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十五僻教戒
发布时间:2025-02-03 02:02:57作者:心经全文网
《梵网经》第十五、僻教戒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于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瞋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这是讲「断人法身慧命」,一样是杀生。之前讲过,杀戒不光只是断人生命而已,最重的就是:断人慧命。
一般断人生命的罪就很重了,但是更重的是断人慧命,而且还伤害于无形,这里讲「若佛子。自佛弟子」包括佛的弟子:在家、出家,「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对于你的同参、对于你的六亲眷属,乃至外道,都应当「教受持大乘经律」教导他们学习、受持大乘的经律。
从这里就知道,若有出家人教你学小乘,那是不对的;或教你学弟子规,那也不对;学了凡四训,更错。
这一戒就是清楚地告诉你,你要学佛,就是学大乘佛法,不要夹杂,不要学世间典籍,更不要学外道、二乘他们的一切邪见经律,这些都不要学,对你绝对没有好处,也对别人没有好处,这是释迦牟尼佛制的戒。
所以现在很多在佛门提倡世间法的外道(依附在佛门里的附佛外道),他不希望你受菩萨戒,甚至他在传菩萨戒时,他不跟你讲什么是菩萨戒,不告诉你「光明金刚宝戒」,反告诉你只要存好心、说好话,把人做好就可以了,他也不跟你讲这四十八轻戒,他怕你看了以后,你就知道,原来他所提倡的那些书都是佛说不可以看、不可以学的。
一旦你清楚真相,不跟他学了,你就不会供养他,他就没有钱,没有了钱,他庙里面那群徒众谁来养?所以为避免这情况发生,他就都劝人不要受菩萨戒,他不光劝你不要受,反还告诉你要学世间法,他会跟你说:菩萨太高了,你没有这善根、没打基础,你先来学弟子规,你先看论语,看会了世间书,会了古文,再来看佛法,他用世间次第学习的概念,来把你学佛的善根遮掩,破坏你的法身慧命,同时把你能学习佛法的光阴全部耽误掉。
你在这世间已经打滚这么久、轮回这么久,有因缘来到佛门还学不到佛法!就是这种人把你挡在真正的佛门外面。
所以我提倡所有的学佛人都要受菩萨戒,你受了戒,懂得戒律、道理,你就不会去学外道法、二乘法,不会学邪见经律,更不会有「先把世间人做好,再来作佛」这种念头,可是当这样说时,又会有一些人曲解,他会说:「儒家里并没有邪见,弟子规里也没有邪见」,会讲这种话的人,全然因为他对于大乘佛法不懂。因为那些虽然不是外道邪见,但却是世间邪见,其中所说的全然不解诸法实相,故名邪见。他们不知道「缘起性空」,不知道「心境一如」,不懂「真心本性」,所教的不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依《楞严经》、《楞伽经》、《涅盘经》……等经典的标准来看,全都叫邪见。这是达摩祖师在《血脉论》里面告诉我们的,他说「学佛须是见性」,如果你不见性,你纵然学佛,纵然读经,你也不算正知见人,何况外道,何况世间法。达摩祖师也是舍弃王位来出家的,都是放得下的人。
这里讲「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告诉他大乘是什么意思,大乘的义趣是什么,怎么修行,是依着什么道理,都要讲。而且要「使发菩提心」:要让众生可以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发心以后,还要让他能修行。「十发趣心」就是十住,初住到十住位。「十长养」就是十行,初行位的菩萨到十行位的菩萨。「十金刚心」就十回向位,这三十心中名为「三贤位」,乃至进趣十地的果位,一直到等觉、到妙觉位,让他「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让众生能够理解修行是怎么回事,修行当中会经过什么样的过程,都应当让大家了解。
「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什么叫恶心、瞋心呢?
以恶心、瞋心,也就是利养心、或世间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这就是在讲现在很多的道场,开一些世间法的班,开一些讲世间法、世间话的课程,(或)找一些世间人来办佛法座谈,或是一些护持他道场的企业家出来座谈,(而)这些人根本对佛教不懂,你问他怎么做生意,他会,(但)你问他怎么成道,根本问错人,他没有本事,道场不能找这种人来讲话,他讲的都是世间外道见,全都是没学佛的邪见,所以要请真正能讲经的,最好是你自己发心,自己能讲,但要依祖师大德、依善知识的开导而说。
善知识包括近代的善知识:元音老人,他有修有证。你若看不懂经典,可以看他的,他是近代难得的大善知识。所说都是白话的,他把修行的过程、次第、怎么明心见性、怎么开悟的……,都讲得一清二楚。他确实有成就,真正明心见性,是坐脱立亡,值得大家学习。
这里讲是教大家不可以学习二乘、外道以及邪见等论,学佛人不可以学,也不可以教别人学。
~~出处节录:《梵网经菩萨戒正说》一书,悟显法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