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白云老禅师:远离迷信的障碍(二)

发布时间:2024-07-26 02:00:55作者:心经全文网
白云老禅师:远离迷信的障碍(二)

十一、世界--或者称为世间,分有情与器世界二种,所谓有情者指众生之身而言,基于业因所感而得的正果叫做正报。所谓器者即衣食家宅用物及山河大地等之总称,基于有情所依之果报叫做依报。世界的计量,系以一千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统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大千世界约数为十万万个世界,是为佛所有的化境;广集无量之大千世界,合而为十方微尘世界,我们现居的世界(一银河系)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之义是「能忍」,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能忍受众苦煎逼的世界!

十二、劫--成、住、坏、空是世界循环的现象,此现象称之为劫,梵语为劫波,译义有「时分、大时、长时」的各种说法;每一大劫分为「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一中劫分为二十小劫(一小劫约一千六百万年)。四中劫的现象的区分是:成劫为世界成立之时。住劫为世界成立以后,一切有情众生安住之时。坏劫为世界破坏之时。空劫为世界灭尽,空无所有之时。

十三、三界--分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淫食二欲的有情众生所居住,上自六欲天,中自四大部洲,下至无间地狱。色界是已离淫食二欲的有情众生所居住,其形色殊胜,依禅定深浅而别,称之为四禅天,或者叫四静虑天。无色界是无形色的有情众生所居住,包括有四无色天,或者叫四空处;三界又名三有,依因果不亡,生死相续的意义而定名。

十四、九地--三界复分九地(九有),一是五趣杂居地,即欲界,自天人以及畜生饿鬼地狱,合为一地。二是离生喜乐地,即色界初禅,已离欲界之苦而生喜乐。三是定生喜乐地,即色界二禅,已无寻伺,从定而生喜乐。四是离喜妙乐地,即色界三禅,离喜贪,心悦安静,有胜妙之乐。五是舍念清净地,即色界四禅,离喜乐,清净平等,住于舍受正念。六是空无边处地,即无色界第一天,厌色而住于空无边处定之有情所居地。七是识无边处地,即无色界第二天,住于识无边处定之有情所居地。八是无所有处地,即无色界第三天,住于无所有处定之有情所居地。九是非想非非想处地,即无色界第四天,住于非想非非想处定之有情所居地。

十五、五趣与六道--所谓五趣,即天、人、鬼、畜生、地狱,又名五道;加阿修罗共为六趣,又名六道。所谓阿修罗,似天非天,有天修罗与鬼修罗之分,可归纳于他趣,所以小乘经典多说五趣;趣的意思是未出三界之众生,因感果而趣向者,道的意思是展转相通于轮回生死中。

十六、本惑--亦名根本烦恼,计分贪、瞋、痴、慢、疑、我见等六类;我见又分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合称十惑,又名十随眠。根本烦恼中的贪、瞋、痴、慢、疑五者其性迟钝难启,又名五钝使;我见中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者锐利易止,又名五利使。所谓使者,为仿徨迷惘中之众生为其役使。此钝与利又有「事迷理迷」的差异;所谓事迷即是昧于正理而生起烦恼。而二者的发生,则不离于「见与思」二者所迷惑;同样,欲遏止此一现象,仍不离于「见与思」二者的觉醒。

十七、随惑--随于根本烦恼所生起之枝末烦恼,约计有十九种之多,如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无惭、无愧、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睡眠、恶作等。随惑于三界之分配,以谄诳局于欲界及色界之初禅。以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贯通三界;其他为不善性,属于欲界。所以,欲界拥有十九烦恼之全部,而色界仅具八种、无色界六种。

十八、圣谛--俱舍宗认为善恶是其业因,烦恼是其业缘,而引起五蕴的汇合,发生心身世界,承受生死轮回诸苦;唯有修行「戒定慧」三无漏学,才能灭除惑业而得解脱,证得般涅槃。所以,五蕴汇合而成「集谛」,心身世界是为「苦谛」,三学之道是为「道谛」,证般涅槃是为「灭谛」;所谓谛者即是真理,道出世间的苦果来自五蕴的汇合,唯有修学无漏三学,才能证得般涅槃的究竟解脱。

十九、十二因缘--惑业引发生死,计有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支;是无名、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所谓因缘即十二者的关系;首为无明缘行,缘于宿世之惑,由于行是造作,因惑而起造作诸业,是为无明缘行。次为行缘识,缘于业力生起托胎之识。三为识缘名色,缘于托胎以后而具心身;所谓名色是指名为受、想、行、识四蕴,色为色蕴;名色是指六根未具以前的心身形态。四为名色缘六入,缘于名色的成就,渐渐具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者又叫六入)。五为六入缘触,缘于出离母胎,六根感触尘之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六者为六尘)。六为触缘受,缘于感触尘境而领受苦乐。七为受缘爱,缘于苦乐而生爱欲。八为爱缘取,缘于爱欲而起执着贪求。九为取缘有,缘于求取而种来世之因。十为有缘生,缘于既种来世之因,遂成转生之果。十一为生缘老死,缘于生必变坏而成老死。依三生四谛之分:无明与行,是前世造作之因,属于集谛。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现世所受之果,属苦谛。爱、取、有三支,是现世所造之因,属集谛、生与老死,是来世当受之果,属于苦谛。

二十、涅槃--汉译意义甚广,计有寂灭、解脱、无为、灭度等;凡能灭除烦恼、出离生死、去系缚、得寂静,皆可谓之解脱。涅槃有两种,一是有余涅槃,为烦恼已灭尽,生命尚存在,身心依然作用。二是无余涅槃,为烦恼永远断尽,生命也结束,身心不再作用,无有余依者。

二十一、漏法----分有漏与无漏二种,所谓有漏即是有住,有流,有泄等;由于烦恼能使众生流转生死,常住三界,像器物漏泄一般。所谓无漏即是道谛以外的有为法(为有漏),也就是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等有漏之法,余下的择灭,非择灭,虚空等三无为法(为无漏),皆属无漏法。

二十二、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是为三乘,各乘修证有别;声闻乘观四谛,修行三世,可证阿罗汉,最慢经六十劫(生死);以阶位分七方便(三贤四善根)和四果(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缘觉乘观十二因缘。修行四世,可证辟支佛,最慢经百劫;以阶位分一向一果。菩萨乘修六度,经三大阿僧祇劫,复于百劫中修植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最后身中断结「见思」二惑,而入于佛果。

第二节 成实学派

一、缘起--成实论是本宗的依典,佛灭度后大约九百年,小乘佛子萨婆多部俱摩罗陀尊者,有高弟狮子铠(诃梨跋摩)取小乘各部的精义而着编为「成实论」,标明我法二空的道理;所以叫做成实,是释迦如来所说的三藏十二部实义之所在,本论是姚秦鸠摩罗什大师译出,共十六卷二百二品,在南北朝广弘此论,盛行华夏,遂成此宗。

二、观辨--立二观以明二空,一为空观,喻瓶中无水是空,五蕴中无有人我,不见假名众生。二为无我观,喻瓶体无实是空,五蕴诸法俱是假名,实无有体,不见有法,前者又名「人空」,后者又名「法空」。

三、三心--假名、法、空三者以不同的因缘观照,而分别成就功德。一为假名心,由是人我的假名而生执着,以为实有;如以因缘智灭除,即得人空观。二为法心,由是五蕴的生起诸法,执有实体之心,如以空智灭除,即得法空观。三为空心,由是观照人法俱空,生起空有之心,如灭断此空的执着,即得我法皆空;到最后「空」亦不可得,是为功德圆成。

四、第一义--器世界说有我,其实因缘和合而生;经云:「五蕴和合,假名为我,而非实有。」佛说诸行如幻如化,故云第一义空;第一义的谛理,是五蕴之色空无所有,乃至识空无所有,是故若人观色、受、想、行、识诸法皆空,是人见第一义空。因世俗随顺,故言有我有法,其实五蕴和合,假名为人,因缘所成,故说有法;而此假有,缘散则灭,是以第一义,说因缘和合,缘聚缘散,诸法皆空。

五、二障--成就佛位,须断二障,二障即烦恼,所知二障;见思二惑,合成烦恼,以执实我之见,扰乱身心,生诸烦恼,能障涅槃道果,是为烦恼障。二为所知障(智障),以执实法之见,盖覆所知之境无有颠倒,能障菩提道果。

六、八十四法--计有色法十四:即五根,五尘,四大。心法五十:即心王一,心所法四十九,同俱舍之四十六心所,加欣、厌、睡眠。非色非心法十七:同俱舍之十四不相应行,合命根与同分为一,复加老死,凡夫之无作(无表色)。无为法三,与俱舍宗同,合共八十四法。

七、二十七位--基于修因证果,故立二十七位,或为二十七贤圣。兹分列于后:

有学者:

预流向:随信行──闻思位。随法行-四善根位。无相行∣见道。

预流果

一来向

一来果

不还向

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乐慧、乐定、转世、现般、信解、见得、身证。

阿罗汉向:

无学者

阿罗汉果:退法相、守护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慧解脱、俱解脱、不退相。

第三节 律学派

一、缘起:本宗系以律藏为依归,故立名为律宗。佛陀住世之时,因事制戒,随缘散说。佛陀入灭后,优婆离尊者结集,升座诵出,经八十次,是为八十诵,集成律藏。后来由于小乘分部,律亦渐次分部,计有二部,五部与二十部之分;所谓二部者,即上座与大众。五部者即萨婆多(十诵律)昙无德(四分律)大众(僧祇律)弥沙塞(五分律)迦叶遗(解脱律),在我国所译者仅前四部,而迦叶遗部仅传戒本,未广传律法。于唐代之智首律师曾着五部区分钞,后为其弟子道宣律师,以四分律最适于我土,故于四分律而明戒体立行相;除此之外,另有相部之法砺,东塔之怀素,与道宣鼎足对峙,合称四分律之三大宗匠;惟道宣所传,盛行于后世,盖以能融和大小三乘,行解相应的原故。

二、止作二持:明理戒法,不离修持,本宗本止作二法而行「善恶」之修持,一者止恶,一者修善,故止作二持所摄,具足一切戒法;以四分律之前半,系僧尼二部戒法,僧部二百五十戒,尼部三百四十一戒,加「七灭诤」合而为三百四十八戒;再加式叉摩那一百五十二戒,总成五百戒法。次为律中之后半二十犍度,所谓犍度者可译为部份,或为品,为聚;计有受戒、说戒、安居、自恣、皮革、衣、药、迦絺那衣、拘口弥、瞻波、呵责、人、覆、遮、破僧、灭诤、比丘尼(特殊之法)、法、房舍、杂等二十法。前二部是为止持具足之戒法,二十部是为作持诸法;但四分律的精神所在,是止中有作,作中有止,互相通用,不可偏废;是以止作二持,有总有别,总则一切诸善不离止作二持,别则单就戒律而明修持。

三、具足戒:戒量有三重,以戒言广至无量,僧则尚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略言之则二百五十戒法,内分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而尼戒广同无量,具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略言之则三百四十八戒,内分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基于僧尼戒法之具足,其量犹若虚空,境遍法界,故立其数,约境明相,而别解脱之法;其余五戒、八戒、十戒、诸法等,无不从具足戒中出,择其切要者,以应受持者之机,使其渐次入于具足戒法。

四、四科:戒分四科,是明戒律之精神所在,如戒律中的不杀、不盗等是为戒法;次是戒体,为受戒者心目中所取得「防非止恶」的功能,三是戒行,为随顺戒体,现于身口意如法动作。四是戒相、为足以典范予持戒者之相也!资持记说: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

五、化制二教:本宗判一代圣教为化教与制教二者,如经论二藏,泛说因果之理以化道俗是为化教;戒律一藏,说出家之戒法,独制内众是为制教;因经论中所诠乃定慧法门,以教化众生。律藏所诠乃戒学法门,以制止弟子之过犯;三者又名三学,以戒为首,戒行清净,定慧自立,是以持戒制止邪恶,定慧伏断烦恼。

六、三学行相:本宗主大乘圆教三学,谓戒法即三聚净戒,戒体以藏识种子为体,戒行即定慧妙行;其戒相以止观并运,止乃禅定之相,观为智慧之用,故说戒即是定慧,无一法而非定慧;定慧即是戒,无一法而非戒,如是谓之圆融三学之行相也!

七、戒别:五戒为在家善信男女所持,八戒(八关斋戒)为在家众受出家戒一日夜,以种出世之正因。十戒为沙弥、沙弥尼所持。六法为式叉摩那所持。二百五十戒为比丘所持。三百四十八戒为比丘尼所持。由此可知,戒分四位,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如加上六法,则计有五类。以持戒对象分:有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出家五众,而在家复有优婆塞、优婆夷等,合而为佛子七众。

八、三聚净戒:一为摄律仪戒,受持一切戒律,可使一切诸恶悉皆断除。二为摄善法戒,是修行一切诸善法。三为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为一切众生遍施利益。此三聚融通互摄,例如不杀生一戒即具三聚。因不伤害生命、是为摄律仪,从而善心增长,是为摄善法;由于不伤害之慈悲心而饶益众生,是为摄众生;所以任持一戒即具三聚,又摄律仪戒复分三种:计别解脱、定共、道共三者。别解脱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可由作法而得,分别防护三业之非而各别解脱者。定共戒乃入诸禅定,自得无作,与定共生故。道共戒乃得无漏道,自离三业之造作,与道共生故。

第四节 法相学派

一、缘起--本宗以分别诸法性相为旨趣,而明了「万法唯识」,故又名唯识宗;最初起源于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之请,宣说瑜伽师地论,后来无著菩萨造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阿毗达磨集论;随后乃弟世亲菩萨造二十唯识论等。最早本宗在印度叫做瑜伽宗,迨至我唐代有玄奘法师游印度,于戒贤论师处学瑜伽,后归长安传其高弟窥基大师,基师着成唯识论述记及枢要等,广弘法相义谛,由是兴盛一时。

二、经典--六经十一论是本宗的依典,所谓六经,即是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密严经。所谓十一论,即是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论,集量论,摄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二十唯识论,辨中边论,集论。

三、百法--立五位之法而成百法,即心法八(识)心所有法五十一(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色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所谓心法即一切诸法无质碍而有缘虑之用,为缘起诸法的根本。所谓心所法即随附于心法而起者,是心法所有之法。所谓色法即有物质之形者以物质为因而生。所谓不相应行法即不附随于心法者。所谓无为法即常住而不自因缘生者,是以本宗谓心外无法,以色法乃心中所现之假法,故心法为首;这与俱舍宗的「心外实有色法」及「心心所法依托色法而起」是不相同的,因为心王八法中除俱舍所标的「六根识」以外,尚有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次为心所法;心所法复分为六,一者遍行心所,二者别境心所,三者善心所,四者烦恼心所,五者随烦恼心所,六者不定心所。关于色法十一是与俱舍宗相同,惟有无表色为「法处所摄色」乃十二处标明法趣所摄色,是指意根对境而言。次为不相应行法计二十四,前十四法同于俱舍,仅俱舍的「非得」是为「异生性」和「生住异灭」乃「生老住无常」之别;除此,尚有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等。次为无为法六:计有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无为等。

四、种子--说明第八识所藏的生果功能,其中分为二类,一为本有种子,是第八识中无始以来本性具有能生蕴处界的功能差别,或称为本性住种。二为新熏种子,是第七识于世世现行所熏习而成的种子,尽数落于八藏识中,能增长将来生果功能,故又称为习所成种;二者同生现行,具不混淆,如新熏遇缘即从新熏生,如本有遇缘即从本有生。

五、种相缘生--第八识中所藏诸种子于遇缘显现时,是为种子所生现行;能生为种子所生前七识的现行,故能生的种子是因,所生的现行为果;此前七识的现行又能熏习第八识而成为种子。叫做现行熏,合而有能生的种子,所生的现行,和所熏的种子三法展转,互为因果。

六、心所四分--一为相分,相即相状,指所缘而说,乃人的心识缘境不时所现的影像。二为见分,见是见照,指能缘而说,心性明了,自能照见前境。三为自证分,证是证知,能证知见分,是其他三分之体,所以又称为自体分。四为证自证分,即能证自证分;譬如见月,月为心所显现之相分,能见为见分,能自感见月为自证分,能证知自感见月为证自证分。

七、所缘境--境分三种,一性境,是为体性,由实种而生,有实体实用,能缘之心,得境之自相。二独影境,是为无所托之本质,乃能缘之心,独自变化的影相。三带质境,是为有所托之本质,但能缘之心不能得其自相;此三种所缘之境,皆为心识之相分,而心所四分,皆为心识之作用,所以本宗主心外无法,万法唯识,既无实法,亦无实我。

八、我法二执--有俱生和分别二种,所谓俱生者,无始以来,基于六识与七识虚妄熏习内因之力,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和邪分别而自然生起。所谓分别者非与身俱,须待邪教和邪分别然后生起。其次是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一种是由第七识缘第八识执为实我或实法,且常相续;一种是由第六识缘五蕴之相执为实我,或者是缘蕴处界之相执为实法,但常间断。至于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惟第六识具有;所云分别我执,缘邪教所说蕴相或我相而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所云分别法执,缘邪教所说蕴处界相或自性等分别计度,执为实法。

九、三性三无性--为明了真妄之义,而立三性:一者遍计所执性,二者依他起性,三者圆成实性;兹详述于后:

遍计所执--遍计者周遍计度的意思,是指众生妄情上所现的实我实法之相而言;凡色法诸法从因缘生,而迷情妄执,以为有实我实法,如夜入空屋,妄执有鬼;基于妄见生有,实无体相,像空中花,是相无性。

依他起--他即是指因缘,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和合而起;如棉是因,人织为缘,而后有布,或以布为因,人缝为缘,而后有衣,皆依他而起。依他起法,从众缘和合而生,不是自然生起,所以说生无性。

圆成实--由我空与法空所显现的圆满成就诸法实性,此是指真如而言,因真如是唯识之实性;如布的实性是棉,衣的实性是布,是说圆成实性。基于圆成实性必须证得我、法二空后才能显现,超情离相,由于远离以前的遍计所执我与法性的原故,所以说胜义无性。

十、三量--心所缘境,有现量、比量,非量三种差别,所以说名三量;其内容分别条述于后:

现量--现即是现显,直觉显现的缘境,能逼附境的自体,分明了别,而不迷乱。

比量--比即是比类,不能直觉显现的缘境,比类量度而正了知,如见影知物,见烟知火。

非量--为缘境现前,不能正知,虚妄分别;也就是说似现非现,似比非比,凡对现量与比量谬误之量度皆是。

以上三量,以八识分别,前五识及第八识惟现现量,第六识遍通三量,第七识在有漏位中,惟现非量。

十一、善恶无记--无记的意思是非善非恶,计分有覆和无覆二种无记;有覆者;其性染污而非善恶。无覆者:其性非染污,亦非善恶。覆有覆障,以染法能障圣道;又有覆蔽,以染法能蔽心使不净;以八识分;前八识通于善恶无记,第七识为有覆无记,第八识为无覆无记。

十二、五重唯识--五种唯识是为观法,自粗至细,共有五重,分述于后:

遣虚存实识--虚者即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情有理无,惟是虚妄,无有体用。存即存留。实者指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而言,二者有实体用;故虚者当遣,实者当存,此观分别:遣为空观,以破有执,存为有观,以遣空执,是故,空有相对,为第一唯识观法。

舍滥留纯识--依他起性的诸识中有境有心,境为相分,心为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相分为所缘,后三为能缘,惟恐互相混滥,故舍相分的内境,但观能缘所属的后三分,于是心境相对,是为第二重唯识观。

摄末归本识--见相二分,俱依自证分而起,因自证分是为体,故为本,见相为用、故为末;摄用归体,即是摄末归本,而观唯识,体用相对,是为第三重唯识观。

隐劣显胜识--前第三重虽已摄归自体,而自体中有心王心所之别,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以心王为胜,心所为劣,是以隐劣显胜而观唯识,王所相对,是为第四重唯识观。

遣相证性识--前第四重仅存心王,心王有事相,有理性;事相宜遣,理性应证,事理相对,是为第五重唯识观。

十三、五乘五性--五乘者:声闻、缘觉、菩萨、人、天等。五性(姓)者:菩萨定性、缘觉定性、声闻定性、三乘不定性、无性有情等。就出世法言:三乘五性,有情界中五乘种性,各有差异;凡可证三乘道的,其八识中,自无始以来,本有三乘的无漏种子,而无无漏种子者,是为无性。兹将五性分别条述于后:

菩萨定性--又名乘性,或名决定大乘种性,名异而实同。此类众生,本有照见二空,证得四智,可成佛果的无漏意种,没有缘觉乘种性,决定直入大乘。

缘觉定性--又名独觉乘性、或名决定独觉种性;此类众生,但有可证独觉果的人空无漏智一分种子,决定可证独觉;灰身灭智,不能证入大乘。

声闻定性--又名声闻乘性,或名决定听闻种性,此类众生,但有可证声闻果的人空无漏智一分种子,决定证入罗汉果;灰身灭智,不能证入大乘。

三乘不定性--又名不定乘性,或名不定种性,此类众生,兼具三乘种性的无漏种子、先证小果,后入大乘;除此尚有菩萨和缘觉二乘种性者,更有兼具菩萨声闻二乘种性者,也有兼具缘觉声闻二乘种性者;此三类众生,前二者不定性,后一者亦为定性二乘,基于定性,故仍不能证入大乘。

无性有情--又名无性,或名人天乘性,此类众生,全无三乘无漏种子,唯修世善,而得人天殊胜果报。

十四、三乘行果--本宗所立,大致与俱舍宗相同,其中的声闻与缘觉二乘,于前面俱舍宗章节中已具述,本节仅述大乘行果;所谓大乘行果;即是菩萨行果,共立四十一位,分三大阿僧祇,第一阿僧祇即十住、十行、十回向,是资粮与别行位。第二阿僧祇即初地至七地,是通达与修习位。第三阿僧祇即八地至十地,仍在修习位中;当十地成就而至妙觉,才是究竟位,也就是无学的佛行果了。

分别详述于后:

十住--一发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贵、五方便、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顶。此十位名为住者,是菩萨于此十住中安住其心;于六波罗密中行未达殊胜功德,但得住名,发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为十住的内容;但于此住中,应修十信,十信者: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集此十心,以信为主,所以名为十信。

十行--一欢喜、二饶益、三无恚、四无尽、五离痴、六善现、七无着、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实;此十行,为行六波罗密令其行殊胜,所以名行。

十回向--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三等诸佛、四至一切处、五无尽功德藏、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八如相、九无着无缚解脱心、十法界无量;由于菩萨凡所修行、通皆回向,回的意思是回转,向即是趣向、以此十位为回转趣向,是以叫做回向。谓回前十行向于三处,一者回事向理,以真如实际,是所证故。二者回因向果,以无上菩提,是所求故。三者回自向他,以一切众生、是所度故。

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积为三贤,为趣向无上菩提,修集种种殊胜资粮故,所以名资粮位。第十回向满心之位,修四善根,谓暖、顶、忍、世第一法,以将入见道,加用功行故,名加行位,自初住以至回向,满一大阿僧祇劫。

十地--一欢喜、二离垢、三发光、四焰慧、五难胜、六现前、七远行、八不动、九善慧、十法云;此十位通名为地者,以总摄能证之智的有为功德,和所证之理的无为功德以为自性;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其生长,所以叫做地。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入地未久是入心,久住时分是住心,久住以后,渐近后位是出心;三心各经俱胝百千大劫,初地入心,体会真如,以初照理故名见道;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证唯识性,二相见道,证唯识相;真相见道,名通达位,自初地住心至十地出心,合为修道,以修习无分别智,断惑证理故名修习位。自初地至七地属第二阿僧祇劫,八地至十地属第三阿僧祇劫;十地满心,名等觉,与佛果位邻。

妙觉--即佛果位,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所以叫做妙觉;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是为二转依果,属于究竟无漏界摄,名究竟位;所谓究竟,略述二义:一是对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四位,是名究竟,二是对二乘极果,是名究竟;因为诸漏断尽,无法可学,是以名为无学道。

十五、三时教--立三时教的精神,为如来应机说法,机分三品,所以教立三时:初时名「有教」,二时名「空教」,三时名「中道教」。

有教--为众生迷执有我,起惑造业,沉沦生死;佛于初成道时,在鹿野苑,为发趣声闻乘,转四谛法,说四阿含。破实我之执。令小根人渐登圣位。凡诸部小乘,皆摄此时教。

空教--小根人闻四谛法。虽断我执。但于诸位,执为实有;佛为破彼法执,后于灵鹫山为发趣大乘,说诸法空相,如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人舍小趣大,时诸佛子,闻世尊密义意趣,说无破有,便以二谛性相皆空,执为无上圣理。

中道教--基于二乘偏有偏空,不契中道,佛以此时解深密等会,演了义,说一切法,唯心有识,心外无法,破初有执,非无内识,破次空执,非有非空,离有无二边,处其中道。

十六、二智--根本智与后得智是为二智,所谓根本智又名正体智或无分别智;为直证二空所现真如之理,理智平等一体,正断惑障,是以为智;了知一切诸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故名分别智。后得智又名后得差别智,为证真如实性后所起;了知依他如幻,不生我法迷惑分别,种种境智有异,如人开目,诸色显现,基于根本智为得此智,故名后得智。

十七、四智--四智摄尽一切有为无漏功德:大圆镜智,其智体清净,离有漏杂染之法,自众生善恶之业报,显现万德庄严之境界。平等性智,凡夫第七识之我见,转而得此智者,以证自他平等之理,对初地以上之菩萨,现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悲之化益。妙观察智,转凡夫之第六识而至佛果,观察诸法而说法之智者。成所作智,转有漏之第五识,利乐诸有情而至十方界,示现神通变化,成本有之愿力而行应做者。

十八、三身--有自性、受用、变化三者:自性身又为法身,为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净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受用身又为报身,具二种性,一为自受用,为诸如来三无数(阿僧祇)劫修集量福慧资粮,所起无量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为他受用,为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轮,决众疑惘,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变化身又为应身,为诸如来由成所作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未登地菩萨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第五节 三论学派

一、缘起--本宗依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之论藏而立,加龙树所造之智度论(释大般若经)合称四论宗。中论的大意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十二门论立十二法门,尽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百论乃龙树弟子提婆所造,为偈颂论句之数而立名,破障蔽大小乘之外道执,以申大小之两正。我国于姚秦时由鸠摩罗什译三论,唐嘉祥大师依三论疏,是三论宗之缘起。

二、破立--本宗讲究破他立正,总谈绝待为旨趣,或谓破邪显正,但佛法深广,应无邪说,可谓破他显正;于他四,分述于后:

破外道:凡佛教以外之道,不明我法二空之理,执着诸般邪见。

斥毗昙:毗昙又为俱舍宗,说我空法有,知人空不知法亦空。

排成实:成实宗主空,知人法俱空,却未除偏空情见,不解空亦不可得。

遣妄执:系指大乘行者之妄执,大乘之本旨在破除小乘人法之迷,远离空、有、断、常二边之见,而显中道之理;但学教行者,辄有所得之妄执,往往闻有执有,闻空执空,闻中道执中道,故遣责之。

其次是立正有三,亦分述之:

偏正:与偏执相对,称之为正者。

尽偏正:偏执尽除,称之为正者。

绝对正:偏执既去,正亦不留,非偏非正,无以名之,强名为正,是于绝对。

三、二谛--本宗二谛系依教而立,为使学教行者,对佛意不主迷见,确知佛于说破空见而举俗谛之有,说破有见而举真谛之空,故开四重二谛之法,以破迷执,兹分述于后:

一重二谛:世间万众差别宛然而有,然皆因缘所成,别无自性,当下如空,故俗谛为有,真谛为空;然此「空有」乃一物之两面,故俗谛为即空之有,真谛为即有之空;他宗有执着实有实空为二谛者,谓空之外实有「有」,有之外实有「空」,而本宗破之;说即有之空为真谛,欲显不空之空以破执空,是为一重二谛也!

二重二谛:他宗有执假空为二谛者,本宗谓假有假空分立尚是俗谛,因既为不有之有,同样是不空之空,有与空本来不二,故以一重之有空为俗谛,而以非有非空为真谛,是为二重二谛。

三重二谛:为空有是二,非空有为不二,分别以二与不二观之,仍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是为三重二谛。

四重二谛:为前三重二谛是言教,旨在破执着而立此三门,使行者令悟不三,须言忘虑绝,归无所得,始契合真谛之究竟,所以前三重是俗谛,非非不有与非非不空才是真谛,是为四重二谛。

四、八不中道--他宗立破迷之外别有中道,本宗不然,谓破尽迷情即是中道,故立八不中道说;八不者,即「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八句四对,反之则为八迷,或为八计;所谓中道乃指所作之理而言,而正观中观乃指能证之智而言;又为偏对是中,邪对是正,故本宗立为至极之宗旨。

五、二藏三轮--佛陀所遗下的大小乘经籍,本宗以同明一道,无得正观为旨,是为针对无边众生的烦恼与苦厄,而应病施药而与药摄化众生,故立二藏三轮之说。所谓二藏者,即声闻藏与菩萨藏;或为小乘藏与大乘藏,前者是从人立名,后者是从法立名;小乘有声闻缘觉二者,仅以声闻立藏,是为缘觉不禀教故。大乘有佛菩萨二者,仅以菩萨立藏,是为佛不禀教故。所谓三轮者,即是三转*轮,一是根本*轮,谓佛初成道,于华严会上,纯为菩萨开一因一果之法,是为根本之教,又称一乘教。二是枝末*轮,以薄福钝根之流,不堪闻一因一果之法,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是为枝末之教,又称三乘教。三是摄末归本*轮,佛以四十九年说三乘接引众生,至法华会上,始得会彼三乘归于一道,是为摄末归本之教,又称摄三乘归于一乘教。

六、三时--本宗之三时判教,是印度智光论师所立,依华严探玄记载:谓智光论师依般若经等,中观论等立三时教;谓佛初于鹿野苑为诸小根说小乘法,以明「心境俱有」。第二时为中根说法相大乘,以明「境空心有」的唯识道理。第三时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三时所显之理,初时为破外道自性,故说缘生之法,定是实有。二时为渐破二乘缘生实有之执,说此缘生,以为实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犹存假有,而接引之。三时方就究竟大乘,说此缘生,即是性空,平等一味,不碍二谛。

七、果位--本宗标成佛之义,立真俗二门:一为真谛门中生佛不二,染净一如,一切众生,元本是佛;六道含灵,元自寂灭,无迷无悟,无所谓成与不成。二为俗谛门中诸法缘起,迷悟染净,因果历然;由此义故,根有利钝,成佛必有迟速;利根者,一念成就八不正观,即得道果。钝根者,经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方得成佛。然而,一念不碍三祇,三祇不妨一念,一念即三祇;念劫融通,犹若一夕之眠,梦百年事,如同一夕,若论三祇修行,须经五十一位,然后成就道果,所以本宗谓自菩萨至佛果,共立五十二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是也!

第六节 法华学派

一、缘起--北齐之时,有慧文大师,依智论立一心三观,而授南岳之慧思,思传智顗(智者),智于天台山依法华经弘扬教观,遂成天台宗(以山立名);智者著述颇丰,大多为门人灌顶(章安)笔录;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是为天台三大部。又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玄义,金光明文句,观经疏是为五小部。而后,灌顶传智威,智威传惠威,惠威传玄朗,玄朗传湛然;湛然着法华玄义释签,法华文句记,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等,广弘本宗要旨;湛然有称荆溪尊者,或谓妙乐大师,而后代有传人,法将辈出,至今不衰。

二、五时--智者大师将世尊教法分为五时,五时有通有别;所谓「通五时」者,即应机说法,不拘时期次第,但随所应闻,即便得闻;又「别五时」者,须经五时陶冶,次第分别,如初时华严:佛成道之初,为大菩萨众及大乘根器者说华严经,唯化大乘者,在座小乘人却不见不闻,犹如聋瞽。二时阿含:(又为鹿苑时--因最初说法于鹿野苑)佛为小乘钝根,说四谛,演四阿含而诱导之。三时方等:众机普被叫方,四教并谈叫等;因二乘人闻小乘法,往往得少为足,以为究竟,所以说维摩诸经以弹诃,促使耻小向大。四时般若:小乘既被弹诃,但其执着之情犹未顿灭,所以广宣般若空慧之法,以与沙汰。五时法华涅槃:钝根既经前四时之陶冶,机渐纯熟,所以说法华经称性而谈,令会权责,了妄即真,使三根咸得成佛;然恐余习难尽,所以又说涅槃经。

三、八教--顿,渐,秘密,不定是为化仪(教仪)四教;藏,通,别,圆是为化法(教法)四教,合而为八,是谓八教。化仪中:有顿、渐、不定、秘密四教;一为顿教:顿具二义:一是佛初成道时,为大根人所顿说,如华严经等。二是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及性修不二,生佛同等,如方等般若诸经。二为渐教:渐有二义:阿含是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是渐后;于小根者,则渐次诱导,引入大乘,是为一义。次是历劫修行,断惑识位,次第成就。三为秘密教:密有二义,一是密教,乃于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四时中,有时说顿,有时说渐,互不相知,各自获益。二是密咒,凡一切陀罗尼章句,于五时教均有。四为不定教:不定有二义,一是不定教,于前四时中,有时说顿,有时说渐,彼此互知,分别获益。二是不定益,于前四时中,有时闻顿教得渐益,有时闻渐教得顿益。化法中:有藏、通、别、圆四教;一为藏教:指小乘三藏教,即阿含时所说之法,钝根者由此识小乘果。二为通教;是佛大小乘根者共通之说法,钝根者闻之可通达藏教,利根者可通达别、圆二教。三为别教:是专将菩萨之法,不同于藏、通、圆教。四为圆教:针对最上之利根菩萨所说的圆妙之法,具圆满、圆足、圆顿之教法;于此四教中,藏、通、别三教是权,圆教是实。

五时八教可以说是智者大师承古的新说,其真实的关系与目的,除以上所述者: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阿含时但说三藏教。方等时对三藏法的生灭门,而说通、别、圆教的不生不灭门。般若时正说圆教实理,带说通、别二者的权理。法华涅槃时,法华开三藏通、别的权,显圆教的实;如果依化仪四教而言,应该是会渐归顿,或者是说非顿非渐;而涅槃偏重未入实理者广说常住,复为末法钝根而扶三权,故重说四教,追泯四教;如果依化仪四教而言,应该是非顿非渐。不过,于秘密与不定二化仪,应该是偏于前四时的,只有法华是显教,不是秘密,是决定,不是不定。

四、性具法门--天台的性具,谓自性本具善恶,才造作六凡四圣的因果关系;其他宗派但说性善,而天台并说性恶,正是通于「一即一切」的大乘法门,其依据是为大般涅槃经中所说:「一阐提人皆有佛性」的道理;是以,天台的性具,说:「善有性善而修善,恶有性恶而修恶」,当众生成佛,但断修恶,不断性恶。

五、一念三千--摩诃止观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这便是天台宗以三千世间于一念中本来具足的思想;与地论的法性心,摄论的梨耶识。可以说是同为「唯心」思想,各有千秋的理论。

六、一心三观--或谓三谛三观。天台立「空、假、中」三观,是依中论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的理论,以及法华文句中的「空观闻于真谛,假观闻于俗谛,中观普闻中道第一义谛。」的思想;智者大师于维摩经文疏(口述)中为「三谛三观」分别解释「别相、通相、一心」三种意义。 别相三观:从假入空,从空入假,从空假入中道。 通相三观: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一假一切假,空中皆假;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 一心三观:一念心中,三观具足。

七、三谛圆融--谛即是审实不虚,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真理;天台立三谛圆融,乃以观「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所谓即空即是真谛,因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实为妄;若以空观,则忘情离相,是为泯一切法而显真谛之空理。所谓即假即是俗谛,因诸法虽空,皆不可得;若以假观,则了性具诸法,历历宛然,是为立一切法而显俗谛之假理。所谓即中即是中谛,因诸法本来不离二边;若以中观,则了非真非俗,即真即俗,圆融无碍,不可思议,是以统一切法而显中谛之中道义。

八、三智圆明--摩诃止观中说:「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天台立三智之说,有次第与不次第之别;所谓次第者,空观若成,即知一切法之名相,无我无所,能知能解,是为一切智;不过,此空观之智,只能总达诸法无生,不能别知诸法缘起,故有待假观;是以假观所成之智为道种智。若中观中道,依一种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则成一切种智。所谓不次第者,即一心三观所成之三智;摩诃止观说:「一心三观所成三智,知不思议三境,此智由观得,故受智名法。」可见不次第三智,惟佛一智;于一心圆观,成就三智,故说圆明正智。

九、六即佛--天台立六即佛之思想,是依华严经与菩萨璎珞本业经为典藉;智者大师为使修证与理体圆融,了知果位之成就,设「六即」而显凡圣之本末,深解「不二」之旨趣。所谓六即佛者: 理即佛:一切众生,悉具佛性,与诸如来,无二无别,本具理性,当体即佛。 名字即佛:从知识处闻,从经卷中闻,知理性即佛之名;于名字中通达了解,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佛。 观行即佛:已知一切诸法皆是佛法,必须证悟心观,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是为观行即佛。 相似即佛:于观行中明静止观,得六根清净;断见思,除尘沙等惑,于止寂中虽未证其理,但相似真证,是为相似即佛。 分证即佛: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能显自性,即现真如,是为分证即佛。 究竟即佛:永泯无明烦恼,道穷妙觉,种智具圆;显清净法身,常住寂光净土是为究竟即佛。此六即佛,依初位而圣位,随所断无明,分四十二品;亦依别教的妙觉,十行中的第二行,以圆教妙觉之极果,而远置四十二位;乃是智者大师所倡导的论法,为圆融修证与理体的不二之义。

第七节 华严学派

一、缘起--本宗依华严经而立,创宗者为唐之帝心杜顺和尚,着法界观言简意达,是为本宗之初祖;云华智严法师作搜玄记而释华严,并作十玄门,五十问答以申其义,是为二代祖;贤首法藏大师作探玄记及章疏多种,广弘法界妙义,是为三代祖;清凉澄观法师作华严疏钞,及新译华严经,皆依法藏大师之作以为典范,是为四代祖;而后圭峰宗密禅师是五代祖。

二、五教--即本宗立五教以摄佛教诸法,其教判之举,始于杜顺,成于贤首,兹分别详述之:

小乘教:但明我空,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如四部阿含经、发智、俱舍,婆娑论等。

大乘始教:也就是大乘初门之教,计分相始教与空始教二种:所谓相始教,即分别五性,依他之万法唯识而融合心境,如解深密经,唯识、瑜伽等论;所谓空始教,即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而破法执,如般若经、三论等。

大乘终教:也就是大乘终极之教,说真如缘起,事理互融,认一切众生悉当成佛;如楞伽、胜鬘等经,以及宝性、起信等论。

顿教:也就是顿彻理性之教,不依言句,不设阶位,一念不生,即见佛性;如楞伽经之「镜像顿现」,宝积经之「顿教修多罗」,维摩诘经之「默而显不二」,达摩之「以心印心」等而立旨趣。

圆教:也就是融和圆满之教,明事事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华严经开启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三乘共法,以及法华经开会二乘,说相同于三乘共法。

三、四法界--法界,乃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法就是轨则;界有二义,约事分界为分义,谓随事分别故;约理说界为性义,谓诸法不能变易故。法界有四种,分别条述于后:

事法界:谓诸众生之色心等法,一一事相,各有差别;其界限十分分明,如水与冰,不相混乱。

理法界:谓诸众生之色心等法,虽有差别,却同一体性,依其平等之理性,为一切事相之所依;如水与冰,相状虽异,体性不别。

理事无碍法界:谓理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如水与波,波本是水。

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别事法,皆为称性融通,平等之理性所显,大小相互相容,重重无尽;也就是理事既无碍,事事亦无碍;如水与波,此水此波,彼水彼波,以及一水一波,多水多波,相互融通。

四、四种缘起--本宗之教理,以缘起为主,所谓法界一乘,具起至极,万有之缘于万有而起;也就是一切有为之法,皆因缘而起,本宗立四种缘起,分述如后:

业感缘起:谓惑、业、苦三道轮转,而至因果相续;惑为心之病,业为身之恶,苦为生死之果报;也就是说:心之病为缘,因而造身之恶,身之恶为因,由是感生死之果;例如心起瞋恚是惑,因而与人结怨(杀他)成业,由是此业而感未来之苦(报)果;依此可见众生之身心世界,皆由业力而生起。

赖耶缘起:即阿赖耶,译义为藏,能含藏万法无量之种子,乃有情之根本依识,而生有为之万法;也就是说众生之身心世界,皆由此无量种子遇缘而生诸法。

真如缘起:即如来藏缘起,谓平等真如为无始以来、不增不减之实体,由于染净之缘所驱使而生种种之法;也就是说随染缘而成六凡(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随净缘而成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所以,十法界皆由真如随缘而生起。

法界缘起:谓法界为一大缘起,无论是有为法、无为法、色心依正、过去未来,皆无单立者;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也就是说万有缘于万有而起!不是众生之业力,不是差别生灭之心识,不是平等不生灭理性之真如;是为万法彼此融通,互为缘起,重重无尽,所以,法界缘起又叫做无尽缘起。

五、六相圆融--出典于华严经,十地论中阐述之,贤首曾述其义,兹依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或谓五教章),仅述其概略于后:

总相:一含多德,如人身具眼耳等根识而成一体;如房舍总合梁柱瓦石诸缘而成。

别相:多德各个而非,如身体虽为一,但眼耳等诸根识各个不同,因身与根识相对之平等差别;如房舍中之梁柱瓦石诸缘,与总相实各有别,此诸别相,依止于总相而成就总相;换言之,也就是若不别则总义不成,因总由别成,无别便无总。

同相:多德不乖角,具各个成一总之义,如眼耳等诸根识,具各个成一身之义,并非是身外之物;如梁柱瓦石诸缘,和合而成房舍,不相违背,因此均为总体之缘,非是余物。

异相:多义相望,各异形类,如眼耳等相貌各异,而诸根相望;如梁柱瓦石诸缘,彼此相望,形类各异。

成相:多义正缘起而成一总,如眼耳等诸根缘起而成一身;如梁柱瓦石诸缘,部份相依而成全体,各具特性,而和同成事;于是房舍乃成。

坏相:多义各住自法而不移动,如眼耳等住自位而各自为用;如梁柱瓦石诸缘,梁柱自梁柱,瓦石自瓦石,各住自法,原本不是房舍。

附:六相三对:六相如以金狮子喻,则狮为总相。狮之五根差别为别相。五根共从一缘起是同相。五根(眼耳等)互不混乱是异相。诸根聚合而成狮子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于是六相,实为一物六别,六成一物;依总别乃能成与所成相对,所成是总相,能成是别相。依同异乃谓能成之法诸缘和合,和同成物是同相,形类各别为异相。依成坏乃就缘起而言,缘起之用成就是成相,自性不动是坏相;归纳总别是体,同异是相,成坏是用,合为三对,是名六相三对。

六、十玄门--乃十玄缘起无碍法门之简称,兹依华严疏钞及探玄记略述要旨:

同时具足相应门:十方三世之一切诸法,由于缘起所使,举一法即具一切法,圆满具足,相互照应而显;缘起乃诸法之自性,故一切诸法于同一时,同一处,为一大缘起存在。华严经妙严品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说明事事无碍,法界之总相。

广狭自在无碍门:一法之力用无际限名广,守一法之分限不坏本位名狭;然而,大非定大,置毛端而不窄,小非定小,含太虚而有余,华严经云:「以小世界作大世界,大世界作小世界。」所谓事圆理融,自在无碍者是。

一多相容不同门:乃谓一佛土与十方一切佛土互相容纳,却不失一多之本位,华严经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所谓一月千光,潭潭印月,便是这个道理。

诸法相即自在门:乃谓一切诸法,互融互即,不相妨碍;也就是说:一法即为一切法中之一法,彼既为一切法中之物,故废己而同他,一法之体,全为彼之一切法;即一切法之外,更无一法为虚体,所同之一切法为有体;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与波,不相舍离。

隐密显了俱成门:乃谓一切诸法,互摄无碍;也就是说:一切法显而一法隐,一法显而一切法隐,显隐互易。华严经云:「或东方见入正受,或西方见三昧起,于眼根中入正受,于色法中三昧起。」此说显隐,体无前后,故不妨碍。

微细相容安立门:乃谓一能含多,一多不杂,任何微细中亦含容一切诸法;华严经云:「一毛孔中,无量佛剎,庄严清净,旷然安立。」有若玻璃瓶中,盛满芥子,或如明镜中显映万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