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2800件好物,即将现身云南典藏 23周年庆典大拍!

发布时间:2023-07-14 09:03:06作者:心经全文网
2800件好物,即将现身云南典藏 23周年庆典大拍!

备注: 王宠生活于弘治至嘉靖年间,这时正是吴门地区书法创作鼎盛时期,他虽是祝允明、文征明的后辈,却与他们并称为吴中三家。精小楷,尤善行草。其书法初摹虞世南、王献之,后稍出己意,行书和草书一反明代放浪不羁的风格,运笔速度较慢,比较注意点画得失,以沉着的笔触从容书写,形成一种古拙典雅的风格,巧中寓拙,婉绰而疏逸。别具一种沉静的风神,在明代别树一帜。小楷受锺繇、王献之等人的影响,用笔圆转、淳厚,结构上竭力避免笔画的交叠,在古朴中见空灵。他的楷书初学虞世南、智永,行书师法王献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风格,以拙取巧,婉丽遒逸,疏秀有致。王宠追求的是一种疏宕雅拙的韵味,以韵写拙,而又“拙中见秀”、“拙中见雅”。王宠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其中尤以书法最为知着,他诸体皆能,以小楷、行、草最为擅长,取法魏晋,浸淫于钟、王,道正功深,书风趋于端庄古雅,在吴门诸子中,他的书法之趣味尤高,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手熟于法度之内,他的笔下无狂怪之病,点画、结体皆有来处,

心境旷达而使字势开阔正大,无琐小习气。他的小楷取法钟繇,冲和于二王而于古雅中见清淡;草、行法《十七帖》、《圣教序》等而形神兼备。在书法史上学王右军杰出者米芾、赵孟頫之外就数他和王铎,而且各有所长;米得王之迅疾,赵得王之端正,王铎得王之雄厚,王宠得王之萧散。

154×30 cm 約4 平尺

RMB: 800,000-1,200,000

作者简介: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为邑诸生,贡入太学。王宠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鸟,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为明代中叶著名的书法家。

2194

清乾隆 白玉描金堆彩人物瓶

高16.2cm

赏析:通体以一玉掏挖作瓶,玉质温润无瑕。瓶身修长,唇口、平肩、圈足。通身为极细、极均匀描金如意云纹,每朵云彩,大小粗细几乎一致,描绘其工整,精细以此可窥见宫廷对艺术品严谨和一丝不苟。瓶中心倭角形开光中,堆彩“山水人物图”,所塑主体为山石宝塔,塔作四层,塔刹,悬铃,样样齐全,山石、阶梯与树木均为工笔绘画,人物近处有:老者,书僮,挑扶。远处有山和碧波荡漾的小船。构图远近距离恰当,具有一定的透视感,水波纹饰与开光外一样为描金装饰。整件作品制作精良。应该是清宫造办处的杰作。综观此瓶线形柔畅,抛光精细,造型古朴端庄,描金装饰华采缤纷,甚为难得,是清朝康乾盛事宫廷玉器的典范,实为文雅陈设佳器。

来源:旧金山邦瀚斯2004 年遗产拍卖

RMB:2,000,000-2,600,000

2195

清乾隆 御制金胎画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

直径20.2cm

赏析:画珐琅乃珐琅器品种之一, 一般特指铜胎画珐琅, 又称“洋瓷”。画珐琅也有用其他金属做胎的, 如: 金胎画珐琅、银胎画珐琅等。画珐琅起源于法国, 于16 世纪由欧洲商人及传教士经广东传入中国, 最早在广东制造, 广东称作“烧青”或“广珐琅”“洋珐琅”。这种异常精美的工艺一进入中国便受到皇帝的喜爱与重视,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于北京皇宫造办处及广东两地设立珐琅作坊, 并多次从广东选送优秀画珐琅工匠进京效力并大量生产, 所做珐琅制品皆供皇室享用。如乾隆元年四月十一日乾隆帝下达旨意“现今上用活计甚多,房屋窄小,添盖正房三间。”同年五月初八日、为承造供器添造房子三间, 扩大珐琅作;广召画珐琅人,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画珐琅人不足用,召募画珐人张维琦进内当差,乾隆四年三月十九日,广东监督郑伍赛进来画珐琅人六名,这是广州画珐琅人进入珐琅作效力人数最多的一次……

金胎画珐琅因金胎造价过高,难为常人所加收,清三代基本只限内府制作使用,且数量及其有限,是宫廷中最为贵重之物,乾隆时内廷画珐琅由养心殿造办处承做,以金、铜为胎,以金胎为贵,乾隆御极元年(一七三六年)八月做得金胎画红蝠杯盘二份,十二月又做得金胎画西洋画杯二份,只有乾隆皇帝亲自使用,“如亲祭用,非亲祭不用。” 金胎画珐琅花卉纹盏托双耳上各嵌一珍珠底署蓝色双方栏“乾隆御制”二直行楷书款。金胎画珐琅花卉纹托镀金云朵耳,底署蓝色 “乾隆年制”二直行楷书款,这两件金胎画珐琅都是宫廷画珐琅不可多得之精品。该御制金胎画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以黄金为胎,平沿口,弧壁,盘内底中心凸起杯槽。盘内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蓝色釉料均匀平滑,纯净通透,柔美平和,表面所现沙眼细小,自然和谐。盏槽内饰盛开的莲花一朵娇柔艳丽;盏槽饰卷草纹,底部为仰腹莲纹;盘面绘缠枝花卉纹,花瓣柔嫩、枝茎延绵、色泽妍美、富丽堂皇,折沿为松石绿地饰花卉纹,边沿四面开光绘花卉纹,以绿叶相衬。周围缠枝花纹枝蔓弯曲、布局繁密规整。整器珐琅彩描绘均匀明快,富有质感,清新雅致。盏托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饮茶之风而盛行。明代改杯托为盘形,盘大而形状单一,既美观实用,又体现了佛教在宫廷中的影响。该盏托工艺复杂,装饰风格华丽,技艺精湛,设色鲜丽,精巧别致,品相完好,艺术风格素雅宜人,具有典型宫廷风格。

参阅:《故宫珐琅图典》,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出版社,P235,图217 号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6》,河北美术出版社,P86,图126,127.

来源:香港苏富比拍卖

RMB:1,500,000-2,500,000

2196

清 碧玉盘龙戏珠钮印章

高6.5cm

印文: 长沙之勋

边款:宫保三江总制,陶大司马之章

赏析:清朝以前,和阗产的大块玉料稀缺,因此很难见到大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以后,随着边疆战事的平息,从新疆专供皇家御用玉料陡增,为大型玉摆件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从现今两地故宫旧藏的玉器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宫廷所用玉料以青玉和碧玉为多,比如交泰殿二十五玺中就有15 件为青玉或碧玉制成。碧玉内蕴深沉,玉质中渗透着日月之精华,正是碧玉的这种稳重与庄穆,博得了历代帝王的喜爱。本印即以上好碧玉为质雕琢而成,印章通体厚重温润,玉质坚韧细腻,细腻苍翠、内蕴精光。器呈方形,造型规整,其上以圆雕之法作龙钮,神龙岿然而卧,气宇轩昂,磅礴威武,整体线条流畅,精、气、神俱现。龙身辗转腾挪,矫健有力,须发鳞甲丝丝清晰,龙爪张弩,苍劲有力,动态传神。雕工精致细腻,技法运用娴熟,圆润饱满融汇天地之美,散发玉石之灵、日月之辉,包浆温润,应为御赐之物,十分珍贵。

陶澍(1778 年-1839 年),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县小淹镇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两淮盐政,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设义仓以救荒年,积劳成疾,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著文赋诗,造诣不浅,书画兼长,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佳作。他的“赐书楼”、“印心石屋”、“博山园”藏书,皆嘉庆、道光以前的精刻精印本,著作有《印心石屋文抄》、《陶云汀奏议》、《黑水集》、《洞庭湖志》等,后人汇为《陶文毅公全集》,汇其著述10 多种。陶澍是清朝第一个官至总督的湖南人,是清中晚期湖南致仕人才群体崛起的伯乐,有“晚清第一人才”之称。史学家萧一山认为:“不有陶澍之提拔,则湖南人才不能蔚起。”陶澍用人能尽其所长,平生举荐、提拔、赏识的大批人才,如魏源、林则徐、贺长龄、贺熙龄兄弟、左宗棠、胡林翼、龚自珍、梁章钜等,皆一代名宦和学者。长沙之勋语出《世说新语》,文载: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胡奴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有诵曰:“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长沙之勋”最初是赞扬东晋大将陶侃之功,道光帝以陶侃之功赞扬陶澍,也是对其功绩的肯定。

来源:巴黎苏富比拍卖

RMB:1,250,000-1,500,000

2205

清乾隆 粉彩百鹿尊

高44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赏析:粉彩百鹿尊富丽宏伟,气势浩然,属清代景德镇御窑厂所造最精采之作,细观可见乾隆帝其人与治国之道。如此华美大器甚为珍罕,仅制于雍正至乾隆初年督陶官唐英领导下之御窑,后不复现。清代乾隆年间,由景德镇御窑厂出品的粉彩百鹿图螭耳尊,敞口,口以下渐广,垂腹,圈足,肩部两侧各饰红彩螭龙耳,造型庄重大气。尊体绘有百鹿衬以参天古木、山峦叠嶂及瀑布溪流,岩上清泉奔泻,岩下流水潺潺。苍松古朴有力,灵芝、花草点缀其间,整体构图疏朗。画面中山石、树干以褚、黑等彩作画,树叶多绿彩施绘,色彩浓重,苍松翠柏下群鹿或追逐、或相偎、或憩息、或低鸣,姿态各异,全景以静衬动,相互呼应,充满生机,自然逼真。整器绘工精细流畅、色彩雍容大方,构图之巧妙与典雅之器型浑然一体,寓言吉祥。底部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器工艺精湛,意境深远,整个画面呈色晶莹艳丽,立体感强。若将此画面展开,犹如一幅清代山水画卷,令人赏心悦目,堪称乾隆时期官窑粉彩标准器。行猎之事,始于康熙,乾隆三年恢复祖父所立惯例,定期于京城东北,近承德热河处设御用木兰围场。该处山林葱郁,野鹿成群,乾隆喜于木兰围场避暑,视之如夏宫,常于皇帐中接见外使。朝廷常命宫廷画师至木兰围场,记录皇族狩猎情景及围场山林之美,百鹿尊纹饰正属此类风景画作。意大利籍传教士郎世宁(1688-1766 年)曾绘数幅狩猎图,如《乾隆皇帝射猎图》、《画弘历围猎聚餐图》。画作构图严谨,描绘动物自然逼真,围场美景如诗,笔法写实精准,具学院派风格,对绘瓷匠师影响深刻。

参阅:《抟泥幻化:院藏历代陶瓷》页121,150-151;

《静嘉堂宝鉴》页149;

《清宫生活图典》页107,图170;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瓷器卷 清代》页134、135;

《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页368 图165;

《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页128、129;

《清盛世瓷选粹》页287,图19。

来源:1、纽约苏富比1982 年1 月21 日,lot459

2、纽约佳士得1986 年6 月5 日,lot359

3、纽约苏富比2010 年9 月15 日,lot251

RMB:1,500,000-2,500,000

2215

清乾隆 粉彩福禄寿四条屏

高98cm

赏析:本套屏风四扇,瓷板胎质洁白细腻,采用粉彩装饰,画面用青、绿、蓝、灰、红、黑等多种彩料绘出高山、流水、楼阁、苍松、嶙石、仙人、仙鹿。远景与近景结合,层次清晰。远山高耸入云,仙鹤翱翔云间,和合二仙踏云而来;中景山间枝叶繁茂,青松郁郁,刘海携金蟾而来,东方朔偷桃而至,近景福禄寿三星齐聚,一众童子围绕嬉戏,人物神采奕奕,场景祥和热烈。屏风上下、左右牙板皆松石绿地彩绘西番莲纹,色彩美观艳丽,纹饰丰满繁复,适于点缀与装饰。整套瓷板笔法细腻,绘画章法讲究,点染皴擦兼施,用笔一丝不苟,所绘人物造型精准,神情潇洒自如,形象清秀饱满,极具仙风道骨,洋溢着欢愉祥和的气氛,显示出乾隆时期粉彩瓷高超的绘画技巧。清代瓷板,一般采用瓷泥滚压、切割的成形工艺,再平放入匣钵烧炼,因此,瓷板越大,成品率越低,烧成后极易变形,或坼裂,再或釉面伴有气泡、落渣、黑点之缺陷,极为不易。

RMB:1,250,000-1,600,000

2644

徐仲南 人物瓶(一对)

高16.5cm 带座

题识: 深闺几许关心事,独为痴痴儿女情。徐仲南画。(徐、仲南)只恐夜深花睡去,斜倚熏笼坐到明。徐仲南画。(徐、陔)

款识: 栖碧山房

赏析: 此件粉彩人物对瓶,蒜头口,细长颈,溜肩,长弧腹,圈足,形如柳叶瓶。器型秀长典雅,纹饰线条纤细,上下蓝料边饰工整,口沿饰回纹、如意云头纹和璎珞纹,肩部饰蕉叶纹、回纹、花卉纹和如意纹,胫部饰变形莲瓣纹。瓶身分别绘一仕女,不设背景,仕女一人侧靠在椅子上,一人斜倚在熏笼前,若有所思,仿佛怀着无限心事,衣褶圆转流利,风格清朗简约,生动传神。背面分别墨彩书有诗句,与纹饰主题极相契合,可见作者传统文化根基之深厚。

作者: 徐仲南(1872-1953),名陔,字仲南,号竹里老人。画室名“栖碧山馆”,江西南昌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幼年曾在“红店”当学徒,出师后在南昌受雇画瓷。成名于清末民初之交,后受江西瓷业公司之聘,到景德镇担任瓷业美术管理。在景德镇瓷艺界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当时

颇负盛名的王琦等人心志相通、志同道合。无论花鸟草虫,还是人物山水,均有涉猎,而且无不精到。青年时期以画人物为主,中年则改习山水,晚年又偏重于松竹。尤其喜爱画竹,可谓对竹情有独钟,自号“竹里老人”。

RMB:1,200,000-1,500,000

3163

清雍正 仿官釉双带耳尊

H21cm

RMB:800,000-1,000,000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颜色釉》,商务印书馆( 香港) 有限公司,1999 年,页201,图181

说明:拍品造型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窑变釉双带耳瓶( 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颜色釉》,图版181) 相同,器形古朴庄重。尊肩部饰双带耳,线条简洁大方。全器通体满施仿官釉,釉质肥腴。其流畅的造型与静穆的釉色,尽显出此尊的雅致。

3235

清乾隆 铜弥勒

内地 宫廷

合金铜

H34cm

RMB:800,000-1,000,000

说明: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或弥勒佛。一般图像学上,弥勒主要依据所著衣饰分为两类:一者,着佛装之弥勒佛。二者,着菩萨装之弥勒菩萨,本尊造像属于后者。弥勒菩萨区别于其他尊神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坐姿上。自隋唐以降,无论是弥勒佛还是弥勒菩萨,工匠在制作时通常将其表现为善跏趺坐的特殊坐姿,其端坐于座上,两腿自然下垂,以其作为迎接世人往生兜率净土和下生成佛的特有标识。本尊弥勒菩萨原配底座,菩萨一面二臂,头戴装饰极为繁复奢华的五叶宝冠,菩萨面容静谧,嘴角微颔,给人以慈祥静寂之感。弥勒菩萨上身袒露,胸前佩戴项链璎珞,两手当胸结说法印,表示正在兜率天宫传授妙法教义。下身着长裙,裙边直至脚踝,腿上分布着七道裙纹,裙边在脚踝两侧向外散开,充盈飘逸之感。

3236

明早期 铜漆金阿弥陀佛

内地

H50cm

RMB:1,000,000-1,200,000

说明:这尊造像是标准的明代中原汉传佛教造像。造像双手结禅定印,结全跏趺坐。头部较大,头饰螺发,肉髻圆隆高凸,顶饰摩尼宝珠,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面相方圆端庄,眼睑低垂,目光下敛,双目宛若未开敷的莲花苞,俯视着芸芸众生,神态慈祥柔和,典型的明代汉地造像面相特征。上身着双领式通肩大衣,下身着高束腰长裙,腰系束带并打结,这是中原造像典型的装束形式。衣纹采用内地传统写实性技法,简洁流畅,表现出衣料较强的质感。

阿弥陀佛是梵文“阿弥陀婆佛陀”和“阿弥陀庚斯佛陀”的音译略称,意思是“无量寿”和“无量光”,是主持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形象为双手在趺坐的双膝上平行叠放,称为禅定印 。阿弥陀佛受到欢迎,主要应归功于佛经中对西方净土的渲染。据《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是琼楼玉宇,莲池中宝莲盛开,到处是奇花异卉,鸟语花香。人死后灵魂往生到那里,有仙人歌舞奏乐,衣食供养。整尊造型端庄大方,比例舒展匀称,胎体厚重敦实,时代风格鲜明,是明代早期中原造像中的典型作品,并且体量颇大,漆金厚重,錾花精美,非常难得。

3251

14 世纪 铜鎏金金刚亥母

H34cm

RMB:1,800,000-2,200,000

金刚亥母,梵文:Vajravārāhī , 藏文名为多吉帕姆。她是一位女性神祗,其神格较为复杂。在藏传佛教噶举派中,她为女性本尊之首,玛尔巴、米拉日巴、冈波巴等诸位大成就者均依她为本尊;在格鲁派中,她是三大本尊之一的上乐金刚(Cakrasamvara)的明妃。按照佛经所述,金刚亥母对有情众生持具悲心,如以金刚亥母为本尊进行修行,可得到 “净除烦恼、显俱生智,“调柔气脉、证无死果”,“降服魔仇,摄十法界” 三重功德。相传金刚亥母原是古代苯教中赞神的一种神灵,后来被莲花生大士降伏,成为密教中的本尊或护法。

此像为红铜鎏金。金刚亥母三目睁圆,头戴骷髅冠,代表身份的猪首显示在骷髅冠的右侧上方。全身赤裸,胸前璎珞密布,佩戴呈嵌宝石手镯、臂钏和脚镯,项挂鲜人首长项链,左手托嘎巴拉碗,象征她获得了极乐的体验,暗示其事业的成功。左臂夹持喀章嘎,喀章嘎又称金刚杖,无上瑜伽部常见的法器。相传它是从密教法器中的独股杵演变而成,但一般的喀章嘎个体比独股杵大数倍。在密教中,喀章嘎象征修行佛法犹如金刚杖之坚固,具有不拔之信念,且能驱魔胜邪。它的上端有骷髅、干枯和新鲜的人头,分别代表佛教教义中的贪、嗔、痴 “三毒”。右手持钺刀,象征清除人的一切愚昧,勾召真性智慧。右腿蜷起,左腿弯曲独立,呈舞立姿,足踏人尸,动感颇强。强壮的莲枝和围绕身体的飘带使金刚亥母像平衡了重心,造像更加牢固。底座为罕见的寰形,上部为高仰覆莲瓣,立体而规整;下部为浮雕花卉纹,花叶肥大,颇有宋元韵味。背面有一条飘带巧妙变化为直入底座的榫头,便于整座金刚亥母像能插入其他的构件而稳定不倒。此铜鎏金金刚亥母像,风格壮美,工艺精湛,结构特殊,与常见藏传造像风格皆有不同,经过对比,此像应属于明代早期西周丹萨替寺风格。

萨替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始建于1158 年。在12-15 世纪200 余年历史上,丹萨替寺不仅是帕竹噶举派显密兼修的弘传中心,而且也是西藏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在西藏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令人遗憾的是,曾经辉煌了数个世纪的丹萨替寺在20 世纪60 年代突然遭到一场灭顶之灾。此后丹萨替寺几乎被夷为平地,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遭到毁坏,只有极少数文物幸存下来。这些幸存的丹萨替造像大多为金铜材质,现流散于国内外不同地区,成为我们研究丹萨替寺历史文化及造像艺术的珍贵资料。1992-1993 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投资重建,在遗址上出土有600 余件文物,造像约有300 余件,存放于当地,但具体情况不详,更谈不上研究。

丹萨替造像首先引起世人注意,并在寺庙被毁后逐渐被人们辨别出来,要归功于两位外国学者,即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和弗朗西斯梅尔,他们于1948 年随意大利西藏探险队考察丹萨替寺撰写了报告- 《前往拉萨及其周围》,并提供了多幅图片,使我们今天得以看到丹萨替造像风格的历史原貌和艺术特点。北京首都博物馆的研究员黄春和、赵伶经多年深入研究于2009 年发表了《馆藏西藏丹萨替造像调查研究》,在学术界首次对丹萨替造像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目前学界对于丹萨替寺造像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特供奉形式。似装饰构建一般供于舍利塔的塔身周围,少则200 余尊,多达3000 余尊;造像风格特征为脸型宽大,面部饱满,杏仁状大眼,四肢粗壮,仰莲座的莲瓣保鼓,莲座低矮,座下另有一层雕饰繁复的底托,底托上面雕饰有涡旋状的缠枝莲花,环绕一周;装饰繁杂,习惯镶嵌各种宝石,宝石种类繁多,有红珊瑚、绿松石、红宝石、蓝宝石、水晶、青金石等;造像多为红铜铸造,铸胎厚重,大小规格一般在25-35 厘米,稍大者在60-70 厘米,以35 厘米左右者为多。通过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丹萨替寺造像达到了西藏本土佛教造像的最高工艺水平,透过此尊铜鎏金金刚亥母像,可见一般。

4051

清乾隆 黄玉瓜楞双螭龙耳海棠瓶一对

H19.2cm

说明:此瓶以和阗黄玉雕制而成, 瓶盖、器身呈海棠形。溜肩,长弧腹,胫弧收,有盖,置宝珠纽,喇叭形圈足。色若秋葵,润如膏泽,质细凝透,器身光素,透雕魑龙耳,巧工臻技。黄玉古人则称之为“黄精”、“黄雅虎”,其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棕黄色,细腻晶莹,温润而通透。

明以前,黄玉深得珍视,明末学者高濂写于《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上?论古玉器》“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以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以有之故耳。今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因黄玉料稀匮,褐色玉皮常得运用至雕件主体,如此瓶足、盖,色泽相映,且足证此玉料珍罕。

乾隆二十四年,清政府统一回疆,在伊犁设置将军府,驻扎八旗军队,从根本上一举解决宫廷玉料短缺的问题。自此,中国玉雕迎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大批精良的和田玉料由新疆运至北京,在宫廷造办处能工巧匠的鬼斧神工下,幻化成各式美轮美奂的玉雕作品,令后人为之惊叹。本品即为此类工料俱佳的乾隆朝玉雕之代表作。

RMB:1,200,000-1,800,000

44063

明永乐 青花一把莲缠枝花大盘

D41cm

RMB:2,600,000-3,500,000

说明:明代永宣官窑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被称为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青花瓷器从元代烧制成熟后,在明初洪武时期似乎曾一度衰落过。从永乐开始,景德镇的青花细瓷又出现新的高峰,从陶瓷发展史的角度看,元代的青花瓷器除了大量运销国外,在国内市场虽亦流行,但他在整个制瓷业中影响还不大。元人及明初人的文献中还没有元青花的记载,文人学士还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陈设品。然而,从永乐朝开始,青花瓷器的制作已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永乐、宣德两朝官窑瓷器的胎釉制作比元代有更大的进步,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厚、青花色泽浓艳。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顶峰。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一书就这样记载:“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

永乐御窑各式青花大盘为当时重要赏赉瓷之一,是中外交流盛事之见证者。本品即为此中之佳例,盘大口微敛,弧腹,广底,浅圈足,其形宏硕端庄。整器以青花描绘纹饰,内外腹壁每绘缠枝花卉纹,盘心主题纹饰为“一把莲”,莲花、莲蓬、茨菰、浮萍等水生植物,以锦带束之,清秀灵巧。其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气势。砂底无釉,胎体细腻洁白,釉面肥厚滋润,釉色呈现淡淡的湖水青色。青花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含铁量高,“铁锈斑”浓艳深沉,沁入胎骨;整器造型大方精巧,青花色泽恬静雅致,构图严谨,画功娴熟,双勾填色,小笔填涂,笔触浓淡不一,晕散自然,如同在宣纸上作画时留下的墨痕,富有风韵,为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此后明、清历代官窑均有效仿,且尤以康雍干为盛,对永宣青花心仪不已,曾不遗余力仿制,其中此式盘摹制极多,但远不及明代永乐一朝之气韵。由此也可以看出,永乐时期青花瓷器作为我国青花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对后世青花瓷在纹饰、造型等各个方面的深远影响。故本件拍品作为永乐青花同类器物中之上佳者,且保存极为完好,实属不易。

4079

明嘉靖 青花琴棋书画人物大罐

H31cm

RMB:850,000-1,200,000

说明:此罐平口、直颈、溜肩、鼓腹、至足渐收,自颈部绘如意云,肩部云鹤纹,腹部为一组人物图,图中人物宽袍大袖,皆为清逸高士,携童子或立或坐,在抚琴、下棋、观书、赏画,一幅幽闲自得的雅致场景。青花所用回青料,蓝中泛紫,颜色浓艳有“佛头蓝”之说,胎体厚重,造型硕壮,雄健稳重,为明嘉靖青花瓷器之典型器。

明代景德镇窑青花瓷的烧制,在继承元代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达到空前的高度。嘉靖时官窑与民窑并举,大瓶大罐的制作颇多,总体风格趋于朴拙敦厚,青花装饰画面也是质朴大气。

6072

大理国9-10 世纪 南无孤绝海岸观音

H13cm

RMB:250,000-380,000

说明:此尊南無孤絕海岸觀音,青銅材質,有南詔、大理國佛造像藝術獨樹一幟的風格,為大理國早期造像承襲了南詔舊制一件不多得云南褔星造像。菩萨头戴化佛冠,面容圓滿恬靜,杏仁眼略閉下觀,寬鼻厚唇,上身帔巾項饰璎珞珠粒,忍冬花紋,粗大沉重,下著长裙,臂戴釧,腕帶寶相珠環,手結妙音天印,彩带绕身,瓔珞花飾由上身貫穿直到蓮花台座,從腹部交織延伸到雙膝兩側舒展飘揚,瓔珞雍容富貴,華麗异常,細腰直立,雙膝弧曲,更為婀娜多姿,赤足站立于束腰蓮臺之上,颇具中原晚唐造像风格。像后飾桃形火焰紋背光。

参阅:《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

6073

大理国9-10 世纪 铜地藏菩萨

H16cm

RMB:250,000-360,000

说明: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梵语的意译。《地藏十轮经》形容地藏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之为地藏。地藏菩萨在四大菩萨中以“大愿”著称。据黄春和老師著《佛像鉴赏》一书介绍,地藏菩萨形象流行于隋末唐初,唐代以后开始以金地藏形貌为标准

绘塑,变成了比丘形象。此尊地藏菩萨像,是南詔晚期大理國早期,铜质,该像为坐式,头戴三叶花冠,面部圓潤,額头丰滿脸部表情慈祥微笑,杏仁眼,嘴微突起唇較厚,大鼻低垂,双耳都戴著硕大沉重的圆形寶向耳環,颈上戴滴水寶珠璎珞,颗粒肥厚饱滿,身披袈裟,U 形衣紋柔软薄透貼体,半跏倚坐。左手持一宝珠于腹前,右手作握物状(应为锡杖,已失)。此尊地藏菩萨像造型规整,制作精细,具有典型的中原汉式风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大理國早期的皇家造像。此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館藏有為數不多的几尊大理国时期的地藏菩萨像,皆为铜质。

参阅:《佛国遗珍- 南诏大理国的佛陀世界》

7067

大理国 铜阿嵯耶观音立像

H42cm

RMB:800,000-1,000,000

来源:日本福田家族收藏。之后由云南省文物总店回购,大理佛像回归故里。

参阅:云南佛教艺术展“妙香秘境”云南省博物馆编

南诏大理国的佛陀世界“佛国遗珍”云南省博物馆编

福田隆治:1914 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33 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京帝国大学,1936 年一翻译官身分派遣中国,1943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提前回到东京,并在1951 年继承家族企业将其壮大。1968 年他举家迁往美国加州,2009 年病逝于南加州私立医院,享年95 岁。青年时代近十年的中国文化渲染使福田龙志先生,尤其热爱中国古董,古玩的买卖与收藏卓越的鉴赏能力以及雄厚的财力是他在几十年间不断扩大自己的藏品,规模成为知名的文物收藏专家。

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还存有一件云南瑰宝, 《南诏图传》又称《南诏史画卷》,因图传绘制于唐代南诏中兴二年(舜化贞中兴二年,唐昭宗光化元年,公元898 年),故又称《南诏中兴二年画卷》,距今已有1100 年左右。《图传》由南诏御臣王奉宗、信博士内常侍酋望忍爽张顺爽诏,依据《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等南诏早期史籍绘制而成。《图传》由画卷和文字卷两幅长卷组成。画卷为纸本彩绘,长约5.73 米、宽约0.3 米。画卷以相互有或多或少联系的几组画,连贯地描绘了:观音幻化为梵僧,三次向南诏奇王细奴罗、兴宗匀晟家乞食,后授记使之立国的神话;观音在穷石村显圣,使邑主王乐及村民归心伏罪的故事;开南普苴诺苴大首领张宁健、忙道大首领李忙灵崇奉观音,观音化为老人熔更鼓(铜鼓)铸圣像的情景;兴宗王罗晟参与张乐尽求铁柱侧祭天的故事;骠信蒙隆昊(隆舜)、中兴皇帝祭奉观音的情景;文武皇帝圣真(即大长和国郑买嗣)祭奉观音像的形状;最后描绘的则是西洱河神金鱼、金螺的传说。画卷画面分为14 段,有人物94 人。画卷上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在宗教的迷雾中,透露出南诏丰富多样的社会状况和民族生活风情。画卷卷首有清人张照于雍正五年(1727 年)写的题记,简述南诏和大理国的历史及他对画卷的鉴定意见。文字卷写有汉字2474 字,内容丰富,主要叙述南诏兴宗王罗晟在铁柱侧参与“三赕白大首领张乐尽求”祭天及观音幻化授记的佛教神话,后有南诏舜化贞于中兴二年二月十八日发出的敕令及其臣下王奉宗、张顺于中兴二年戊午岁三月十四日进奏的有关观音及西洱河金鱼、金螺的传说。尾款有“中兴二年戊午岁三月十四日谨记”字样。

7077

明正统 青花牡丹寿石纹盘

D50cm

RMB:800,000-1,000,000

来源:香港邦瀚斯2012 年秋季拍卖会Lot 0525

说明:釉质肥润,瓷胎洁白,丹牡纹饰优雅,笔法流畅,盘内外壁皆以缠枝花卉纹装饰,盘心绘湖石牡丹,绘画婉转流畅,青花鲜艳典雅,白釉肥润,为明正统朝青花器的代表作。充分反映了作者独具匠心。不仅是古代艺术品的精品典范,而且又符合现代人对艺术的趣味。

8189

王定一 覆色刻填书法残贴美女瓶

尺 寸:H39cm D19cm

坯 厚:0.3cm

创作年代:1919

款 识:建水定一老农书

备 注:藏友贻珍

RMB:600,000-650,000

8195

向逢春 覆色刻填书法残贴汤盆

尺 寸:H22.5cm D29.5cm

坯 厚:0.9cm

烧制方式:1200℃(±50℃)氧化焰

创作年代:1948

款 识:月生制于建阳军次戊子年仲冬月 逢春写

备 注:藏友贻珍

RMB:500,000-550,000

8561

翡翠珠链

尺 寸:14.5×11 每颗

RMB:估价待询

附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证书

8607

金钻帝王绿翡翠套装

尺 寸:取大21 × 18.5 × 8 mm

取小18 × 15 × 7 mm

重 量:158g

RMB:估价待询

附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证书

另附

云南典藏拍卖日程

预展时间:

8 月 22~23 日(9:00-18:00)

预展地点:

世博花园酒店 紫云厅/紫荆厅

拍卖时间:

8 月 24~26 日

拍卖地点:

昆明世博花园酒店 紫云厅/紫荆厅

8 月 24 日

09:30 翰墨芳华 (中国书画专场)

13:30 一品雍斓 (明清瓷杂宫廷专场)

15:30 晓月山房(古董珍翫)

8 月 25 日

09:30 一品雅集 (睌清文人瓷专场)

时间顺延 长见今点 (古董珍玩)

13:30 艺臻

(明清瓷器、玉器雅玩)

时间顺延 丹青游艺

(中国书画、 瓷玉珍玩无底价专场)

8 月 26 日

09:30 万象(国有文物店旧藏)

13:30 会心处雅玩

拍卖地点:紫云厅

10:00 临安器运 (精品建水陶专场)

14:00 天福金玉 珑翠熠彩 (精品翡翠场)

拍卖地点:紫荆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