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信愿法师:称其名号之人必得往生

发布时间:2025-01-14 02:03:40作者:心经全文网
信愿法师:称其名号之人必得往生


第四十九段文,仍然是法然上人所开示的法语。这段法语仍然是在说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观经》所说的三心之一,法然上人在《全集》里面,说到《观经》三心的第二深心,说的非常的多,因为这是我们对阿弥陀佛本愿名号一定要建立的,所以深信之心说的很多,是显示深心对我们念佛人而言,确实非常的重要。

法然上人《答秀实书》:

二者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也,深信何事乎?具诸烦恼、造多恶业、无余善根之凡夫,仰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称念阿弥陀佛光明名号,若百年、若四五十年、若一二十年,乃至一二年,始自欲往生之时,直至临终不退转;若七日一日、十声一声,或多或少,称名念佛之人,决定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名为深心也。

然而,多有愿往生之人,虽称念本愿名号,因惧于内心妄念常起,外相亦少余善,而自觉卑下,以为往生不定,此已怀疑佛之本愿矣!

是故善导和尚遥顾未来行者之留有此疑,为除此疑,而劝决定心故,详细解释“具足烦恼、造诸恶业、善根薄少、未能开悟之凡夫,乃至一声称念,必得往生”之理。

纵有多佛,遍满空中,辉光吐舌,一一说言:“造罪凡夫之念佛往生,虚妄之事,不可信也。”亦不因此起一念惊疑之心。何以故?阿弥陀佛未成佛之昔,誓言:“若我成佛,称我名号,乃至十声一声,若不生者,我不成佛。”其愿不虚,今已成佛,应知,称其名号之人,必得往生。

这段法语,法然上人首先解释“深心”两字的意思,然后说出不少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虽然每天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但是心中害怕妄念障碍往生,最后再引用善导大师机法两种深信的意思,劝勉念佛人,纵然有很多诸佛如来遍满虚空,考验你念佛人,向你说,“造罪的凡夫,念佛往生这件事,是虚妄的,不可相信”,也不可因为如此就起惊惧怀疑的心,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乃至十念绝对的救度。

在这段法语,法然上人说到“决定往生”,以及“必得往生”,短短几行的文字,将决定往生重复说两遍,就是要让念佛人,对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生起真实的信心。当然在佛要救度众生这方面,一定是没有问题,问题绝对在众生这方面。所以如果你心中对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有了决定往生的把握,相信往生三法信、愿、行你一定会做好,也就是信愿经常鼓励诸位菩萨修学净土法门,要做好深信、切愿、力行。将这六字做好了,那么往生极乐世界,你不必问别人,在你的心中一定是非常的笃定,往生极乐世界是绝对的。

“二者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也”,这句话,事实上法然上人是引用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解释。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对《观经》三心的解释,解释最多的也就是第二深心。在疏文善导大师用“就人立信、就行立信”这两方面来解释深心。就人立信善导大师又说七信四难,光是就人立信疏文就说了很多。其次就行立信,善导大师说五种正行。这五种正行,就是我们念佛人要实践起行的内容:第一读诵正行,第二观察正行,第三礼拜正行,第四称名正行,第五赞叹供养正行。所以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影响后来的法然上人实在非常的大。这段法语,法然上人回答秀实这个人一封书信。这封书信当然不只是这段法语而已。

深心就是深信之心,那么深信的内容是什么?当然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对深信何事清楚明白了,那当然信就决定真实。“深信何事乎?”下面就会说出深信何事:

“具足烦恼,造众多恶业,无余善根之凡夫”,这样的凡夫就是诸位你我,就是在娑婆世界轮回六道的凡夫众生。自己反观自省,你我是不是“具诸烦恼、造多恶业、无余善根之凡夫”?如果是,那么机法两种深信的第一信机你就做到了。信机做到,信法就能做到,因为机法是一体不二的。

这样的烦恼凡夫,“仰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这句话是说信,“称念阿弥陀佛光明名号”,这句话是说行。所以法然上人与善导大师,只要说到念佛教法,一定是信行并举,说信一定说行,说行一定说信,而且有一个原则,说信在前面,说行在后面,这段法语也不例外,“仰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在前面,“称念阿弥陀佛光明名号”在后面。第十八愿的因愿文也是如此,说信在前面,说行在后面。第十八愿因愿文大家都很熟悉,法藏菩萨誓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至心信乐”,说信,在前面,“乃至十念”,说行,在后面。所以就因愿文的文字前后,法藏菩萨的誓言,确实也是先说信再说行。善导大师在说机法两种深信,疏文只要说到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也是一样先说信再说行。从《观经四帖疏》的第二深心释,“就人立信”说七信,信说前面,后面说“就行立信”说五正行,也是信说在前面、行说在后面,法然上人也是如此。所以修学念佛法门,我们对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每天虔诚的称念,你要了解,自己的心中是不是将信做好了?如果没有,你应该好好从净土经论,对阿弥陀佛更深入的了解,内心才会建立真实不变的信心。然后信心的流露就是行——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你流露在口业对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深信。所以信与行一体不二,信愿经常在譬喻,信犹如是手心行犹如是手背,手心与手背同样都是在手上,同一只手,一体两面,所以缺一不可,离开手心无手背可言,离开手背无手心可言。离开信无行可言,离开行无信可言。

所以“仰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为什么要“仰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因为四十八愿度众生,四十八愿是能度之法,众生是被度之机。我们在寺院道场念佛共修,一开始一定先唱赞佛偈,然后再念佛。赞佛偈八句话,第七句话就是“四十八愿度众生”,既然四十八愿度众生,我们是被四十八愿教法所度的众生,我们当然要对四十八愿的教法有所了解,这样我们要被四十八愿的教法,度化前往极乐世界,内心才会有安心踏实的感受。有的人虽然至诚念佛好几年了,但是从来没有读过《无量寿经》,怎么可能会了解四十八愿的道理?因为四十八愿的因愿文记载在《无量寿经》的上卷,所以学习净土法门,与任何八万四千法门,都一定是要解行并进、行解相应。

“仰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就果地来说,因愿产生了救度众生的力量,就是在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因愿成就果号。米煮熟叫做饭,在因位叫做米,在果位叫做饭,指同样一种东西。说本愿、说名号也是如此,是指阿弥陀佛,在因位到果位的差别,所指的是同一件事,犹如在因位叫做米,在果位叫做饭。有人说“我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但是我不要相信本愿”,这就犹如我要吃饭,但是我不相信饭是米煮成的。这就是修学阿弥陀佛的净土教法,在解门对阿弥陀佛的净土经论还不是相当的了解,甚至阿弥陀佛的净土三经不曾读过,那念佛怎么可能会对阿弥陀佛产生一生不变的信心?念佛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念三年五年之后就不要念了。

因为仰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一定要做到,然后如何去实践仰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就是下面所说的这句话:

“称念阿弥陀佛光明名号”,说到“称”一定是显示在口业,说到“念”也许显示在口业,也许显示在意业。说“念佛”可以口念也可以意念,如果说“称名”,那就只限定在口业称念,所以说“称”与“念”两字,那么当然就包括口业的念佛与意业的念佛。

“阿弥陀佛光明名号”,在这里法然上人这句话说的真好。光明是用,名号实体 体用一如,有体必然有用。那么称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法体,就会起光明普摄妙用。所以,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虽然我们凡夫肉眼看不见阿弥陀佛光明,对我们念佛人的照耀。有的人有很特殊的能力,有阴阳眼,能看见我们念佛人念佛的时候被佛光照耀,甚至我们念佛人的心光也会产生,有阴阳眼的人就能够看出。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对你的威神光明普摄。也许你会说:“我又没有看见阿弥陀佛的光明普摄。”源信大师说的很好:

烦恼障眼虽不见,大悲无倦常照我。

虽然我们的烦恼障眼,看不见佛的真身妙相,也看不见佛的光明普摄,但是阿弥陀佛的不断光明,对我们念佛人的时刻照耀,这是真实的。如果阿弥陀佛的光明普摄,我们凡夫的肉眼能够看见,大概也不需要有法师讲经说法;如果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是我们凡夫障眼可以目睹亲见,大概也不必法师说法了,大家一定会很认真念佛的。下午有某一个电台的主持人,到讲堂参访信愿。这位电台主持人,她的父亲在不久之前过世了,邀请我们本愿山弥陀助念团的莲友助念,念到她的父亲脸色粉红安详,身心柔软,她问我说:“请问师父!我爸爸这样,有往生极乐世界吗?”我说,我没有去助念我不知道,我没有看见亡者本人,也没有办法判断,不过印光大师在《文钞》说了很多往生的凭证,其中有一篇文,叫做念佛往生与不往生之证据,其中印光大师说到往生的凭证,说的很多,就是一个人在临命终,能够预知时至、说偈励众,或者合掌念佛,正念分明,端坐往生,那这些都可以判断,这个临终者舍报之后,往生极乐世界。或者从亡者平生的修持,除了念佛以外,符合《观经》所说的三福。也可以在亡者舍报之后,他身心柔软,头顶余温,脸色安详,甚至天乐鸣空,或者满室异香,都可以证明这位亡者往生极乐世界。这方面,在《文钞》印光大师说了很多。而且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印光大师也说了很多念佛往生的公案。印光大师在说念佛往生的公案,有一个模式,开头一定先说净土法门的大要,或者说每一位凡夫众生都有佛性的道理,然后再介绍亡者生平事迹,修行点滴,结论会将亡者的种种瑞相一一说出来,然后再下结论的话说,以上灵感瑞相数端,就可以证明这个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

下面是说,称念阿弥陀佛光明名号的时间,从多至少:

“若百年”这就是多,人生百年,虽然说百年,但是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活到一百岁。“若四五十年、若一二十年,乃至一二年,始自欲往生之时”,这是对开始发心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

“直至临终不退转”,这句话最重要,这句话你一生无论如何都要做到,这句话你如果做不到,你不要跟我说你要念佛修行,这时候就可以收起来了,不必再修了。这句话你非做到不可,念佛,从念第一句佛号开始,一直到将来临终不退转,就是印光大师经常在《文钞》所说的两句话,

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念佛老实非常的重要,昨天念佛,今天也念佛,明天也念佛;上个礼拜念佛,这个礼拜念佛,下个礼拜还是念佛;去年念佛,今年念佛,明年还是念佛,从平生念到临终,一句佛号永不改变,一念到底,就是念到临命终,阿弥陀佛现前,往生极乐世界为止。有人听到信愿这样说,问我一个问题:请问师父!那去到极乐世界还要再念吗?这个问题换我来问你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还要再念吗?要!念到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再继续念,念到什么时候?念到成就妙音如来!

所以念佛的要领就是这句话:每天认真念,千万不要碎碎念。每天认真念是认真念阿弥陀佛,不要碎碎念是不要碎碎念子孙、名利、财宝、五欲,因为念这些不会解脱增加烦恼,念阿弥陀佛会解脱减少烦恼。同样是你的心,你的心要安住在哪里?如果你是一颗石头(当然你不是石头,这是假设的话),你要把它安放在大海中,还是要把它安放在船上?安放在船上你就能渡过大海,船的力量可以乘载你这颗石头的重量。所以不是石头大颗小颗的问题,是石头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意思就是说,你的心安住在这句佛号,就如同安住在船上,你的心安住在五欲、在妄想、在子孙、在金钱、在财宝,就犹如石头安住在海水之上,一定会沉入,你一定会沉入生死苦海。所以不是你的烦恼多重,业障多深的问题,是你的心念安住在哪里?你是安住在这句佛号正念,还是安住在五欲妄念?所以当然每天好好的认真念佛,你活一百年就念佛一百年,你活一年就念佛一年,换句话说,你活的越久就念的越多,不管活多久你就是念多久。

佛号就是跟吃饭睡觉每天要做的事情,完全一样。信愿经常向诸位报告,每天要做的三件事,第一念佛,第二睡觉,第三吃饭,所以我们生生世世,对于这一句佛号念的太少,太生疏了,所以我们要将佛号很生疏的,透过每天认真的称念转熟了。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我们对于五欲、对于感情、对于名利、对于金钱、对于财宝太熟了,生生世世就追求这一些,当然很熟了,我们慢慢的淡化放下,从熟处转生,修行就是如此。听经闻法,念佛共修,都是如此。

“若七日一日、十声一声”,这是说少念,前面“若百年、若四五十年”是说多念,那么这段话就是在说,第十八愿因愿文的“乃至十念”这句。乃至十念是不定之词,长在一生短在十声一声的念佛,这就是乃至十念的意思。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实在很慈悲,因为用本愿名号要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十方众生无量无边,得遇名号的法缘各人不同,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各人入道因缘不同”,我们每一个人遇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的因缘也不同,有的人年纪轻轻遇到佛号,可能念佛四五十年;有的人只到了临终快要舍报了,才遇到善知识为他开示,引导他念佛,可能他念佛没有几句就断气了;有的人法缘是死了之后五十二天,才遇到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各人与阿弥陀佛,在宿世所结的法缘、善缘、佛缘各有不同。诸位菩萨!你们都很有善根,现在在平生,得遇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把握着殊胜的法缘,这就是惜缘。你珍不珍惜你现在就遇到六字洪名的法缘?你真正珍惜,你会把这句佛号当做钻石,如果你家有钻石黄金,你会像报纸看完了随便乱丢吗?不会吧!你一定会用珠宝盒把它安放好,一个锁、两个锁、三个锁,层层把它锁好,甚至把它寄放到银行的保险箱里,你才会觉得安心。那么这句佛号,比钻石黄金还要尊贵,还要名贵,你为什么不懂得珍惜?你要念不念的,不就是在展现出你不懂得珍惜这一句佛号的心态吗?

你很认真的念,无时不刻的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内心恐怕没有念这句佛号,犹如钻石被人家给抢走了。佛号被抢走就没得念了,所以把这一句名号当做摩尼宝珠、当做钻石,拳拳服膺的抱住——认真念,内心无形的抱住,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活一天念一天,活一百年念一百年,这样你就是做第十八愿因愿文的“乃至十念”的修因。第十八愿的修因“乃至十念”,你只要有修因就能感果,犹如春天有播种秋天就有收成,如果你行“乃至十念”的念佛,下面有两句话,“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法藏菩萨的誓言,这誓言产生了力量,因愿成就果号,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下去,不管长在一生的称念,或者短在临终一声十声的称念,都会让阿弥陀佛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力绝对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往生的道理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相信这一件事情,深信是深信这件事,那我们相信了,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愿力,可以让我们称念,绝对救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那当然你不会放弃这一句佛号不称念。

今天我接到一封信,是苗栗有一位居士写信来问我,他妈妈在平生到临终死后的种种,这样是不是有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没有留下电话,所以信愿还没有回他的信。在这封信当中,这位居士说到,他妈妈在要舍报之前几天,阿弥陀佛就现前了,这位居士的妈妈就跟她的子女说:“佛祖已经来了,你去舀一脸盆的水,让我洗脚洗手洗脸,这样对佛祖比较有礼貌。”这是要断气之前几天。然后,临终正念分明,身心柔软,这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佛人念佛在平生,为何要对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建立真实的信心不容易?就是因为我们凡夫众生没有亲眼目睹阿弥陀佛的真身妙相。那么这一件事情,将来在我们临终一定是会兑现的。所以《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忆佛念佛”是因,“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果。“现前”我们不一定能见佛,除非你有本事念到证悟念佛三昧,进入禅定,定中见佛,或者是有感应,在梦中见佛。如果没有能力在定中见佛,没有因缘在梦中见佛,将来在临终,阿弥陀佛一定会依临终接引愿,现前接引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时候我们有禅定的工夫或没有禅定的工夫,都会以烦恼障眼亲眼目睹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疑惑佛智,疑心念佛,杂行的行者,临终见阿弥陀佛化佛来迎;明信佛智,信心念佛,专修的行者,临终见阿弥陀佛报身来迎,就是如此。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见佛是早晚的事情,所以你不必急于现在平生求要见佛,将来临终阿弥陀佛绝对不违本誓弘愿,现前接引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

“或多或少”,不论是百年,或者是十声一声的念佛。“称名念佛之人,决定往生”,法然上人、善导大师、印光大师这些了不起的祖师,只要说到往生这件事,都是用很肯定的话,决定往生、必定往生、必得往生,都是用非常肯定的话来说,不会用疑问词,让你猜不透,让你模棱两可,不知道能不能往生,不会说应该往生、不会这样讲、大概往生、也许往生,不会这样讲。称名显示在口业,念佛显示在意业,所以在此法然上人回答秀实这位行者这封书信说,“称名念佛之人决定往生”。

最后这一句话,是我们也要想尽各种办法做到的,因为你这一句话做到了,《观经》三心的第二深心,你就圆满的做到: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你可以心理这样反观自问,我某某人,对念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还有什么值得我怀疑的?你一一的自我检视,看看有哪一点你还需要担心、顾虑、怀疑的,你会害怕临终没有人助念吗?你会害怕临终家亲眷属来妨碍你吗?你会害怕临终成为植物人吗?你会害怕临终成为老年痴呆吗?你会害怕走在高速公路突然走山,瞬间山崩下来压死吗?如果这一次发生在北二高的走山坍方,当场因为山崩把你压死了,你是不是绝对往生极乐世界?你有把握百分之一百往生吗?如果有,你对阿弥陀佛本愿名号救你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做到“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如果我们智觉寺,现在发生九二一大地震,芮氏七点三级,我们整栋的智觉寺大楼垮下来了,我们当场通通压死了,你把握百分之百往生极乐世界吗?

“然而,多有愿往生之人,虽称念本愿名号,因惧于内心妄念常起,外相亦少余善,而自觉卑下,以为往生不定,此已怀疑佛之本愿矣。”这一种人确实很多,以往信愿个人也是这一种人其中之一。多,用“多”这一个字,不是用都是的“都”这一个字,那就是因为,念佛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有很多人,虽然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但是内心害怕妄念会障碍。

有一次我到彰化某一个道场去,一个老居士念佛二三十年了,他问我:“请问信愿师父!我们念佛心中打妄想,这样会往生极乐世界吗?”现在这个问题换我来问你们:如果你在念佛心中会打妄想,这样你会往生极乐世界吗?会!为什么?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普摄,不因你心中妄想障碍阿弥陀佛对你的救度,你只要做好往生三法,念佛你想要往生极乐世界,有愿有行当然有信,那么你的心中妄念不会妨碍阿弥陀佛光明普摄,莲台接引;不会妨碍你业谢娑婆神登极乐,就是如此。所以不必惧怕内心妄念常起。

“是故善导和尚,遥顾未来行者之留有此疑,为除此疑而劝决定心故。在这里说决定心,就是决定往生之心,也就是深信之心,因为深信之心才会是决定往生。

“详细解释‘具足烦恼、造诸恶业、善根薄少、未能开悟之凡夫,乃至一声称念,必得往生’之理”,要了解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建立机法两种深信,真的要相信念一句佛号就能往生,还不是那么容易。如果对阿弥陀佛本愿名号还不是相当了解的人,你跟他说,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他绝对直接回答你说:“怎么可能?”这一种怀疑,很自然的回答,就会这样讲出来。

“纵有多佛遍满空中,辉光吐舌,一一说言:造罪凡夫之念佛往生,虚妄之事,不可信也。”现在如果虚空中,不要说有很多佛菩萨,十个佛菩萨就好,跟你讲:你是一个造罪的凡夫,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是虚妄之事,并非真实,不可以相信,不可以相信,不可以相信……那么你会不会受这十个佛菩萨的影响?辉光吐舌就是说法。别说佛菩萨来考验你,一个比较有名的法师跟你讲:“哪有可能那么简单,念一句佛号就想往生?”我看很多人就倒了。

以前台北有一位老菩萨,她念佛念了十几年,本来还念的很高兴,就是有人跟她说:“妳光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怎么可能往生?”她就很担心了,特地跑来问我:“请问信愿师父!有人说,念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不可能往生,说念阿弥陀佛不够,还要诵经才够,还要持咒才够,还要朝山才够,还要拜忏才够,要修六度万行才够。”我说:大势至菩萨在因地,就是专一念佛,到了极乐世界,做大势至菩萨,无生法忍的菩萨。觉明妙行菩萨在东晋时代,也是念一句佛号,念到往生极乐世界,成为觉明妙行菩萨,这记载在《西方确指》。大势至菩萨在因地念佛,记载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土圣贤录》《佛祖统纪》《往生集》《善女人往生传》,记载一生专一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计其数。有这么多实例,我们根本不用讲理论,事实胜于雄辩,那还需要再说吗?所以,这句佛号,确实能够使任何一位众生称念,往生到极乐世界。

纵然有这么多诸佛如来遍满虚空在考验,“亦不因此起一念惊疑之心”,这就是任考不倒。我常常讲,念佛人要像不倒翁一样,让人怎么打都永远不倒,要让任何的考验都不放弃念佛。“惊”是惊惧,“疑”是怀疑,纵然有很多诸佛如来在考验你,念佛不会往生,你的内心也不会起惊怕、怀疑之心。“何以故?”为什么?因为下面就是在说阿弥陀佛的愿力。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是真实,因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事实。

“阿弥陀佛未成佛之昔,誓言:若我成佛,称我名号,乃至十声一声,若不生者,我不成佛。其愿不虚,今已成佛,”法藏菩萨已经成佛了,所以因愿产生力量叫做愿力,所以愿力在名号,使称念的人决定往生。所以,这句名号,有阿弥陀佛要救我们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的力量,那我们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佛号有佛要救我们的愿力。如果念我们自己的名字能往生吗?我们自己的名字,没有救度自己的愿力,没有力量。

“称其名号之人,必得往生。”结论的话再重复讲一遍:“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人,必得往生”。当然这是对阿弥陀佛名号建立真实信心的行者,也就是做好往生三法信、愿、行的念佛人。

这段文,法然上人将深心说的很圆满,大家做早晚功课的时候,读一两遍,我相信你对阿弥陀佛名号,要救你往生极乐世界,能做到“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我相信你将来临终,来接引你的阿弥陀佛,是他受用报身佛,迎接你往生极乐世界真实报土,往生当下,身相、光明、威神、功德、神通、智慧、道力,如诸菩萨具足成就。这样的利益,是你我凡夫都可以得到的。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选自《决定往生语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