjǐ m xi nguǎn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ji nr nsh n j sīq z ngq yuǎn yǐji njī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ji nr n j n ixǐng yǒuz gǎi w jiājǐng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w id xu w ic iy b r r n dāngz l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ru yīf ru yǐnsh b r r n w shēngqī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w ngu n w ny l sǔnyǒul i y yǒuqu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w ny kǒng w ngu xīn zh li ngsh ji nxiāngqīn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w xīnfēi m ngw icu yǒuxīnfēi m ngw i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gu n nggǎi guīy w tǎngyǎnsh zēngy gū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f n i zh ng
【泛 爱 众】
f nsh r n jiēxū i tiānt ngf d t ngz i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x nggāozhě m ngz gāo r nsuǒzh ng fēim ogāo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c id zhě w ngz d r nsuǒf fēiy nd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yǐyǒun ng w z sī r nsuǒn ng w qīngzī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w chǎnf w jiāop n w y ng w xǐxīn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r nb xi n w sh jiǎo r nb ān w hu rǎo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r nyǒuduǎn qi m jiē r nyǒusī qi m shuō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d or nsh n j sh sh n r nzhīzhī y sīmiǎn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y ngr n j sh j zhīsh n hu qiězu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sh nxiāngqu n d jiēji n gu b guī d oliǎngkuī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f nqǔyǔ gu fēnxiǎo yǔy duō qǔy shǎo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jiāngjiār n xiānw njǐ jǐb y j s yǐ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ēny b o yu ny w ng b oyu nduǎn b oēnch ng
恩欲报 怨欲忘 抱怨短 报恩长
d ib p shēngu duān suīgu duān c rkuān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sh f r n xīnb r n lǐf r n fāngw y n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qīn r n
【亲 仁】
t ngsh r n l ib q li s zh ng r nzhěxī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guǒr nzhě r nduōw i y nb hu s b m i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n ngqīnr n w xi nhǎo d r j n gu r shǎo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b qīnr n w xi nh i xiǎor nj n bǎish hu i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y l xu w n
【 余力学文】
b l x ng d nxu w n zhǎngf hu ch ngh r n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d nl x ng b xu w n r njǐji n m ilǐzhēn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d shūfǎ yǒusānd o xīnyǎnkǒu x njiēy o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fāngd cǐ w m bǐ cǐw izhōng bǐw qǐ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kuānw ixi n jǐny nggōng gōngfūd o zh s tōng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xīnyǒuy su zh j ji r nw n qi qu y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f ngsh qīng qi ngb j ng jī nji bǐy nzh ng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m m piān xīnb duān z b j ng xīnxiānb ng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li diǎnj yǒud ngch d k nb hu nyu nch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suīyǒuj ju nsh q yǒuquēhu i ji bǔzhī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fēish ngshū bǐngw sh b cōngm ng hu ixīnzh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w z b o w z q sh ngyǔxi n kěx nzh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弟子规》全文及解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解读: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解读:
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 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长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
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读: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 ,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 ,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 ,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 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 ,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 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 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来。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解读: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 ,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 ,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励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呼不 做,而行大善的机会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勉强而之。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 ,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 ,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听见 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生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 ,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不小心犯了过错,能勇于改正就会越改越少,渐归于无过,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反而又增加一项掩饰的罪过了。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解读:
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泛爱众的人人君子,他的心中有人我一体的观念,所以肯放下滔滔私心,关怀大众 ,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在德行上改过修养,守住人的品格,并深入学习各项才艺,相信也能做出一份番利益大众的事业。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论外貌是否出众 ;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
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 ,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不厌恶 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至圣先师孔子教导我们,贫穷的人除了不谄媚迎合外,能够在道德上自得其乐更好,富有的人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 ,更要爱好礼节,恭敬大众。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的仁心,才能营造一个“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幸福社会。
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搅乱他;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 再用闲言碎语干扰他。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分的憎恶,就会招来灾祸。行善能相互劝勉,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过错而不相互规劝,相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
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糊。或者,财物只与他人应该慷慨多 布施;取用别人的财物就应少取一些;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和人说,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喜欢,如果自己不喜欢就应立刻停止。
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回报他;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应求他人谅解,及早忘掉仇恨 ,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但是报答恩情的心意却要长存不忘,对待家中的待婢和仆人,本身行为要注重端正庄重不可轻浮随便,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 。权势可以获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为然。唯有以道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虽然现在也很少有人用婢仆,但是上下尊卑的关系仍然处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仁德君子的泛爱众 ,多为大众着想,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解读: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分,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 ,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今日普遍流行诋毁圣贤的风气,怀疑古人,藐视伦常大道。尤其是基本的孝道 ,近几年来,更被视为隘板落伍,大家虽有心改革社会乱象,也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导,终因伦常观念被大家忘失太久了,使得社会秩序无法整顿起来。孔子曾指出 :“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弟子规》把礼的内容 具体化,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智勇双全的人,必然不会偏离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到达目标 。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部就班的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 ,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多余,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化好就要赶紧用功。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 ,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 ,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有了病,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 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你爱书,书爱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除一旁不要理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 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
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的虽高 ,但只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处在蒙昧年幼之时,若采要正正当当的教材,配合优良的环境,来培养学习,就能造就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