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发布时间:2022-10-08 08:47:34作者:心经全文网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阿含经有四种: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为何我们说它和人间佛教 有关?过去都将阿含经归入小乘佛经,但小乘都是厌世的、自了汉的佛教,以证 阿罗汉果为目的,此种佛法会是最原始的佛法?现代佛教界以成佛为境界的大乘 思想如何与小乘思想做一区别?事实上大、小乘的名称是历史上出现的,佛陀时 代并无此分别,一切佛经均是历史上形成的,即佛入灭后,印度之佛弟子编集而 成。我曾以“佛经的结集与特色”为题做演讲,有兴趣者可向台北慈济文化中心 询问。早结集的经典即被称为小乘,晚结集者称大乘,由此来看阿含经较不致有 偏见。阿含经被视为小乘之因乃是隋唐佛教禅净很兴盛,尤其是天台、华严之思 想,受其判教的影响,阿含经被判入小乘经典,从此位贬低。近百年来才因历史 考证的发达而被肯定。二十世纪来,世界佛教的学术研究,对佛陀思想的阐述、 诠释、进入了新的领域,但我们并非否定、抛弃传统。佛是神?人?其境界何者 可信?现代佛教对佛经都有一新的看法,修行的观念亦赋予现代化意义,我们都 将一一讨论。以上就阿含经的历史地位及文献史上的意义来看。接下来由阿含经 的结构风格来看出人间佛教的特性:

  大小乘佛经结构不同,小乘经有地点、人名、时间,大乘经却不在人问说法,阿 含经中尤其明白交待地点、对象,由此可看出其人间性。印顺长老的妙云集之“ 以佛法研究佛法”中曾提到:“大乘佛经是艺术化的,小乘佛经是科学化的”。 宗教境界往往是宗教徒的心灵境界,在现实人生环境中或许不存在,但在一个宗 教徒的心灵世界中它是可能真实的,例如入禅定者或能真见十方世界正有佛在说 法,可是未达此境界者却无法真信之,故不能因大乘经典的艺术化而否定其所述 的世界,只能说其表达方式是艺术化的,读大乘经典要以宗教的情操、心灵来看, 对其描述的境界不要太执着。

  阿含经处理的问题有其生活性,例如宇宙多大?宇宙初终为何?此类形上学问题, 佛的回答是“无记”,即无答案,如此可明白原始佛教无形上学,但传到中国受 三玄(易、老、庄)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些玄学化,偏离了非玄学的原始佛教。 尤其阿含经中很贴切的落实在每个人实际问题来谈修行。大原则地有神通者不一 定断尽烦恼,断尽烦恼者不一定有神通,故不能以神通的有无来判断修行的境界。 原始佛教的特点是针对我们的身心来讨论问题,而身心离不开色受想行识。“色 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于色如实知”;意指感受外物后身心所生起的喜 悦(色味)、烦恼(色患),解除外物所引起的痛苦(色离)等都要就事论事, 清清楚楚,这是修行人很重要的观念。除色之外,精神上的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受集、受灭、受味、受患、想集、想灭、想味...等,阿含经上均说得明明白 白,可见当年佛陀指导任何人修行都能契其根器而不谈玄学,其人间色彩、生活 及亲切性。

  阿含经(三四五):“以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老、病、死,何等为三?谓贪、 恚、疑...”,其中的“身见”指把一切法、境界执着有永恒不变的实在性; “戒取见”指错误的宗教行为、不会乎因果的修行方法;一疑见一指对佛、法、 僧、戒仍有执疑。此段阿含经告诉我们要断贪、恚、疑、之前要先断身见、戒取 见、疑见,在此也可看出修行是有渐次性的。中国佛教讲了一大堆但最缺修行方 法,倒是密宗次第论的渐次性很值得探究,今天节录此段正好谈到修行的步骤。 前面所述要断四疑,经上更说明有在白衣若断四疑,但戒取见尚未断者,便已趋 向须陀桓果,且今生或来世,求福得福,求寿得寿,所愿皆得,故众生须称念三 宝。另外“不律仪”指好戏论、不端庄;“不信”指不信佛法因果、善知识;“ 难教”指不听教化。“不欲闻法”针对台湾目前弘法太多,反致有些信徒自以为

  听了不少而失去积极闻法的心,我鼓励大家要多争取闻法的机会。此段最后的结 语是离无渐、无愧、放逸后才能依序渐上修行,所以大家要有此观念。

  “愿消三障诸烦恼”中的三障指惑、业、苦,要先断惑(身见、无明惑),才能 消业、苦,方法是修缘起观,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绿灭,此有故彼有、此无 故彼无”。因缘是条件与条件、关系与关系和合,人生的成败聚散均有其因缘, 从缘起观的正见才能彻底了解生灭法。至此,仍要将阿含经上的几个例子来加以 说明,看阿含经要看出佛的真正本怀,佛的知见及对于适应印度文化、社会的内 也要明白,例如从四阿含中可发现早期无持咒修行的,因印度处热带,许多出家 众有时在打坐中会遭毒蛇咬死,引起大家的困扰而向佛陀请示,佛陀教之打坐前 持某咒来避免毒蛇咬;又如结夏安居原是外道所有,出家众外出托钵常因雨季而 身染泥泞,且雨季虫多易踏死之而遭外道讥嫌,故佛才制定出家众亦要结夏安居。 直读阿含经不太易懂,故须参见学者研究的论文,例如印度宗教与教的关系、印 度哲学与佛教等,才能分析出那些是适应印度传统宗教的东西,然后把握佛的卓 越正知正见、佛超越古代印度外道理论的地方。直接地说,若从思想上来看其卓 越处,则是缘起论、因缘论,故想深入佛法者一定要证悟这些道理,又如四圣谛、 十二因缘、三法印、八正道、四念处,均是佛陀的根本思想。在此提醒各位,若 研究原始佛教则要多注意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的人物和行为表现,如此读阿含经较 不偏差,因为不论有无证果的比丘、比丘尼,其间随缘度众的情形很普遍,且那 些阿罗汉很像菩萨,并非自了汉。阿含经早提到菩萨摩诃萨,可见这些观念是来 自早期佛教经典,只是不常见而已,这是因佛出世于古印度,当时婆罗门的奥义 书解脱思想充满厌世,急于个人的解脱,佛门下的出家众又多来自这些厌世的沙 门,而佛的因材施教,才会教之解脱法门。但一些大尊者,如舍利弗、目健连等 已证阿罗汉果,他们表现的就是积极的游行人间、讲经说法,故考证阿含经中的 人物可发现有着浓厚的菩萨精神,若视其不具大乘精神,则是错误的。我们要开 始纠正一直深受随唐判教后对阿含经的看法。

  如何修禅定?初禅、二禅等境界如何?这些在阿含经中都有描述,且无交待不清 的地方。各位若读阿含经最好倒过来读,从增一阿含开始,因其对同一件事的描 述要比杂阿含清晰、简明;中阿含主要在说佛法与外道的关系;长阿含则叙述比 丘修行的境界。

  阿含经中大多是佛陀弟子问法后,佛才开始说法,才有佛陀主动开示。杂阿含经 (六三九)中提到在修四念处前,佛陀要弟子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我 此点之因乃感于目前台湾谈修行、证果的风气很盛,若从早期佛教、原始阿含经 来看,必先进入四念处才可能谈证果,而进入四念之前又须先净其戒、直其见、 具足三业(身、口、意)。戒的含义很广:五戒、八关齐戒、菩萨戒,五戒事实 就是道德的规范、端正的行为。修行人若戒的基础不好,则说能证果是不太可能 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 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所学必有问题,尤其 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懂就说不懂, 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上 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 业而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 察其佛法的正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 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 想、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余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 恼,烦恼因欲望而起,欲是什么?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 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 经:“五欲为色、声、香、味、触,然彼非欲,于彼贪着者,是名为欲。”意为 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 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嗔、 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应无所住而 生其心”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不是在生活 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于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 实亦从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 示要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 如实知。也就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里很清楚这些境界怎么来,来多久, 什么原因会使之消失、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 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 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 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 尤其是进入中国后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 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于佛法。

  佛法的涅槃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槃?如何证明?何 以佛陀所开示的涅槃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 自思之,即四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 果,集是因;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槃者 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 确之后,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 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 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何谓缘起?苦、集 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能融合四圣 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的 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 观较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 以为只用思辨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 生命不朽的肯定。近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 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 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于古代人类对生 命死后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 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 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发展已趋完全 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后的意义。 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 年前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 佛教对生命的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 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 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 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 时,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 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后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 确的话,正定亦将有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后才 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里对这些均有清楚的 描述,甚至从初禅到四禅的现象,从初果到四果的境界亦都详述。所以若将四阿 含研读一番的话,则清晰的概念,同时更能发现大乘经典、论典大多从四阿含的 观念而来,例如,大智度论是四阿含经的衍伸,连典故都一样。得正见者,为阿 含经中所谓的四证净,即对四种现象、四种境界是清净不疑不惑的,此四证净为 对佛、法、僧、戒证悟到清净的信心,这种人叫须沱洹向,是将进入初果(须沱 洹)的人。证初果的人能断三结:

  (1)身见:即自性见、我见。

  (2)戒禁取:错误的宗教行为。(有些宗教仪式或表征物,只是方便引导,

  不可当修行的了义。)

  (3)疑:对佛、法、僧、戒旁徨困惑。

  现在说明佛、法、僧的真义。“佛”非偶像、权威、依赖,但为何又要归依佛? 实因佛为先知先觉、功德圆满、福慧具足,是人天导师,人间因佛出世才有佛法, 我们今日享受释迦佛遗留下来的佛法,更要怀有感念的心情。“法”是指从此岸 到彼岸,烦恼的解脱,得到清凉。从早期来看法是四圣谛、八正道,但后来的翻 译愈来愈多,有八万四千法、了义不了义,究竟与方便...,那么到底法是什 么?要归依何种法门?事实上法“不生不灭、法尔如是”。佛出人间、佛不出人 间,佛已离开人间,法本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法性常在、法尔如 是,如此才真正契入实相正知正见。“僧”意为众,应包含七众弟子,故近来有 人以为在家人亦可称为僧伽,不专属出家人之称,这样才能避免像婆罗门教的阶 级观念。事实上,以崇拜僧人的心态去归依、礼拜他们的观念的确是错误的,但 若拜居士为师而代替三宝,则在今天来说仍属谤三宝,因拜师虽可,但不能完全 取代三宝的角色。此意非指僧尊俗卑,而是在缘起的世俗谛之中,仍要有伦理观, 宗教的伦理观是遵循三个道德原则的:

  (1)自增上:归依佛。

  (2)法增上:归依法。

  (3)世间增上:归依僧。

  七众之中真可为归依师的共有比丘、比丘尼,而未受具足戒的沙弥、沙弥尼不论 出家多久或年岁多大,都无资格当归依师,且非一旦成为比丘就可马上当归依师, 而是要懂佛法、有戒、定、慧、有知见者才堪为依止师,故不会说法的比丘、比 丘尼亦不可为依止师。至于居士能否讲经说法,能否成立居士林?印老的说法是 在二种条件下是可允许的:

  (1)从人来看:需是有德有望的居士,如李炳南居士。

  (2)从财来看:弘法所需的钱财需合乎佛制,因为其属四方僧物,故不能取

  回家当私用。出家人亦如,此除了三衣一钵外,信徒供养的

  财物均属常住的,只能取几百元买日用品及车费。另外,居

\

  士讲经说法之前要先称念三宝,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且在为

  僧人讲经说法时需依佛教伦理与僧人平座或坐下座。所以归

  依佛是对生命人格完美的认同、归属,归依法是对真理解脱

  的不二法门之认同归属,归依僧是对一清净和合的群众组合

  之认同归属。

  再来是论出家、在家的色角分别:出家人的正业正命应是勤修戒、定、慧、经律、 论。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随缘托钵、受供养才是本分清净的出家人,而非 放弃修习,参与在家人即可做的社会福利事业为最终目标。在家人的正业正命有 四点:

  (1)方便具足:即正当的谋生之道、一技之长。

  (2)守护具足:守护所赚的财富,按佛陀所示的四分制善处理之。

  (3)善知识具足:人一辈子中最好的宝物非财产,而是良师益友。因人的本性非恶,只受环境、朋友的影响,故不可不慎。

  (4)正命具足:居士过活养家的经济来源要正。严格说来、捕鱼、卖酒、骗术等职业在佛家的观点是非正命的。

  修行人一定要具备正见、正业、正命,若不合乎三者,不可能有正定,更不可能 证初果,其中最重要的为正见。就世间正见来说是信因果、信业报、信善恶、信 圣凡,由世间正见中肯定三宝及戒律而得清净的信心。阿含经云:若一在家人对 三宝得清净信心,则求福得福,求寿得寿,所愿皆得。就出世间正见来说是观缘 起。真正证得缘起能破三见,破三见者即证初果。破自性见的方法缘起:此有故 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离有无二边而求中道,是为破自 性见。凡是有均为因缘有,无均为因缘无,没有断灭的无,也没有实体的有。经 云: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空性即真谛。阿含 经云:缘起是俗谛,是五蕴、十二处的有为法,有为法必是生灭法、生灭法必是 染污、有漏,但有为法的生灭可导入不生不灭的无为法,故有云“色即是空”。

  读阿含经可强烈感受到人间佛教的真实性,因其所载之地点、人物均是真实的当 代史实。人间的佛陀事实上亦每天托钵、乞食过日子,是人格化的佛陀,阿含经 记载人间佛陀曰:“世尊是否为代天行道者?”佛答:“我亦是数。”,由此更 能表现阿含经肯定佛出人间,诸佛非在天上成佛。增一阿含经云:“人间于天, 则是善处。”人间到底是比天上适合修行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