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楞严禅师及其慈宗理念

发布时间:2022-03-21 09:05:10作者:心经全文网

  楞严禅师及其慈宗理念

  关键词:楞严禅师·慈宗·弥勒·人生佛教·人间净土·禅·瑜伽·现代· 悲华

  一、楞严禅师简历

  ——一朵盛开在人间的大悲白莲

  楞严禅师,汉族,出家法名楞严,别号悲华,又号浊世孤僧、遍入风。曾有法号:寂照光觉、楞严海会、清智悲华,阿利雅(巴利文)、贝马向丘(藏文)。

  1970年12月25日凌晨生于福建沿海村庄的一个革命干部家庭。

  1991年8月大学专科毕业。

  同年,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慧瑛方丈座下归依佛门,取名为寂照光觉。时为长老所器重,欲令其留寺出家并传法授座,接任主持。

  1993年2月14日,从福建北上,投奔江苏扬州高旻寺求法,礼坤山长老为师。时亦为坤老所器重,纳于门下,悉心栽培,成为长老所收的最后一位关门弟子(据说长老一生仅收过五名出家弟子),取名为楞严海会,不日又传法为临济和曹洞二宗得法禅人。(注:坤山禅师乃禅门耆旧,与已故的大德长老如在厦门南菩陀寺的妙湛老和尚、大德密参老禅师和现在江西云居山的慧通老和尚交往甚密,在解放前就于高旻寺随近代禅门巨匠来果禅师参禅,并为其器重,文革期间高旻寺经历法难,老师父亦佛心不动,待国家恢复宗教政策后又与仁义、密参诸师回到高旻寺,为恢复寺院不遗余力,功勋卓著。)其后,在这近十年的时光里,禅师又历经了种种磨练,慈悲和智慧逐渐增长。2002年夏,禅师再次远赴云南边境求法,得遇傣族高僧苏康敏达尊者,尊者乃近代南传佛教大师马哈希的法子,其20岁即随马哈希出家受戒,学问和修学兼优,与现居原“金三角”地区的据说神通第一的缅甸高僧兆蒙松大师法情深厚。禅师乃尊者所收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出家弟子,亦为尊者所器重,获其悉心传授四念处实修法要,并特嘱将来将四念处内观禅法传布中国大陆乃至他方。随后,禅师又远赴四川成都和阿坝甘孜等地,接到康定金刚寺布楚尊者(时任中华大藏经对勘局办公室主任)的法脉传承和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大圆满实修圣地亚青寺阿秋法王的法脉传承,其依止恩师为法王二大心子之一至尊普巴扎西。至此,禅师基本上完成了此生修学佛法、遍参明师的夙愿,并开始摄受徒众,教导其学佛修行。

  禅师自归依佛门以来,发弘誓愿,志求广大教法,先后游历了福建、江苏、云南、四川和缅甸边境等地,集汉传、南传和藏传佛教的参学经验于一身,这为其后来发愿继承太虚大师慈宗人生佛教的遗愿,发扬弥勒精神,建立各地悲华道场,开展禅净密瑜伽体验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禅师修学刻苦,博闻强记,广泛涉猎汉传的净土、唯识、天台等,藏传的宁玛、噶举、萨迦等,南传的丛林派、学院派等各宗各派,尤其对汉传佛教根基学养深厚,又因为曾到过缅甸、藏区等地参学,故又十分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在扩大了自身的佛学和禅学素养的同时,又自然地继承了汉传佛教之外的其他流派的禅法,因此其教法显示出了注重传承、强调融合、不拘一格、活泼清新的格局。

  (禅师弘法简历)大约在西历2003年10月,禅师结束游历,返回内地,经由四川甘孜、康定到成都,最后到达故乡福州。因偶然上网的缘故,接触到互联网这一现代交流工具,通过在线进行答疑和讲经,遂开辟了网络道场;与此同时,又先后住锡过宝莲寺、万佛寺等寺院。05年3月主持福州闽侯云林禅寺。06到07年禅师身体伤病,同时也前往一些地方弘法,但成效不大。08年10月启动黑龙江安达弥勒慈化院。2009年5月,禅师进驻福州林阳寺,开始组织并开展了几次禅净瑜伽体验营活动;同时又前往各地,建立各种修行缘点。09年9月,开始江苏无锡法缘。10月,在福州举办国庆师徒见面会暨瑜伽法会。如是略说。总之,几年下来,禅师与众多的有情众生结下了殊胜的法缘,如此胜缘还将继续蔓延,直至四海。

  禅师认为,真正的大乘出家行者,必然是“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因此淡泊名利,一直不重寺院之营务和产业经营,唯重弘法和修行,为契合众生根机,随顺时代特点,乃集各家之所长,总而弘扬慈宗,提倡能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人生佛教”,平常则着重于成熟行者的法器并教授其禅净密瑜伽的修行方法。禅师继承和发展了太虚大师的理念,虽承接了多支法流,但又不特为某一宗派之子嗣;不只是弘传一经一论一法,而是平等宣扬各宗诸乘;尤其在发扬佛教传统的同时,又根据时代特征,不断改革弘法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关于禅师,特别值得一提的几点是:

  一、多年来都是潜心于佛法,默默地依止在明师座下修行,直到因缘成熟,才开始讲经说法、度化有缘;

  二、牺牲了很多个人闭关修行的机会,辛苦地致力于佛法的普及和对有缘大众的引度;

  三、坚持爱国爱教、平等博爱的精神,认定中国佛教的发展必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禅师认为,佛陀是爱国爱教爱家庭爱众生的典范,所以,佛教徒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仁爱自己的家庭,对众生心怀慈悯心,为人正直诚信,这样才有资格作真正的佛教徒。禅师认为,佛教是一种神圣的信仰,他不是简单的理论、学问和哲学,所以,佛教徒一定要爱教。爱国爱教,这是对现代中国佛教徒的基本的要求,还得加上一个爱家人爱人民爱众生。总之,要有慈爱之心。禅师认为,佛教的法师应当以振兴三宝、庄严国土和提高人的素质为己任,禅师自己则每到之处必关心社会,提倡慈善优雅之文化,赞叹孝爱感恩之教育并推行身心灵的禅修训练,力争用佛法来增进社会文明、匡正道德人心和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富强文明与和谐进步作出新时代僧人应有的贡献。在教内,禅师认为要加强僧人和居士的基本宗教素养和全面教育,提倡重信仰、重学修和重功德之风,避免日益加重的把佛教世俗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另外,对南传、藏传等不同地区的佛教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不可照搬照抄,提倡以汉传佛教为主,与各宗教平等地交流和互相学习。

  二、为什么要弘传慈宗

  慈宗,即以慈为宗、亦名弥勒宗,是由太虚大师在上个世纪初所提出并弘扬。太虚大师为将佛法总摄于未来佛慈氏,提出慈宗之说,曾在厦门南普陀设立慈宗坛,并建有慈宗学会,后因战乱而中断。衲以为,大师之所见定非凡品,其深远意义实非三言两语可胜述。那么,慈宗是否为区别于传统各宗而并列之一宗呢?否。慈宗并非专宗而是寓宗,其精华就是要尊崇和发扬未来佛弥勒的精神和理念以适应末法时期的佛教,它具有承前启后、融会贯通、立足人生、面向未来的特点。那慈宗是否仅是净土宗的一支,仅仅提倡弥勒之兜率和人间净土呢?亦否。慈宗并非如提倡往生极乐世界的莲宗一般只是宣扬求生之信愿行,其以瑜伽大师弥勒为宗之说,使其早已超出净土宗的范畴。弥勒者,继承释迦遗教之未来众生的大归依处,连往生西方净土法门亦在其守护之列,慈宗岂可简单地定为净土宗的一支弥勒净土宗呢?

  慈宗的名义,太虚大师曾专文介绍,所说甚详(见《慈宗名义》)。衲以为,慈者,有三义:慈氏菩萨、慈心三昧(弥勒慈悲禅)和慈悲大爱是也,这其实也点出了慈宗的三宝归依境之核心内容。慈氏菩萨本来就是佛,继承释迦遗教为法主之体,慈心三昧则是教法核心之相,慈悲大爱为其僧伽住持之用,故其慈之三义亦分别契合于佛法僧三宝之义。

  慈氏就是弥勒的华译,弥勒象征着佛教的欢乐、吉祥、宽容和大爱的精神面貌,他的教法是典型的人间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生主义、乐观主义和和平主义,与当今世界人类人心的追求和向往何其吻合!弥勒佛也是未来世界的希望所在,他所劝导往生的净土主要有:龙华三会时未来的人间净土、现在的兜率内院净土和现在西方的极乐世界净土,因此见到弥勒就是见到大同世界见到理想的国度。弥勒佛在中国有位家喻户晓的化身——布袋和尚,这位胖和尚乐天自然、胸襟袒露、大度能容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在今日广泛提倡和谐社会的中国乃至当今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更突显出他的现实意义。

  在佛教里面弥勒还是末法时代多难众生尤其是刀兵劫的守护者、业深罪重众生的接纳者、末法时代重振三宝降伏魔怨者、纭纭众生进入佛门的接引者和未来世界的人天导师、一切众生之大归依处。弥勒还是授众生菩萨戒的教授阿奢黎,也是印度大乘空有二宗之有宗瑜伽广行派和中国唯识宗的宗主,同时还是密教里面非常重要的本尊。

  在流传于于当今的全世界三大佛教(汉传、藏传和南传)流派中,除了佛祖释迦牟尼,只有弥勒被普遍地承认和接受。

  弥勒崇拜和弥勒净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最广泛的信仰,我们了解到,唐代前的佛教建筑和图案有关弥勒的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其影响力之深远。今天的弥勒更是因缺乏而急需呼唤世界温暖友爱的现代人之亲切所需,未来的世界则更是属于弥勒佛的世界,因为弥勒是继承释迦牟尼佛位的未来佛,所有的佛法,无论大乘小乘还是显教密教,都能遇到弥勒的身影,一切的佛法都可以统摄在弥勒之中,所以我们恭敬地尊称为“南无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在未来世界的佛教中,再也没有哪位菩萨比弥勒更切近我们和更容易加以依托和代表了。

  总之,慈宗是以慈为宗,大悲普度的人生佛教,于人生最为贴切,其强调直接从人乘的提升而趣向大乘的境界,特为末法时代众生重视人生的特点所建立,是佛陀思想的大集成,是佛教宗派的大融合,是修炼法门的大统一。让我们继承太虚大师的遗愿,高举释迦遗教的大旗,将慈宗弘传于当世和未来!让我们衷心地祝愿弥勒教法兴盛,慈灯常照耀!愿慈悲常在、*轮常转!愿佛法为迷航者指明方向,为黑暗者点亮心灯,为贫穷者带来富足,为孤苦的漂流者提供温暖的港湾! 南无弥勒尊佛! (三称)

  三、提出哪些契合当代的办教理念

  (1)办教精神:以大慈爱为动力,以大悲心为根本,以大菩提智慧为因,以方便利益众生为究竟。

  (2)办教原则:以三宝为中心,缺一不可,一切以有利三宝、护持三宝、归依三宝为准则。

  (3)办教宗旨:贯彻“三佛主义”(佛僧、佛化、佛国),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弘扬佛法,实现人生的美满幸福和最终的解脱。

  (4)办教目标:普及佛法教育、净化社会人心、改善弘法环境、完善学修体系、培养佛教人才。

\

  (5)办教方略:抓住心灵关怀和身心修炼为主线,走因果教育、慈(爱)心教育、信念教育和功德回向的道路,注重佛化家庭、禅化人生和瑜伽修行生活,强调佛法的感悟和体验。

  (6)办教方针:面向有缘、应机设教、简明易行、可以持续。

  (7)办教思想:慈以化众、严以治乱、忍以修行、敬以端正。

  (8)办教理想:弘扬人生佛教,建立人间净土。

  (9)办教特色:让人人理解佛教,让个个修学佛法。

  (10)办教风格:发扬弥勒精神,体现欢喜、祥和、宽容和大爱,强调专、精、美、巧。

  (11)办教战略:在城市里注重讲学和共修,在生活中行禅;在山林中注重农禅并举,在劳动中行禅;在网络上注重互动交流、信息共享。努力将佛教人间化、生活化、科学化,注意最终要形成功能全面的现代佛法教育培训和服务中心。

  四、针砭时弊的三大救生圈、四大主张和三大重点的提出

  慈宗高僧慈航菩萨曾提倡“教育、文化和慈善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太虚大师另一继承者星云大师主张“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可谓深谋远虑,亦符合台湾佛教的现状,然今天时代日新月异,祖国大陆气象万千,衲以为为救时弊,应再提出“信仰、体验和功德是当今佛教的三大重点”的理念,主张“以信仰树立佛教,以体验认识佛法,以功德改变命运。”。综合对慈航菩萨和星云大师的理念理解,窃以为大师们所说皆是精要,但是不要将培养人才简单地理解成只是知识教育而应注重修证和师传,要加强训练和综合培养;不要将弘法和传播佛教仅仅依赖于文化而应注重宗教体验的参与和分享;提倡慈悲精神不要片面的追求慈善而要讲究功德利益下的救世扶危;讲净化人心不要一味强调集会共修而要注重悟道者的经验、虔诚信仰的力量和宗教艺术环境的潜移默化。

  五、理想中的弥勒小道场

  ——对佛法不兴盛地区建立悲华道场的开示

  “最好找一所够大的寺院、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假如没有条件,家庭或农庄式的佛堂修行点也可以。只要能至少供一尊人人见了都能接受,人人都生欢喜心的弥勒佛像就行。

  场所的装修不是很重要的,关键是要组织什么样的的活动。一定要简单的活动。比如就是一个念佛,然后一个佛歌,就够了。还有再一个绕佛转塔,那就好得不得了了。只要把念佛、佛歌和绕佛作好就可以了。得先念佛、佛歌、转绕,然后再去玩和干活。假如没有念佛、佛歌和转绕,聚会在一起就什么感觉也没有,心都是散的,没有宗教的感觉。在这个基础上有条件的就可以集中讲经说法和组织大型的佛事活动或修行活动了。

  设施呢,只要有几间房子,然后有大院子、有地就是最好的了。场所布置要方便管理,不是管理方便。要点就是:一、谁都可以参与和操练的。二、谁都可以接受和简单的。三、不管他什么程度都可以受益象流水始终不流出排水沟一样。

  活动的地方居民若太多,隔音不好,就不容易开展活动,但是如果是大众可以接受的那影响越大越好了。

  其实呢,一个理想的道场,无非就是念佛,绕佛,拜佛,唱佛,具有佛的气息就好了。一切都是简单的但是却可以涵盖所有。不要太复杂和太精致的安排,那样无法操作,很难让大众理解,而且会形成一小部分人排斥大部分的人的局面。就是要把佛教进入人们的生活,让大众接受,让不同层次的人都能接受,从而形成人生化的佛教,这个就是弥勒道场慈宗人生佛教的理念。 ”(楞严禅师于08年底于网络开示)

  附:

  一、慈宗名义

  二、禅诗一则

  寂照

  唐·香严智闲

  不动如如万事休,

  澄潭彻底未曾流,

  个中正念常相续,

  月皎无心云雾收。

  唐代香严智闲禅师,青州人。年轻时便厌恶世俗,辞别父母,出家投佛。

  最初,香严在百丈怀海禅师处,秉性聪敏,博通经典,但始终没有契悟禅道。百丈死后,他便到百丈的大弟子沩山灵佑处。

  沩山问香严道:“你在先师百丈处,听说是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因为你聪明伶俐。不过你用这种方法学禅,还是依赖理智与概念的把握。你能不能把生死大事的根本,也就是父母没有生你之前的根本说给我听听?”

  这话问得香严茫然不知所措,便把平时看过的书翻遍,也还是找不到答案,深感画饼毕竟不能充饥,于是恳求师父为其说破。

  沩山开示道:“如果我现在替你解说,将来你一定会骂我。就算我说了,我所说的还是我的,绝对不会变成你的。”

  香严一气之下,发誓:“这辈子我再也不学佛法了,还不如做个到处化缘乞食的和尚。”

  于是,他到处云游。

  一次,他暂住到慧忠国师的遗址古寺里……他正在除草时,偶然抛一块瓦砾,击中了竹子,清脆的一声响,撞击着香严的心,终使得香严顿然大悟。

  于是,他回到住处,沐浴焚香,朝着师父的方向跪拜:“师父,大慈大悲,你对我的恩情胜过父母,如果你当时为我说破,哪有今天的顿悟呢!”乃作偈曰: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