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说来说去,都在放下

发布时间:2024-06-10 02:03:36作者:心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说来说去,都在放下

说来说去,都在放下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二次讲)-第246集(净空法师)

这是十方菩萨,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说明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听到名号,皆证此离生之法。小乘证阿罗汉果,大乘证初住菩萨,别教是初地,这叫离生之法。并得陀罗尼,并且他得陀罗尼。「陀罗尼,即总持」,前面学过,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是一般讲的,这个人智慧开了。佛门常说「一经通,一切经通」,什么叫通?开悟了,得总持了。「陀罗尼有四: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这是法陀罗尼,一切经教过目成诵,你只要看一遍,你就能够记住、能够背下来,这是得陀罗尼,就会有这个现象。古人读书重视遍数,为什么?他的目的是修定,没有记诵,但是遍数要多才能得定。所以把经典记住了那也是附带作用,第二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得三昧,三昧之后,他开悟,不是记诵。所以经文能记得很熟,这是附带作用,也是属于法陀罗尼,经典能够背过,闻持不忘。

「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不忘」。这开悟了,这个经中的义理他明白了。明白是什么样子?明白是一部经所说的义理是一切经都说,所以他一经通,一切经全通了。见性就通了,没有见性做不到。所以见性称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参禅行,学经教也行,从经教下手的叫大开圆解。我们这一句佛号也行,也能大彻大悟,净土宗称之为理一心不乱。名词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这个道理方法告诉我们,理是见性,道理是明心见性。性没有任何形相,它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就是见不到,它没有离开你。你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有起心动念,你有妄想执着,你就见不到。什么人能见到?把起心动念放下的人见到了。

见到的圆满,那就是禅宗里头的大彻大悟,教下的大开圆解,念佛三昧里头的理一心不乱,真做得到。为什么真做得到?因为你本来是佛,哪有做不到的道理!你本来不是佛,那就做不到。你本来是佛,你只要把障碍佛性的这个东西放下,你就成佛了;放下见思、尘沙烦恼,你就成菩萨;只放下见思烦恼,你就成阿罗汉,这是佛门里面的学位。阿罗汉位不退,菩萨行不退,成佛了念不退,这三种不退是三个阶段。最高的是念不退,念不退是佛证得的;行不退,行菩萨道,决定不会退转作二乘,这是菩萨;最低的,见思烦恼断了,证阿罗汉,位不退,决定不会再退到六道轮迴。

说来说去,都在放下。为什么我劝大家天天听经?对听经永远听不倦、听不厌,为什么?是因为你没放下。为什么不能放下?你对于事实真相没搞清楚。事实真相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放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我们这放下一点点,不起作用。七情五欲是放下了,放下一点点,没有放干净,所以它不起作用。真正要放干净了,哪有不起作用的道理!怎么办?除了听经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天天听,天天劝自己,懂多少你就放多少,这样就会有进步。

你说我听懂了,没有放下。章嘉大师教我一个标准,他老人家教的,不可以以为自己听懂了,真正放下了才叫听懂;没有做到、没放下,实在你没有听懂。没有听懂,以为听懂,这是很大的过失,为什么?再不能往前进了。我知道我还没懂,我听经还会有进步。认为我都懂了,很多人这经听不下去了,他听了几遍了不想再听了。是不是真听懂?一句也没做到,不是真的。老师教我这个标准,对我一生学佛真有帮助。完全没放下,那就是说你根本就没有听懂,你听了十遍、二十遍、三十遍,没懂。这个标准真好。

所以这义,义理总持不忘,而且能做到,能做到就是行不退。菩萨行没有别的,全心全力利益众生。利益众生里面,最大的利益、最殊胜的利益、第一利益是什么?帮助众生觉悟,这是最大的利益。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他们一生就干这个事情,他不搞别的,很多示现出家身分,专修、专教、专弘。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一个表率,做了一个榜样,自己三十岁开悟,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悟后就教学,四十九年没中断。他老人家是七十九岁过世的,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做别的事,而且连道场都没有一个。

什么是道场?讲经场所就是道场,在哪里讲经,那个地方就叫道场。为什么不建寺庙?我们现在才觉悟了,建寺庙就有烦恼。建成宫殿式的,富丽堂皇,比他的家大,比他的家住得舒适,贪心起来了。不是真正修行的人,出家来干什么?是来争这个产业的,我来继承。所以释迦牟尼佛不要道场,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过最简单的生活。这一餐饭从哪里来?托钵,真叫一钵千家饭。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他自己全部都做到了,教我们放下万缘,他真的是放下万缘,身上没有一分钱,周游列国,讲经教学,弘法利生。

僧团也非常殊胜,所以「皈依僧,众中尊」,众就是团体的意思。出家人的团体是所有团体里面最尊贵的,为什么?它清净庄严,这个里面的人心清净。怎么知道清净?用六和去看,他全做到了。「见和同解、戒和同修」,有规矩,人人都守规矩,「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利同均从哪里看?没利!每天出去托钵,那就不平等,这家富有的饭菜很好,那个贫穷的就很差,吃饭怎么办?托钵不是托了你就吃,不是的,托回来之后统统倒在一起,再里面去拿,同均,这没有话说。所以他那个一钵真是千家饭,这个不是随便说的。学生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上佛,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每天出去托钵,托回来之后混合在一起、搅和在一起,吃多少到里面拿多少。还有多的,吃不完的,布施给畜生,不会留到下一餐的。这个是什么?讲卫生,处理得很好,多余的供养畜生。我们知道,这是出家众,还有在家众,临时来到这个僧团,住个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我们相信这种人很多,不会少于常随众。所以我们概略估计,最保守的估计,释迦牟尼佛这个僧团至少三千人,三千人都行托钵。佛门弟子跟着佛在一起,都是过这个生活。

讲经教学也没有一定的场所,今天这个地方好到这来,明天看到那个地方好就到那去,一生游化人间,走到哪里讲到哪里。佛陀在世,确确实实是赤脚,没穿鞋子的。现在我们在斯里兰卡所看到的,这是小乘佛教国家,出家人全都是赤脚,没有一个穿鞋子的。我们从外国去访问的,他还给你准备一个拖鞋,或者让你穿袜子进大殿,这就很礼貌了。在寺庙里面,我们赤脚没有问题,地很平很干净;在外面不太习惯,走路很辛苦,尤其他们那个地方是热带,中午地都很热。这个是说义陀罗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