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修行终觉浅,觉知义工要多行
发布时间:2024-12-29 02:04:32作者:心经全文网“做义工,既是参与菩提书院的事业,也是修学的重要环节。这种重要性,将随着修学的深入而不断突显出来。可以说,当这种重要性逐渐稳固并成为人生头等大事时,我们才算是真正地走上了学佛之路。”——济群法师
导师在义工培训时开示:“学佛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过程,是我们尽未来际实践的目标。做义工是修学的一部分,所以做义工期间,我们也是在时时检验修学,时时成就内心的解脱。”而且,导师说他也是义工,是和大家共同修学、共同走在菩提道上的义工。
作为刚刚进入同喜班半年的我,对做义工的态度还算积极,但主要原因来自于喜欢书院,所以爱屋及乌。自加入三级修学后,与同修师兄们相处融洽,师兄们对我很好,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也很大。并且,进入三级修学后,我感觉整个人也日趋平和,心态较之前好了许多。因为内心认可三级修学,所以,对做义工也产生了一定的好感。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义工师兄们的微笑。他们总是那样的和蔼可亲,笑容如沐春风。这种由内心透出的喜悦,也让我对义工行心生向往。观照自己最初做义工的原因,就是秉着对书院的喜欢和对义工师兄行仪的向往才参加的。做义工期间,我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也没有为众生求解脱的发心,完全是持着世俗的心态来做的。所以,义工做了一些,但是收获并不多,自己也没有得到那种向往的、法喜充满的微笑。
在小组共修《义工,最有意义的工作》这一课时,就义工行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重要性,大家展开了讨论。通过数数思维,我才如梦方醒。原来,做义工这件事一直还未入我的心行。做义工的时候,我往往觉得自己是在尽义务,是帮忙,还没有以修学的心态,没有历境炼心的紧迫感,更没有身为佛弟子服务大众的主人翁意识。我对义工行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服务大众和三级修学两套模式是相互促进的。我们可以从班级师兄的分享中更好地体悟法义;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义工行中获益良多。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的分享,可以考察自修的情况;义工行的经历,可以检验我们对法义的落实和心行的成长。
还有一点分享,自修和共修尽量不要落课,平时参加培训课程也要多多益善。义工行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感悟,就是每一个人因为人生经历、阅历的不同,对不同问题的感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师兄谈起佛教的环保思想时,滔滔不绝、感悟颇深,而对人生五大问题可能思考得不多;而其他师兄可能对人生五大问题思考深入,但学习佛教的财富观时,却没有了思路。所以,三级修学设置的小组和大班共修,也是为了促进大家互相学习,碰撞思维的火花。法义精深,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无法理解得面面俱到,而众位师兄一起,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使我们理解的法义更为深入。
义工行也是同样,偶尔为之,可能恰好这份工作你比较擅长,或者这个工作本身轻松,再或者做义工这天你“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感觉做义工很开心。而做多了,总会产生一些烦恼,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修行的机会了。
举个例子,我前几日参加西园寺三德楼开光法会,做停车场的义工,就是把受邀请的车导引进来,没受邀请的车禁止通行之类的。做了一上午,感觉还蛮轻松的。
而最近参与编辑“每周一素”栏目,就生起了一些烦恼。我自认为有自己写作的文风,改文字很是纠结,我的一些审美与写作方式过于发散,与模式不完全契合。初做编辑义工,各方面沟通也不太顺畅,就产生了一些抱怨,自己也观照到我执的顽固。所以每次与主编师兄的思路不同时,我都先平静一下,想一想自己的问题,晚些回复微信。这样,沟通就平和顺畅了许多。
最后发现,结果总是好的。自己喜欢华丽文风,往往不考虑读者受众的感受与阅读方便,还是老的编辑义工更有经验,我也学到很多。相比停车场的义工,这次做义工就更能历境炼心,思考得多,收获也会更多。
义工行,不但能历境炼心,而且能检验自己的修学情况,看到自己的不足。希望自己平时能精进修学,然后多做义工而知不足,再针对不足而促进修学,从而早日成就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