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别把寺庙当成圈钱的“跑马场”

发布时间:2024-06-11 02:03:00作者:心经全文网
别把寺庙当成圈钱的“跑马场”

昆明盘龙寺决定暂关山门(图片来源:资料图)

有句话说:“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说的是尊教礼佛,拽到世俗化层面来讲,也是要求他人敬重宗教文化,别破人“梵行”。可在当下,有些地方、部门却轻易动“道人”的道场,将权力之手伸进寺庙院墙内,激起僧众怨愤,酿成“寺庙—政府”冲突。

据报道,8月15日,昆明千年古刹盘龙寺首次闭门谢客,寺庙方面贴出告示称,当地县镇两级政府要将盘龙寺“商业化、公司化”,所以闭门抗议。当地镇政府则回应称,是沟通不充分所致。而就在今年年初,云南4A景区鸡足山全山寺庵同样关闭寺门,原因也是不满寺庙被商业化。

闭门谢客,以拒斥利益侵蚀;张贴告示,直言其扰乱秩序,涉事寺庙在谢绝式姿态呈现和明文公示中,都表达着对“商业化”的不满,其主张既含愤懑,又显无奈。正因如此,它在网上引发如潮的舆论声援。

寺庙是修行之地、朝佛之所,所谓“六根清净”,其净土氛围与庄重仪轨不容侵蚀。而据了解,在底蕴深厚的盘龙寺,更是有着“禁止在寺内进行商业活动”的千年清规。其空濛脱俗的气场与少为凡尘所染的格调,也是吸引香客前去朝拜的关键。无怪乎,许多网民都对其“商业化”持以否定态度。

当地政府将盘龙寺关门事件的因由,归结为“沟通欠缺”,这确实点到了问题的一方面:有关部门拟对盘龙寺“提档升格”时,并未通知寺庙方面,更未与其充分沟通,这也为隔阂形成埋下伏笔。但应看到,根本问题仍在于“商业化之争”。寺庙方面透露,当地政府部门对该寺提出了许多商业化构想,建成文化展览馆等。而当地政府表示,这份规划仍是初步设想,就算要实施,也会和寺庙方协商。

尽管说,相关政府在作出“初步设想”时,有无利益盘算,还不好断定,但以行政之手干预庙务,欲将其“商业化”,罔顾寺庙沿袭至今的清规,本身就有僭越之嫌,有违角色伦理。也正因其擅性决断的行政本位倾向,它被质疑是“挟佛敛财”,是对寺庙权益的裹挟。

将清净的佛门道场变成利益场,将寺庙变为创收资源,这般做法,应该说已是屡见不鲜。现实中,有些地方、部门动辄借地产开发、旅游等名义,轻易将寺庙挪移或拆迁。

比如陕西扶风县法门寺景区,该景区寺院的每一个功德箱,都有创收指标;每一尊佛像,都有供养的明码标价。而前不久,南昌市规划建设“南海行宫”,拟将2座男众寺和1座女众寺拆掉合并。该事件也以“僧尼同寺”噱头引发舆论哗然,它虽遭到多方反对,可当地有关部门仍表示“建定了”,但会另行选址。其硬性“撮合”的举动,究其意图,就是将宗教变成旅游业的附庸。

动不动就打着“打造展示宗教文化场所”之类名号,对寺庙活动“横插一杠”,其本质就是行政权越界,是对寺庙文化与宗教风俗的不尊重。强迫寺院商业化,混淆了宗教场所、公共文化设施的定位与功能,损害了公众游览带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寺院体验质量。到头来,它难免埋下祸患伏笔,激起矛盾。要知道,法治视域下的宗教管理,其实也更讲究对寺庙等的权益保护、社会服务。

当然,有些人会深层追因,从教产所有权归属等角度去剖析,为什么某些地方政府会用利益侵蚀寺庙文化蕴涵。盘龙寺当地镇政府也说:“盘龙寺上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是以政府主导建设”。个中反映的产权问题,确实需要廓清。但即便如此,也没理由强迫寺庙卷入商业化程式中,干预其宗教自主权,而国家宗教事务局也早就明确表态,反对利用寺庙道观搞旅游开发。

用“商业化”指令逼得寺庙闭门抗议,这幅“被逼急”的现实图景,尤显荒唐。说到底,寺庙不是圈钱的跑马场,不是权力可随意染指的“势力范围”,作为地方政府,也该谨守谦抑与规则意识,尊重寺庙文化、宗教礼制,也守住权力边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