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节俭,这个家一定要败的!
发布时间:2025-01-01 02:03:31作者:心经全文网
【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为人处事要常常有一个态度,就是『简朴』,节俭,很朴实,朴实就是很实在不虚华,不打肿脸充胖子,不跟人家攀比。我们《朱子治家格言》的经句讲到这里其实节俭的句子讲了多少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都是节俭。所以这几句经句已经告诉我们,「勤俭为持家之本」,你不节俭,这个家一定要败的。
而这个节俭除了财物上的节俭,它还用在很多处事待人当中。所以《训俗遗规》《五种遗规》里面有一本叫《训俗遗规》,它就提到人生的福分,是有它的定数的,就是你自己培来的福。所以惜福的人,他的福会常有余,你看我们除夕夜都要「年年有余」的这个精神,不要奢侈,不要把福报用尽。暴殄天物的人,很可能福就会很快用尽了。而老祖宗告诉我们「禄尽人亡」,一个人把自己的福禄花得太凶,本来他可以活八十岁,可能五十岁他的福报完了,他就没命了,他折寿三十年。假如他只能活六十岁,可是他特别节俭,到了六十岁他这一生的福报还没花完,他可能延寿二十年。这些都是老祖宗的教诲。
而老子就教导我们,他有三宝:一「慈」,仁慈;二「俭」节俭;三「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卑、谦虚。这是老子给我们人生的三宝,就提到「俭」。而这个「俭」不只是财用的时候要用俭的精神,一切的事情在应对的时候,都要有这个俭的精神。
比方说吃东西,吃饭、饮食,也要想着“俭于饮食”。因为你吃得太多,甚至还有人吃四顿、吃五顿、吃宵夜,脾胃的负担特别大。现在这个时代脾胃出问题的人很多,胃病的人很多,跟吃有关系。饮食要有节度,晚餐吃得少,能不吃最好。你不要今天回去说我说晚餐不要吃,结果你不吃,瘦得很厉害,你们家里人不能找我算帐。改变一个习惯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像我的师长他晚餐基本上是没有吃但是你看他的脸色非常好。“俭于饮食”。尤其你七点以后不要吃东西,你太晚吃它没有办法消化,食物在胃里面,隔天都发臭了。吃宵夜的人大部分都有口臭,因为他那些东西在胃里面都没有消化掉,一睡觉胃也跟着休息了嘛,而且它休息得很不自在。你感受到你的胃在抗议了没有?它只是没有绑白布条而已,是不是?你让它休息得很不自在。
“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一个人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跟嗜好,嗜欲会让你的精神很分散。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当你不去做那件事很难过的时候,基本上你的精神没有办法集中,你会一直想。比方说赌博的人,他就六神无主,他只想着要去赌博。比方说很喜欢买衣服的人,他只要看到那个model(模特)那个服饰,他那几天就在那里我要赶快去百货公司,他就六神无主了。因为那个欲望会控制他,他就没有办法很专注在每一个时候去做事情。你看那个孩子很喜欢打电动玩具的时候,他上课都不专心,他就一直在那里想我要去打电动玩具。很喜欢看电视的人也是这样是不是?他很喜欢看的,你叫他去看书,他还在那里想,虽然坐在书桌前面,在那里自己演。所以“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人的欲望愈少愈好,当你的欲望都放下了,你就是自在快活的人,任何欲望不能够控制你。
“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话说多,不如少”,这是俭于言语。少讲话讲话最耗气,所以话不要太多就养气。而且言多必失,很多自己讲话不小心就惹来很多的是是非非。而且话很多,往往心很浮躁,你稳不下来话才会很多,不然一般就是真的很需要讲话他才讲。
再来,“俭于交游”,“交游”就是你朋友不要交一大堆,朋友最重要的是知心、值得交的朋友,可以互相成就道德的朋友。你不要交一堆朋友,然后连家庭都不顾了,只是要一个“某某人我也认识,某某人我跟他吃过饭”,那种虚荣有什么意义?把自己家庭的本分都给耽搁掉了,没有意思。重视虚荣、重视面子的人其实生活得很空虚。所以人不要就好像一定要去结交很多的朋友,最重要,择友要慎重,“择交如求师”,你交一个好朋友就像找一个好老师一样的慎重。因为我们成年以后,特别容易受身边朋友的影响。所以《朱子治家格言》说,“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您要多交几个屈志老成的朋友,往往你很冲动的时候,他的意见都跟你不一样,能把你的冲动伏下来,这种朋友重要。这个时候你可以很慎重的选择朋友,而且因为你交友非常谨慎,也不会交到一些不好的朋友造成一些人生的不幸跟过失,这叫“择友寡过”。
“俭于酬酢,可以养身息劳”。就是能推掉的应酬推掉,身体会好,也不会这么累。我曾经接触一些官员,他们过的日子真不是人干的,我们跟他吃完饭已经十点多了,他还有三个地方要去。我说他本来可以活八十岁,可能当个官不知道折多少寿命,太辛苦了。其实你做的生意只要是以信义为基础,跟你合作的人会愈来愈信任你。而不是一定要喝得烂醉的那种信任,甚至于还要到一些不好的场所,那根本就是乱来了,那种钱宁可不要赚,是不是?你们要配合我一下。真的,那种钱不能赚了,你让那些人都染上色了,你怎么对得起他的家人?他的祖宗都会找你算帐该是你的福报,又不是要带到那种地方才赚得到。所以人不明理,净干一些造罪业的事情,该是你的福报跑不掉的。我们都用正当的手段去赚,反而你在赚的过程你又重新积了德。因为你一言一行都在道义当中,你又积了新的德,这样才对。你采取了不道义的方式,边赚钱边折自己的福,这叫小人冤枉做小人。
“俭于饮酒”,少喝酒最好是别喝。刚好后面还有“莫饮过量之酒”,都会讲到。这样“可以清心养德”,酒喝多了脑子不清楚,还会乱性,这就不好。
“俭于思虑,可以蠲烦去扰”,就是人不要胡思乱想。平常就多读读经,静静心,不要胡思乱想。人现在都想什么?过去妄想、未来妄想,还有现在妄想。过去已经过去了,你要记取教训就好,不要还在那里想着气得发抖,自己找罪受。未来还没发生,不要担心一大堆,是不是?而未来跟现在有没有关系?有,“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栽,你在那里做白日梦,不是浪费生命?常常想未来的人,这个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跟精神。还有现在妄想。什么叫现在妄想?举棋不定。这样好吗?那样好吗?想得眉间深锁,这个也不要耗那么多精神。《弟子规》怎么说的就怎么做,《论语》怎么教的就怎么做,不就好办了吗?你就有标准了,你的决断力就强了。哪有那么多举棋不定的事情?有举棋不定的事找同样学传统文化的人商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要自己在那里一直想、一直想,钻牛角尖,没有意思。这个时候有善友为依,身边的好朋友就可以帮助你了。
这是“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这个“义”是正确的。就像刚刚跟大家写到,你教育孩子你连目标都搞错了,那怎么可能教出圣贤孩子?你从小就是功利在引导他,他就不可能成为圣贤君子。要教好孩子,首先我们当父母的人要先教育自己,叫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请问我们现在的人生价值观正确了没有?诸位家长,让你的孩子过你同样的人生,你说好不好?你们考虑这么久?这问题这么难吗?你们的人生快不快乐?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注定你的命运,所以思想才是一个人命运的根本。假如我们觉得我们这一生其实不是很快乐,你还用你的思想在引导你的孩子,那他怎么会快乐?所以先要教育自己,错误的思想要先放下,正确的思想要赶快装进自己的心里面。现在着急的不是孩子要赶快学什么,是自己要赶快先学好什么。你有非常正确的观念思想,正确的思想会有正确的行为,你的身教才做得出来,不然给孩子错误的示范,怎么身教?
比方有一部电影叫做“手机”,听说那部片子说,大人一天平均说谎二十几次,我们就有听学生讲,他妈妈接电话,他爸爸也在家,他妈接电话,那个人要找她先生,她说,不在。然后孩子在那边:爸在呢。妈说不在。那个身教都不敏感,人要不妄语。孩子从小这么看,不就觉得讲谎话很正常,就错了,那就教不出司马光了。司马光就是因为小时候他的爸爸很懂教育, “教子要有义方”。刚好司马光跟姐姐在剥胡桃皮,很难剥,他姐姐出去一下,他底下的仆人过来,让他用热水烫一下就很好剥。结果姐姐一回来问他,你怎么这么厉害?他说我自己想到的。人生第一次说谎,他父亲在旁边发现,就呵斥他,他从此不敢讲谎话,成为一个德行的完人。“平生所为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是他爸爸成就他的,“教子要有义方”。
所以这句话要落实,首先先自我教育。当父母的人,我每一天的念头对不对?念头会影响小孩。再来,一言一行对不对?自己这么警觉,慢慢的你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孩子的身教。因为你道理非常清楚,你会在每一个机会点可以引导孩子,你的言教就到位了。所以当父母的人要勇猛精进,你要赶快提升自己的智慧,你早一天有智慧,你的孩子就早一天得大利益。
唐太宗先生他很有智慧,看到孩子在吃饭,“你知道饭吗?”他孩子说,不知道。吃饭就教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锄禾日当午……”你们要背出来一下,这样你们那个机会就会教了,是吧?又出来骑马,“你知道马吗?”坐船,“你知道船吗?”看到树,“你知道树吗?”大家看,他带他孩子出去一趟,教了多少做人的道理?我们带孩子出去,一句话也没讲,回来,“啊,好累。”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观念。教子对一个家族、家庭是最重要的孙,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都好了,社会国家当然安定。所以为父母者把孩子教好,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以前的人走向婚姻,新郎要去迎娶以前,都要先祭拜天地的,代表这一件事情对整个天下社会是很重要。有好的后代,这个社会才有未来。所以结婚不是两个人高兴不高兴的问题,结婚是要为国家社会负责,要为自己的家族后代负责。所以结婚是一个非常慎重的事,是有一份责任去承先启后,所以对婚姻要有正确的认知正确的态度。现在这个责任心不够,高兴了就结,不高兴了就离婚,这很要不得。所以现在很多很夸张的现象,还有早上结婚,下午就离婚了,这个对于婚姻把它当儿戏,很不妥当。
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几千年的教育当中,很重视礼教,而礼教当中最重要的是婚礼,结婚的礼非常隆重,整个过程让人感觉到是一种使命,他就不会当儿戏了。从新郎一开始先祭拜天地,再来父亲代表祖先敬儿子酒。这个在孩子一生当中,只有这一天是这样,一般都是尊重自己的父亲,都是给父亲倒酒、敬酒,但那一天是父亲给儿子敬酒,代表祖先期许他这个家道要交给他了。我想我们成长过程都恭恭敬敬对父亲,给父亲盛酒,突然那一天是父亲给我们盛酒、敬酒,我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所以整个过程让他都是提起一种使命跟责任。
包含到新娘家里,是岳父、岳母把新娘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那他也要对岳父、岳母要负责任,人家养育这么大的女儿,他得要好好照顾她。那新娘迎娶过来了,上了花轿,新娘要把一把扇子从窗外扔出去。你们都扔过没有?没有。那这么重要的事要记住,因为扔那个扇子是表示要把大小姐脾气扔出去,把大小姐享乐的生活要一起放下,接着要跟夫君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你还有这么大的脾气,还这么重视享乐,那麻烦了,给人家搞得鸡犬不宁,就不好了。所以每一个环节都是表法,都是给当事人对婚姻提起非常正确的态度,这个教育太好了。
包含到了家门,公公婆婆是站在客人的那个位置,两对新人是从主人那个台阶走上去,代表今天开始这个家就交给他们了。进门之后,夫妻喝交杯酒,盛酒的杯子是葫芦瓜做的,苦的,盛的是甜酒。代表这一杯酒喝下去,夫妻从今天开始,同甘共苦。因为那杯子是同一个葫芦瓜切成两半,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葫芦瓜,代表一体,不可以分彼此。
这么好的礼教,我们忽略了好几代人,都没有好好的把它理解,进而拿来教化我们的下一代。现在很多婚姻没有照这个古礼的精神,都挺乱的,是吧?好像现在变结婚的现场都变成胡闹的地方,这么神圣的日子拿来好像要捉弄别人,此风不可长也。你愈不重视它,愈把它当儿戏,离婚率愈来愈高;你愈慎重,每个人在走入婚姻以前都有非常正确的观念、态度,他就不会在婚姻当中乱来。所以这个是慎于始,要走入婚姻的那个开始要好好教育他。
其实人生有很多机会教育点很重要,比方我们看到“教子要有义方”,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胎教就是开始;孩子要去读大学,还没进大学之门,那也是一个开始的机会教育点;孩子要踏入社会,应该有什么样正确的工作态度,那又是一个慎于始。
比方说我要到学校去教书,那我的长辈要抓住这个机会,提醒我,“这个工作要好好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你们要多背几句,到时候你的孩子要去教书,你都没东西跟他讲。对啊,教子,你的“存款”要多一点,到时候才拿得出来。你要告诉他,“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作怎么可以马虎、怎么可以应付?而且领的又是国家的俸禄,你教得不好你就欠全国的纳税人,你下辈子做牛做马都还不起。”有没有道理?有。要深明义理,深信因果。
最重要还要跟他讲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人当了医生,没有医德,草菅人命把人给医死了,结果堕到十八层地狱,他很生气,在那里跺脚,“我又不是故意的,干嘛判那么重?”结果他在那里跺脚,突然底下有人说话了,“老兄,你别在那里跺了,灰尘都落在我的身上。”这个医生吓了一大跳,十八层地狱是最低的了,底下还有?他说:“老兄,我是干医生的,草菅人命堕十八层,你是干哪一行的?还在我下面,第十九层。”结果底下的人说:“我是当老师的。”你这个故事在他还没有教书以前跟他讲,不一样。
我就还没教书以前就听师长讲这个故事,战战兢兢,很有道理。为什么?医生医死人是一条命,他假如积德行善,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可是你把人家的观念误导了,他以后还当人家的爸爸,当人家的妈妈,他以后可能还去做小学老师,或者他是当官的人,你把他的观念引导错了,那他当官不就误导一片的人。所以你把思想观念教错了,误的是人家的子子孙孙,还有他影响的人,那这个断人慧命的罪业就很重了。
我不要讲完这个故事,没有人敢当老师了,你就尽心尽力去做,就功德圆满当老师好啊,孔老夫子是好榜样,是不是?至圣先师孔子,他尽心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福报庇荫两千五百多年的后代,功德很大,他的子孙超过一百万人。大家想一想,超过一百万人,没有出一个败家子,您说那个德有多厚,那个家教有多么的严谨。
那大家想,现在当老师难,还是孔子那个时候当老师难?现在。我看好多人皱着眉头,你们是在学校教书。告诉大家,“烦恼即菩提”,危机就是转机,今天当老师更难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功德愈大。所以诸位长辈朋友们,你假如遇上人生很大的挑战,你要倒一杯茶,敬自己,恭喜你,上天看得起你,来,敬自己一杯。考验愈大,福德、功德愈大,不是坏事情。人世间没有坏事,“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自己的福分,任何人都不可能把你夺走,那谁有什么好担忧害怕的?可是他愈恶劣你愈能包容,“福田心耕”,所以可能恶人你能够包容他,你的福德就因为这个人不断往上提升,那他哪是障碍?所以障碍在哪?心魔,内心的度量太小,太刻薄,容不得人,脾气太大,这个才是障碍一个人假如遇到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发脾气,那谁还障碍得了他?
诸位长辈朋友,想不想从今天开始不要生气了?你们好像不大想?想。对啊每一次生完气都是后悔,有时候老朋友生一场气,以后就不再联络了,这么多年交情,一语寒心,讲得太刻薄了,从此就绝交了。人生,人与人缘分难得,“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不应该发脾气。尤其你已经成立一个家庭,脾气大,这个家庭的气氛跟地狱差不多,是吧?家里的长辈、父母一发脾气,全家人都很紧张很痛苦。怒是猛虎,就像一条老虎一样到处吓人,不应该发脾气。
我们为什么会发脾气呢?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所以自己想要的,别人不能顺我们,不顺自己的意思,脾气就来了;或者自己的面子太重,还是“我”,就恼羞成怒,脾气就来了;或者自己身体不舒服,就很容易动怒,都是把“我”放在第一位,就很容易动怒。假如把“我”放后面,把“我”放下,就不会发脾气了。
有一个太太,她是新加坡人,有一次他们夫妇刚好参与一次课程,有朋友就了解到他们夫妻相处很和乐,就跟他们谈到夫妻相处之道,结果他们两个人互相都说到,就是因为跟另一半结为连理,是他们这一生觉得最幸福、最有福报的事情。而他的先生还谈到说,“我的太太很贤慧,但有一种情况我会觉得她挺委屈的,就是我的母亲有时候错怪她了,误会她了,她不只没有解释,还跪下去给我母亲道歉我看到这一幕,会觉得她挺委屈的。”
结果这个太太就说了,“一点都不委屈,因为婆婆是家里的宝。”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我们的体会很深,我爷爷奶奶陪着我们一起长大的,所以我们很清楚,家里有老人真的是宝。老人很爱护孙子,而且父母在给爷爷奶奶尽孝,我们自自然然就体会、就学到了,这个孝道自自然然就传了。现在没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这个孝道很难承传。那孝道一承传,孩子心里有孝就有福报。所以老人是家里的大福田,孝敬老人、尊重老人都是积福。所以这位太太她很清楚老人是宝,“所以当我婆婆误会我,她生气了,到时候气坏身体怎么办?赶紧要让她的气能够消下来。所以我一跪下来给婆婆道歉,她的气慢慢就消下来,我的心就安了。”
可能刚刚我们女同胞听到,“被误会了还要跪下来,岂有此理!杀了我,我都不肯这么做。”其实谁委屈?“我”委屈,有“我”才会委屈,奇怪了,这一个太太委不委屈?她不委屈,她心安,她知道这么做,母亲息怒了,才不会伤了身,她反而安心了。所以可能同样的情境,我们会大发雷霆,可是这位太太却是跪下来道歉,因为她把“我”放下了,是念念为婆婆想,只要婆婆能得利,她就欢喜。
老天爷告诉我们“吃亏是福”,没有错还要跪下来道歉,看起来是吃亏,但是后福无穷。大家从小有没有看连续剧?当然要看好的连续剧,什么包青天,那个比较值得看,不要看那个打打杀杀或者是斗来斗去,那不好。好,我们看,这个媳妇给婆婆道歉下跪了,这个剧情接下来会怎么演?过几天这个婆婆发现了,我前几天才骂这个媳妇把我哪个东西弄丢了,结果自己发现放在哪个角落,看到了,接着婆婆心里想,我误会她,她没有辩解还跪下来给我道歉,这么有德行的媳妇,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所以这个婆婆会愈疼爱这个媳妇,那媳妇变成什么?
变自己的心肝宝贝了、心肝女儿了,那这个家不是愈和乐,哪有吃亏?所以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人只要念念为对方想,他的脾气就不会上来了。讲完了,大家会不会从今天开始就成为不发脾气的人?这个方法老祖宗有教对治脾气:“力忍”,把它压下来,忍住,不要爆发。比方你快要发脾气,“我先上个厕所”,这个叫力忍,压下来,真的忍不住的时候,这个方法挺好的,还是赶快离开,冷静冷静,力忍。
接着“忘忍”,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计较了,忘了。忘了很好,心上都不装别人的不是,躺下去五分钟就睡着了。其实人都是跟自己过不去,想一些事气得半死,最后还要吃安眠药,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你宽恕别人,包容别人,自己好吃好睡,还福报很大,量大福大。所以古人告诉我们,人都是自讨苦吃、自找麻烦自作自受、自掘坟墓、自欺欺人。好,不念了,开悟了没有?换另外一边看,自强不息、自求多福。人生的幸福跟痛苦,谁决定的?自己决定的,这些成语里面都有人生的智慧。好,忘忍。
“反忍”,人只要能反省,刚好《朱子治家格言》也有,“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很有道理,你今天跟人家有冲突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定是两个人都动怒了才吵得起来。我师长,人家骂他,他从来不还口,骂几句话他就骂不下去了。还有严重的,人家打他,他就躺在地下给他打,那个人打几下打不下去了。很有道理的。
又有一句成语又把人生智慧告诉我们。所以中国文字、中国的成语、中国的文章那是世界的瑰宝,我们要把它传下来,为民族、为世界。成语里面又说,“一般见识”,有没有?什么叫一般见识?就是人跟人能吵得起来,水平差不多了,半斤八两才吵得起来。所以假如我们有这个观照,你一想,对,我的定力也不够,人家才讲两句我就受不了,自己的功力太差。
你说那有没有可能,一个人统统没错都是另外一个人错,那个人还恶劣的对他,那个完全没错的人好吃亏。那我请教你,你有遇过两个人吵架,两个人冲突,其中一个完全没有错,有没有见过这种情况?我告诉大家,两个人冲突,这么讲不对,一个人一定要找另外一个人的麻烦,另外那个人完全没有错,那个人会变圣人!对啊,我跟大家讲真的。比方西方有一些哲学家,他说他之所以成为哲学家,因为他太太很凶。那他太太那个凶不就成就了他的德行吗?
再来,所以天底没有吃亏的事,人吃亏到了底了,他就变圣人了。我给大家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舜王,他的父母恶劣到要杀他,他的弟弟也要谋害他。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到大舜已经恶劣到极点了,可是舜王没有责怪对方,还说是自己错,最后他成为天子,成为圣人,还感动了他一家,然后庇荫了几千年后的后代圣德,哪有吃亏!所以舜王给我们人生很大的启示,有没有?尤其舜王的后代,这个德行要承传,还有你们也听了这个故事,也应该承传,不能白听。对啊,所以人生真的没有吃亏的事情。
佛陀的前世,忍辱仙人,歌利王要割他的肉,一刀一刀把它割下来,他没有生气,成就了他的道业,而且还告诉这个暴君,我成就之后第一个度你。所以对方成就了他的忍辱的功夫,真正成佛之后第一个度的学生就是憍陈如,就是当时候那个暴君,说话算话。
好,所以以后人家恶意对你,你就想到,这个人要来成就我了,要来考验我了。是吧?而且你说,他骂我骂得很难听,还羞辱我。假如还有这个念头,就是《了凡四训》没有好好学,《了凡四训》说,“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这个人没有过失而被人家羞辱的话,人欠他,天还他,他的后代子孙会有后福。这个我们看过,我们那一方,有的父母很老实,几乎没讲话,又是很辛苦的农民,有些人就欺负他们,骂他们,傻人、笨人,他们还笑一笑回答,笑一笑都不跟人家吵,结果生了好几个孩子都很有出息,父母不识字,孩子很有出息。看到《了凡四训》这句话就懂了,“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所以人家骂你,你怎么会生气?人家骂你,你给他鞠个躬,谢谢你送福报给我,他骂几句就骂不下去了。
所以反忍,一个巴掌拍不响,会有摩擦冲突,还是自己的德行不到位,还是这件事情自己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人一觉得自己有不足,他那个气焰就下来。为什么气焰那么高?硬咬着就是全部都是对方的错,气焰才会那么高。所以人一知道有过失就不好意思了,这是反忍。
再来“观忍”,这个人的言语行为很恶劣,我们一看到之后,火都快上来了这叫什么?叫着相,我们执着在一个人的一个动作跟行为上,甚至于那个人讲的那句话,我们记了三十年折磨自己,那叫自讨苦吃,是不是?你们现在有没有一想起来十年前那个人骂我,然后还发抖,有没有?那就自找罪受了。来,请问大家,十年前那个东西在哪?拿来我看看。一个剎那消失的幻相,你把它拿来折磨自己。而且那个是很执着的表现。
这个观是观什么?来龙去脉。来龙,一个人会行为恶劣,是结果,原因是他是可怜的人,他没有家教,他没有好的成长过程,长辈给他的爱,也没有老师给他教导。所以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太上感应篇》说的,“悯人之凶”。
我曾经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被学校退学三次,三所学校退学了,到我们学校是第四所。一般一听到这个就觉得,这个孩子很恶劣,行为太偏颇。可是我们会去思考,那个结果的因在哪?一去调查,妈妈是泰国人,不知道去哪了,父亲游手好闲还跟人常常打架,那这个孩子在这样成长,怎么可能会好。你一从他的来龙去看,你对人恶劣的行为产生的不是生气,是什么?怜悯他。再来还有去脉,这样的人不改过,以后会万劫不复,那你还会对他生气,你拉他一把都来不及了,还跟他生气。
所以人要有什么?前后眼。对自己来讲,看得到自己的过去问题在哪;看得到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命由我做,福自己求”,那你有前后眼。再来你看每一个人也有前后眼。这个人行恶,以后会很惨,你就怜悯他;这个人以前种种的这些不幸才会造成这个结果,就不会执着在他的一个动作跟一句言语当中去生气了。所以人不能着相,着相就愚笨了。
“喜忍”,很欢喜,这个人又要给我送福报来了,他又要来给我考试了,我看看我自己现在功夫到哪里,每个人都是来成就我的,欢喜。
再来是“慈忍”,以一颗慈悲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你就不会跟他计较,你念念为他想,就像刚刚那个媳妇,念念为婆婆想,她就生不起气来了。而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中华民族遭了大难,为什么遭那么大难?“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真的是遭难。现在实实在在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整个思想观念偏得比较厉害。所以大家有这么好的祖先跟文化不能承传,都是不幸的人,我们先遇到了、先学了,都有责任把这么好的祖先文化介绍给他们,更不可能去跟他们计较了。
好,我们谈到这个“教子要有义方”,而教儿教女,先教自己,我们对于教育就要下很大的功夫。一般人在做任何事情以前,他应该要做好准备才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今天要参加考试,要不要先温习功课?要。那请问大家以前,你要当爸爸妈妈以前有没有去补习三个礼拜?没有,那你们胆子真大,都没有准备好就敢生孩子。“凡事豫则立”,要准备好。
老祖宗在教育孩子上,教得非常仔细。首先,从什么时候开始?从还没有怀孕就开始做准备了。印光祖师,他的教诲有关教育孩子方面,尤其是女教,学生编成的一本书,叫《天下太平之根本》。这本书太好了,要走入婚姻的人一定要好好的学;已经走入婚姻的人也要学,“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再来,你说“我都四十几岁了”,那要传给你的孩子,传给你的媳妇,这个很重要。“求子三要: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
我们看第一点就讲到了,夫妻要“保身节欲”,身体的状况要调整好,那孩子受孕之后,他的整个基础就会比较好。我们看很多商人赚了很多钱,结果他放纵欲望,最后孩子那个素质都很不好,那个就是他不懂,要保身节欲,以培先天。
第二个,“敦伦积德,以立福基”。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且人与人、亲人之间都是缘分,这个家的德行愈好,感得一定是好子孙,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假如你非常吝啬,你感来的就是奢侈的后代,因为吝啬,积财丧道,因为你丧了道了,感来的是败家子到你们家里来。孔子是至圣,他的后代两千五百多年都没有出败家子,这都是感应。所以真正要求好子孙,要靠德去求,要靠诚心去求。教大家一个方法,你都求“这个孩子以后我让他弘扬中华文化”,都会有好子孙来,因为中华文化现在是危急存亡,你发这样的愿必有好的感应,不过你发了愿就要算数,不要到时候,他要走这个路,你还阻碍他,让他多赚点钱给你花,这样不行。而且大家要了解,现在的人发愿承传中华文化,他是中华民族列祖列宗的独生子、独生女,有没有福报?所以你发愿求这样的孩子,他一辈子你不用操心,自有老祖先保佑他、照顾他。
其实这第二点也告诉我们,人莫向外求,要向自己内心去求,你有德自然感有德的子孙。你今天做老板,你真有德,你也会感有德行的下属。“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今天很多年轻人要走向婚姻,他都想去找好的对象,其实坦白讲,他真能找到好的对象吗?“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的眼光就到这里,他能选出好的?他只能选出跟他一般见识的人。所以最重要的是什么?提升自己的德行,他的眼光、他的福报跟着增长,那是从根本去求了。
现在人都对这个本不是很敏锐。这一点,我有一个很熟的朋友,他的儿子不是很有眼光,找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对象。可是他们夫妻尽心尽力为中华文化的弘传付出非常多,积了很厚的德,结果他儿子那个女朋友就吹了。这无形的力量很强,不然他们家就麻烦了,不好的女人进门,这家道就完了。所以不要操心,是可以转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的德积得够厚,逢凶化吉。这是我亲自看到的例子,我当时候也替他们捏了一把冷汗,因为很熟,但后来证实,确确实实这无形的功德、福德之力量是很大的。后来找的,他儿子憨憨的,找了一个太太非常好,笑容可掬,他那个媳妇很有人缘相,闽南话讲,真有人缘,看了都让人家生欢喜,然后没脾气。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她的公公跟她讲,你不能只生一个,生一个他又没有兄弟姐妹,这样他也很辛苦,成长很辛苦,你最少要生三个。她说没问题。增产报国。对啊,现在很多的年轻女子不愿意生孩子。要多生,而且要好好培养,现在社会缺栋梁之才。
“第三、胎幼善教”,从胎里就开始教,而且幼是什么?三岁、五岁以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胎幼善教,以免随流”。这一点我们从自身有感触,我们家三个孩子,不会跟人家吵架,吵不起来。像对方假如讲话比较大声了,我姐姐就流眼泪了,对方看她流眼泪,也骂不下去了。那我们就想到,我母亲没有跟人家吵过架,只要对方讲话比较大声了,头就低下来,就骂不起来。所以母亲的行仪对自己的孩子的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看到这里,“胎幼善教”最重要是母亲的影响,在胎中,禀承母亲的正气。周朝圣人最多,因为胎教做得好,三代的女圣人,太姜、太任、太姒。太姜生了泰伯、仲雍、王季,都是圣人;太任生文王;最后太姒,是文王的太太,生武王、周公。他们几代人,代代都出圣贤,所以胎教重要。然后小时候,“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
一个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教育后代,“至要莫如教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不是没有子孙这么浅而已,是没有好的子孙。你有子孙不好,比没生还可怜、还苦,是吧?“好子好游玩,歹子不如无”,你不好的孩子不如不生,那把家道整个都搞垮了。“无后为大”,那是有好的后代子孙。
家庭里面两个最重要的责任:经济的责任,家里要生活,必须有经济的支持另外一个是教育好下一代。所以“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古人真的是通达人性,这个“别”别在哪?别在对一个家庭的责任不同,互相分工、互相感恩。是啊太太想,没有丈夫这个天,我们这个家怎么活下去?先生想,就是我太太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在家里奉养我的父母,又教育好下一代,然后又祭祀祖先,把这些事都办得这么好,让我完全的放心。感恩彼此的恩德。所以“男女有别,而后有夫妇有义”。
结果现在夫妻统统出去赚钱了,也不分工了,下一代交给谁教?佣人。像有一些地区谁教?印度尼西亚的女佣教,菲律宾的女佣教下一代,愈教愈怎么样?愈教教到最后钱都拿到菲律宾去了,是吧?对啊,怎么把最重要的事情给忽略掉了,这怎么有智慧呢?然后两个人都出去赚钱了,谁怕谁?洗碗,你自己去洗,你以为你赚钱而已,我也赚钱;煮饭,你自己去煮。两个人就为了煮饭可以吵好几次了,是不是?你赚我也赚,谁怕谁?甚至于夫妻之间还在比谁赚的钱多。你说现在的人怎么被误导的偏成这个样子了?把重要的教育孩子的事都忘了。
所以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我们不冷静下来,眼花缭乱,到底人生该怎么经营,听十个人讲十个人说法都不大一样。像我姐姐,她就坚持要带自己的孩子,好多人反对,但是弟弟支持,我是铁票,支持她。
大家冷静想一想,算盘要会打,两个人赚就比较多吗?一个人赚就比较少吗?人很多的担忧是因为不明理,理得心安,他假如清楚该是我夫妻的福报,跑都跑不掉,并不是多人赚就赚多钱。大家冷静想一想,三、四十年前,一个丈夫领着微薄的薪水,照顾谁?照顾六个、八个孩子叫正常,十二个叫有本事。再来,不只是孩子跟妻子,还有谁?父母,还有小姑、小叔。结果二十年之后,还买了两栋房子,有没有?俭肠勒肚(闽南话),非常节俭,一份薪水,还积攒了不少钱。现在呢? 两个人赚,一个孩子、两个孩子而已,还不奉事老人,也没有照顾小姑小叔,结果两个人赚还负债。现在这个现象是普遍现象。大家开悟了没有?所以现在似是而非的观念很多。所以老祖先留给我们,大富由天,小富由勤俭,只要这个家抓住勤俭了,他才能留得住钱,不是很多人赚就能留得住钱,现在愈多人赚,花得愈凶。
再来,很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有没有?对啊,所以您看现在多少夫妻,两个人都出去赚钱,结果家里出的状况都是钱买不回来的。
所以我现在大声疾呼:女人回家吧!因为老祖宗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叫“安”,家里不能没有女人。你们不要太激动,你们不要今天听完回去跟你先生说, “我明天不上班了,蔡老师说的。”下个礼拜,你先生气冲冲的来,我这个课就上不成了。大家要了解,做什么事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你得要体会得到你们家的客观状况,是吧?你一下不工作了,那家里经济没办法,那不行的,慢慢调整,慢慢跟另外一半沟通,达成共识。然后你就要“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你说:“先生,你就是我们家的天。”你愈肯定你的丈夫,他就愈有承担,这个很重要,你愈尊重他,他愈能够提得起他的使命跟责任。
您假如又能工作,又能把家带好,那还可以,但是坦白讲,十个女子可能九个人做不到。那真正就像《了凡四训》说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假如女人留在家会更好,那我带头来做”,那你这一念心也很可贵,是吧?对啊。
好,我们现在拿出人生的天平来称一称。今天母亲在家,从小照顾孩子的健康,孩子一生受用,他的学业、他的事业都要靠健康的身体。你假如身体不好,那真的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就得了。好,请问你们拿多少钱跟我买孩子一生的健康?来,你们的computer(计算器)算一下,怎么买?到时候身体出状况了,你钱买不到。不是孩子的健康,是一家人的健康。现在多少家庭积攒了几十年的钱全部花在哪?家里面人身体出状况,全家的钱都进去了,甚至还要去借钱。大陆一些农村,有人得了重病,自杀。为什么?怕医药费负担不了。所以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但是假如从小母亲都不好好照顾,孩子的体质不就弱了吗?
现在十个有几个孩子是吃母奶长大的?现在都吃牛奶,请问牛奶照自然的规律是给谁吃的?对啊,所以它叫牛奶。那牛需要的营养跟人一不一样?对。我就说到这里了,不然下个礼拜又有卖牛奶的来找我了。这个时代,讲实话是不容易的,你们好好去查资料就了解了。
刚刚是说健康。再来,只要母亲在,全家人的心尤其孩子的心非常的定。我们成长过程中,一进家门,“妈,我回来了,什么东西这么香”,红豆汤,莲子汤,成长过程伴随着母亲浓浓的爱,人格健康。我们这一生在内心里面没有匮乏的感觉,“啊呀,我好可怜,我好苦,我好渴望什么,我想占有什么”,没有这种念头,是什么?我们人生能给人家什么。你有满满的爱了,你没有缺乏,你不会去计较,你不会去争夺。没有安全感的人,控制欲望特别强。他也很可怜,很辛苦。为什么没有安全感?推开家门,没有人在,他的脖子上面挂着一支钥匙,叫钥匙儿童,你们听过吗?马来西亚没有钥匙儿童吗?比较少,因为马来西亚的女子留在家里的,我的调查应该是全球华人比例最高的。(大众鼓掌)
所以你看,我记得二00七年的时候,我们中国驻马来西亚的一个参赞,他那次参与了校长职工会跟我们中心签了五年的协议,这五年要培训马来西亚华小的校长跟老师,五年。结果有个仪式是拜师之礼,给这些负责的校长、老师行三跪九叩的礼。这个参赞看了以后,轮到他给大家致辞,他足足有几分钟,哽咽,一句话都讲不出来。我们当时候在现场也是非常动容,他那个对老祖宗文化的一种感动太深了,他说,这些东西我小时候都看过,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否定呢?因为他也曾经经历过文化大革命那些情况,所以他非常感触,居然是在海外、在马来西亚看到了这一幕。接着他还说,他希望中国的男人到马来西亚来娶太太。这是一个参赞讲的,他可能感觉到中华的女子的女德,马来西亚比较好。那你们也不要介意,人家来了娶回去,反正造福天下苍生。
所以假如这个孩子是钥匙儿童,家里没有温暖,请问他会到哪里去?电动玩具店,玩乐的地方,他就开始染污了。而且那些开电动玩具店的人,也是赚的是折福的钱,那些孩子才八岁、十岁,你就让他沉迷在这些玩乐当中,不是毁了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开这种商店,毁了多少家庭,毁了多少孩子的人生。
好,所以没有父母的爱陪伴他成长,人格不健康,请问你们要拿多少钱跟我买孩子人格的健康?跟我做生意不好做。大家有没有看到,母亲不在家,损失的东西都不是钱买得回来的。
再来,全家都在外面吃,请问每天花多少钱?母亲在家,食衣住行可以省多少钱?而且吃母亲煮的东西很安全,出去外面吃,多糖、多盐、多油,是吧?身体都吃坏了。
再来,出去外面吃饭,外面的酒店诱惑比较多,你的先生假如一不小心,掉下去了怎么办?那请问你拿多少钱跟我买夫妻的幸福?外面诱惑那么多,到时候挡不了怎么办?大家有没有发现,都是钱买不回来的。我不要再继续讲了,因为太多了,你们自己想,举一要怎么样?(众答:反三。)对啊。
所以你再从这些去分析之后,再看到我们老祖先的经句,你知道老祖先通达人性,他知道“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互相感激,“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夫妇之间都在那里比谁赚的钱多,互相指责,没有情义,孩子会亲吗?夫妇彼此感恩,孩子就觉得父母很恩爱,孩子自自然然就跟父母关系就很好,是吧?“夫妇有义”之后才能有“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对父母都不孝敬,他出社会会恭敬他的领导,我也不相信。“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爱自己的父母,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去爱、去尊敬别人,那是不正常的。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君臣是指领导跟被领导,整个国家的安定、整个团体的安定,跟“男女有别”有关系,这个逻辑假如不是老祖先给我们开解出来,夫妻分工合作跟天下太平有关?真有关。是啊,所以我们现在把这些道理搞明白了,才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了。
实实在在讲,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代代都出圣贤,家庭都很安乐,不要说远的了,五十年前的家庭就挺安乐的了,我父母那一辈的,他们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好,哪有像这样?五十年前都很安定,更何况以前文化承传的时候。可是现在的家庭都不稳定了。得想想,汤恩比教授讲的,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所以教子要有正确的观念、态度,还有夫妻的共识。
而教育孩子可以大分三个重点,身教、言教、境教。以身作则(身教)。这个 “教”字,古字就是这么写,左边两个叉,下面一个小孩。第一个叉是父母长辈画的,小孩潜移默化,模仿力很强,上行下效,所以左边就是身教,以身作则。右边一个手拿着树枝,耳提面命,很有耐性,不厌其烦。假如当父母、当长辈的人每一次讲话就带着情绪,没有办法教孩子,要很有耐性,不厌其烦。那假如是身教,就要提醒自己了,孩子面前都要给好的影响,这是责任感。
我们有一位长辈,他的印象当中就是父亲早上起床,都是先去给奶奶请安,然后端洗脸水,让母亲盥洗,盥洗好以后,把母亲的尿桶拿去清洗。日日如此,孩子看了哪有不佩服父亲的!而且那洗尿桶,因为他的奶奶很爱干净,所以父亲都洗得特别仔细,然后每一次洗完,都要再做一个确认动作,就是把那个桶子拿起来闻一闻,完全没有味道了,再拿回来。所以他父亲那个闻的动作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孝道就传下去。
我们看“天下父母”栏目,翟俊杰翟导演,六十多岁的长者,很孝顺,带个老花眼镜帮他母亲剪脚趾甲,那个照片就很感人。结果很自然的,有一天,他的儿子就说了,“爸,儿子来吧。”那个给老人家剪脚趾甲,就是他儿子自自然然看了他的身教,承传过去的。这是身教。
第二,言教。这个言教是抓住机会教育点来引导孩子。因为刚好他在那个事情当中,你一提醒他,他终身不忘;你没有那个机会出来就一直讲道理,他会觉得有点烦。
上一次跟大家有提到,唐太宗他在贞观十八年有这样的记载,他立了太子李治,就是后来的唐高宗。那一天的记载,跟孩子在吃饭,他问孩子:你知道饭吗?孩子说不知道。太宗就讲,这个饭是农民辛苦的耕作才能来的。我们常说到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而且他还告诉儿子,农民耕作,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他在耕作的那个时间,你绝对不能让他去服劳役,他就没办法耕作了。很多不好的君王就是为了自己的享受,把农民耕作的时候都剥夺了,最后他就没饭吃了,生存不下去了。所以不能剥夺了农民耕作的那个时节,那个季节。
这个很重要,现在的孩子,你问他:你知道饭怎么来的吗?厨房端出来的。那厨房的饭怎么来的呢?超级市场来的。他连那个农田都没有看过都有。还有小孩子写作,我回外公家,外公从树上摘了一颗西瓜下来给我吃。那编的嘛。现在孩子很可怜,很少接触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孩子天真,身心比较健康,从小就关在都市丛林里面,心胸不会太宽大。所以有时候父母都对着孩子讲:你们的命比我好,你知不知道你爸爸以前去上个学要翻两座山。儿子说:爸,你福气比我们好,可以看山看水,我们走在路上,电动玩具店好几家,很受诱惑,很痛苦。那大家想一想,谁的福报大?以前,三十年前的东西吃起来都原汁原味,现在那些水果都是荷尔蒙打大的,看起来很好看,吃起来不怎么样,农药化肥还一大堆。所以到底谁有福报,得冷静想一想。
接着刚好出门,坐在马上,太宗又问儿子:你了解马吗?儿子说不知道。太宗讲,马服务人,但你也要爱护牠,你不能把牠的体力耗损掉。用了一段时间,要让牠充分的休息,有劳有逸,你把马用得太凶了,把牠累坏了,牠就会逃走了。那这个就是一个对待马的态度,同时也是再延伸开来,你对人也都要设身处地,不能够劳役他人。
接着刚好坐船,又问儿子:你了解船吗?孩子说不知道。船比喻国君,水比喻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现在当太子了,一定要懂这个道理。爱百姓,百姓支持你;你伤害百姓,百姓就不可能拥护你。
您看太宗皇帝一路上见到什么都在引导孩子,当这样的父母不错吧?你假如积累到这么有学问,信手拈来都可以引导孩子人生的道理,那你的儿子就变成你的粉丝了,他就不用去找歌星了,他就是爸爸妈妈的粉丝了,他最佩服你了,你很有智慧,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你真有这样的期许,每天开始练,每天给孩子讲两则德育故事,你的功夫就慢慢积累起来了。你说“可是我不会讲”,照着念就行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慢慢你学问就积累起来了。
又走着走着看到树,太宗又问儿子:你了解树吗?孩子说,不知道。这树,它接受了绳墨就能裁出很直的木材了;人君只要能接受底下人的劝告,他就可以成为圣王了。看到一颗树,还可以教他的孩子你要接受底下人的劝谏,“受谏则圣”,可以成为圣王,可以成为圣人。“教子要有义方”,透过很多机会点可以引导好孩子。
第三,境教。整个你家庭的环境、小区的环境,境教的影响。孟子的母亲知道,所以“孟母三迁”。
而成为境教,第一个,你治家要严谨。一个家庭要兴盛,必由家教、家规严整开始,你的孩子才会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这第一点很重要。我们小时候最怕的就是爸爸,爸爸就是是非的标准。我们成长过程当中,人家要拿东西给我们,我们会有哪个动作?一定要先看爸爸妈妈的脸色,那个规矩就是从爸爸妈妈的标准来的。所以要严谨,不能让孩子没规矩。不要说做什么不好的行为了,稍有一点迹象,爸爸这样“咳咳”,就服服帖帖不敢乱来了。
第二,整个经典完全落实在我们的家庭当中,就是境教。孔子的后代有一位女士,她没有读过《弟子规》,可是她第一次读非常亲切,她说她读每一句就想到小时候家里的情境, “长者立,幼勿坐”,“置冠服,有定位”,“兄道友,弟道恭”,每一句她就想到家里整个氛围、情况。代表她虽然第一次读《弟子规》,请问她学过《弟子规》没有?学过啦。这个就是她整个家庭都已经落实,这个境教的力量就很大。
再来,读书才有智慧,所以一定要让这个家庭有很好的读书、学习的氛围,从父母喜欢读圣贤书开始带动。“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知恩报恩的家道,这整个氛围也都是靠父母、长辈来带头落实的。
好,“教子要有义方”,就以这身教、言教、境教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个家庭要能兴旺,必然要有好子孙。俗话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最重要的意思,是有德行的后代。假如是败德的子孙,那真的会把父母给折腾得够呛。不只是家庭要有好的后代,包含我们所处的团体、单位都要有好的人才,我们这个团体才能发展得好。所以能够为团体推荐人才、培养人才,这是对团体、对国家的忠诚,这样的阴德非常的厚。因为那都是为大局、团体着想。
在历史当中,鲍叔牙推荐管仲,是帮齐国推荐治国的人才。就这么一个推荐,鲍叔牙的后代有十几世都是名大夫,那个福报就很大,十几世家道都是很兴盛的。我们冷静看看现在家道能兴盛多久?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现在得要修正一下了,现在富连一代都过不了了。而古代从历史当中这么多的家族都是兴盛几百年、几千年,这个中的智慧在哪里?个中的道理在哪?我们为人父母、为人长辈,不得不知。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忠诚的人他的心胸广大,所谓“福田心耕”;反过来看,一个人心胸狭窄,还嫉妒人才,这样的人是给后代子孙招祸来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看历史当中嫉妒别人、陷害别人的,最后是什么呢?断子绝孙的结果。
所以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智慧,正确的方法。而《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教育孩子能时时从做人做事的根本来教他,而不是教他枝枝末末。所谓“纲举目张”,现在假如请教大家:你能把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原理原则写出十条来,大家写不写得出来?总结一下。你心里非常清楚这些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你才能时时自己以身教、以言教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抓到根本,成语讲,“本末倒置”。请教大家:您觉得我们五千年来中华儿女,哪一代人花最多时间教孩子?这一代吧? 那请问大家:哪一代人教出来的效果最差?你们自己讲,我没讲。那这个不成比例。关键在哪?本末倒置了,急功近利了,不从根本。我们不抓到根本,我们的孩子是无水之源,无根之木。他是没有根的树木,随时有可能会倒。请问大家:你的孩子去读大学、出社会,你有把握他不会被这个社会污染的请举手。打雷了,这意思就是这是很严肃的问题,大家要慎重对待,振聋发聩。努力有结果,不一定有好结果,你不抓根本,努力了老半天,徒劳无功。
台湾我们成长的环境,几乎每一个人都背过“青年十二守则”,一个年轻人要牢记这些做人的根本。跟大家分享一下。所以这个“义方”,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教育理念都要务本。哪些是本?“孝顺为齐家之本,忠勇为爱国之本”。您要看你的孩子以后出社会,在团体是不是忠诚,在国家是不是忠诚,就看他有没有忠勇的精神。忠,做什么事情不马虎、不应付,尽心尽力。假如孩子做什么事都是跟你应付应付,他出去外面都给人家添乱。(室外响雷)勇就是打雷不会怕,要定。勇首先表现在哪?“知耻近乎勇”,他勇于改过,他有羞耻心;他勇于承担,勇于学习,勇于提升自己,这个很重要。这个都要透过你们的训练让孩子多一些磨炼自己的机会,甚至于胆怯的时候你鼓励他,建立信心,建立胆识。
“信义为立业之本”,他真正事业要有所成,这两个字是关键。不管他做哪一个行业,都是道义,他会欢喜的去在他那个行业去服务好大众,去照顾好他人,而且很有诚信。信用是人类第二个生命,你假如没了信用,没有办法在社会立足,人无信就不立。那对于孩子来讲,建立信任首先从什么?不讲谎话,不妄语开始。那要让孩子学习不妄语,首先谁要不妄语?你不能父母都不讲实话,那怎么叫孩子学习不妄语?
“礼节为治事之本”。看一个孩子接待客人有条不紊,面对长者,礼数都能顾及得到,“叔叔、阿姨”,都很恭敬的。然后所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他很有一种大将之风,面对长辈也不会畏畏缩缩的,做起事来又不急躁。他在应对他跟他人的人际关系,他都很懂得分寸,那他以后去办事情,人情事理他就特别明白。假如都没有这些锻炼,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别人的感受他都不知道,那你让他去办事,可能要得罪很多人。
我们这几年接触很多二十几岁的孩子,这种现象就非常严重。人情事理不敏感,你事交给他,不放心。他方方面面不懂得去体恤,不懂得去恭敬,不懂得去帮父母或者帮领导做一些人际关系上面的一些打点。因为你要尊上,尊重老者,尊重长者,尊重当事人、在位者,这个都是规矩。发现假如这个礼节都没有学过的,他到一个团体里连守规矩的态度都提不起来。比方说一天这样学习下来,早上不早起;上课迟到;做什么事,比方听课的时候都只有想自己,马上站起来就去上厕所了,也没有尊重讲课的老师;晚上熄灯了,还在讲话,吵到其它的人。所以真的这个礼节不懂,不要说能够负责事情,走到哪都是讨人厌的人。他没有分寸,没有替人设想。
所以守礼的人,这个礼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距离,懂得去体恤,给人方便,而不是都只有自我而已。大家现在孩子还小,礼节要教,处处给人方便、替人设想,不然想成为人才,大难大难。我还听说有爸爸跑去公司找老板,因为他的儿子脾气大,不守规矩,跑去找老板。“老板,我这个儿子没教好,就这副德行,你就多包涵包涵吧。”诸位长辈朋友,假如你是老板,你会不会很无奈?我找人是来干事的,我这里不是托儿所,我这里不是帮人收一大堆不成熟的孩子,来教他做人。教他做人是家庭的责任,是学校的责任。他出社会了,他应该是在他的工作职责上好好去把人服务好。
“仁爱为接物之本,和平为处世之本”。这是六条。接着,“服从为负责之本”。不懂得服从的人,连一个下属他都不会做,他以后怎么当一个领导者?所以服从为负责之本。这些处世的德行都离不开《弟子规》,“服从为负责之本”,大家想到《弟子规》哪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亲所好,力为具”。“服从为负责之本”,这是一个做人的态度。
而且要提升自己,“学问为济世之本”。他还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助人为快乐之本”,不是追求名利欲望的人生。还有照顾自己,“整洁为强身之本”。不爱干净,家里环境乱七八糟,身体会很不好,整洁为强身之本。“有恒为成功之本”,锻炼身体,然后追求道德学问,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包含您看这个恒心在养生、在求学,包含做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成就一件事情,哪有那么容易。“行百里路者半九十”,人生很多事情,可能一百步就到目标,大部分的人走到一半,走到快到了就放弃了,所以有恒为成功之本。还有一条,“勤俭为服务之本”,勤劳节俭,他才能服务他人,不管在哪一个行业,他不勤劳,懒惰,他不会有出息。他不节俭,那他在那个单位,水电、用品都乱花,那他怎么可能能够把事业做好?他所在的团体跟家庭可能都被他乱花很多钱。所以“勤俭为服务之本”。这是“青年十二守则”。
大家掌握这些德行,做人做事的这些原理原则。坦白讲,每一条打开来以后很广很深,这个就让大家自己去体会,怎么把这些根本落实在自己的家庭当中。以身教、以言教,刚好一些机会点,你就可以引导他,给他说个故事,历史当中哪个人很有恒心,所以他后来很有成就;哪一个人很有学问;都可以讲,都可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