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觉悟之路》第十七章 四谛

发布时间:2022-09-02 08:12:10作者:心经全文网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荣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著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之物,它们就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

——那烂陀

谛(sacca)就是真实之理,其梵语为satya,意为无可争辩之事实。

根据佛教,与众生有关的谛理有四。(1)

在《边际经》中,佛说:

“于此六尺长之身,及其思想相思惟,我说世界、世界之始、世界之灭,及导致世界之灭的原因。”(2)

—在这独特短文中,世界(loka)意指苦。

这段意味深远的经文讲的就是佛的如实智见的四圣谛。无论佛陀应世与否,此谛恒存不变。佛陀向这迷妄的世界揭示了此真谛。它们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因为它们是恒常之理。佛陀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帮助,独自觉悟此真谛。他自己说:“它们是前所末闻之法。”

因此,“佛教是印度教的自然发展”这一说法是毫无道理的。

我们虽然要承认。有些基础学说通用于两方,但这只不过是因为这些学说共同存在于恒常理法之中。

这些真理在巴利文中称之为圣谛(ariyasaccani)。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它们是由最伟大的圣者(ariya),远离情欲的佛陀发现的。

第一谛说的是苦(dukkha),在英文中,因缺少相应的等同词,被途释为痛苦,伤恼。dukkha(苦)的感觉意为难以忍受(du=难,kha=忍),作为一个抽象的真理,dukkha(苦)为du(可恶)和kha(空)之意。世界以苦为支点,故可恶;世界无任何实体,故为空。

因此dukkha(苦)有可恶之空的意思。

凡夫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圣者如实知见事物的本质。对圣者来说,有生皆苦。在此被虚幻之乐蒙被的人类世界上,圣者找不到任何真正的快乐。物质享受只不过是对某些欲望的满足而已。贪求之物一旦到手即产生厌恶。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一切有情皆有生(jati),有生则有老(jara),病(vyadhi)以及最后的死(marana),没有一人能幸免于此四种不可逃避的痛苦。

希望受到挫折也是苦。我们不希望同所憎恶的人和事相聚,也不希望与所喜爱的人或事相离。但是,我们不能常常如愿以偿。我们不期待或欲求之人之物却往往不招自来。有时候,这些意想不到,非喜好之境变得如此的忍无可忍,使人痛苦不堪。脆弱无知之人只好自杀,好象如此这般,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荣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著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之物,它们就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

通常说来,感观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而且仅有的快乐。毫无疑问,对这些迁流不定的物质快感的期待、满足和回忆会给人带来一种短暂的快乐,但是它们都是迷幻不实的假象。根据佛陀,无著(viragata)或超越物质享受更为快乐。

简而言之,五蕴之身即是苦之因。

我们应该谨慎地分析和验证第一苦谛。此谛依有情众生及其生命的各个方面而建立。这种检验使人恰如其分地了解真正的自己。

苦之因为贪或执著,这就是第二圣谛。

《法句经》入第二百一十六偈言:

欲生优,欲生怖,尽离欲,无忧更无怖。

这种贪欲是一强大的潜在心力,它是绝大多数生命痛苦的主要根源。正是这种大小不一的贪欲引导众生往复轮回于此婆婆世界,迫使众生执著于生命的一切形式。

获证一来圣果(sakadagami),贪的粗显形式得以消减,在获得不还圣果(anagami)时完全根除,达证阿罗汉(arahant)才能断灭贪的细微形式。

只有修刁佛陀所宣说的中道,才能根除苦和贪,从而达到涅槃至乐。

第三圣谛就是苦的彻底终结,即涅槃,为佛教的至高理想。涅架是由全面消除所有形式的贪欲而实现。

抛弃一切对外部世界的内在执著,众生以法眼而见涅槃。(3)

此圣谛必须通过修习八正道,即第四圣谛而了证。此无上圣道是通向涅槃的唯一捷径。它避开两个极端,即削弱智力的极端自我苦行,以及阻碍道德发展的极端自我享受。

八正道:

1.正见--samma ditthi

2.正思维--samma samkappa

3.正语--saSamma vaca

4.正业--samma kammanta

5.正命--samma ajiva

6.正精进--samma vayama

7.正念--samma sati

8.正定--samma samadhi

1.正见即对四圣谛的正确知见。换句话说,就是对自己的如实了知。正如《边际经》所讲,此谛理与人的六尺之驱相关。

佛教的关键就是此正见。

2.了了分明的正确知见导致清晰思维。因此八正道之二就是正思维。正确的意志,或正确的志趣都没有能真正表达巴利文原意(samma--samkappa),正确的意念或正确的观念也许更切原意,正思维可能是最合原意的等同词了。

由于缺乏更好的途译词语,samkappa可以被称作为最初效应(寻)的心智境界(vitakka),这一重要的精神境界消除错误的观点和思想.促使其它附属道德达至究竟。

人的思维能玷污或纯净自身,人的思惟塑造了个人的品质,驾驭一个人的命运。善思维趋于使一个人高尚。同样的,恶思维导致一个人的堕落。有时候,一个念头大可摧毁整个世界。

正思维起着双重作用,即去除染思惟,发展净思惟。与此特殊关系,正思惟有三:

(1)Nekkhamma--舍离世间之乐或自私,对治执著、自私或占有。

(2)Avyapada--慈、善、仁爱,对治嗔、憎或恼恨。

(3)Avihimsa--无害、悲悯、对治残忍或无情。

这些善恶的能量贮藏于一切众生之中,只要我们还是凡夫俗子,在任何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这些染恶之力就会以惊人的力量显露出来,一旦被全部铲除,即得阿罗汉果,此人的意识之流得以圆满清净。

在此迷妄世界中,执著和嗔恨,再加上无知是一切罪恶存在的主要原因。“贪欲是整个世界的敌人。由于贪欲一切罪恶得以接近有情众生。当此贪欲受到某种因素的阻碍时,它就转化为强烈的忿恨。”

一个人不是执爱悦人的外界,就是厌离可恶之物。由于爱执,人们沉洒于物质享受,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欲望。由于嗔恨,人们回避可恶之物,甚至不惜毁灭它们,因为它们的存在就会引起恼怒。一旦人们因内在的如实之智抛弃了自我,那么贪执和嗔恨就会自然消亡。

《法句经》第二百五十一偈言:

无火如贪欲,无执如嗔恚,无网如愚痴,无河如爱欲

(1)、Nekkhamma,在攀登精神阶梯的过程中,人们一步一步地放弃对物质快乐的粗细执着,正如成长的小孩逐渐丢开漂亮的玩具。作为小孩.他们不能被要求具备成人的理解力,他们也不可能完全相信短暂快乐的无益。成熟后。他们开始明白了事物的真相,因而自觉自愿地扔掉他们的玩具。当一个精神探求者,精进不息地修习禅定和静虑.不断向上奋进时,他认识到迟求低下的物质享受的无益,以及抛弃它们之后而获得的幸祸、圆满无著之法。“于此世界,无著为乐,超越—切感观乐趣亦为乐”,这是佛陀最早教法之一。

(2)、Avyapada,另外一种最难控制的感情就是恼怒、厌恶、憎恚和嗔恨。这就是巴利语所统称的。它吞噬着发火者本人。同时也毁灭他人。巴利语Avyapada原意为非恶意,它同对一切众生无有分别之心,完美至上的慈爱和善念(metta.梵语maitri)相对。满心流溢着慈爱的人不可能对任何人怀恨在心,正如母亲看待孩子如同自己一样,且不借自己的生命加以保护。精神道路的探索者追随中道,慈爱为本,自他平等。佛教的慈爱包容一切众生,动物也为其所摄。

(3)、Avihimsa或karuna.无害或悲悯为正思维的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形式。

悲悯是一甜蜜美德。她使高尚者的慈爱之心为他人的痛苦而颤抖。同佛教的慈爱一样,佛教的悲悯也是广阔无限的,它不局限于同一宗教徒,同一民族,同一人类。有限的同情不是真正的悲悯。

悲悯之人象花一样温柔,他无法忍受他人的痛苦。有时为了减轻他人的痛苦,他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每一个本生故事都很清楚的表明,菩萨致力于帮助痛苦和不幸之人,尽全力使他们得到幸福。

慈爱母亲的身口意总是旨在解救她生病孩子的痛苦。而悲悯就有这样的特征,它具有难以忍耐他人受苦受难的属性,它的体现形式为彻底的无暴力和无伤害,那就是悲悯者表现出绝对的非暴力和无伤害。痛苦之人孤独无助的情景是实践悲悯的最好助缘。悲悯的至上圆满就是消除一切形式的残酷,悲悯的直接敌人就是残忍无情,它的间接敌人就是一般的忧伤。

佛教的慈爱对贫者或富者都有感召力;因为佛法教导信徒要提高低贱者,帮助穷困者、需求者和不幸者,照顾病者,安慰痛失亲人者,同情罪恶者,启迪无知者。

悲悯是出家在家佛教徒的根本原则。

阿度斯黑克勒在谈到佛教的无害时写道:

“印度的和平主义在佛法中得以彻底表现。佛教教导人们以无害对待一切有情。它甚至禁止在家信徒参与制造买卖武器,生产毒品和酒类产品,战争或屠杀动物等事。”

佛陀这样劝诫他的弟子:

“于此,诸比丘,无论他人怎样谈论你,有理无理,正当非正当,礼貌或野蛮,理智或愚蠢,善意或恶意,诸比丘,你必须如此自我修习:我们的心应保持平静,绝不口出恶言,心中常存慈悲,不养恶念,以永不沉落的慈爱心流摄护每一个人,由此而推进、我们应以持久、广大、无边、无量、无咳、无憎的慈爱照耀大干世界。”

摆脱了自私欲望,嗔恨,残忍之人的生活圆满安乐。他们的内心流溢着无我、慈悲的精神。

这对自己和他人都实在是一可喜可贺之事。

3.由正思惟而产生正语,去除谎言、谤言、恶语和绮语。

致力于铲除自私贪欲之人,不可能为了任何自私目的或意图而放纵于谎言或毁谤。他诚实,信得过,不断发现他人的善美,而不是欺骗、诽谤、谴责或分裂其同事者。无害之心生慈爱,不可能引发首先贬低自己的品德,然后又伤害他人的恶语。他所说之言不但真实可靠,甜蜜动听,而且有善益,有意义。

4.接下来就是正业,戒除杀、盗和邪淫。

此三种恶业是由贪欲、嘻恨和无明而产生。当精神探求者的思想逐步消除了这些因素时,染污习俗则得不到显现。他将不会以任何借口进行杀盗。心灵的纯洁将使他过着清净的生活。

5.身口意三业清净之后,一个精神追求的在家居士将致力于净化自己的生活,远离五种生活方式,即贩买武器、贩买人口、出售肉食--旨在屠杀饲养的动物,买卖酒类和毒品。

虚伪之行被认为是出家人的邪命。

严格的来讲,从阿毗达磨的角度说,正语、正业、正命是指三戒(virati),而非相对应的善德。

6.正精进包括四个方面:

已生之恶令消除,未生之恶令不生;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

在八正道中,正精进占很重要的位置。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不是仅仅地旺依他人,或供奉祭祀,一个人才能得到解脱。

一个人身上有罪恶的垃圾堆,亦有善德的贮藏所。通过努力,他清除了垃圾,培植了善德。

7.正念是对身,受,思,意根进行不停的意念。

对此四事的意念趋于消除欲望,以及所谓的快乐、恒常、不死之我等错误概念。

8.正精进和正念导引正定,即制心一处。

以渗透智观,一心不乱作为一种强大的助力,使人如理知见事物实相。

于此八正道中,第一二合为智慧(panna),三四五为戒(sila),最后三个为定(samadhi)。

戒:正语

正业

正命

定:正精进

正念

正定

慧:正见

正思维

根据修习次第,戒定慧为修道的三个阶段。

严格来说,从圆满方面讲,这些构成八正道的因素,意味着八种心智素质(cetasika).它们共同存在于旨在趋证涅槃的四种圣意识(lokuttara)中。

它们分别是慧根(panindriya),寻(vitakka).三戒(virati),精进(virya),念(sati),制心一处(ekaggata)。

所有这些代表了解脱的追寻者努力进取解脱的心态。

[注]

(1)见第六章。

(2)《相应部》,第一品,第62页,参照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86页。

(3)见第33,34章。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