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发布时间:2022-03-21 09:05:20作者:心经全文网

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保障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有:正当的职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谐的关系、健康的心理。

  广义的生活健康,除了无病之外,还有正常、和谐的内涵。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应当远离杀、盗、邪淫、妄语、酗酒等不良语言、行为,从而符合社会道德、国家法律、自然法则。健康的生活,也应该是中道的生活,远离苦乐二边。具体来说,保障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有四个方面:正当的职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谐的关系、健康的心理。

  有一技之长,有正当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能自养、养家。当今社会人口众多而自然与社会资源相对匮乏,这就造成了各种社会环境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如果一个人没有一技之长,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是很难找到一份工作,称心如意的工作就更难。没有工作就没有稳定收入,自己生活都成问题,更遑论照顾家人了。一个为一天三顿饭犯愁的人,又哪有心思去学佛修行呢?所以在家居士为了学佛而不要工作的想法是不对的。

  有些人虽然有一份暴利、高收入的职业,却是非法的,如从事非法捕杀、制黄贩黄、造假售假、商业欺诈、行贿受贿及其他的社会犯罪,一旦东窗事发,除了自己接受法律的制裁、没收非法所得,通常还会连累亲友,最终得不偿失。

  一个人只有有了正当的职业、稳定的收入,能自养、养家,才会有心情、有精力去学佛修行。

  (一)合理的饮食

  避免吃过期食品、变质食品、垃圾食品,脂肪与高糖类食品尽量少吃。多吃五谷与果蔬,避免杀生。动物被杀时因恐惧而分泌“尸毒”毒素,大量食肉会使血液酸性变高,增加身体脂肪,长期食肉易在体内积聚大量毒素,令体味加重、皮肤粗糙。畜生还给人类带来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非典等瘟疫,而素食让人健康长寿。

  定时定量。空腹时间过长,胃部与十二指肠被胃酸侵蚀,会引起消化性溃疡,严重者胃出血。摄食过少,会引起血糖低、晕眩、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饮食过量,使胃胀不适,会影响消化与睡眠。

  食时少语、慢食。这样可以减轻胃部工作量,否则增加胃壁的受损机会。

  进食之后,稍作休息。

\

  避免刺激性食物。浓茶、咖啡、酒等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少烟少酒,远离毒品。

  一天三顿饭的原则: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二)适当的睡眠

  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危害甚大,切莫忽视。如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和判断,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爱美人士的青春容颜与皮肤健康,而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焦虑不安、内分泌失调、免疫力降低,由此诱发种种疾病。

  适当、良好的睡眠则会使人体内出现一系列良性的生理变化,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战胜疾病和身体康复。美国医学教授威廉?德门特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我国民间也流传“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传统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子”是指夜间的23点到1点,“午”是指白天的11点到13点。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开发。但午睡不宜过久,半小时足够,最多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但是也有不少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失眠、嗜睡、睡眠倒错、多梦、梦魇、梦游等。而克服睡眠障碍还是有一些诀窍的。如晚上早睡早起,避免“开夜车”,避免白天黑夜睡眠倒错,当然上夜班的除外。睡前不要剧烈运动,避免暴饮暴食,也不要喝酒、咖啡与浓茶,能避免失眠。白天中午适当休息,但不宜过长,否则影响晚上睡眠。睡眠姿势正确,保持吉祥卧,保证睡时全身放松、气血通畅。睡前醒后保持正知正念,不要胡思乱想,能避免多梦、梦魇、梦游。

  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除了受个人身心影响外,还有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人际冲突、家庭冲突与社会冲突都会直接带来种种烦恼与痛苦,只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才能有效避免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外在障碍。而六和敬与四摄法是一切和谐关系的基本准则。

  六和敬是指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共住是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照顾帮助,避免肢体上的冲突与侵犯。口和无诤是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互相谦让、劝慰、激励,避免言语上的纠缠与纷争。意和同事是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友爱、互相敬重,避免内心里的对立与怨恨。戒和同修是说大家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遵守共同的成文约定,不许有制度上的违犯行为。见和同解是说大家见解一致、理念统一、目标相同,不许有思想上的分裂行为。利和同均是说集体财物大家可以平等受用、合理分配,不许有经济上的特权行为。前三者是和谐的表现,后三者是和谐的本质。六和敬精神正是现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内部人事管理的通用原则,也是政府与社会努力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关系时可以借鉴的指导精神。

  四摄法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就是以自己的财物、知识、情感、体力乃至身命等,不求回报地给别人带来健康、幸福、安全、快乐、技能、智慧等。爱语就是说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调解语、激励语、关怀语、宽慰语,而避免恶口伤人、讽刺诽谤、挑拨离间,爱语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利行就是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给别人带来利益,随时不忘帮助别人、度化别人、成就别人,而不是基于独善其身或损人利己的狭隘、自私的人生价值观。同事就是能与别人和睦相处、打成一片、同舟共济,而不会袖手旁观、拒人千里甚至落井下石。佛教四摄法就是努力去帮助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良性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保障。但有些在家居士认为学佛就应当舍弃世俗的一切社会关系,与朋友同事老死不相往来,与家人亲戚形同陌路,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作为在家居士这样学佛修行,会严重扰乱自己的正常生活,人生中的烦恼与痛苦不仅不能减少,反而会增加,也因此会障碍自己修行解脱。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一种不良情绪都可以撞击我们的生命器官,甚至导致器官功能严重受损。《黄帝内经》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记载。怒时气上,脸红脖子粗,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易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思则气结”,思虑过度能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而出现食欲不振、木讷呆滞、形容憔悴、气短力乏、郁闷不适等。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功能受损。惊恐可严重干扰神经系统,使人出现耳鸣、耳聋、头晕等症状,甚至可置人于死地,俗话说“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应该努力避免愤怒与怨恨、中伤与恼害、自私与妒忌、自卑与自傲等不良心理。而要想拥有全面健康的心理,应当修习四无量心。慈无量心就是希望并努力帮助一切众生获得吉祥安乐,可对治愤怒、怨恨的心理;悲无量心就是希望并努力帮助一切众生消除烦恼痛苦,可对治中伤、恼害他人的心理;喜无量心就是随喜一切众生的吉祥安乐,可对治自私、妒忌的心理;舍无量心就是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可以对治自卑、自傲心理。另外还有佛教的出离心,通过出离世俗的一切来对治贪著,从而在根本上远离世间的种种烦恼与痛苦。

  总结起来,健康生活关键在于八个字——正常、健康、和谐、智慧。正常,包括学习、工作、生活正常。健康,包括饮食、睡眠、心理卫生健康。和谐,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还有关键一点就是智慧,建立无常、无我、缘起、中道的正见,这样才能确保正常、健康、和谐、随缘的中道生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