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住呼吸
发布时间:2022-10-06 12:52:14作者:心经全文网
念住呼吸
KEEPING THE BREATH IN MIND
泰文原著:尊者阿迦李达摩达罗
Phra Ajaan Lee Dhammadharo
(1953-1960年间的讲述)
英文翻译:谭尼沙罗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 Graff)
(1989年10月译于泰国)
中文翻译:曾银湖(2000年5月译于台湾)
序
这本书是练习集中心意的一个引导。它们有二部份:第一部份几乎都是专门在处理心意,但是,因为心意的安宁,若干程度地依赖于身体,所以我又增加了第二部份,显示如何运用身体来饶益心意。
就我自己的修习所观察的结论,只有一条简短、容易、有效又愉快,而且几乎没什么会让你误入歧途的道路——那就是念住呼吸(安那般那念),也就是佛陀本身用以证得大果的道路。我希望你不要因为犹疑不定而自己把事情弄得太困难了,这里抓一些,那里捞一点;相反的,你应该热诚地将你的心意安置于接触你自己的呼吸之上,就呼吸所及的去跟随它。从那儿,你将会进入解脱内明的阶段,导向心意本身,最后,将自行证知正觉——佛陀。那也就是你将证得明确可靠的果证之时。换句话说,如果你让呼吸随顺它的本性,也让心意随顺它的的本性,毫无疑问的,你修习的结果将能尽如你所希望的。
一般而言,心意的本性,如果未经训练就绪,总是陷于主观的偏见之中,痛若而恶劣。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个规则——一个法——用以训练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希望得到安稳的幸福。如果我们的心意没有一个内在的规则,没有一个中心可以安住,我们就会像无家可归的人。无家可归的人备极艰辛,太阳、风雨和尘土一定会让他们经常脏兮兮的,因为他们没什么可以遮蔽的。练习集中心意就是为你自己建造一个家;剎那定就像一间茅篷;近行定就像一间瓦屋;安止定就像一间用砖砌成的房屋。一旦你有了家,你就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来保管你的家当,你不用忍受看守它们的辛劳。一个没有地方可以保管家当的人,必须餐风露宿,日晒雨淋,以看管那些家当。即使如此,他的家当也未必就真的安全了。
不集中的心意也是如此,它跑到别处去搜寻好处,让它的意念徘徊在各种念头和偏见之中。即使这些意念是好的,仍不能说我们是安全的,我们就像一个拥有许多珠宝的妇女,如果她戴着珠宝到处乱逛,她是一点也不安全,她的财富可能是她的致命伤。同样地,如果我们的心意未经禅思训练以获得内在的安宁,即使是已经经过开发的戒德,也会轻易地退堕,因为它们尚未稳固地贮藏在心中。训练心意达到宁静安详,就像把你的家当保存在保险箱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未能从自己的善行中获得任何好处的道理,我们让心意陷于各种偏见的摆荡之中,这些偏见就是我们的敌人,因为它们有许多机会,让我们已经具备的戒德雕萎。心意就像盛开的花朵,如果强风和昆虫骚扰花朵,它可能就没有机会结果。这里的花朵是指宁静的道心,而果实是指快乐的道果。如果我们心意的安宁和快乐是持续的,我们就有机会证得众所希望的最终利益。
最终的利益就像树木的心材,其它的利益则像枝叶、嫩芽。如果我们未曾训练自己的心意,我们所能遇到的就只是表面的利益而已。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意是清净而善良的,外在的一切事物也会跟着变成美好的结果,就像我们的手,如果清洁的话,就不会弄脏它所碰触的东西;如果骯脏的话,即使最干净的衣服也会弄脏。同样的,如果心意被污染的话,每一件事都会被弄脏。即使是我们所做的善行也会被弄脏,因为世间最高的能力——生起一切善、恶、苦、乐的唯一能力——就是心意,心意就像上帝,善、恶、苦、乐全都从心意而来,我们甚至可以称呼心意为世间的创造者,因为世间的和平和永续的安宁都有赖于心意。如果世界会被毁灭,那将会是心意所使然,所以我们必须训练这世间最重要的部份,成为世间财富和安宁的中心基础。
集中心意就是聚集心意潜力的方法,当这些潜力以正确的比率聚集时,它们将赋予你所需要的力量去摧毁敌人——你所有的烦恼和无明。你具备了训练所生的辨识智,善于抉择世间和法义的善恶。你的辨识智就像*,如果放得太久没有装入子弹里——也就是集中的心意——它就会潮湿腐朽,或者,如果你粗心大意而让贪、瞋、痴的火焰笼罩着你,火焰就会在你的手上燃烧。所以不要拖延,把你的*装入子弹里,那么不管什么时候,你的敌人——烦恼发动攻击,你都能够将他击倒。
任何训练心意集中的人都会得到庇护。集中的心意就像堡垒,辨识智就像武器。修习心意集中就是保护你于堡垒之中,这是很重要而且值得的事。
戒德,道的第一部份;辨识智是最后一部份,都不是特别地困难,但是要让心意集中,也就是中间的部份,就需要一些努力,因为那是强迫心意定型的一件工作。无可否认的,集中心意就像在河中打桥桩,是件困难的事。但是,一旦心意坚固地就位,在开发戒德和辨识智时它就会很管用。戒德就像在此岸这边打桩,辨识智就像在彼岸那边打桩。但是,如果中间的桥桩——集中的心意——没有坚固地定位,你怎能跨越痛苦的洪流?
只有一个方法,我们能够妥当地达到佛法僧的品德,那就是透过心意开发的修习(禅思)。当我们开发心意使其集中、平静时,辨识智就会生起,这里的辨识智并不是指一般的辨识智,而是指唯一直接从心意产生的内明。例如:记起宿生的能力,知道众生死于此生于彼的能力,和清除心意烦恼的渗漏。这三种直觉的形式——心意之眼——对于在心意领域上训练自己的人们,将会生起。但是如果我们徘徊流连,想从色、声、香、味、触、法中搜寻知识的话,那就像我们要跟六师外道学习一样;恰如佛陀,当他(成道前)跟六师外道学习时,是无法获得正觉的。于是他转变注意力到自己的心意上,并离开(他们)去独自修习念住呼吸,做为他的第一步,一路下去直到最终目标。只要你仍在从六根之中搜寻知识,你就是在跟六师外道学习,但是当你的注意力专注于呼吸——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一直到心意安顿下来而且集中了,你就会有机会遇到真实的事情——佛陀,正觉。
有些人认为他们不必修习集中心意,只要在辨识智上用功,也能透过辨识智而达到慧解脱。这当然不是真的,无论是慧解脱或心解脱(经由心意的平静而解脱)都是筑基于心意的集中,它们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像是走路,一般而言,一个人是不会只用单脚走路的,至于那只脚踩得重些,那纯属个人的习惯和特征罢了。
慧解脱是由思惟世间的各种事物和层面开始,直到心意慢慢地平息,一旦它静止了,直觉地就产生内明(毘婆舍那)——以四圣谛为观点的清净而真实的了解。在心解脱里则没有许多的思惟,心意只是单纯地被导向安静,直到它到达安止定的阶段。那里直觉的内明就会生起,让它可以看到事物的本然之相,这就是心解脱,先得心定,后得辨识智。
一个博学多闻的人,精通文字义理,能够清楚而正确地诠释正法律,但是他并未为心意开发一个内在的中心,就像一个飞行员,能够清晰地看到云层和星光,却不知道(降落的)跑道在那里。他正面临大麻烦,如果他飞高一点,就会跑出大气层,他只能不断地盘旋,直到油料耗尽而坠毁在荒野里。
有些人,即使是高学历,他们的行为并不比野蛮人来得好,因为他们已经被捧上云端。有些人,对自己所学、所知、所想觉得高高在上,不屑修习集中心意,因为他们觉得那些都比不上他们,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当可直趋慧解脱。事实上,他们正趋向灾难,就像迷失跑道的飞行员。
修习集中心意就是为你自己建筑一条跑道,然后,当辨识智来临时,你就能安全地到达解脱。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发正道所有的三个部份——戒、定、慧——如果我们想要修习完整的法门。否则,我们怎能说自己知道四圣谛呢?因为正道,之所以被认证是为圣道,必须是由戒、定、慧所组成,如果我们不以自己的内在来开发它,我们怎么会知道它?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怎能放下?
一般言之,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收获而不喜欢耕耘,我们只希望功德和清净,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完成基础工作,我们还是会继续一无所有,就像喜欢金钱却不爱工作的人一样,他们怎能成为善良、可靠的公民?当他们感受到贫困时,就转而作奸犯科。同样的,我们志在教义上的成果却不喜欢下功夫,我们还是会继续一无所有。只要我们的心意是贫穷的,我们必然就会去寻求其它境界里的好处——贪欲、利得、名位、乐趣和赞美,即使我们明知这些都是世间的种种诱惑。这是因为我们并未真正知晓,也就是说我们所做所为并不真诚。
正道永远是真实的--戒是真实的,定是真实的,慧是真实的,解脱是真实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真实,我们就见不到任何真实的东西。在修习戒、定、慧里,如果我们不真实,结局就是伪造和仿冒而已。当我们使用伪造和仿冒的东西时,我们就会惹来麻烦,所以我们的心意必须真实,当我们的心意真实时,我们就会尝到法味,超越世间所有的滋味。
因此,我汇集了下列两部份作为念住呼吸的指引。祝安详。
长老阿迦李达摩达罗
巴罗尼瓦寺·曼谷1953
中译前言
根据英译者的叙述,尊者阿迦李达摩达罗(1906-1961)是泰国近代最著名的禅师之一,他喜欢隐居在森林里修习禅思,因此他的教导系来自个人实际的修行经验,当然也与佛教的法义相关。
尊者的教导平易近人,善用种种比喻,让人心领神会。译者拜读尊者的教导之后,才知道原来呼吸的滋味也可以是如此地美妙。虽然尊者早已入灭多年,但他慈悲的教导,必将继续饶益着禅修者。
祝福所有阅读此书的人们都能够不懈怠地训练自己,逐步地走入安详宁静的禅定世界里。
请尊重法义,勿以任何商品交易的方式来流通此书。
曾银湖
2000/5/11于埔里迎福门
禅思之始
现在我来解说如何进行修习集中心意。在开始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举在前额之上虔诚地敬礼三宝,口诵如下:
敬礼世尊(顶礼)
敬礼正法(顶礼)
敬礼声闻僧伽(顶礼)
然后以身、口、意来表达你对佛陀的敬意:
敬礼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敬礼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敬礼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并皈依三宝: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
第二遍我皈依佛,第二遍我皈依法,第二遍我皈依僧。
第三遍我皈依佛,第三遍我皈依法,第三遍我皈依僧。
接着下定决心,我皈依佛陀——纯净者,完全解脱烦恼者;我皈依他的法——戒律、修习和果证;我皈依僧伽——四双(八士)的圣弟子,从现在一直到我命终。
我尽形寿皈依佛陀,
我尽形寿皈依正法,
我尽形寿皈依僧伽。
接着作意(明确地)说明自己持守5戒、8戒、10戒或227戒——依据你平常所能持守的戒律项目而定,用单一的誓词来表达:
我持守五戒。(三遍,此为持守五戒者)
我持守八戒。(三遍,此为持守八戒者)
我持守十戒。(三遍,此为持守十戒者)
尊者,我是清净的;佛法僧忆持,我是清净的。(三遍,此为持守227戒者)
现在,你已经宣说自己对佛、法、僧三宝的纯净意念、言语和行为,顶礼三次,坐下,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稳定你的思绪,开发四梵住:慈、悲、喜、舍,没有例外地散布这些心意给一切众生,就叫做无量梵住之心。对那些有着困扰记忆的人们,有简短的巴利用语如下:
Metta(慈爱,愿你自己和一切众生都幸福)
Karuna(悲悯你自己和别人)
Mudita(随喜,欣悦你自己和别人的善行)
Upekkha(泰然舍弃那些应当放下的事物)
第一个方法
单盘半莲花坐,右腿在左腿上,手掌向上交叠于大腿之间,右手在左手之上,保持身体正直,心意就绪,合掌于胸前致敬,忆念佛法僧的功德:「佛陀是我皈依处,正法是我皈依处,僧伽是我皈依处。」
然后心里默念佛陀、佛陀,达摩、达摩,僧伽、僧伽。双手放回腿上,并在心里默念「佛陀」三次。
然后忆念呼吸,成双地计数呼吸,首先吸气时忆念「佛」,呼气时忆念「陀」,十次。然后再开始,吸气时忆念「佛」,呼气时忆念「陀」,七次。然后再开始,呼吸一次,忆念佛陀一次,共五次。然后再开始,呼吸一次,忆念佛陀一次,共三次。依此三次法忆念呼吸。
现在你可以停止计数呼吸了,只要吸气时忆念「佛」,呼气时忆念「陀」,让呼吸轻松而自然,保持心意完全静止,专注于呼吸在鼻孔的出入。当呼出时,不要让心意随之而出去;当吸入时,不要让心意随之而进入。让你的觉知开阔而宽广,不要太过逼迫心意。放松,就像你呼出于开阔的空中。保持心意静止,就像海边的柱子,当水涨时柱子不随之而涨,当水退时柱子不随之沉没。
当你已经达到这个静止的程度时,你就可以停止忆念佛陀了,只要觉知呼吸的感受就好了。
然后慢慢地把你的注意力带进来,专注于呼吸的各层面,可以产生各种直觉能力的重要层面: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知道人、畜死后转生处,以及各种元素或潜力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于身体上的。
这些元素是来自于呼吸的据点。第一个据点,集中心意在鼻尖,然后慢慢移动到前额中央,就是第二个据点,保持你的觉知宽广,让心意在前额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把它带回到鼻尖。继续在鼻子和前额之间来回移动,就像一个人上、下爬山一样,七次,然后让它安顿在额头,不要让它再回到鼻子上。
从这儿,让它移动到第三个据然,头顶的正中央,并让它在那儿安顿一会儿,保持你的觉知宽广,吸入呼吸到达那一点,让它瞬间遍布整个头颅。然后让心意回到前额的中央,在前额和头顶之间来回移动七次,最后让它停留在头顶上。
接着把它带到第四个据点,脑中央。让它停留一会儿,然后再带它回到头顶,在这两点之间持续来回移动,最后让它安顿于脑中央,保持你的觉知宽广,让脑部微细的呼吸遍及身体的下方。
当你到达这点时,你可能会发现呼吸开始产生各种禅相,例如看到或觉得热冷,头部的刺痛感,你可能会看到一团苍白、模糊的蒸气,或是你自己的头颅。即使如此,也不要让你自己受到任何禅相的影响,如果你不想要让禅相出现,就做深呼吸,直入心里,它就会立即消失。
当你看到禅相已经出现时,仔细地将你的觉知专注于其上,但是每次只能专注于一个禅相,选择一个最舒适的就好。一旦你已经掌握住它,就扩充它,让它跟头部一样大。明亮白色的禅相对于身心是有益的,它是清净的呼吸,可以清洁体内的血液,降低或消除疼痛的感觉。
当你有了这个大如头部的白光时,把它带到第五个据点,胸部的中央,一旦它稳固地安顿了,就让它遍满胸部,让这呼吸尽可能地深白、明亮,然后让呼吸和光明都遍及全身,出于每一毛孔,直到身体的不同部位自行显相为止。如果你不要显相,做二、三次深呼吸,它们就消失了。保持你的觉知静止而开阔,不要让它拴住或被任何禅相影响了,它的发生当可转为呼吸的光明。小心守护心意,保持一心,让它作意于单一的专注,微细的呼吸,让这微细的呼吸充满全身。
当你已经到达这点时,知识就会渐渐地开始展开,身体将会轻安,就像绒毛。心意将会得到苏息——柔顺、稳固、自足,那将是一种非常殊胜的感受,身体快乐而心理安宁。
如果你想要获得知识和善巧,就修习这个步骤,直到你熟练于进入,离开和停留在本处为止。当你已经精通于它们时,你就能生起呼吸的禅相——明亮的白球或光团——随时应你所需。当你需要知识时,只要让心意静止并放下所有的主观偏见,只留下光明,忆念一遍或二遍任何你想要知道的事情,内在的或外在的,关于自己的或别人的,知识就会生起,或者心灵图相就会出现。若要完全精通,你必须,如果可能的话,直接地向修习并善于此道的人学习,因为这类知识只能从集中心意的修习产生。
从集中心意产生的知识可分成两类;世间和超越世间的。在世间的知识,你执着于自己的知识而看到一面,然而所显现生起的知识则是另一面。你的知识和你的神通力所给你的知识,是真假混淆在一起所组成的,但是这里的「真」只是就心理形成的层次上而言,而任何事情的形成都有着变迁,不稳定和无常的本性。
所以当你想要前往超越世间的层次时,汇集所有你知道、看到的事情成为单一的一点——心意专精于一(一心)——看到它们都有着相同的本性,把你所有的知识和觉知,汇集到同一点,直到你能清楚地看到真相:这一切事物的本性都只是生起和消逝而已。不要执着地认为你所知道的事情,也就是你的成见乃是你的,不要执着地认为从你内在所产生的知识乃是你自己的,让这些事情听其自然而去。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成见,你正是执着于痛苦。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知识,它就会变成痛苦的原由。
所以,心意集中而静止理当生起知识,这知识即是正道,一切你所经历的事都是在让你了解苦。不要让心意被知识绑住了,不要让它被显现于你的成见绑住了,让它听其自然而去。让心意安宁,不绑住心意,或臆测它是如此那样的。只要你臆测自己,你就正受着无明之苦,当你真的知道了,超越就会从你的内在生起——最高的利益,人类最殊胜的幸福。
摘录基本的修习步骤如下:
1.消除心意里一切不良的成见。
2.让心意安住于善良的信念中。
3.汇集所有善良的信念,合而为一——禅思专注(禅那)的一心。
4.思惟这一个信念,直到你见到它是如何地无常、苦、无我——空虚。
5.让一切好的和坏的成见顺其自然,因为好的和坏的住在一块,(无常的)本性是一样的。让心意随顺它的本性,让觉知随顺其本性。觉知不生起,也不消逝,这是念住法——安详的实质。它知道善良,但觉知不是善良,善良也不是觉知;它知道邪恶,但觉知不是邪恶,邪恶也不是觉知。换言之,觉知是不执着于知识或已知的事物。它的本性是真正地自然——完美无瑕而清净的,就像荷叶上的水珠仔,因此称之为不形成的属性,真正的元素。
当你能够追随这五个步骤时,你将会发现奇迹出现在你的心里。修习宁静和内明禅思的成果,已经说过,分为二类:世间的可以提供自己身体的安宁和世人的安宁;超越世间的,提供自己心意的安宁,带来平静、清凉、神采奕奕的幸福,一路通向解脱涅槃——免于生老病死。这是就呼吸禅思的主要原则做简要的解说。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是在应用这些原则于修习时,遇到任何困难,而你也希望直接地向教授此法的人学习的话,我将会尽最大的能力来帮助你,好让我们都能达到佛教的安详与宁静。
大部份的人们都会觉得下一章的第二个方法,比上述的第一个方法容易而且轻松。
第二个方法
有七个步骤:
步骤1
开始作三或七个长呼吸,入息时忆念「佛」,出息时忆念「陀」,保持禅思与呼吸的节奏一样长。
步骤2
清楚地觉知每一入、出息。
步骤3
当入、出息时观察呼吸,注意呼吸是否舒适,宽阔或狭窄,窒碍或流畅,快速或缓慢,温暖或清凉。如果呼吸不觉得舒适,就变换呼吸的方式直到舒适为止。例如长入息和长出息不舒适的话,就尝试短入息和短出息。一旦发现你的呼吸觉得很舒适,就将这舒适的呼吸感受分布到身体的各部位。开始将这呼吸的感受引入头颅内,并让它一路沿着脊椎流布下去。接着,如果你是男性的话,让它流下右腿到你的脚底,通往趾尖而后出去,进入空气中。再度将这呼吸的感受引入头颅内,并让它沿着脊椎流布下去,流下左腿一直到你的趾尖而出去,入于空气中。(如果你是女性,那就由左边开始,因为男性和女性的神经系统是不同的)。接着让这呼吸的感受从头颅向下流入两肩,经过你的手肘和腕部,到达你的指尖而后出去,进入空气中。让呼吸在喉咙的地方,向下流布到前身的中枢神经,经过肺和肝,一路下到膀胱和尿道。把呼吸引入胸部的正中央,让它一路下到你的肠道。让所有这些呼吸的感受散布,好让它们联结起来一起畅流,你将会感受到一种大有增进的安宁感。
步骤4
学习四种调整呼吸的方法
a.长入息和长出息
b.短入息和短出息
c短入息和长出息
d长入息和短出息?帠拑徆A的方式呼吸,或者,更好的是,学习舒适地以四种方式呼吸,因为你的生理机能和你的呼吸一直变化着。
步骤5
熟悉心意的据点或焦点——呼吸栖息的地方——并集中觉知在你认为最舒适的地方。有些据点如下:
a.鼻尖
b.头部的中间
c.上颚
d.喉咙
e.胸(肋骨尖端)
f.腹部(或上面的某一点)
如果你经常头痛或有神经上的毛病,就不要专注于喉咙上方的部位,同时不要强迫呼吸或让它陷入失神(无知觉)状态。自然流畅地呼吸,让心意与呼吸安闲恬适,但不要让它溜掉了。
步骤6
扩展你的觉知——对觉受的认知——遍及全身。
步骤7
结合全身的呼吸感受,让它们一块儿舒适地畅流。尽可能地保持宽广的觉知,一旦你完全地觉知了呼吸的各层面,你就已经认识了身体的内在,你也将会了解其它各方面。呼吸的本质有许多层面:呼吸的感受流入神经,流散在神经周遭,从神经遍及每一空隙,有益的和有害的呼吸感受,随其本质而混合在一起。
摘要:
(a)为了改善已经存在你身体各部位的能量,以便你能够与疾病和痛苦等相抗衡。
(b)为了澄清已经存在内心的知见,以便能够成为一个善巧的基础去解脱和净化心意,你心里必须永远记住这七个步骤,因为它们绝对是各层次呼吸禅思的基础。当你已经精通于此道时,你就会开辟出一条主要的道路来,至于路边小径——呼吸禅思的突发事件——它们虽然多彩多姿,但并不重要。如果你坚持这七个步骤并尽力去修习,你将会完全安然无恙。
一旦你已经学会让呼吸就绪,那就像是你已经把屋内的每一个人都安置妥当。呼吸禅思的偶发事件就像屋外的人们一样,也就是客人,一旦你屋内的人们都循规蹈举,你的客人也必须一致看齐。
这里的客人就是幻相和游荡的呼吸,他们在你调适呼吸的领域内将会经过:从呼吸生起各种幻相并会出现形像——亮光、人物、动物、你自己,别人;或声音——人声,有些是你认识的,有些则否。有时幻相会以气味出现——芬芳的,或如尸体般的恶臭。有时入息会让你觉得遍满全身,使你没有饥渴的感觉。有时呼吸会在身上传递暖、热、冷或刺痛的感觉。有时它会引起一些你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瞬间泉涌于心。
所有这些事情都归类为客人,在你去接待客人之前,你必须把你的呼吸和心意安排就绪,让它们安稳。接待这些客人,你首先必须要在你的控制之下来带领他们。如果你不能控制他们,就不要跟他们打交道,他们可能会引导你走入歧途。但是,如果你有操控他们的能力,他们未来将可为你所用。
操控他们的能力,意即透过思想的力量,以意愿来改变他们(亦即似相)——让他们变小,变大,送到远方去,带到近处来,让他们出现或消失,送他们出去,带他们进来,那时你才能运用他们来训练心意。
一旦你已经调伏了这些幻相,它们就会促使感官的能力提升;不必睁开眼就看得到的能力;听到或闻到远处声音或香气的能力;品尝存在空气中各种元素的能力,且能应用于身体上来克服饥饿和渴爱的感觉;用意愿来生起特定感觉的能力——当你想要感觉凉爽的时候就感到凉爽;要热即热;要暖即暖;要体力即强壮——因为世间各种有益于身体上的元素都会来到并出现在你的身上。
心意一样地也会提升,将会有能力去开发直观(神通):回忆前生的能力,知道众生死后再生于何处的能力,消除心意中渗漏烦恼的能力。如果你够机警的话,就可以接待这些客人,并安排他们在家里工作。
这些是呼吸禅思的若干偶发事件,修习时如果你遇到它们,就彻底地检查它们,不要因它们出现而高兴,也不要不高兴而想要否定它们的出现。保持心意平正、中立,要缜密周详,仔细地思考所出现的一切,看看它是否可信,否则它可能会引导你做出错误的假设。善和恶,是和非,高和低,都取决于你的心意是敏锐或迟钝,还有你是否够机智。如果你冥顽不灵,即使高的也会变成低的,善的也会变成恶的。
一旦你认识了呼吸的各方面和它的偶发事件,你就能获得四圣谛的知识。此外,当身体生起痛楚的时候,还可以消除身体上的疼痛。念住是药物中活跃的成份,呼吸则是溶剂。念住可以清洁和净化呼吸,纯净的呼吸可以清洁全身的血液,而当血液被清理干净时,就会消除许多身体上的疾病和疼痛。例如,你被神经失调所苦,它们会完全消失,进而你将能够强化身体,让你觉得有很大的健康和福利的感受。
当身体觉得安适的时候,心意就能安顿下来并得到歇息,一旦心意得以歇息,你就会得到力量,有能力解除静坐禅思时所有的苦受,所以你就能够持续静坐几个小时。当身体免于疼痛,心意就免除了障碍,身体和心意都很强壮,这就叫做定力。
当你的定力如此强壮时,它就能够生起辨识力;有能力去知见苦、集、灭、道,在呼吸中一切都了了分明。我们可以这么解释:吸入和呼出是苦——吸入,生起的痛苦;呼出,消失的痛苦;当呼吸出入时未予觉察,就不知道呼吸的特性乃是痛苦的原因。吸入时了了分明,呼出时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地知道它的特性?]就是保持你的知见与呼吸的真相一致——就是正见,正道的一部份。知道那些呼吸的方式是不舒服的,知道如何去改变呼吸;知道「那个呼吸的方式是不舒服的,我必须要这样呼吸才会感到安适」这就是正志(正确的心态)。思考并正确地评估所有呼吸状态的心理因素,就是正语。知道各种改善呼吸的方式,例如:长入息和长出息,短入息和短出息,短入息和长出息,长入息和短出息,直到你找到最舒适的呼吸方式,这就是正业。知道怎样运用呼吸去净化血液,怎样让这净化的血液来滋养心肌,怎样调整呼吸好让它来安乐身体并安定心意,怎样呼吸好让你身心充沛而苏爽,这就是正命。试着去调整呼吸直到它使身心安宁为止,只要是尚未完全安适,就持续尝试着,这就是正勤。始终注意着呼吸的出入,知道各种呼吸的状态——气流上呼吸,气流下呼吸,胃的呼吸,肠的呼吸,流经肌肉而从每一毛孔出去的呼吸,持续追踪每一呼吸出入的这些情况,这就是正念。一颗只专注于呼吸,不攀缘任何其它事物来加以干扰的心意,直到呼吸微细,生起稳固的定境,然后是解脱的内明,这就是正定。
忆念呼吸被称为Vitakka(觉、寻),引导思想的意思。调整呼吸并让它流布,称为Vicara(观、伺),评量的意思。当一切呼吸自在地流遍身体,你觉得身心充沛而苏爽,这就是piti,喜。当身心都得到休息,你就会觉得安详和宁静,这就是Sukha,乐。一旦你觉得乐,心意就一定会牢牢地抓紧,全神贯注专一,不再飘荡于其它任何事物之上,这就是ekaggatarammana,专精于一。这就是初禅正定的五个要素(中译注:五禅支)。
当内心具足并精通这一切正道的戒、定、慧时,你就得到了深入一切呼吸状态的内明,知道「这样呼吸生起良好的心理状态,那样呼吸生起不良的心理状态。」你就不会被各种呼吸的状态所追逼——那些形成身体、言语、心意的因素,不论是善的或是恶的,你都让它们顺其本性而去,这就是痛苦的解除。
另外,也可用较简要的方法来阐示四圣谛如下:吸入和呼出是苦圣谛。不了了分明于吸入,不了了分明于呼出,这就是苦集一无明,愚痴。很清楚地透视呼吸的一切形态,你就能够不执着的放下它们,这就是苦灭。持续地念住呼吸的各种形态就是苦灭道迹圣谛。
当你能做到这样,就可以说你是正确地遵循着呼吸禅思之道。你的意识不是无明的,你具有清楚地了知四圣谛的善巧,你能证得解脱。解脱就是心意不执着于低级的因和低级的果——那也就是苦和苦集;也不执着于高级的因和高级的果——苦灭和苦灭道迹。那是一种不执着于所知事物的心意,当你能够脱离这些事物,你就已经精通于解脱的善巧了——也就是说,当你知道何者形成开始,何者形成结束,何者介于两者之间,让它们顺其本然,正如偈语所说:一切法(现象)无我。
执着于我们所缘知的事物——四大元素,五蕴,感官和它们的对象——称之为感官的执着,当我们这样执着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形成此身、语、意的因素所愚弄,这一切都从无明生起。
佛陀在因和果上都是完全的专家,既不执着于低级的因和果,也不执着于高级的因和果。他是超越因果的,苦乐都在他的受用之下,但他却都不执着于它们,他完全地知道善和恶,完全地了知我和无我,但却不执着于任何事情,【他深谙可作为果证因缘的对象(业处)——也一样地任其受用:】(【】内英译漏字,系由中译者推测而译之)他知道如何显现「不知」或「知」,如何在他的布教工作中运用「不知」和「知」。至于痛苦的解除,也在他的受用之下,但并不执着于它,因此我们真的可以说他是完全的贯通。
在佛陀能够如是放下这些事情之前,他首先要全力用功来增长它们,然后才能放下它们。他从富足放下,不像一般人「放下」是出于贫穷的无奈,即使他放下这些事物,它们仍在他的受用之下,他从未摒除在他成就正觉之前所努力的戒、定、慧。他持续运用戒、定、慧的各方面,一直到他般涅槃,即使在他将要涅槃的时刻,仍然全力运用禅定——也就是说,他的般涅槃是发生在有色禅那和无色禅那的定境之间。
所以我们不应该放弃戒、定、慧。有些人不想遵守戒律,因为他们担心被束缚住了。有些人不想修习禅定,因为他们担心变成白痴或疯子。事实的真相是,通常我们就已经是既痴又狂了,而修习心意的专注,正是用来终结我们的无知和疯狂。一旦我们适当地训练自己,我们就会长养纯净的智慧,就像一颗雕琢的宝石,自然能够发出光芒,这才是名符其实的真智慧。它个别地为我们生起,称之为:即身观察,缘自觉知。
我们大都误解了智慧的本质,我们把虚伪的智慧,混合着种种观念,并用它来掩饰真正的事物,就像一个人把玻璃涂上水银,好让他能够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映像,认为他已经找到一个观察真理的巧妙方法。实际上,他不过像是一只猴子在照镜子:一只变成二只,持续玩着映像的把戏,直到水银被磨掉为止。那时就变得垂头丧气,不知道映像最初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所以当我们获得虚伪的智慧时,不经意地,用推想和臆测来调和我们认为已经理解的事物;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就得朝着悲哀走去了。
自然智慧的决定性因素唯有来自心意的训练,就像钻石闪闪发光——不论在黑暗或光亮的地方都光辉灿烂,而镜子只适用于明亮的地方,如果把它拿到黑暗的地方,你就完全看不到影像了。但是一颗经过雕琢的宝石,闪烁着自己的光辉,到那里都是灿烂的,这就是佛陀的教导。世界上没有封闭或隐密而智慧不能洞悉的地方,这智慧的宝石让我们能够摧毁渴爱、执着和无明的意识,而达到最卓越的成就---解脱---从痛苦、死亡和覆灭中解脱——自然地存活于不死的真实中。
一般来说,我们似乎只对智慧和解脱感兴趣;立刻,我们就想从苦、无常和无我的教导开始——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到不了任何地方。在佛陀教导「世事无常」之前,他曾经(试着)去了解它们所谓的「常」;在教导「世事皆苦」之前,他曾经(试着)去转变「痛苦」成为「快乐」;而在他教导『世事无我』之前,他曾经(试着)去转变「无我」成为「我」;因此才能够看到什么才是恒久而真实的,以及隐藏在无常、苦、无我之内的虚假(中译注:常、乐、我)。他汇集这一切的特性为一,他汇集一切的无常、苦、无我成为一件相同的事---世间诸行---全世界到处都是一样的;至于常、乐、我则是另一类。依法而行,然后他放下两者,不执着于常或无常,苦或安乐,我或无我,因此我们才能说他已证得解脱,纯净和自在,因为他一点也不需要执取诸行——不论是世间或法义。
这是佛陀修习的特性,至于我们自己的修习,大部份的行为都好象胸有成竹一般,好象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成功了。换句话说,我们只想要放下并且达到安详、解脱,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打好足够昀基础,我们的「放下」一定会成为「欠缺」;我们的「安详」一定会成为「支离破碎」的,我们的解脱也一定是错误的。我们这些真诚地求好而只想要求善的人,应该问自己,是否已经打好适当的基础了?如果我们没有为解脱和放下打好适当的基础,我们如何能够自在呢?
佛陀的教导,戒德可以克服普通的烦恼,也就是由言语和行为所造成的错误;禅定可以克服中度的烦恼,诸如贪欲、瞋恚、昏沉、悼举、犹疑;而智慧则可克服微细的烦恼,诸如渴爱、执着和无明。虽然有些人的智慧很敏锐,他能够清楚地解释教义的微妙之处,似乎却无法摆脱戒德所能克服的普通烦恼,这显示他们的戒德、禅定和智慧一定有某些缺陷。他们的戒德很可能都是表面的,他们的禅定是有瑕疪的,他们的智慧则是粉饰的光滑——就像玻璃涂上水银(的镜子)——因此他们无法达成目标,他们的行为正如古谚所说的:「刀不入鞘」,也就是光说不练,有口无心;又如「巢外下蛋」,一味向外寻求好,却不训练心意的专注;又如「沙上筑基」,试着寻找不具体的保障。这一切一定会带来失望,这样的人们仍未找到值得皈依之处。
所以我们必须打好基础,安排良好的修行因缘次第,因为我们所期望的一切果证,都从因缘而涌现。
奋起吧!训练你自己的心意!
开始评量你自己,
吸入、呼出。
禅那
现在我们要以禅那的标题来摘录呼吸禅思的方法。
禅那意即当我们处理呼吸时,专注或集中焦点于一个单一的对象或事物。
1.初禅有五个要素(五禅支):
觉想(觉、寻)---忆念呼吸,直到你能清楚地觉察它而不再散乱。
一心(专精于一)---心念呼吸,不让它游荡到别的对象去,注意你的念头,让它们只处理呼吸,使呼吸达到舒适之境。
评量(观、伺)——知道怎样让这舒适的呼吸觉受遍布全身,并与体内其它的呼吸觉受协调一致。一旦身体被呼吸所安抚,痛苦的感觉将趋于平静,身体将充满好的呼吸能量(心意专注于有关呼吸的问题)。
为了初禅的生起,这三项特质必须在同一个呼吸之流上一起具备。这呼吸之流,于是能够一路带着你到达第四禅。觉想(忆念)、一心和评量是因缘,当因缘完全成熟时,结果将会显现:
欢喜——一种难以抑制的,身心洋溢和心旷神怡的感觉,超然物外,直趋心意。
安乐——从身体的平静和镇定所生起的肉体上的舒适;从心意的自得其乐、宁静、安详和泰然所生起的心理上的满足。
喜和乐是结果,初禅的五个要素因此只分为两种,因缘和结果。
当喜和乐愈强,呼吸就愈微妙;你专注的时间愈长,结果就愈强壮有力,这使你不再注意觉想和评量这些清明的初基,而完全地依靠着一个单独的因素——一心,你进入了第二禅(道心)。
2.第二禅有三个因素:欢喜、安乐和一心(道心)。这指的就是曾经体验过来自初禅结果的心意状态。一旦你已经进入第二禅,欢喜和安乐就愈强壮,因为它们依靠在一个单一的因缘——一心之上。从此由它来照料功课,专注于呼吸,好让它愈来愈微细,保持稳定和静止,身心都有着安乐和舒泰的觉受,心意比以前更稳定和热心。当你继续专注着,欢喜和安乐就愈强壮,而且开始膨胀和收缩。继续专注于呼吸,推动心意深入一个更微妙的境界,以摆脱欢喜和安乐的活动,而你就进入了第三禅。
3.第三禅有二个因素:安乐和一心。身体是安静、不动和寂静的,没有痛苦的感觉生起来打扰它;心意是寂静和静止的,呼吸是微细、流畅和宽广的。一种白如棉花(原棉)似的闪烁之光遍及全身,静止了所有身心不适的感觉。不管其它的,持续只照料着宽广、微细的呼吸。心意是自在的,没有过去或未来的思虑打扰它,心意由它自己支撑着。四大性质——地、水、火、风——和谐地遍布全身,你几乎可以说它们是纯粹地遍布全身,因为呼吸有力量控制和善加照料其它的(四大)性质,让它们和谐一致。念住伴随着一心,如是运作着,呼吸充满身体,念住遍及全身。
继续专注,心意是光明而强壮的,身体则是轻安的,安乐的感觉静止了。你对身体的觉受是稳定和均匀的,你的觉识里没有任何间隙,所以你能放下安乐的觉受,安乐的显现静止了,因为四(大)性质是平衡而不再活动。一心、因缘,有力量更深沉地专注,带着你进入第四禅。
4.第四禅有二个因素:舍(泰然舍弃)和一心,或念住。在第四禅里的舍和一心是强而有力地专注着——坚固、安稳而明确,呼吸的元素是绝对的静止,不起任何涟漪和间隙。心意,中立而静止,放下所有过去和未来的主观偏见。呼吸,成为当下,是静止的,就像不起任何波澜或风浪的海洋或天空。你可以知道远方的景相和声音,因为呼吸是均匀而不起微波的,因此作用犹如银幕一般,对于投射于上面的任何东西,都会给予清楚的反射。知见从心意生起,你知道,但保持中立和静止;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都是中立而静止的,这是真正的一心,专注于呼吸的安宁和静止。身体里所有的呼吸部份都连结着,所以你可以透过每一个毛孔来呼吸,你不必透过鼻孔呼吸。因身体里的呼吸,吸入、呼出和其它方面都形成了一个单独而统一的整体。呼吸能量的各方面都是均匀而充满的,四(大)性质都有着相同的特征,心意是完全地静止。
专注是强壮的;透着泛红的光辉。
当知这就是大念处。
心意放射着光辉而明亮——
如日之光,
不为烟云或薄雾所遮蔽,
用它的光线照亮着地球。
心意向十方放射着光辉,呼吸是明亮的,心意则是光辉灿烂的,因为专注于念住。
专注是强壮的;透着泛红的光辉。
心意具有能力和权威,所有的四念处聚合成一个,再也没有「这是身体…这是感受…这是心意…这是心法」的分别,它们不再是四个,这就是所谓的「大念处」,因为四个念处中再也没有一个是可以分开的。
心意是稳固地贯注着
集中而真实
此乃专注的力量所致
念住和自我意识合而为一:这就是所谓一道(ekayana-magga)的意思——(四大)性质和(四)念处之间的和诣,四合一,产生了伟大的能量和警醒,净化的内在之火能够完全地排除所有隐藏着的黑暗。
当你愈强烈地专注于心意的光明,从放下一切主观偏见所产生的力量,就能够让心意所向无敌。你就像一个爬到山顶上的人,有权利观察各个方位。心意的住处——呼吸,支持着心意的解脱——是在一个增上的境界里。因此,心意能够以法义的观点,清楚地看到所有事物的形成(诸行),也就是元素、蕴、根。就像一个人拿着相机到飞机上去,他可以实地拍摄下面的每一件东西,所以一个到达这个境界(世间解)的人,可以如实地看到这个世间和法义。
此外,在心意的领域里也出现另一种觉知,叫做解脱的内明(解脱知见)或是解脱的善巧。元素或(四大)性质获得潜力,心意则得活泼的能力。当你需要世间或法义知识的时候,深沉而有力地贯注心意于呼吸,就在心意的专注力量触及纯粹元素的当下,直觉的知识就会从那个元素中泉源而出。就像唱机上的唱针,当它触及唱片的当下,就会产生各种声音。一旦你的念住专注于一个纯粹的对象上,然后如果你想要形象,形象就会出现;如果想要声音,声音就会出现;不论是近或远,不论是世间或法义,不论是关于自己或别人,现在或未来,任何你想知道的。当你专注下去,想到你想要知道的,它就会出现,这就是内明之智——直觉的敏锐性,能够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很重要的意识层次,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的(中译注:即身观察缘自觉知)。元素群就像收音机的电波穿越空中,如果你的心意和念住是强壮的,你的技巧已经高度开发了,你就可以运用那些元素来跟整个世间接触,好让那些知识能够从你的内在生起。
当你已经精通第四禅时,它就能够作为八种善巧的基础:
1.毗婆舍那智——清明、直觉的内明,在心里或身体的现相生起、停留和消失时,得以深入其中。这是一种特别的内明,只能从心意的训练而来,它能以两个方式发生:
(a)对于事件未经思考而知道
(b)对于事件加以思考而知道——但并不是像一般知识那样,要经过长久的深思之后才知道。瞬间的思考,立刻就明白,像是一团棉花浸泡着汽油,当你点着火柴靠近它,立刻就着火了。这里的直觉和内明就是这么快速,它和一般的辨识智(分别智)有所不同。
2意成神变:运用心意去影响事物的能力
3.神通变化:展现超能力,例如:创造特定的形象,让特定的群众都能看见。
4.天耳:听到远处声音的能力。
5.他心智:知道别人心意的层次?蔗帤c,高或低——的能力。
6.宿命智:记忆宿生的能力。(如果你证得这个善巧,你就不会再怀疑,到底死亡之后是灭绝还是再生。)
7.天眼:看到粗陋和微妙形象的能力,不论远和近。
8漏尽智:减少和消除内心烦恼渗漏(中译注:诸漏)的能力。
这八种善巧唯独从心意的专注而来,因此写下这个浓缩的纲要,基于心意持续念住呼吸的技术来达到禅定和禅那。如果你热爱这些事情所产生的好处,你就必须转移你的注意力去训练你自己的心意。
开示(1)
1956/7/30
如果,当你在静坐而尚未能观察到呼吸时,告诉你自己:「现在我正在吸入…现在我正在呼出。」换言之,在这个阶段里,你是在做呼吸的人,你不是让呼吸自然地在进出着。如果你在每一次呼吸时,心里都能记住这个,不久你就可以抓得住呼吸了。
在保持你身体里面的觉知时,不要试着去禁锢它,也就是不要强迫心意进入一个恍惚失神的状态。不要试着去强迫呼吸,或呼吸得让你觉得不舒服或受到限制的程度。你必需让心意自在,单纯地看着它,确认它从思虑中摆脱出来。如果你试着强迫呼吸并钉住心意,你的身体将会感到束缚,而你在工作上也不会觉得安适,你将开始这里酸那里痛,你的腿也会麻痹。所以让心意自然而然,注意看着,确认它没有随着外在的思想而溜掉就好了。
当我们防止心意随着念头溜掉,或念头溜进心意时,就像关好门窗,防止猫、狗和盗贼溜进我们的房子一样。这就是说,我们关闭感官的根门,不去注意从眼睛闯进来的景相,从耳朵跑进来的声音,从鼻子跑进来的香气,从舌头跑进来的味道,从身体跑进来的碰触,还有从心意跑进来的主观偏见。必需砍断所有的主观偏见和念头——不管是好的或坏的,旧的或新的——从这些根门进来的。
像砍断念头之事,并非要我们停止想念,它只是意指着把我们的想念带进来,善用它,作为观察评量的禅思题目。如果让我们的心意以这种方式来下工夫,那对我们自己或我们的心意就不会有任何伤害。实际上,我们的心意倾向于随时都在工作着,但这工作所牵涉的,通常都是许多无谓的庸人自扰,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可言。所以我们必需为它找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来做,一些不会伤害它的事,一些真正值得做的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习呼吸禅思——专注于呼吸,专注于心意,放下你所有其它的工作,只热心于此修习而无旁骛,这就是你修习禅思时所需要的心态。
从我们过去或未来的念头所产生的障碍,就像长在我们田园里的杂草,它偷走了土地里所有的养份,因此我们的稻子就没有任何指望了,而且又把田地弄得乱七八糟。它们除了做为牛和其它动物过客的饲料之外,一点用处也没有。如果你让田园像这样充满着杂草,你的稻子就无法长大。同样的,如果你不清除心意中主观的念头,就不能让你的心里清净。念头,只是愚人的食物,他们认为它们是美味的,但圣者们都不吃它们。
五种障碍——感官的欲望,敌对的恶意,昏沉懈怠,(亢奋)不安和(沮丧)焦虑,以及犹疑不决——就像各种不同的杂草。亢奋不安和沮丧焦虑可能是最毐的,因为它让我们同时散乱、不定和忧虑。这种杂草有着棘刺和尖叶,如果你跑进去了,你将会以遍体鳞伤收场。所以,如果你遇到它们就摧毁它,丝毫也不要让它长在你的田里。
呼吸禅思——稳定地在心里念住呼吸——就是佛陀所教导的,消灭这些障碍的最佳方法。我们使用忆念(觉想)去专注于呼吸,并经由评量加以调整;忆念就像犁,评量就像耙;如果我们持续犁耙田园,杂草就没有机会生长,而我们的稻子一定会欣欣向荣又生出果实来。
这里的田园是指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在呼吸里放进了许多忆念和评量,身体的四大性质就会平衡而安详,身体将会健康而强壮,心意则会轻松而开阔,无所障碍。
当你把田园像这样地清理和整平,你的稻子一定是欣欣向荣的,就在你把心意带入呼吸时,你就会感到一种欢喜和复苏的感受。四种成就的基础(中译注:四如意足)---?修行的满意(欲如意足),修行的精进(进如意足),修行的热心(念如意足),修行的明辨(慧如意足),将会一步一步地开发。这四项品德就像健康滋补品的成份,任何人吃了这个补品就会长寿。如果你想死就不必吃,但如果你不想死,你就要多吃;你吃得愈多,你心里的疾病就愈快消失。
开示(2)
1956/8/17
当你静坐禅思时,即使你没有得到任何直觉的内明,请相信你至少知道了不少。当呼吸进入时,你知道了;当它出去时,你知道了;当它是长呼吸时,你知道了;当它是短呼吸时,你知道了;不论它是愉快或不愉快的,你知道了。如果你能知道这么多,你就做得很好了。至于各种思想和念头跑进心里时,就排除它们,不论它们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论它们是在想念过去或是未来,不要让它们干扰你正在进行的,不要追逐着要理出头绪来。当这种思想闯入时,就让它过去,保持你的觉知,安于现在。
当我们说心意来去时,并不是心意真地走了,只是念头走了。念头就像心意的影子,如果心意是静止的,它的影子怎么会动呢?身体的动作才会引起影子的移动,而当影子移动时,你又如何抓得住它?影子是难以捉摸的,难以抖落的,难以安静的。觉知构成现在,那才是真正的心意。追逐念头的觉知只是一个影子,真正的觉知——知道——留在本位,它并未站立、行走、来或去。因此心意——觉知并没有任何来去或进退,它是安静而镇定的。当心意本身正常、均衡、不散乱时,也就是当它没有任何影子时,我们可以安详地休息。但是,如果心意不稳定、不确定时,它就会波动。念头生起又闪逝,而我们追逐它们,希望把它们拉回来。追逐它们就是我们弄错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所要改正的,告诉你自己:「心意没有什么错的,只要警觉影子就好。」
你不能改善你的影子,好比说你的影子是黑的,你可以用肥皂搓洗到死,它还是黑的,因为它并没有实质。你的念头也是一样,你无法理出一个头绪来的,因为它们只是影像,欺骗你罢了!
佛陀如是教导,任何人如果不认识自我、身体、心意和它的影子,就会感受无明——黑暗、愚痴无知之苦;任何人如果认为心意就是自我,自我就是心意,心意就是它的念头;像这样把一切都混淆了,就是迷失了,就像一个人迷失在丛林里。迷失在丛林里会带来无数的艰辛,要耽心野兽,要寻找食物和睡处的问题,不管你看到那条路,都走不出去。但是,如果我们迷失在世间,那比起迷失在丛林里又要更糟糕好几倍了,因为我们无法分辨日夜,我们没有机会去找到任何光亮,我们的心意因为有着无明而黑暗。
训练心意静止的用意是要简化事情,当事情被简化时,我们就可以看得见了,心意就能安顿下来休息了。而当心意得以休息时,它就渐渐地变得明亮了,内在和它本身都是如此,知识于是就生起来了。但是,如果我们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如果我们让心意混淆着景象、声音、香气、味道、碰触和意念,那就是黑暗,知识就没有机会生起。
当直觉的知识生起时,如果你知道如何去运用它,它就可以导向解脱的内明。但如果你让自己被过去或未来的知识带着走,你就无法超越世间的层次。换言之,如果你在身体的事物上涉入太深,却没有得到相关于心意工作上的知识,它就会带给你心灵上的不成熟。
举例来说,有一个景象生起而你起了执着,你得到了过去生的知识却很激动。以前你从未知道的事,现在你可以知道了;以前你从未见过的事,现在你看到了;它们会让你过度地高兴或难过,为什么?因为你把它们都看得太严重了。你可能看见自己是个王公贤达的辉煌景象,甚至是个伟大的帝王,富有而有影响力。如果你让自己觉得高兴,那就是放纵于欲乐,你已经偏离了中道。或者你可能看到自己是你所不想要的,一只猪或狗,一只鸟或老鼠,跛脚或残癈。如果你自己难过,那就是放纵于自苦。再度,你又偏离了中道。有些人真的就让他们自己被拖着走,一旦他们开始看见异象,就开始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比别人来得高明。他们让自己变得骄傲而自负,正道已经消失了,却连自己都不知道。如果你不谨慎,在这儿,世俗的知识就会引导着你。
但是如果你的心中记住一个原则,你就可以留在正道上了。不论出现什么,好的或坏的,真的或假的,不要让你自己觉得高兴,不要让你自己难过。保持心意的平衡和中性,辨识智(分别智)就会生起,你将会看到那个景象或朕兆展示出苦圣谛?肭_(生),雕谢(老),消失(死)。
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直觉,你就是在自找麻烦。证实为虚妄的知识会伤害你,证实为真实的知识真的也会伤害你。如果你所知道的是真的,然后你跑去告诉别人,正是自夸。如果它转变成虚妄的,就会逆火反烧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真正知道的人会说,知识是痛若的本质,它会伤害你。知识是知见洪流的一部份,我们必须跨越它,如果你执着于学问,你就走错了。如果你知道了,就是知道而已,当下就放下它,你不必激动或高兴,你也不用去告诉别人。
到过国外留学的人们,当他们回到稻田里时,不会向家乡的人们诉说他们所学的。他们一样地,闲话家常,他们不提所学,因为(1)没有人会了解,(2)没有什么作用。即使对于能够了解他们的人,也不会展现所学。当你修习禅思时也应该如此,不管你知道多少,都要像是毫无所悉一样。如果你向别人夸耀,那就很糟糕,如果别人不相信你,那就更糟了!
所以不论你知道了什么,单纯地知道,然后就放下它,不要设定「我知道了」。当你能做到这样,你的心意就能达到超越,不再执着。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即使没有道理的事情也自有其道理——也就是说,它们的道理就是虚妄,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放下真、假的道理。一旦我们知道了真理又能放下它,我们就能自得其乐,我们不会匮乏,因为真理——法——仍旧与我们同在,我们不会两手空空。那就像有很多钱,我们会把它堆放在家里,而不会随身拖曳着它。我们可能袋子里没有半毛钱,但是我们并非穷人。
真正知道的人们也是一样,即使他们放下知识,它们还是在那儿,这就是圣者的心意之所以不会飘荡的道理。他们放下事情,但不是用浪费或不负责任的方式,他们像富人那样地放下,即使放下了,他们还是得到成堆的财富。
至于放下事情有如贫民那样的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所以他们通通放下,通通丢掉。当他们这么做时,他们只是在趋向苦难而已,例如:他们可能认为一切都不真实——五蕴不真实,身体不真实,苦、集、灭、道不真实,解脱不真实。他们一点也不用脑筋,他们懒得去做任何事情,所以他们放下一切事情,把它通通丢掉。这就是所谓像贫民一样地放下,就像许多摩登圣人一样,当他们死后再来时,还是再度穷困潦倒。
至于佛陀,他放下的只是身心所呈现的真假现象,但他并未拋弃他的身心,因此结果是富裕的,有充足的财富来传承给他世世代代的弟子们,因此他世世代代的弟子们从不必耽忧会有所匮乏。
因此我们必须视佛陀为典范,如果我们认为五蕴是没有价值的,无常、苦、无我的,由于轻忽而放下它们,我们一定会以匮乏收场。就像一个愚人,他很厌恶身上脓肿的疼痛,因此就不去碰它,随它去也不照料它,这一来,疼痛是没办法痊愈的。然而聪明的人,他们知道怎样清洗伤痛,敷药并缠上绷带,因此,最后一定会康复的。
同样的,当人们只看到五蕴的缺点,却没有看到它们好的一面,未将它们作任何有价值的运用就放下它们时,是不会产生任何好处的。但是,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去看到五蕴,除了坏处之外,也有它们好的一面,然后善用它们于禅思,来获得身体和心理现象的辨识(分别)智,我们将会很富有。一旦我们有了真理——法——做为我们的财富,那么有钱、没钱,我们都不会痛苦,因为我们的心意将会超越一切。
开示(3)
1957/8/26
当你静坐禅思时,如果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生起时,检查它们,看看是从那儿产生的,不要让你自己痛苦或难过。如果身体的某些部份不如你所想要的,不要忧虑,顺其自然——因为你的身体跟别人,乃至于世间的人类、动物都是一样的——无常、苦而且不能予以强迫的,所以就留在你所喜欢的部份,保持它的舒适。
身体就像一棵树,没有完美的树。任何时候,它都会有新叶和老叶,绿叶和黄叶,嫩叶和枯叶。枯叶会先掉落,而那些嫩叶后来也将会慢慢地枯干而掉落。有些枝桠很长,有些浓密,有些稀疏,果实也不是平均分布的。人体跟它实在相差不多,安乐和痛苦并非平均地分布,疼痛的部位和舒适的部位,随机混合着,你不能依赖它,所以尽力去让舒适的部位保持舒适。
这就像是走入一间房子,那里的地板已经开始腐烂了,如果你想要坐下就不要选择腐朽的地方,要选择一个木板仍旧完整的地方,这也就是说,心意不需要去关注那不能控制的事情。
你可以把身体比做是一颗芒果,如果芒果有个腐烂或虫蛀的地方,拿刀削掉它,就吃剩下来好的部份。如果你笨得连虫蛀的部份都吃,那就糟了!你的身体也是一样,不止是身体,心意也是一样,岂能永远顺心如意?有时心境好,有时不好。这就是你要尽量多用忆念(觉想)和评量的地方。
忆念和评量就像在做一件工作,这工作就是禅定——集中心意。心意专注在一个单一的对象上,然后投入你全部的注意力,检查并思惟它。如果使用零散不足的忆念和评量,你的禅定也会得到稀稀落落的结果。如果你做事草率,就会得到粗陋的结果;如果你做事精细,就会得到精致的结果。粗陋的结果并没有什么价值,精致的结果有着高级的品质,在各方面都是很有用的——就像原子辐射,它是如此地微妙,连山岳都可以穿透。粗陋的东西有着低劣的品质,难以使用,有时,你会把它们放在水里泡上一整天,但它们还是无法软化。至于精致的东西,只需要空气中一点点的潮湿,它们就分解了。
你的禅定品质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忆念和评量是微妙、完整和缜密的,你的「禅定工作」就会产生愈来愈宁静的心意。如果你的忆念和评量是懒散的,你就得不到太多的安静,你的身体会疼痛,你也会感到纷扰不安而容易恼怒。一旦心意能够变得非常安静,于是,身体就会舒适而安乐,你的心里就觉得开朗而清明,痛苦就会消失,身体的元素就会觉得正常——身体的温度恰恰好,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当你的工作完成了,就会得到最高的幸福和安乐——涅槃,解脱。但是只要你仍有工作要做,你的心意就不会得到完全的安详。不论你走到那里,在你的心意的背后总有些唠叨在,一旦你的工作完成了,于是,不管到那里都是自在的。
如果你还没完成你的工作,那是因为(1)你没有把心意安置在上面;(2)你没有真正地去工作——你逃避责任,怠忽职守。如果你真正地把心意放置在工作上,毫无疑问地你将会完成它。
一旦你已经体验了身体是无常、苦和不能予以强迫的,你没有必要让心意难过或因此而激动,保持安稳的平常心。「无常」意指变化,「苦」不仅是指疼痛和痛苦,它也包括了乐——因为乐是无常而不可靠的,小小的乐趣会转变成很多的乐趣,或者变成痛苦。痛苦会变成快乐…等等(如果我们除了痛苦之外就没别的,我们会死掉的)。所以我们不应在意于全都是乐与苦,设想身体有二部份,就像芒果一样。如果你专注于舒适的部分,你的心意就能够安详,让痛苦成为另一部分。一旦你有个禅思的对象,你就有了一个舒适的地方好让心意栖息,你不需要住在痛苦上。你有个舒适的房子好住,为什么要睡在垃圾堆?
我们都要善良的东西,但是如果你不能区别对错,你会静坐禅思直到死亡之日,都找不到涅槃。但是,如果你能安顿心意,并且念兹在兹,就不是那么困难了。涅槃实在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因为它永远在那儿,从未改变。世间事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们总是在改变着而且不确定,今天它们是这样子,明天又是另一个样子了。一旦你做了些事情,你就必须要持续照顾它,但是你却不必照顾涅槃。一旦你证得它了,你就可以放下它。持续地验证,持续地放下——就像一个吃饭的人,在他把饭放进嘴里之后,不断地吐出来。
这就是说,你持续地行善却不宣称这是你自己的。行善,然后把它吐掉,这就是脱离。世上大部份的人们,一旦做了些事情,那就是他们的了——所以就必须持续地照料它。如果他们不小心,那它不是被偷了,就是自己坏掉了。它们倾向不满足,就像一个吞下米饭的人,吃了之后,他就一定要排泄,在他排泄之后,又会再饿了,所以他就再吃,再排泄,永远不会让他有足够的一天。但是在涅槃里,你不必吞咽。你可以吃饭,然后就吐掉;你可以行善就放下。就像耕田,泥土自行从犁刀上掉落下来,你不需要去铲起来放入袋子里,绑在水牛的腿上。任何人如果笨得把犁刀掉下来的泥土,都铲起来绑在一个袋子里,将会寸步难行。不是他的水牛将陷入泥沼,就是他将颠覆袋子而跌落在田中央。田地永远没耕好,稻子永远种不下去,稻谷永远不会有收成,他一定得挨饿。
「佛德」,我们的禅思字眼,乃是佛陀正觉后的名号,它的意思是指开悟,觉醒的人,顿悟的人。在他正觉以前有六年之久,佛陀游行各处,从各种老师去寻求真理,都没有成功,所以他独自出走,在一个五月(阳历)的月圆之日,坐在菩提树下,发誓说他不起来,除非他证得真理。最后,将近黎明的时候,当他禅思着他的呼吸时,得到了正觉,他找到了他所追寻的——就在鼻端处。
涅槃并不在遥远的地方,它就在我们的嘴唇,就在我们的鼻端,我们到处摸索却从未找到它。如果你真的有心要寻求清净的话,那么把你的心安置在禅思上面,不管别的,当任何其它的事情来了,你就说:「不,谢了!」,欢乐?「不,谢了!」,痛苦?「不,谢了!」,善行?「不,谢了!」,恶行?「不,谢了!」,果证?「不,谢了!」,涅槃?「不,谢了!」。如果什么都是「不,谢了!」,那你还会剩下什么?你并不需要剩下些什么,那就是涅槃。就像一个没有任何钱财的人,盗贼怎么来抢他?如果你有钱又要持有它,你将会被杀。如果这个贼不杀你,那个也会。带着你的一切,直到你整个被压垮为止,你将永远无法脱身。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与善恶同住。那些已经开发而远离的人们,充满善行,也完全了解罪恶,但是都不执着,都不宣称两者为他们所有,他们把它们摆在一边而放下它们,因此能够幽游自在。涅槃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在佛陀的时代,有些人在托钵时成为阿罗汉,有些在小便时,有些在看着农夫耕田时。至高无上的善行难在于开始,在做基本功夫时——持续地念住,全程检查并评量你的呼吸。如果你能够坚持不放弃,你终必成功。
开示(4)
1959/5/7
呼吸乃是心意的镜子,如果镜子不正常,就会有不正常的反射。假如你往凸面镜里看,你的影像就会比你高;如果你往凹面镜里看,你的影像就会不正常地短缩;但是,如果你往平面镜里看,平滑而正常,它就会给你一个真实的影像。
知道如何去调整呼吸,让它按步就班,就等于是妥善地安顿了心意,也就能产生各种利益——就像一个好的厨师,她知道怎样去变换菜肴,有时候改变菜色,有时候改变香味,有时候变换形状,因此雇主对她的烹调永远都不会厌倦。如果她整年都是做固定的东西——今天麦片粥,明天麦片粥,后天还是麦片粥——她的雇主一定会去寻找一个新的厨子。但是如果她知道如何变化她的菜肴,让她的雇主永远满意,那她一定会加薪,或许还有特别的奖金。
呼吸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知道如何调整和变化呼吸,如果你经常忆念和评量呼吸,你将变得非常地专注,而且专精于处理呼吸和其他身体元素的所有事物。你永远会知道身体的状况,欢喜、安乐和一心将会自行来到,身体将得以苏息,心意则得到满足,身体和心意都会很安详,一切的元素也会安宁,不再惶惶不安。
这就像知道如何去照顾一个小孩,如果小孩开始哭了,你知道什么时候该给牛奶或糖,什么时候该给他洗澡,什么时候带他出去透透气,什么时候可以把他放入游戏栏栅里并给他玩偶。一下子,小孩就停止哭泣、吵闹,让你自在地去完成必须做的事情。心意就像一个无辜的小孩,如果你善于照顾他,他就会柔顺、快乐而满足,一天一天的长大。
当身体和心意充实而满足时,他们就不会感到饥饿,他们就不必去掀翻炉灶上的壶罐和锅子,或者是来回踱步,四下张望门窗之外了。他们能够安然入睡,没有任何骚扰。魔——五蕴之苦——不能来掌控他,这是我们的安乐之道,因为我们坐时,与人们同坐;卧时,与人们同卧;吃时,与人们同吃;当人与人同住时,就不会有问题;但是当他们与魔鬼同住时,他们一定会争吵而且永远不得安宁。如果我们不知道怎样去评估并调整我们的呼吸,我们的禅思就不会有任何结果,即使我们坐到死,我们终将毫无所知。
曾经有个老和尚——70岁了,出家30年——他曾经听说过有关我教导禅思的好处,因此来跟我学习。他问我的第一件事就是:「你教导什么法门?」
「呼吸禅思」我告诉他:「你知道的,佛~~德,佛~~德。」
一听之下,他就说:「从尊者阿迦曼的时代起,我就一直修习那个法门了——佛~~德,佛~~德,从我年轻时就开始,我并未看到其中的任何胜妙之处,全部就是佛德、佛德,毕竟未曾到达任何境界。而现在,你又要教我更多的佛德,干嘛?难道你要我佛德到死?」
当人们不晓得如何去调整和评量他们的呼吸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他们永远找不到自己一直所要追寻的,因此调整和觉想(忆念)呼吸在修习呼吸禅思中是很重要的一部份。
要认识你自己——熟悉你的身体,你的心意,各种元素(地、水、火、风、空、识),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它们是如何地无常、苦、无我,这一切你都必须经由探索自己去找寻。如果你的知识只是从书本上而来,或别人告诉你的,那么这样的知识就是来自记诵和概念,不是来自你自己的辨识智,那不是真正的知识。如果你只知道别人告诉你,你就一路跟随着他们,那会有什么好处呢?他们可能会把你引入歧途;而且,如果路上有很多尘土的话,他们可能还会把灰尘飞溅到你的耳目里。所以在你追寻真理的道上,不要只相信别人说的,不要相信记诵之学。练习集中心意,直到获得你自己的知识为止。唯有如此才是内明,唯有如此才有价值。
开示(5)
1960/10/4
当你禅思时,你必须忆念(觉想),如果你不忆念,你就无法禅思,因为忆念乃是构成禅思的必要部份。例如:得到禅那,乃运用忆念的力量,把你的心意带到禅思的对象上;并运用评量的力量去辨识你所选定的禅思对象,检查你的禅思对象,直到它正好适合你。你可以选择慢的呼吸,快的呼吸,短的呼吸,长的呼吸,狭窄的呼吸,宽广的呼吸,热的、冷的或温暖的呼吸;就只在鼻子一带的呼吸,就只在喉咙一带的呼吸,全程下到心脏的呼吸。当你已经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节奏的对象,抓住它并——专精一致---使其一心,专注于单一的对象。引导你的忆念让它凸显出来,别让心意离开禅思的对象,别让禅思的对象离开心意。告诉你自己,那就像吃东西,配合你的嘴巴把食物送进去,配合食物把你的嘴送过去,不要失误了。如果你弄错了,把食物粘在你的耳朵、下巴、眼睛或前额上,你就什么也吃不到了。
你的禅思也是这样,有时,一个心意的对象突然把你带入过去,倒回几百年;有时,它飞到未来,带着各式各样的事情回来扰乱你的心意。这就好象拿取食物的时候,把它粘在头上,又让它掉在你的身后,小狗一定会来咬走;或者就好象把食物送到你的嘴边,然后又把它拋掷在你的面前一样。当你发现这种情况发生时,那是一个警讯,你的心意尚未紧随在它的对象上,你的念力还不够坚强。你必须把心意带到禅思的对象上,然后跟随它,确认它住止其上。就像吃东西,确认食物配合嘴巴,并正确地送入,这就是忆念。食物配合嘴巴,嘴巴配合食物,你清楚它是食物,你也知道它是那种食物——主菜或甜点,粗糙或精致。
一旦你知道那是什么,而它就在你的嘴里,立刻就咀嚼它,这就是评量、检查、评核你的禅思。有时,这是在近行定之下进行,检查一个粗糙的对象,让它愈来愈微细。如果你发觉呼吸很长,就检查长呼吸;如果很短,就检查短呼吸;如果它很慢,就检查慢呼吸;看看心意是否愿意住止在那种呼吸上,看看那种呼吸是不是愿意住止在心意上,看看呼吸是否畅顺而无阻,这就是评量。
当心意生起忆念和评量时,你就同时具有禅定和辨识智。忆念和一心趋向于禅定,评量趋向于辨识智,当你兼具了禅定和辨识智,心意于是静止,知识就得以生起。但是,如果评量太多了,它就会破坏心意的静止;如果静止太多了,它就会熄灭忆念;你必须注意心意的静止,以确保两者(忆念与评量,禅定与辨识智)之间的正确比率。如果你不知道「恰到好处」,你一定会有困扰。如果心意太静止,你的进步将会缓慢;如果你忆念太多,你的禅定就会跑掉。
所以要仔细观察,再度,它就像吃东西一样,如果你猛铲着食物送入嘴巴,你最后可能会被噎死。你必须问自己,这对我是有益的吗?有些人只不过是味同嚼腊而已,他们还没想要吃甘蔗,这不是正常的。有些人,即使他们的牙齿痛或脱落了,仍然想要吃脆硬的食物。心意也是一样的,当它只是一点点静止时,我们就想要看到这个、知道那个,我们想要得到的远比我们能够掌控的还多。你首先必须确认,你的禅定是稳定坚固的,而且你的辨识智和禅定是适当的平衡,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你的评量能力必须是成熟的,你的忆念则必须是坚固的。
假设你有一只水牛,要把它绑在木桩上;如果你的水牛很壮,它可能连桩拔起而走开,你必须知道水牛的力量,如果它实在很壮,就要重击木桩让它坚固地定位在地上,并看守着它。换句话说,如果你发现忆念正脱缰而出,脱离心意静止的疆界,就把心意带回来,让它更静止,但不要静止得让你失掉轨迹。如果心意太安静了,就好象在恍惚一样,你就全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切都是黑暗、隐蔽的,茫然不见,然后又突然出现,这就是没有忆念或评量的禅定,因为不知判别,所以是错误的禅定。
所以你必须善于观察,运用你的判断力,但不要让心意被它的念头带走了,你的念头是些散乱的东西。心意要与禅思的对象同在,不管你的念头在那里旋纺着,你的心意仍然坚固地翌立着,就像抱着一根柱子而环绕着一般,你可以继续旋纺着,却不会让你筋疲力竭。但是,如果你放掉柱子而绕转三圈,你就会晕眩而「砰」然倒地。心意也是这样,如果它和一个对象同在,就可以持续忆念而不会疲倦,因为你的忆念和静止相伴在一起。你愈是忆念,你的心意就愈稳固,你愈是静坐禅思,你就愈能忆念,心意变得愈来愈坚定,直到所有的障碍都消退,心意也不再攀缘意念。现在,知识就会生起了。
这里的知识并不是普通的知识,它洗掉你的旧知识。你不需要从一般想念和推理所产生的知识,放下它们!你不需要从忆念和评量所产生的知识,停止!让心意安静、静止,当心意静止而无所障碍时,这就是一切善的本质了。当你的心意在这个层次时,它不再执着于任何意念,所有你曾经知道的意念,关于世间或法义的,不论多或少,都被清洗掉,只有当它们被洗掉时,新的知识才能生起。
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放下意念——所有你对事物所做的标示或名称,你必须让自己一无所有。当人们一无所有时,他们就会变成左右逢源。如果你不让自己一无所有,你就决不会得到辨识智。换句话说,你不必担心自己成为傻瓜,或遗漏了事情;你不必担心自己走入了死胡同。你不需要从别人听来或书上读到的任何内明了,它们只是意念,所以它们是无常的。你不需要任何从推理和想象所获得的内明,因为它们只是意念,所以它们是无我的。让所有这些内明消失,只留下心意,坚定的热诚,不偏左——趋于苦;不偏右——趋于乐。保持心意静止、安静、中和、镇定——止于善处,你就是处于正定了。
当正定在心意中生起时,它有个影子。当你能够看到影子出现时,那就是毗婆舍那——内明禅思。
你从正定中获得的知识,并非以念头或观念的方式产生,它是以正见产生。你看起来是错误的,那真的就是错的;你看起来是正确的,那真的就是对的。如果看起来是对的,实际上却是错的,那就是邪见;如果看起来是错的,实际上却是对的,那也是邪见。具足了正见,那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以因果的观点而言,就是你见到了四圣谛。你见到了苦,而它真的是苦;你见到了苦集,而它真的是苦集。这些圣谛是绝对的,无可置疑,无可争议的真实。你看到苦是有原因的,一旦原因生起,就会有痛苦。至于消除痛苦之道,毫无疑问的,你看到所遵循的正道将会导致解脱,不论你是不是走过全程,所见都是真实的,这就是正见。至于苦灭,你会见到真的有那么一回事。只要你在正道上,你就会看到,事实上苦正在消退。当你的内心能够体认这些圣谛时,那就是毗婆舍那智。
更简单地说,你见到一切的事情,若内若外都是靠不住的。身体是不可靠的,老病是不可靠的,死亡是不可靠的,它们是狡滑而靠不住的,在你身上持续地变迁着。看到这个就是见到了无常,不要由于无常而让你自己快乐或难过,保持心意的中和、平稳,那就是毗婆舍那的意思。
至于苦,假设我们听到某个敌人正在受苦,我们会认为「好消息!」「希望他们赶快完蛋!」,那么心意就已经倾斜了。假设我们听到某个朋友致富了,就很高兴;儿子或女儿病了,就很悲伤。我们的心意陷于痛苦和忧伤,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善巧,心意不集中,也就是不处于正定。我们必须照顾心意,不要让它陷入痛苦中。任何痛苦,让它痛苦,但不要让心意跟着痛苦。身体可能会疼痛,但是心意不痛,让身体面对苦受,但心意不苦。保持心意的中和,不要由于乐趣而高兴,要知道乐趣也是苦的一种形式。怎么会这样?因为它会改变,它会生起又消退,它会有高低起伏,它不能持续,那就是苦。疼痛也是苦,双重的苦,当你得到这种深入于苦的内明时,当你真的见到了苦,毗婆舍那就已经从内心生起。
至于无我,一旦我们已经检查过事物,并已经见到它们真实的面貌,我们就不会抱怨,我们就不会展现影响力,我们就不会设法去显示自己有权力,想去控制那些无我的事物。不论我们怎么努力,我们都不能阻止生、老、病、死。如果身体将会老化,就让它老化;如果它会疼痛,就让它疼痛;如果将会死,就让它死亡。不论是你自己或别人的死亡,都不要高兴,也不必难过,保持心意的中和、平稳、无所困扰,这就是行舍智。让诸行——一切事物的形成、因缘——顺着它们自己与生俱来的本性。
简单地说,这就是毗婆舍那。你看到所有形成的事物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你能够从自己的执着中解开它们,你能放下,这就是能够获益的地方。怎么说呢?你不必筋疲力竭地被诸行所拖累。
执着意即携带着负担,我们携带着五蕴,执着于身体的现象、感受、忆想和标示、心理的形成和意识。我们牢牢地抓住并牵系于这些事物,认为它们就是自我。前进!随身携带它们,左脚挂上一个重担,右脚也来一个;左肩放上一个,右肩也来一个;最后一个放在你头上。现在,带着它们随你走,笨拙的、碍手碍脚又滑稽的。
携带着它们,前进吧!五蕴是很沉重的负担啊!
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行肩负着它们,
随身携带它们到每一个地方,让你把时光虚掷在世间的痛苦之中。
佛陀教导说,任何缺乏辨识智的人,就是没有善巧的人;任何不修习禅定以通达解脱内明的人,就必须要担负痛苦,永远要被压垮,真可怜!真可羞!他们永远不得脱身,他们的腿上、肩上都有重担,他们能走到那里去呢?前进三步,退后两步,一下子,他们就灰心气馁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得再站起来继续走。
现在,当我们看到无常——一切形成的事物,不论是我们的内在或外在,都是不可靠的;当我们看到它们是痛苦的,当我们看到它们是无我的,它们只是自己在那儿轮回不已。当我们获得这些内明,我们就能放下自己的重担,也就是放下自己的执着。我们能够放下过去,不再停驻于过去;我们能够放下未来,停止渴望未来;我们能够放下现在,不再宣称它是自我。一旦我们放下了自己的重担,我们就能用轻快的脚步走路,甚至还能手舞足蹈,多么美好!我们走到那里,人们都很高兴认识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无所障碍,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以安详的方式为之。我们能走、能跑、能舞、能唱——都以轻快的心情而为之。我们是佛教之美,令人赏心悦目,所到之处都是优雅合宜的,不再有重担,不再有所障碍,我们能够自得其乐,这就是毗婆舍那智。
KEEPING THE BREATH IN MIND
泰文原著:尊者阿迦李达摩达罗
Phra Ajaan Lee Dhammadharo
(1953-1960年间的讲述)
英文翻译:谭尼沙罗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 Graff)
(1989年10月译于泰国)
中文翻译:曾银湖(2000年5月译于台湾)
序
这本书是练习集中心意的一个引导。它们有二部份:第一部份几乎都是专门在处理心意,但是,因为心意的安宁,若干程度地依赖于身体,所以我又增加了第二部份,显示如何运用身体来饶益心意。
就我自己的修习所观察的结论,只有一条简短、容易、有效又愉快,而且几乎没什么会让你误入歧途的道路——那就是念住呼吸(安那般那念),也就是佛陀本身用以证得大果的道路。我希望你不要因为犹疑不定而自己把事情弄得太困难了,这里抓一些,那里捞一点;相反的,你应该热诚地将你的心意安置于接触你自己的呼吸之上,就呼吸所及的去跟随它。从那儿,你将会进入解脱内明的阶段,导向心意本身,最后,将自行证知正觉——佛陀。那也就是你将证得明确可靠的果证之时。换句话说,如果你让呼吸随顺它的本性,也让心意随顺它的的本性,毫无疑问的,你修习的结果将能尽如你所希望的。
一般而言,心意的本性,如果未经训练就绪,总是陷于主观的偏见之中,痛若而恶劣。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个规则——一个法——用以训练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希望得到安稳的幸福。如果我们的心意没有一个内在的规则,没有一个中心可以安住,我们就会像无家可归的人。无家可归的人备极艰辛,太阳、风雨和尘土一定会让他们经常脏兮兮的,因为他们没什么可以遮蔽的。练习集中心意就是为你自己建造一个家;剎那定就像一间茅篷;近行定就像一间瓦屋;安止定就像一间用砖砌成的房屋。一旦你有了家,你就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来保管你的家当,你不用忍受看守它们的辛劳。一个没有地方可以保管家当的人,必须餐风露宿,日晒雨淋,以看管那些家当。即使如此,他的家当也未必就真的安全了。
不集中的心意也是如此,它跑到别处去搜寻好处,让它的意念徘徊在各种念头和偏见之中。即使这些意念是好的,仍不能说我们是安全的,我们就像一个拥有许多珠宝的妇女,如果她戴着珠宝到处乱逛,她是一点也不安全,她的财富可能是她的致命伤。同样地,如果我们的心意未经禅思训练以获得内在的安宁,即使是已经经过开发的戒德,也会轻易地退堕,因为它们尚未稳固地贮藏在心中。训练心意达到宁静安详,就像把你的家当保存在保险箱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未能从自己的善行中获得任何好处的道理,我们让心意陷于各种偏见的摆荡之中,这些偏见就是我们的敌人,因为它们有许多机会,让我们已经具备的戒德雕萎。心意就像盛开的花朵,如果强风和昆虫骚扰花朵,它可能就没有机会结果。这里的花朵是指宁静的道心,而果实是指快乐的道果。如果我们心意的安宁和快乐是持续的,我们就有机会证得众所希望的最终利益。
最终的利益就像树木的心材,其它的利益则像枝叶、嫩芽。如果我们未曾训练自己的心意,我们所能遇到的就只是表面的利益而已。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意是清净而善良的,外在的一切事物也会跟着变成美好的结果,就像我们的手,如果清洁的话,就不会弄脏它所碰触的东西;如果骯脏的话,即使最干净的衣服也会弄脏。同样的,如果心意被污染的话,每一件事都会被弄脏。即使是我们所做的善行也会被弄脏,因为世间最高的能力——生起一切善、恶、苦、乐的唯一能力——就是心意,心意就像上帝,善、恶、苦、乐全都从心意而来,我们甚至可以称呼心意为世间的创造者,因为世间的和平和永续的安宁都有赖于心意。如果世界会被毁灭,那将会是心意所使然,所以我们必须训练这世间最重要的部份,成为世间财富和安宁的中心基础。
集中心意就是聚集心意潜力的方法,当这些潜力以正确的比率聚集时,它们将赋予你所需要的力量去摧毁敌人——你所有的烦恼和无明。你具备了训练所生的辨识智,善于抉择世间和法义的善恶。你的辨识智就像*,如果放得太久没有装入子弹里——也就是集中的心意——它就会潮湿腐朽,或者,如果你粗心大意而让贪、瞋、痴的火焰笼罩着你,火焰就会在你的手上燃烧。所以不要拖延,把你的*装入子弹里,那么不管什么时候,你的敌人——烦恼发动攻击,你都能够将他击倒。
任何训练心意集中的人都会得到庇护。集中的心意就像堡垒,辨识智就像武器。修习心意集中就是保护你于堡垒之中,这是很重要而且值得的事。
戒德,道的第一部份;辨识智是最后一部份,都不是特别地困难,但是要让心意集中,也就是中间的部份,就需要一些努力,因为那是强迫心意定型的一件工作。无可否认的,集中心意就像在河中打桥桩,是件困难的事。但是,一旦心意坚固地就位,在开发戒德和辨识智时它就会很管用。戒德就像在此岸这边打桩,辨识智就像在彼岸那边打桩。但是,如果中间的桥桩——集中的心意——没有坚固地定位,你怎能跨越痛苦的洪流?
只有一个方法,我们能够妥当地达到佛法僧的品德,那就是透过心意开发的修习(禅思)。当我们开发心意使其集中、平静时,辨识智就会生起,这里的辨识智并不是指一般的辨识智,而是指唯一直接从心意产生的内明。例如:记起宿生的能力,知道众生死于此生于彼的能力,和清除心意烦恼的渗漏。这三种直觉的形式——心意之眼——对于在心意领域上训练自己的人们,将会生起。但是如果我们徘徊流连,想从色、声、香、味、触、法中搜寻知识的话,那就像我们要跟六师外道学习一样;恰如佛陀,当他(成道前)跟六师外道学习时,是无法获得正觉的。于是他转变注意力到自己的心意上,并离开(他们)去独自修习念住呼吸,做为他的第一步,一路下去直到最终目标。只要你仍在从六根之中搜寻知识,你就是在跟六师外道学习,但是当你的注意力专注于呼吸——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一直到心意安顿下来而且集中了,你就会有机会遇到真实的事情——佛陀,正觉。
有些人认为他们不必修习集中心意,只要在辨识智上用功,也能透过辨识智而达到慧解脱。这当然不是真的,无论是慧解脱或心解脱(经由心意的平静而解脱)都是筑基于心意的集中,它们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像是走路,一般而言,一个人是不会只用单脚走路的,至于那只脚踩得重些,那纯属个人的习惯和特征罢了。
慧解脱是由思惟世间的各种事物和层面开始,直到心意慢慢地平息,一旦它静止了,直觉地就产生内明(毘婆舍那)——以四圣谛为观点的清净而真实的了解。在心解脱里则没有许多的思惟,心意只是单纯地被导向安静,直到它到达安止定的阶段。那里直觉的内明就会生起,让它可以看到事物的本然之相,这就是心解脱,先得心定,后得辨识智。
一个博学多闻的人,精通文字义理,能够清楚而正确地诠释正法律,但是他并未为心意开发一个内在的中心,就像一个飞行员,能够清晰地看到云层和星光,却不知道(降落的)跑道在那里。他正面临大麻烦,如果他飞高一点,就会跑出大气层,他只能不断地盘旋,直到油料耗尽而坠毁在荒野里。
有些人,即使是高学历,他们的行为并不比野蛮人来得好,因为他们已经被捧上云端。有些人,对自己所学、所知、所想觉得高高在上,不屑修习集中心意,因为他们觉得那些都比不上他们,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当可直趋慧解脱。事实上,他们正趋向灾难,就像迷失跑道的飞行员。
修习集中心意就是为你自己建筑一条跑道,然后,当辨识智来临时,你就能安全地到达解脱。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发正道所有的三个部份——戒、定、慧——如果我们想要修习完整的法门。否则,我们怎能说自己知道四圣谛呢?因为正道,之所以被认证是为圣道,必须是由戒、定、慧所组成,如果我们不以自己的内在来开发它,我们怎么会知道它?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怎能放下?
一般言之,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收获而不喜欢耕耘,我们只希望功德和清净,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完成基础工作,我们还是会继续一无所有,就像喜欢金钱却不爱工作的人一样,他们怎能成为善良、可靠的公民?当他们感受到贫困时,就转而作奸犯科。同样的,我们志在教义上的成果却不喜欢下功夫,我们还是会继续一无所有。只要我们的心意是贫穷的,我们必然就会去寻求其它境界里的好处——贪欲、利得、名位、乐趣和赞美,即使我们明知这些都是世间的种种诱惑。这是因为我们并未真正知晓,也就是说我们所做所为并不真诚。
正道永远是真实的--戒是真实的,定是真实的,慧是真实的,解脱是真实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真实,我们就见不到任何真实的东西。在修习戒、定、慧里,如果我们不真实,结局就是伪造和仿冒而已。当我们使用伪造和仿冒的东西时,我们就会惹来麻烦,所以我们的心意必须真实,当我们的心意真实时,我们就会尝到法味,超越世间所有的滋味。
因此,我汇集了下列两部份作为念住呼吸的指引。祝安详。
长老阿迦李达摩达罗
巴罗尼瓦寺·曼谷1953
中译前言
根据英译者的叙述,尊者阿迦李达摩达罗(1906-1961)是泰国近代最著名的禅师之一,他喜欢隐居在森林里修习禅思,因此他的教导系来自个人实际的修行经验,当然也与佛教的法义相关。
尊者的教导平易近人,善用种种比喻,让人心领神会。译者拜读尊者的教导之后,才知道原来呼吸的滋味也可以是如此地美妙。虽然尊者早已入灭多年,但他慈悲的教导,必将继续饶益着禅修者。
祝福所有阅读此书的人们都能够不懈怠地训练自己,逐步地走入安详宁静的禅定世界里。
请尊重法义,勿以任何商品交易的方式来流通此书。
曾银湖
2000/5/11于埔里迎福门
禅思之始
现在我来解说如何进行修习集中心意。在开始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举在前额之上虔诚地敬礼三宝,口诵如下:
敬礼世尊(顶礼)
敬礼正法(顶礼)
敬礼声闻僧伽(顶礼)
然后以身、口、意来表达你对佛陀的敬意:
敬礼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敬礼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敬礼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并皈依三宝: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
第二遍我皈依佛,第二遍我皈依法,第二遍我皈依僧。
第三遍我皈依佛,第三遍我皈依法,第三遍我皈依僧。
接着下定决心,我皈依佛陀——纯净者,完全解脱烦恼者;我皈依他的法——戒律、修习和果证;我皈依僧伽——四双(八士)的圣弟子,从现在一直到我命终。
我尽形寿皈依佛陀,
我尽形寿皈依正法,
我尽形寿皈依僧伽。
接着作意(明确地)说明自己持守5戒、8戒、10戒或227戒——依据你平常所能持守的戒律项目而定,用单一的誓词来表达:
我持守五戒。(三遍,此为持守五戒者)
我持守八戒。(三遍,此为持守八戒者)
我持守十戒。(三遍,此为持守十戒者)
尊者,我是清净的;佛法僧忆持,我是清净的。(三遍,此为持守227戒者)
现在,你已经宣说自己对佛、法、僧三宝的纯净意念、言语和行为,顶礼三次,坐下,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稳定你的思绪,开发四梵住:慈、悲、喜、舍,没有例外地散布这些心意给一切众生,就叫做无量梵住之心。对那些有着困扰记忆的人们,有简短的巴利用语如下:
Metta(慈爱,愿你自己和一切众生都幸福)
Karuna(悲悯你自己和别人)
Mudita(随喜,欣悦你自己和别人的善行)
Upekkha(泰然舍弃那些应当放下的事物)
第一个方法
单盘半莲花坐,右腿在左腿上,手掌向上交叠于大腿之间,右手在左手之上,保持身体正直,心意就绪,合掌于胸前致敬,忆念佛法僧的功德:「佛陀是我皈依处,正法是我皈依处,僧伽是我皈依处。」
然后心里默念佛陀、佛陀,达摩、达摩,僧伽、僧伽。双手放回腿上,并在心里默念「佛陀」三次。
然后忆念呼吸,成双地计数呼吸,首先吸气时忆念「佛」,呼气时忆念「陀」,十次。然后再开始,吸气时忆念「佛」,呼气时忆念「陀」,七次。然后再开始,呼吸一次,忆念佛陀一次,共五次。然后再开始,呼吸一次,忆念佛陀一次,共三次。依此三次法忆念呼吸。
现在你可以停止计数呼吸了,只要吸气时忆念「佛」,呼气时忆念「陀」,让呼吸轻松而自然,保持心意完全静止,专注于呼吸在鼻孔的出入。当呼出时,不要让心意随之而出去;当吸入时,不要让心意随之而进入。让你的觉知开阔而宽广,不要太过逼迫心意。放松,就像你呼出于开阔的空中。保持心意静止,就像海边的柱子,当水涨时柱子不随之而涨,当水退时柱子不随之沉没。
当你已经达到这个静止的程度时,你就可以停止忆念佛陀了,只要觉知呼吸的感受就好了。
然后慢慢地把你的注意力带进来,专注于呼吸的各层面,可以产生各种直觉能力的重要层面: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知道人、畜死后转生处,以及各种元素或潜力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于身体上的。
这些元素是来自于呼吸的据点。第一个据点,集中心意在鼻尖,然后慢慢移动到前额中央,就是第二个据点,保持你的觉知宽广,让心意在前额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把它带回到鼻尖。继续在鼻子和前额之间来回移动,就像一个人上、下爬山一样,七次,然后让它安顿在额头,不要让它再回到鼻子上。
从这儿,让它移动到第三个据然,头顶的正中央,并让它在那儿安顿一会儿,保持你的觉知宽广,吸入呼吸到达那一点,让它瞬间遍布整个头颅。然后让心意回到前额的中央,在前额和头顶之间来回移动七次,最后让它停留在头顶上。
接着把它带到第四个据点,脑中央。让它停留一会儿,然后再带它回到头顶,在这两点之间持续来回移动,最后让它安顿于脑中央,保持你的觉知宽广,让脑部微细的呼吸遍及身体的下方。
当你到达这点时,你可能会发现呼吸开始产生各种禅相,例如看到或觉得热冷,头部的刺痛感,你可能会看到一团苍白、模糊的蒸气,或是你自己的头颅。即使如此,也不要让你自己受到任何禅相的影响,如果你不想要让禅相出现,就做深呼吸,直入心里,它就会立即消失。
当你看到禅相已经出现时,仔细地将你的觉知专注于其上,但是每次只能专注于一个禅相,选择一个最舒适的就好。一旦你已经掌握住它,就扩充它,让它跟头部一样大。明亮白色的禅相对于身心是有益的,它是清净的呼吸,可以清洁体内的血液,降低或消除疼痛的感觉。
当你有了这个大如头部的白光时,把它带到第五个据点,胸部的中央,一旦它稳固地安顿了,就让它遍满胸部,让这呼吸尽可能地深白、明亮,然后让呼吸和光明都遍及全身,出于每一毛孔,直到身体的不同部位自行显相为止。如果你不要显相,做二、三次深呼吸,它们就消失了。保持你的觉知静止而开阔,不要让它拴住或被任何禅相影响了,它的发生当可转为呼吸的光明。小心守护心意,保持一心,让它作意于单一的专注,微细的呼吸,让这微细的呼吸充满全身。
当你已经到达这点时,知识就会渐渐地开始展开,身体将会轻安,就像绒毛。心意将会得到苏息——柔顺、稳固、自足,那将是一种非常殊胜的感受,身体快乐而心理安宁。
如果你想要获得知识和善巧,就修习这个步骤,直到你熟练于进入,离开和停留在本处为止。当你已经精通于它们时,你就能生起呼吸的禅相——明亮的白球或光团——随时应你所需。当你需要知识时,只要让心意静止并放下所有的主观偏见,只留下光明,忆念一遍或二遍任何你想要知道的事情,内在的或外在的,关于自己的或别人的,知识就会生起,或者心灵图相就会出现。若要完全精通,你必须,如果可能的话,直接地向修习并善于此道的人学习,因为这类知识只能从集中心意的修习产生。
从集中心意产生的知识可分成两类;世间和超越世间的。在世间的知识,你执着于自己的知识而看到一面,然而所显现生起的知识则是另一面。你的知识和你的神通力所给你的知识,是真假混淆在一起所组成的,但是这里的「真」只是就心理形成的层次上而言,而任何事情的形成都有着变迁,不稳定和无常的本性。
所以当你想要前往超越世间的层次时,汇集所有你知道、看到的事情成为单一的一点——心意专精于一(一心)——看到它们都有着相同的本性,把你所有的知识和觉知,汇集到同一点,直到你能清楚地看到真相:这一切事物的本性都只是生起和消逝而已。不要执着地认为你所知道的事情,也就是你的成见乃是你的,不要执着地认为从你内在所产生的知识乃是你自己的,让这些事情听其自然而去。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成见,你正是执着于痛苦。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知识,它就会变成痛苦的原由。
所以,心意集中而静止理当生起知识,这知识即是正道,一切你所经历的事都是在让你了解苦。不要让心意被知识绑住了,不要让它被显现于你的成见绑住了,让它听其自然而去。让心意安宁,不绑住心意,或臆测它是如此那样的。只要你臆测自己,你就正受着无明之苦,当你真的知道了,超越就会从你的内在生起——最高的利益,人类最殊胜的幸福。
摘录基本的修习步骤如下:
1.消除心意里一切不良的成见。
2.让心意安住于善良的信念中。
3.汇集所有善良的信念,合而为一——禅思专注(禅那)的一心。
4.思惟这一个信念,直到你见到它是如何地无常、苦、无我——空虚。
5.让一切好的和坏的成见顺其自然,因为好的和坏的住在一块,(无常的)本性是一样的。让心意随顺它的本性,让觉知随顺其本性。觉知不生起,也不消逝,这是念住法——安详的实质。它知道善良,但觉知不是善良,善良也不是觉知;它知道邪恶,但觉知不是邪恶,邪恶也不是觉知。换言之,觉知是不执着于知识或已知的事物。它的本性是真正地自然——完美无瑕而清净的,就像荷叶上的水珠仔,因此称之为不形成的属性,真正的元素。
当你能够追随这五个步骤时,你将会发现奇迹出现在你的心里。修习宁静和内明禅思的成果,已经说过,分为二类:世间的可以提供自己身体的安宁和世人的安宁;超越世间的,提供自己心意的安宁,带来平静、清凉、神采奕奕的幸福,一路通向解脱涅槃——免于生老病死。这是就呼吸禅思的主要原则做简要的解说。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是在应用这些原则于修习时,遇到任何困难,而你也希望直接地向教授此法的人学习的话,我将会尽最大的能力来帮助你,好让我们都能达到佛教的安详与宁静。
大部份的人们都会觉得下一章的第二个方法,比上述的第一个方法容易而且轻松。
第二个方法
有七个步骤:
步骤1
开始作三或七个长呼吸,入息时忆念「佛」,出息时忆念「陀」,保持禅思与呼吸的节奏一样长。
步骤2
清楚地觉知每一入、出息。
步骤3
当入、出息时观察呼吸,注意呼吸是否舒适,宽阔或狭窄,窒碍或流畅,快速或缓慢,温暖或清凉。如果呼吸不觉得舒适,就变换呼吸的方式直到舒适为止。例如长入息和长出息不舒适的话,就尝试短入息和短出息。一旦发现你的呼吸觉得很舒适,就将这舒适的呼吸感受分布到身体的各部位。开始将这呼吸的感受引入头颅内,并让它一路沿着脊椎流布下去。接着,如果你是男性的话,让它流下右腿到你的脚底,通往趾尖而后出去,进入空气中。再度将这呼吸的感受引入头颅内,并让它沿着脊椎流布下去,流下左腿一直到你的趾尖而出去,入于空气中。(如果你是女性,那就由左边开始,因为男性和女性的神经系统是不同的)。接着让这呼吸的感受从头颅向下流入两肩,经过你的手肘和腕部,到达你的指尖而后出去,进入空气中。让呼吸在喉咙的地方,向下流布到前身的中枢神经,经过肺和肝,一路下到膀胱和尿道。把呼吸引入胸部的正中央,让它一路下到你的肠道。让所有这些呼吸的感受散布,好让它们联结起来一起畅流,你将会感受到一种大有增进的安宁感。
步骤4
学习四种调整呼吸的方法
a.长入息和长出息
b.短入息和短出息
c短入息和长出息
d长入息和短出息?帠拑徆A的方式呼吸,或者,更好的是,学习舒适地以四种方式呼吸,因为你的生理机能和你的呼吸一直变化着。
步骤5
熟悉心意的据点或焦点——呼吸栖息的地方——并集中觉知在你认为最舒适的地方。有些据点如下:
a.鼻尖
b.头部的中间
c.上颚
d.喉咙
e.胸(肋骨尖端)
f.腹部(或上面的某一点)
如果你经常头痛或有神经上的毛病,就不要专注于喉咙上方的部位,同时不要强迫呼吸或让它陷入失神(无知觉)状态。自然流畅地呼吸,让心意与呼吸安闲恬适,但不要让它溜掉了。
步骤6
扩展你的觉知——对觉受的认知——遍及全身。
步骤7
结合全身的呼吸感受,让它们一块儿舒适地畅流。尽可能地保持宽广的觉知,一旦你完全地觉知了呼吸的各层面,你就已经认识了身体的内在,你也将会了解其它各方面。呼吸的本质有许多层面:呼吸的感受流入神经,流散在神经周遭,从神经遍及每一空隙,有益的和有害的呼吸感受,随其本质而混合在一起。
摘要:
(a)为了改善已经存在你身体各部位的能量,以便你能够与疾病和痛苦等相抗衡。
(b)为了澄清已经存在内心的知见,以便能够成为一个善巧的基础去解脱和净化心意,你心里必须永远记住这七个步骤,因为它们绝对是各层次呼吸禅思的基础。当你已经精通于此道时,你就会开辟出一条主要的道路来,至于路边小径——呼吸禅思的突发事件——它们虽然多彩多姿,但并不重要。如果你坚持这七个步骤并尽力去修习,你将会完全安然无恙。
一旦你已经学会让呼吸就绪,那就像是你已经把屋内的每一个人都安置妥当。呼吸禅思的偶发事件就像屋外的人们一样,也就是客人,一旦你屋内的人们都循规蹈举,你的客人也必须一致看齐。
这里的客人就是幻相和游荡的呼吸,他们在你调适呼吸的领域内将会经过:从呼吸生起各种幻相并会出现形像——亮光、人物、动物、你自己,别人;或声音——人声,有些是你认识的,有些则否。有时幻相会以气味出现——芬芳的,或如尸体般的恶臭。有时入息会让你觉得遍满全身,使你没有饥渴的感觉。有时呼吸会在身上传递暖、热、冷或刺痛的感觉。有时它会引起一些你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瞬间泉涌于心。
所有这些事情都归类为客人,在你去接待客人之前,你必须把你的呼吸和心意安排就绪,让它们安稳。接待这些客人,你首先必须要在你的控制之下来带领他们。如果你不能控制他们,就不要跟他们打交道,他们可能会引导你走入歧途。但是,如果你有操控他们的能力,他们未来将可为你所用。
操控他们的能力,意即透过思想的力量,以意愿来改变他们(亦即似相)——让他们变小,变大,送到远方去,带到近处来,让他们出现或消失,送他们出去,带他们进来,那时你才能运用他们来训练心意。
一旦你已经调伏了这些幻相,它们就会促使感官的能力提升;不必睁开眼就看得到的能力;听到或闻到远处声音或香气的能力;品尝存在空气中各种元素的能力,且能应用于身体上来克服饥饿和渴爱的感觉;用意愿来生起特定感觉的能力——当你想要感觉凉爽的时候就感到凉爽;要热即热;要暖即暖;要体力即强壮——因为世间各种有益于身体上的元素都会来到并出现在你的身上。
心意一样地也会提升,将会有能力去开发直观(神通):回忆前生的能力,知道众生死后再生于何处的能力,消除心意中渗漏烦恼的能力。如果你够机警的话,就可以接待这些客人,并安排他们在家里工作。
这些是呼吸禅思的若干偶发事件,修习时如果你遇到它们,就彻底地检查它们,不要因它们出现而高兴,也不要不高兴而想要否定它们的出现。保持心意平正、中立,要缜密周详,仔细地思考所出现的一切,看看它是否可信,否则它可能会引导你做出错误的假设。善和恶,是和非,高和低,都取决于你的心意是敏锐或迟钝,还有你是否够机智。如果你冥顽不灵,即使高的也会变成低的,善的也会变成恶的。
一旦你认识了呼吸的各方面和它的偶发事件,你就能获得四圣谛的知识。此外,当身体生起痛楚的时候,还可以消除身体上的疼痛。念住是药物中活跃的成份,呼吸则是溶剂。念住可以清洁和净化呼吸,纯净的呼吸可以清洁全身的血液,而当血液被清理干净时,就会消除许多身体上的疾病和疼痛。例如,你被神经失调所苦,它们会完全消失,进而你将能够强化身体,让你觉得有很大的健康和福利的感受。
当身体觉得安适的时候,心意就能安顿下来并得到歇息,一旦心意得以歇息,你就会得到力量,有能力解除静坐禅思时所有的苦受,所以你就能够持续静坐几个小时。当身体免于疼痛,心意就免除了障碍,身体和心意都很强壮,这就叫做定力。
当你的定力如此强壮时,它就能够生起辨识力;有能力去知见苦、集、灭、道,在呼吸中一切都了了分明。我们可以这么解释:吸入和呼出是苦——吸入,生起的痛苦;呼出,消失的痛苦;当呼吸出入时未予觉察,就不知道呼吸的特性乃是痛苦的原因。吸入时了了分明,呼出时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地知道它的特性?]就是保持你的知见与呼吸的真相一致——就是正见,正道的一部份。知道那些呼吸的方式是不舒服的,知道如何去改变呼吸;知道「那个呼吸的方式是不舒服的,我必须要这样呼吸才会感到安适」这就是正志(正确的心态)。思考并正确地评估所有呼吸状态的心理因素,就是正语。知道各种改善呼吸的方式,例如:长入息和长出息,短入息和短出息,短入息和长出息,长入息和短出息,直到你找到最舒适的呼吸方式,这就是正业。知道怎样运用呼吸去净化血液,怎样让这净化的血液来滋养心肌,怎样调整呼吸好让它来安乐身体并安定心意,怎样呼吸好让你身心充沛而苏爽,这就是正命。试着去调整呼吸直到它使身心安宁为止,只要是尚未完全安适,就持续尝试着,这就是正勤。始终注意着呼吸的出入,知道各种呼吸的状态——气流上呼吸,气流下呼吸,胃的呼吸,肠的呼吸,流经肌肉而从每一毛孔出去的呼吸,持续追踪每一呼吸出入的这些情况,这就是正念。一颗只专注于呼吸,不攀缘任何其它事物来加以干扰的心意,直到呼吸微细,生起稳固的定境,然后是解脱的内明,这就是正定。
忆念呼吸被称为Vitakka(觉、寻),引导思想的意思。调整呼吸并让它流布,称为Vicara(观、伺),评量的意思。当一切呼吸自在地流遍身体,你觉得身心充沛而苏爽,这就是piti,喜。当身心都得到休息,你就会觉得安详和宁静,这就是Sukha,乐。一旦你觉得乐,心意就一定会牢牢地抓紧,全神贯注专一,不再飘荡于其它任何事物之上,这就是ekaggatarammana,专精于一。这就是初禅正定的五个要素(中译注:五禅支)。
当内心具足并精通这一切正道的戒、定、慧时,你就得到了深入一切呼吸状态的内明,知道「这样呼吸生起良好的心理状态,那样呼吸生起不良的心理状态。」你就不会被各种呼吸的状态所追逼——那些形成身体、言语、心意的因素,不论是善的或是恶的,你都让它们顺其本性而去,这就是痛苦的解除。
另外,也可用较简要的方法来阐示四圣谛如下:吸入和呼出是苦圣谛。不了了分明于吸入,不了了分明于呼出,这就是苦集一无明,愚痴。很清楚地透视呼吸的一切形态,你就能够不执着的放下它们,这就是苦灭。持续地念住呼吸的各种形态就是苦灭道迹圣谛。
当你能做到这样,就可以说你是正确地遵循着呼吸禅思之道。你的意识不是无明的,你具有清楚地了知四圣谛的善巧,你能证得解脱。解脱就是心意不执着于低级的因和低级的果——那也就是苦和苦集;也不执着于高级的因和高级的果——苦灭和苦灭道迹。那是一种不执着于所知事物的心意,当你能够脱离这些事物,你就已经精通于解脱的善巧了——也就是说,当你知道何者形成开始,何者形成结束,何者介于两者之间,让它们顺其本然,正如偈语所说:一切法(现象)无我。
执着于我们所缘知的事物——四大元素,五蕴,感官和它们的对象——称之为感官的执着,当我们这样执着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形成此身、语、意的因素所愚弄,这一切都从无明生起。
佛陀在因和果上都是完全的专家,既不执着于低级的因和果,也不执着于高级的因和果。他是超越因果的,苦乐都在他的受用之下,但他却都不执着于它们,他完全地知道善和恶,完全地了知我和无我,但却不执着于任何事情,【他深谙可作为果证因缘的对象(业处)——也一样地任其受用:】(【】内英译漏字,系由中译者推测而译之)他知道如何显现「不知」或「知」,如何在他的布教工作中运用「不知」和「知」。至于痛苦的解除,也在他的受用之下,但并不执着于它,因此我们真的可以说他是完全的贯通。
在佛陀能够如是放下这些事情之前,他首先要全力用功来增长它们,然后才能放下它们。他从富足放下,不像一般人「放下」是出于贫穷的无奈,即使他放下这些事物,它们仍在他的受用之下,他从未摒除在他成就正觉之前所努力的戒、定、慧。他持续运用戒、定、慧的各方面,一直到他般涅槃,即使在他将要涅槃的时刻,仍然全力运用禅定——也就是说,他的般涅槃是发生在有色禅那和无色禅那的定境之间。
所以我们不应该放弃戒、定、慧。有些人不想遵守戒律,因为他们担心被束缚住了。有些人不想修习禅定,因为他们担心变成白痴或疯子。事实的真相是,通常我们就已经是既痴又狂了,而修习心意的专注,正是用来终结我们的无知和疯狂。一旦我们适当地训练自己,我们就会长养纯净的智慧,就像一颗雕琢的宝石,自然能够发出光芒,这才是名符其实的真智慧。它个别地为我们生起,称之为:即身观察,缘自觉知。
我们大都误解了智慧的本质,我们把虚伪的智慧,混合着种种观念,并用它来掩饰真正的事物,就像一个人把玻璃涂上水银,好让他能够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映像,认为他已经找到一个观察真理的巧妙方法。实际上,他不过像是一只猴子在照镜子:一只变成二只,持续玩着映像的把戏,直到水银被磨掉为止。那时就变得垂头丧气,不知道映像最初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所以当我们获得虚伪的智慧时,不经意地,用推想和臆测来调和我们认为已经理解的事物;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就得朝着悲哀走去了。
自然智慧的决定性因素唯有来自心意的训练,就像钻石闪闪发光——不论在黑暗或光亮的地方都光辉灿烂,而镜子只适用于明亮的地方,如果把它拿到黑暗的地方,你就完全看不到影像了。但是一颗经过雕琢的宝石,闪烁着自己的光辉,到那里都是灿烂的,这就是佛陀的教导。世界上没有封闭或隐密而智慧不能洞悉的地方,这智慧的宝石让我们能够摧毁渴爱、执着和无明的意识,而达到最卓越的成就---解脱---从痛苦、死亡和覆灭中解脱——自然地存活于不死的真实中。
一般来说,我们似乎只对智慧和解脱感兴趣;立刻,我们就想从苦、无常和无我的教导开始——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到不了任何地方。在佛陀教导「世事无常」之前,他曾经(试着)去了解它们所谓的「常」;在教导「世事皆苦」之前,他曾经(试着)去转变「痛苦」成为「快乐」;而在他教导『世事无我』之前,他曾经(试着)去转变「无我」成为「我」;因此才能够看到什么才是恒久而真实的,以及隐藏在无常、苦、无我之内的虚假(中译注:常、乐、我)。他汇集这一切的特性为一,他汇集一切的无常、苦、无我成为一件相同的事---世间诸行---全世界到处都是一样的;至于常、乐、我则是另一类。依法而行,然后他放下两者,不执着于常或无常,苦或安乐,我或无我,因此我们才能说他已证得解脱,纯净和自在,因为他一点也不需要执取诸行——不论是世间或法义。
这是佛陀修习的特性,至于我们自己的修习,大部份的行为都好象胸有成竹一般,好象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成功了。换句话说,我们只想要放下并且达到安详、解脱,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打好足够昀基础,我们的「放下」一定会成为「欠缺」;我们的「安详」一定会成为「支离破碎」的,我们的解脱也一定是错误的。我们这些真诚地求好而只想要求善的人,应该问自己,是否已经打好适当的基础了?如果我们没有为解脱和放下打好适当的基础,我们如何能够自在呢?
佛陀的教导,戒德可以克服普通的烦恼,也就是由言语和行为所造成的错误;禅定可以克服中度的烦恼,诸如贪欲、瞋恚、昏沉、悼举、犹疑;而智慧则可克服微细的烦恼,诸如渴爱、执着和无明。虽然有些人的智慧很敏锐,他能够清楚地解释教义的微妙之处,似乎却无法摆脱戒德所能克服的普通烦恼,这显示他们的戒德、禅定和智慧一定有某些缺陷。他们的戒德很可能都是表面的,他们的禅定是有瑕疪的,他们的智慧则是粉饰的光滑——就像玻璃涂上水银(的镜子)——因此他们无法达成目标,他们的行为正如古谚所说的:「刀不入鞘」,也就是光说不练,有口无心;又如「巢外下蛋」,一味向外寻求好,却不训练心意的专注;又如「沙上筑基」,试着寻找不具体的保障。这一切一定会带来失望,这样的人们仍未找到值得皈依之处。
所以我们必须打好基础,安排良好的修行因缘次第,因为我们所期望的一切果证,都从因缘而涌现。
奋起吧!训练你自己的心意!
开始评量你自己,
吸入、呼出。
禅那
现在我们要以禅那的标题来摘录呼吸禅思的方法。
禅那意即当我们处理呼吸时,专注或集中焦点于一个单一的对象或事物。
1.初禅有五个要素(五禅支):
觉想(觉、寻)---忆念呼吸,直到你能清楚地觉察它而不再散乱。
一心(专精于一)---心念呼吸,不让它游荡到别的对象去,注意你的念头,让它们只处理呼吸,使呼吸达到舒适之境。
评量(观、伺)——知道怎样让这舒适的呼吸觉受遍布全身,并与体内其它的呼吸觉受协调一致。一旦身体被呼吸所安抚,痛苦的感觉将趋于平静,身体将充满好的呼吸能量(心意专注于有关呼吸的问题)。
为了初禅的生起,这三项特质必须在同一个呼吸之流上一起具备。这呼吸之流,于是能够一路带着你到达第四禅。觉想(忆念)、一心和评量是因缘,当因缘完全成熟时,结果将会显现:
欢喜——一种难以抑制的,身心洋溢和心旷神怡的感觉,超然物外,直趋心意。
安乐——从身体的平静和镇定所生起的肉体上的舒适;从心意的自得其乐、宁静、安详和泰然所生起的心理上的满足。
喜和乐是结果,初禅的五个要素因此只分为两种,因缘和结果。
当喜和乐愈强,呼吸就愈微妙;你专注的时间愈长,结果就愈强壮有力,这使你不再注意觉想和评量这些清明的初基,而完全地依靠着一个单独的因素——一心,你进入了第二禅(道心)。
2.第二禅有三个因素:欢喜、安乐和一心(道心)。这指的就是曾经体验过来自初禅结果的心意状态。一旦你已经进入第二禅,欢喜和安乐就愈强壮,因为它们依靠在一个单一的因缘——一心之上。从此由它来照料功课,专注于呼吸,好让它愈来愈微细,保持稳定和静止,身心都有着安乐和舒泰的觉受,心意比以前更稳定和热心。当你继续专注着,欢喜和安乐就愈强壮,而且开始膨胀和收缩。继续专注于呼吸,推动心意深入一个更微妙的境界,以摆脱欢喜和安乐的活动,而你就进入了第三禅。
3.第三禅有二个因素:安乐和一心。身体是安静、不动和寂静的,没有痛苦的感觉生起来打扰它;心意是寂静和静止的,呼吸是微细、流畅和宽广的。一种白如棉花(原棉)似的闪烁之光遍及全身,静止了所有身心不适的感觉。不管其它的,持续只照料着宽广、微细的呼吸。心意是自在的,没有过去或未来的思虑打扰它,心意由它自己支撑着。四大性质——地、水、火、风——和谐地遍布全身,你几乎可以说它们是纯粹地遍布全身,因为呼吸有力量控制和善加照料其它的(四大)性质,让它们和谐一致。念住伴随着一心,如是运作着,呼吸充满身体,念住遍及全身。
继续专注,心意是光明而强壮的,身体则是轻安的,安乐的感觉静止了。你对身体的觉受是稳定和均匀的,你的觉识里没有任何间隙,所以你能放下安乐的觉受,安乐的显现静止了,因为四(大)性质是平衡而不再活动。一心、因缘,有力量更深沉地专注,带着你进入第四禅。
4.第四禅有二个因素:舍(泰然舍弃)和一心,或念住。在第四禅里的舍和一心是强而有力地专注着——坚固、安稳而明确,呼吸的元素是绝对的静止,不起任何涟漪和间隙。心意,中立而静止,放下所有过去和未来的主观偏见。呼吸,成为当下,是静止的,就像不起任何波澜或风浪的海洋或天空。你可以知道远方的景相和声音,因为呼吸是均匀而不起微波的,因此作用犹如银幕一般,对于投射于上面的任何东西,都会给予清楚的反射。知见从心意生起,你知道,但保持中立和静止;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都是中立而静止的,这是真正的一心,专注于呼吸的安宁和静止。身体里所有的呼吸部份都连结着,所以你可以透过每一个毛孔来呼吸,你不必透过鼻孔呼吸。因身体里的呼吸,吸入、呼出和其它方面都形成了一个单独而统一的整体。呼吸能量的各方面都是均匀而充满的,四(大)性质都有着相同的特征,心意是完全地静止。
专注是强壮的;透着泛红的光辉。
当知这就是大念处。
心意放射着光辉而明亮——
如日之光,
不为烟云或薄雾所遮蔽,
用它的光线照亮着地球。
心意向十方放射着光辉,呼吸是明亮的,心意则是光辉灿烂的,因为专注于念住。
专注是强壮的;透着泛红的光辉。
心意具有能力和权威,所有的四念处聚合成一个,再也没有「这是身体…这是感受…这是心意…这是心法」的分别,它们不再是四个,这就是所谓的「大念处」,因为四个念处中再也没有一个是可以分开的。
心意是稳固地贯注着
集中而真实
此乃专注的力量所致
念住和自我意识合而为一:这就是所谓一道(ekayana-magga)的意思——(四大)性质和(四)念处之间的和诣,四合一,产生了伟大的能量和警醒,净化的内在之火能够完全地排除所有隐藏着的黑暗。
当你愈强烈地专注于心意的光明,从放下一切主观偏见所产生的力量,就能够让心意所向无敌。你就像一个爬到山顶上的人,有权利观察各个方位。心意的住处——呼吸,支持着心意的解脱——是在一个增上的境界里。因此,心意能够以法义的观点,清楚地看到所有事物的形成(诸行),也就是元素、蕴、根。就像一个人拿着相机到飞机上去,他可以实地拍摄下面的每一件东西,所以一个到达这个境界(世间解)的人,可以如实地看到这个世间和法义。
此外,在心意的领域里也出现另一种觉知,叫做解脱的内明(解脱知见)或是解脱的善巧。元素或(四大)性质获得潜力,心意则得活泼的能力。当你需要世间或法义知识的时候,深沉而有力地贯注心意于呼吸,就在心意的专注力量触及纯粹元素的当下,直觉的知识就会从那个元素中泉源而出。就像唱机上的唱针,当它触及唱片的当下,就会产生各种声音。一旦你的念住专注于一个纯粹的对象上,然后如果你想要形象,形象就会出现;如果想要声音,声音就会出现;不论是近或远,不论是世间或法义,不论是关于自己或别人,现在或未来,任何你想知道的。当你专注下去,想到你想要知道的,它就会出现,这就是内明之智——直觉的敏锐性,能够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很重要的意识层次,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的(中译注:即身观察缘自觉知)。元素群就像收音机的电波穿越空中,如果你的心意和念住是强壮的,你的技巧已经高度开发了,你就可以运用那些元素来跟整个世间接触,好让那些知识能够从你的内在生起。
当你已经精通第四禅时,它就能够作为八种善巧的基础:
1.毗婆舍那智——清明、直觉的内明,在心里或身体的现相生起、停留和消失时,得以深入其中。这是一种特别的内明,只能从心意的训练而来,它能以两个方式发生:
(a)对于事件未经思考而知道
(b)对于事件加以思考而知道——但并不是像一般知识那样,要经过长久的深思之后才知道。瞬间的思考,立刻就明白,像是一团棉花浸泡着汽油,当你点着火柴靠近它,立刻就着火了。这里的直觉和内明就是这么快速,它和一般的辨识智(分别智)有所不同。
2意成神变:运用心意去影响事物的能力
3.神通变化:展现超能力,例如:创造特定的形象,让特定的群众都能看见。
4.天耳:听到远处声音的能力。
5.他心智:知道别人心意的层次?蔗帤c,高或低——的能力。
6.宿命智:记忆宿生的能力。(如果你证得这个善巧,你就不会再怀疑,到底死亡之后是灭绝还是再生。)
7.天眼:看到粗陋和微妙形象的能力,不论远和近。
8漏尽智:减少和消除内心烦恼渗漏(中译注:诸漏)的能力。
这八种善巧唯独从心意的专注而来,因此写下这个浓缩的纲要,基于心意持续念住呼吸的技术来达到禅定和禅那。如果你热爱这些事情所产生的好处,你就必须转移你的注意力去训练你自己的心意。
开示(1)
1956/7/30
如果,当你在静坐而尚未能观察到呼吸时,告诉你自己:「现在我正在吸入…现在我正在呼出。」换言之,在这个阶段里,你是在做呼吸的人,你不是让呼吸自然地在进出着。如果你在每一次呼吸时,心里都能记住这个,不久你就可以抓得住呼吸了。
在保持你身体里面的觉知时,不要试着去禁锢它,也就是不要强迫心意进入一个恍惚失神的状态。不要试着去强迫呼吸,或呼吸得让你觉得不舒服或受到限制的程度。你必需让心意自在,单纯地看着它,确认它从思虑中摆脱出来。如果你试着强迫呼吸并钉住心意,你的身体将会感到束缚,而你在工作上也不会觉得安适,你将开始这里酸那里痛,你的腿也会麻痹。所以让心意自然而然,注意看着,确认它没有随着外在的思想而溜掉就好了。
当我们防止心意随着念头溜掉,或念头溜进心意时,就像关好门窗,防止猫、狗和盗贼溜进我们的房子一样。这就是说,我们关闭感官的根门,不去注意从眼睛闯进来的景相,从耳朵跑进来的声音,从鼻子跑进来的香气,从舌头跑进来的味道,从身体跑进来的碰触,还有从心意跑进来的主观偏见。必需砍断所有的主观偏见和念头——不管是好的或坏的,旧的或新的——从这些根门进来的。
像砍断念头之事,并非要我们停止想念,它只是意指着把我们的想念带进来,善用它,作为观察评量的禅思题目。如果让我们的心意以这种方式来下工夫,那对我们自己或我们的心意就不会有任何伤害。实际上,我们的心意倾向于随时都在工作着,但这工作所牵涉的,通常都是许多无谓的庸人自扰,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可言。所以我们必需为它找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来做,一些不会伤害它的事,一些真正值得做的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习呼吸禅思——专注于呼吸,专注于心意,放下你所有其它的工作,只热心于此修习而无旁骛,这就是你修习禅思时所需要的心态。
从我们过去或未来的念头所产生的障碍,就像长在我们田园里的杂草,它偷走了土地里所有的养份,因此我们的稻子就没有任何指望了,而且又把田地弄得乱七八糟。它们除了做为牛和其它动物过客的饲料之外,一点用处也没有。如果你让田园像这样充满着杂草,你的稻子就无法长大。同样的,如果你不清除心意中主观的念头,就不能让你的心里清净。念头,只是愚人的食物,他们认为它们是美味的,但圣者们都不吃它们。
五种障碍——感官的欲望,敌对的恶意,昏沉懈怠,(亢奋)不安和(沮丧)焦虑,以及犹疑不决——就像各种不同的杂草。亢奋不安和沮丧焦虑可能是最毐的,因为它让我们同时散乱、不定和忧虑。这种杂草有着棘刺和尖叶,如果你跑进去了,你将会以遍体鳞伤收场。所以,如果你遇到它们就摧毁它,丝毫也不要让它长在你的田里。
呼吸禅思——稳定地在心里念住呼吸——就是佛陀所教导的,消灭这些障碍的最佳方法。我们使用忆念(觉想)去专注于呼吸,并经由评量加以调整;忆念就像犁,评量就像耙;如果我们持续犁耙田园,杂草就没有机会生长,而我们的稻子一定会欣欣向荣又生出果实来。
这里的田园是指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在呼吸里放进了许多忆念和评量,身体的四大性质就会平衡而安详,身体将会健康而强壮,心意则会轻松而开阔,无所障碍。
当你把田园像这样地清理和整平,你的稻子一定是欣欣向荣的,就在你把心意带入呼吸时,你就会感到一种欢喜和复苏的感受。四种成就的基础(中译注:四如意足)---?修行的满意(欲如意足),修行的精进(进如意足),修行的热心(念如意足),修行的明辨(慧如意足),将会一步一步地开发。这四项品德就像健康滋补品的成份,任何人吃了这个补品就会长寿。如果你想死就不必吃,但如果你不想死,你就要多吃;你吃得愈多,你心里的疾病就愈快消失。
开示(2)
1956/8/17
当你静坐禅思时,即使你没有得到任何直觉的内明,请相信你至少知道了不少。当呼吸进入时,你知道了;当它出去时,你知道了;当它是长呼吸时,你知道了;当它是短呼吸时,你知道了;不论它是愉快或不愉快的,你知道了。如果你能知道这么多,你就做得很好了。至于各种思想和念头跑进心里时,就排除它们,不论它们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论它们是在想念过去或是未来,不要让它们干扰你正在进行的,不要追逐着要理出头绪来。当这种思想闯入时,就让它过去,保持你的觉知,安于现在。
当我们说心意来去时,并不是心意真地走了,只是念头走了。念头就像心意的影子,如果心意是静止的,它的影子怎么会动呢?身体的动作才会引起影子的移动,而当影子移动时,你又如何抓得住它?影子是难以捉摸的,难以抖落的,难以安静的。觉知构成现在,那才是真正的心意。追逐念头的觉知只是一个影子,真正的觉知——知道——留在本位,它并未站立、行走、来或去。因此心意——觉知并没有任何来去或进退,它是安静而镇定的。当心意本身正常、均衡、不散乱时,也就是当它没有任何影子时,我们可以安详地休息。但是,如果心意不稳定、不确定时,它就会波动。念头生起又闪逝,而我们追逐它们,希望把它们拉回来。追逐它们就是我们弄错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所要改正的,告诉你自己:「心意没有什么错的,只要警觉影子就好。」
你不能改善你的影子,好比说你的影子是黑的,你可以用肥皂搓洗到死,它还是黑的,因为它并没有实质。你的念头也是一样,你无法理出一个头绪来的,因为它们只是影像,欺骗你罢了!
佛陀如是教导,任何人如果不认识自我、身体、心意和它的影子,就会感受无明——黑暗、愚痴无知之苦;任何人如果认为心意就是自我,自我就是心意,心意就是它的念头;像这样把一切都混淆了,就是迷失了,就像一个人迷失在丛林里。迷失在丛林里会带来无数的艰辛,要耽心野兽,要寻找食物和睡处的问题,不管你看到那条路,都走不出去。但是,如果我们迷失在世间,那比起迷失在丛林里又要更糟糕好几倍了,因为我们无法分辨日夜,我们没有机会去找到任何光亮,我们的心意因为有着无明而黑暗。
训练心意静止的用意是要简化事情,当事情被简化时,我们就可以看得见了,心意就能安顿下来休息了。而当心意得以休息时,它就渐渐地变得明亮了,内在和它本身都是如此,知识于是就生起来了。但是,如果我们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如果我们让心意混淆着景象、声音、香气、味道、碰触和意念,那就是黑暗,知识就没有机会生起。
当直觉的知识生起时,如果你知道如何去运用它,它就可以导向解脱的内明。但如果你让自己被过去或未来的知识带着走,你就无法超越世间的层次。换言之,如果你在身体的事物上涉入太深,却没有得到相关于心意工作上的知识,它就会带给你心灵上的不成熟。
举例来说,有一个景象生起而你起了执着,你得到了过去生的知识却很激动。以前你从未知道的事,现在你可以知道了;以前你从未见过的事,现在你看到了;它们会让你过度地高兴或难过,为什么?因为你把它们都看得太严重了。你可能看见自己是个王公贤达的辉煌景象,甚至是个伟大的帝王,富有而有影响力。如果你让自己觉得高兴,那就是放纵于欲乐,你已经偏离了中道。或者你可能看到自己是你所不想要的,一只猪或狗,一只鸟或老鼠,跛脚或残癈。如果你自己难过,那就是放纵于自苦。再度,你又偏离了中道。有些人真的就让他们自己被拖着走,一旦他们开始看见异象,就开始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比别人来得高明。他们让自己变得骄傲而自负,正道已经消失了,却连自己都不知道。如果你不谨慎,在这儿,世俗的知识就会引导着你。
但是如果你的心中记住一个原则,你就可以留在正道上了。不论出现什么,好的或坏的,真的或假的,不要让你自己觉得高兴,不要让你自己难过。保持心意的平衡和中性,辨识智(分别智)就会生起,你将会看到那个景象或朕兆展示出苦圣谛?肭_(生),雕谢(老),消失(死)。
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直觉,你就是在自找麻烦。证实为虚妄的知识会伤害你,证实为真实的知识真的也会伤害你。如果你所知道的是真的,然后你跑去告诉别人,正是自夸。如果它转变成虚妄的,就会逆火反烧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真正知道的人会说,知识是痛若的本质,它会伤害你。知识是知见洪流的一部份,我们必须跨越它,如果你执着于学问,你就走错了。如果你知道了,就是知道而已,当下就放下它,你不必激动或高兴,你也不用去告诉别人。
到过国外留学的人们,当他们回到稻田里时,不会向家乡的人们诉说他们所学的。他们一样地,闲话家常,他们不提所学,因为(1)没有人会了解,(2)没有什么作用。即使对于能够了解他们的人,也不会展现所学。当你修习禅思时也应该如此,不管你知道多少,都要像是毫无所悉一样。如果你向别人夸耀,那就很糟糕,如果别人不相信你,那就更糟了!
所以不论你知道了什么,单纯地知道,然后就放下它,不要设定「我知道了」。当你能做到这样,你的心意就能达到超越,不再执着。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即使没有道理的事情也自有其道理——也就是说,它们的道理就是虚妄,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放下真、假的道理。一旦我们知道了真理又能放下它,我们就能自得其乐,我们不会匮乏,因为真理——法——仍旧与我们同在,我们不会两手空空。那就像有很多钱,我们会把它堆放在家里,而不会随身拖曳着它。我们可能袋子里没有半毛钱,但是我们并非穷人。
真正知道的人们也是一样,即使他们放下知识,它们还是在那儿,这就是圣者的心意之所以不会飘荡的道理。他们放下事情,但不是用浪费或不负责任的方式,他们像富人那样地放下,即使放下了,他们还是得到成堆的财富。
至于放下事情有如贫民那样的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所以他们通通放下,通通丢掉。当他们这么做时,他们只是在趋向苦难而已,例如:他们可能认为一切都不真实——五蕴不真实,身体不真实,苦、集、灭、道不真实,解脱不真实。他们一点也不用脑筋,他们懒得去做任何事情,所以他们放下一切事情,把它通通丢掉。这就是所谓像贫民一样地放下,就像许多摩登圣人一样,当他们死后再来时,还是再度穷困潦倒。
至于佛陀,他放下的只是身心所呈现的真假现象,但他并未拋弃他的身心,因此结果是富裕的,有充足的财富来传承给他世世代代的弟子们,因此他世世代代的弟子们从不必耽忧会有所匮乏。
因此我们必须视佛陀为典范,如果我们认为五蕴是没有价值的,无常、苦、无我的,由于轻忽而放下它们,我们一定会以匮乏收场。就像一个愚人,他很厌恶身上脓肿的疼痛,因此就不去碰它,随它去也不照料它,这一来,疼痛是没办法痊愈的。然而聪明的人,他们知道怎样清洗伤痛,敷药并缠上绷带,因此,最后一定会康复的。
同样的,当人们只看到五蕴的缺点,却没有看到它们好的一面,未将它们作任何有价值的运用就放下它们时,是不会产生任何好处的。但是,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去看到五蕴,除了坏处之外,也有它们好的一面,然后善用它们于禅思,来获得身体和心理现象的辨识(分别)智,我们将会很富有。一旦我们有了真理——法——做为我们的财富,那么有钱、没钱,我们都不会痛苦,因为我们的心意将会超越一切。
开示(3)
1957/8/26
当你静坐禅思时,如果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生起时,检查它们,看看是从那儿产生的,不要让你自己痛苦或难过。如果身体的某些部份不如你所想要的,不要忧虑,顺其自然——因为你的身体跟别人,乃至于世间的人类、动物都是一样的——无常、苦而且不能予以强迫的,所以就留在你所喜欢的部份,保持它的舒适。
身体就像一棵树,没有完美的树。任何时候,它都会有新叶和老叶,绿叶和黄叶,嫩叶和枯叶。枯叶会先掉落,而那些嫩叶后来也将会慢慢地枯干而掉落。有些枝桠很长,有些浓密,有些稀疏,果实也不是平均分布的。人体跟它实在相差不多,安乐和痛苦并非平均地分布,疼痛的部位和舒适的部位,随机混合着,你不能依赖它,所以尽力去让舒适的部位保持舒适。
这就像是走入一间房子,那里的地板已经开始腐烂了,如果你想要坐下就不要选择腐朽的地方,要选择一个木板仍旧完整的地方,这也就是说,心意不需要去关注那不能控制的事情。
你可以把身体比做是一颗芒果,如果芒果有个腐烂或虫蛀的地方,拿刀削掉它,就吃剩下来好的部份。如果你笨得连虫蛀的部份都吃,那就糟了!你的身体也是一样,不止是身体,心意也是一样,岂能永远顺心如意?有时心境好,有时不好。这就是你要尽量多用忆念(觉想)和评量的地方。
忆念和评量就像在做一件工作,这工作就是禅定——集中心意。心意专注在一个单一的对象上,然后投入你全部的注意力,检查并思惟它。如果使用零散不足的忆念和评量,你的禅定也会得到稀稀落落的结果。如果你做事草率,就会得到粗陋的结果;如果你做事精细,就会得到精致的结果。粗陋的结果并没有什么价值,精致的结果有着高级的品质,在各方面都是很有用的——就像原子辐射,它是如此地微妙,连山岳都可以穿透。粗陋的东西有着低劣的品质,难以使用,有时,你会把它们放在水里泡上一整天,但它们还是无法软化。至于精致的东西,只需要空气中一点点的潮湿,它们就分解了。
你的禅定品质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忆念和评量是微妙、完整和缜密的,你的「禅定工作」就会产生愈来愈宁静的心意。如果你的忆念和评量是懒散的,你就得不到太多的安静,你的身体会疼痛,你也会感到纷扰不安而容易恼怒。一旦心意能够变得非常安静,于是,身体就会舒适而安乐,你的心里就觉得开朗而清明,痛苦就会消失,身体的元素就会觉得正常——身体的温度恰恰好,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当你的工作完成了,就会得到最高的幸福和安乐——涅槃,解脱。但是只要你仍有工作要做,你的心意就不会得到完全的安详。不论你走到那里,在你的心意的背后总有些唠叨在,一旦你的工作完成了,于是,不管到那里都是自在的。
如果你还没完成你的工作,那是因为(1)你没有把心意安置在上面;(2)你没有真正地去工作——你逃避责任,怠忽职守。如果你真正地把心意放置在工作上,毫无疑问地你将会完成它。
一旦你已经体验了身体是无常、苦和不能予以强迫的,你没有必要让心意难过或因此而激动,保持安稳的平常心。「无常」意指变化,「苦」不仅是指疼痛和痛苦,它也包括了乐——因为乐是无常而不可靠的,小小的乐趣会转变成很多的乐趣,或者变成痛苦。痛苦会变成快乐…等等(如果我们除了痛苦之外就没别的,我们会死掉的)。所以我们不应在意于全都是乐与苦,设想身体有二部份,就像芒果一样。如果你专注于舒适的部分,你的心意就能够安详,让痛苦成为另一部分。一旦你有个禅思的对象,你就有了一个舒适的地方好让心意栖息,你不需要住在痛苦上。你有个舒适的房子好住,为什么要睡在垃圾堆?
我们都要善良的东西,但是如果你不能区别对错,你会静坐禅思直到死亡之日,都找不到涅槃。但是,如果你能安顿心意,并且念兹在兹,就不是那么困难了。涅槃实在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因为它永远在那儿,从未改变。世间事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们总是在改变着而且不确定,今天它们是这样子,明天又是另一个样子了。一旦你做了些事情,你就必须要持续照顾它,但是你却不必照顾涅槃。一旦你证得它了,你就可以放下它。持续地验证,持续地放下——就像一个吃饭的人,在他把饭放进嘴里之后,不断地吐出来。
这就是说,你持续地行善却不宣称这是你自己的。行善,然后把它吐掉,这就是脱离。世上大部份的人们,一旦做了些事情,那就是他们的了——所以就必须持续地照料它。如果他们不小心,那它不是被偷了,就是自己坏掉了。它们倾向不满足,就像一个吞下米饭的人,吃了之后,他就一定要排泄,在他排泄之后,又会再饿了,所以他就再吃,再排泄,永远不会让他有足够的一天。但是在涅槃里,你不必吞咽。你可以吃饭,然后就吐掉;你可以行善就放下。就像耕田,泥土自行从犁刀上掉落下来,你不需要去铲起来放入袋子里,绑在水牛的腿上。任何人如果笨得把犁刀掉下来的泥土,都铲起来绑在一个袋子里,将会寸步难行。不是他的水牛将陷入泥沼,就是他将颠覆袋子而跌落在田中央。田地永远没耕好,稻子永远种不下去,稻谷永远不会有收成,他一定得挨饿。
「佛德」,我们的禅思字眼,乃是佛陀正觉后的名号,它的意思是指开悟,觉醒的人,顿悟的人。在他正觉以前有六年之久,佛陀游行各处,从各种老师去寻求真理,都没有成功,所以他独自出走,在一个五月(阳历)的月圆之日,坐在菩提树下,发誓说他不起来,除非他证得真理。最后,将近黎明的时候,当他禅思着他的呼吸时,得到了正觉,他找到了他所追寻的——就在鼻端处。
涅槃并不在遥远的地方,它就在我们的嘴唇,就在我们的鼻端,我们到处摸索却从未找到它。如果你真的有心要寻求清净的话,那么把你的心安置在禅思上面,不管别的,当任何其它的事情来了,你就说:「不,谢了!」,欢乐?「不,谢了!」,痛苦?「不,谢了!」,善行?「不,谢了!」,恶行?「不,谢了!」,果证?「不,谢了!」,涅槃?「不,谢了!」。如果什么都是「不,谢了!」,那你还会剩下什么?你并不需要剩下些什么,那就是涅槃。就像一个没有任何钱财的人,盗贼怎么来抢他?如果你有钱又要持有它,你将会被杀。如果这个贼不杀你,那个也会。带着你的一切,直到你整个被压垮为止,你将永远无法脱身。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与善恶同住。那些已经开发而远离的人们,充满善行,也完全了解罪恶,但是都不执着,都不宣称两者为他们所有,他们把它们摆在一边而放下它们,因此能够幽游自在。涅槃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在佛陀的时代,有些人在托钵时成为阿罗汉,有些在小便时,有些在看着农夫耕田时。至高无上的善行难在于开始,在做基本功夫时——持续地念住,全程检查并评量你的呼吸。如果你能够坚持不放弃,你终必成功。
开示(4)
1959/5/7
呼吸乃是心意的镜子,如果镜子不正常,就会有不正常的反射。假如你往凸面镜里看,你的影像就会比你高;如果你往凹面镜里看,你的影像就会不正常地短缩;但是,如果你往平面镜里看,平滑而正常,它就会给你一个真实的影像。
知道如何去调整呼吸,让它按步就班,就等于是妥善地安顿了心意,也就能产生各种利益——就像一个好的厨师,她知道怎样去变换菜肴,有时候改变菜色,有时候改变香味,有时候变换形状,因此雇主对她的烹调永远都不会厌倦。如果她整年都是做固定的东西——今天麦片粥,明天麦片粥,后天还是麦片粥——她的雇主一定会去寻找一个新的厨子。但是如果她知道如何变化她的菜肴,让她的雇主永远满意,那她一定会加薪,或许还有特别的奖金。
呼吸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知道如何调整和变化呼吸,如果你经常忆念和评量呼吸,你将变得非常地专注,而且专精于处理呼吸和其他身体元素的所有事物。你永远会知道身体的状况,欢喜、安乐和一心将会自行来到,身体将得以苏息,心意则得到满足,身体和心意都会很安详,一切的元素也会安宁,不再惶惶不安。
这就像知道如何去照顾一个小孩,如果小孩开始哭了,你知道什么时候该给牛奶或糖,什么时候该给他洗澡,什么时候带他出去透透气,什么时候可以把他放入游戏栏栅里并给他玩偶。一下子,小孩就停止哭泣、吵闹,让你自在地去完成必须做的事情。心意就像一个无辜的小孩,如果你善于照顾他,他就会柔顺、快乐而满足,一天一天的长大。
当身体和心意充实而满足时,他们就不会感到饥饿,他们就不必去掀翻炉灶上的壶罐和锅子,或者是来回踱步,四下张望门窗之外了。他们能够安然入睡,没有任何骚扰。魔——五蕴之苦——不能来掌控他,这是我们的安乐之道,因为我们坐时,与人们同坐;卧时,与人们同卧;吃时,与人们同吃;当人与人同住时,就不会有问题;但是当他们与魔鬼同住时,他们一定会争吵而且永远不得安宁。如果我们不知道怎样去评估并调整我们的呼吸,我们的禅思就不会有任何结果,即使我们坐到死,我们终将毫无所知。
曾经有个老和尚——70岁了,出家30年——他曾经听说过有关我教导禅思的好处,因此来跟我学习。他问我的第一件事就是:「你教导什么法门?」
「呼吸禅思」我告诉他:「你知道的,佛~~德,佛~~德。」
一听之下,他就说:「从尊者阿迦曼的时代起,我就一直修习那个法门了——佛~~德,佛~~德,从我年轻时就开始,我并未看到其中的任何胜妙之处,全部就是佛德、佛德,毕竟未曾到达任何境界。而现在,你又要教我更多的佛德,干嘛?难道你要我佛德到死?」
当人们不晓得如何去调整和评量他们的呼吸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他们永远找不到自己一直所要追寻的,因此调整和觉想(忆念)呼吸在修习呼吸禅思中是很重要的一部份。
要认识你自己——熟悉你的身体,你的心意,各种元素(地、水、火、风、空、识),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它们是如何地无常、苦、无我,这一切你都必须经由探索自己去找寻。如果你的知识只是从书本上而来,或别人告诉你的,那么这样的知识就是来自记诵和概念,不是来自你自己的辨识智,那不是真正的知识。如果你只知道别人告诉你,你就一路跟随着他们,那会有什么好处呢?他们可能会把你引入歧途;而且,如果路上有很多尘土的话,他们可能还会把灰尘飞溅到你的耳目里。所以在你追寻真理的道上,不要只相信别人说的,不要相信记诵之学。练习集中心意,直到获得你自己的知识为止。唯有如此才是内明,唯有如此才有价值。
开示(5)
1960/10/4
当你禅思时,你必须忆念(觉想),如果你不忆念,你就无法禅思,因为忆念乃是构成禅思的必要部份。例如:得到禅那,乃运用忆念的力量,把你的心意带到禅思的对象上;并运用评量的力量去辨识你所选定的禅思对象,检查你的禅思对象,直到它正好适合你。你可以选择慢的呼吸,快的呼吸,短的呼吸,长的呼吸,狭窄的呼吸,宽广的呼吸,热的、冷的或温暖的呼吸;就只在鼻子一带的呼吸,就只在喉咙一带的呼吸,全程下到心脏的呼吸。当你已经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节奏的对象,抓住它并——专精一致---使其一心,专注于单一的对象。引导你的忆念让它凸显出来,别让心意离开禅思的对象,别让禅思的对象离开心意。告诉你自己,那就像吃东西,配合你的嘴巴把食物送进去,配合食物把你的嘴送过去,不要失误了。如果你弄错了,把食物粘在你的耳朵、下巴、眼睛或前额上,你就什么也吃不到了。
你的禅思也是这样,有时,一个心意的对象突然把你带入过去,倒回几百年;有时,它飞到未来,带着各式各样的事情回来扰乱你的心意。这就好象拿取食物的时候,把它粘在头上,又让它掉在你的身后,小狗一定会来咬走;或者就好象把食物送到你的嘴边,然后又把它拋掷在你的面前一样。当你发现这种情况发生时,那是一个警讯,你的心意尚未紧随在它的对象上,你的念力还不够坚强。你必须把心意带到禅思的对象上,然后跟随它,确认它住止其上。就像吃东西,确认食物配合嘴巴,并正确地送入,这就是忆念。食物配合嘴巴,嘴巴配合食物,你清楚它是食物,你也知道它是那种食物——主菜或甜点,粗糙或精致。
一旦你知道那是什么,而它就在你的嘴里,立刻就咀嚼它,这就是评量、检查、评核你的禅思。有时,这是在近行定之下进行,检查一个粗糙的对象,让它愈来愈微细。如果你发觉呼吸很长,就检查长呼吸;如果很短,就检查短呼吸;如果它很慢,就检查慢呼吸;看看心意是否愿意住止在那种呼吸上,看看那种呼吸是不是愿意住止在心意上,看看呼吸是否畅顺而无阻,这就是评量。
当心意生起忆念和评量时,你就同时具有禅定和辨识智。忆念和一心趋向于禅定,评量趋向于辨识智,当你兼具了禅定和辨识智,心意于是静止,知识就得以生起。但是,如果评量太多了,它就会破坏心意的静止;如果静止太多了,它就会熄灭忆念;你必须注意心意的静止,以确保两者(忆念与评量,禅定与辨识智)之间的正确比率。如果你不知道「恰到好处」,你一定会有困扰。如果心意太静止,你的进步将会缓慢;如果你忆念太多,你的禅定就会跑掉。
所以要仔细观察,再度,它就像吃东西一样,如果你猛铲着食物送入嘴巴,你最后可能会被噎死。你必须问自己,这对我是有益的吗?有些人只不过是味同嚼腊而已,他们还没想要吃甘蔗,这不是正常的。有些人,即使他们的牙齿痛或脱落了,仍然想要吃脆硬的食物。心意也是一样的,当它只是一点点静止时,我们就想要看到这个、知道那个,我们想要得到的远比我们能够掌控的还多。你首先必须确认,你的禅定是稳定坚固的,而且你的辨识智和禅定是适当的平衡,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你的评量能力必须是成熟的,你的忆念则必须是坚固的。
假设你有一只水牛,要把它绑在木桩上;如果你的水牛很壮,它可能连桩拔起而走开,你必须知道水牛的力量,如果它实在很壮,就要重击木桩让它坚固地定位在地上,并看守着它。换句话说,如果你发现忆念正脱缰而出,脱离心意静止的疆界,就把心意带回来,让它更静止,但不要静止得让你失掉轨迹。如果心意太安静了,就好象在恍惚一样,你就全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切都是黑暗、隐蔽的,茫然不见,然后又突然出现,这就是没有忆念或评量的禅定,因为不知判别,所以是错误的禅定。
所以你必须善于观察,运用你的判断力,但不要让心意被它的念头带走了,你的念头是些散乱的东西。心意要与禅思的对象同在,不管你的念头在那里旋纺着,你的心意仍然坚固地翌立着,就像抱着一根柱子而环绕着一般,你可以继续旋纺着,却不会让你筋疲力竭。但是,如果你放掉柱子而绕转三圈,你就会晕眩而「砰」然倒地。心意也是这样,如果它和一个对象同在,就可以持续忆念而不会疲倦,因为你的忆念和静止相伴在一起。你愈是忆念,你的心意就愈稳固,你愈是静坐禅思,你就愈能忆念,心意变得愈来愈坚定,直到所有的障碍都消退,心意也不再攀缘意念。现在,知识就会生起了。
这里的知识并不是普通的知识,它洗掉你的旧知识。你不需要从一般想念和推理所产生的知识,放下它们!你不需要从忆念和评量所产生的知识,停止!让心意安静、静止,当心意静止而无所障碍时,这就是一切善的本质了。当你的心意在这个层次时,它不再执着于任何意念,所有你曾经知道的意念,关于世间或法义的,不论多或少,都被清洗掉,只有当它们被洗掉时,新的知识才能生起。
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放下意念——所有你对事物所做的标示或名称,你必须让自己一无所有。当人们一无所有时,他们就会变成左右逢源。如果你不让自己一无所有,你就决不会得到辨识智。换句话说,你不必担心自己成为傻瓜,或遗漏了事情;你不必担心自己走入了死胡同。你不需要从别人听来或书上读到的任何内明了,它们只是意念,所以它们是无常的。你不需要任何从推理和想象所获得的内明,因为它们只是意念,所以它们是无我的。让所有这些内明消失,只留下心意,坚定的热诚,不偏左——趋于苦;不偏右——趋于乐。保持心意静止、安静、中和、镇定——止于善处,你就是处于正定了。
当正定在心意中生起时,它有个影子。当你能够看到影子出现时,那就是毗婆舍那——内明禅思。
你从正定中获得的知识,并非以念头或观念的方式产生,它是以正见产生。你看起来是错误的,那真的就是错的;你看起来是正确的,那真的就是对的。如果看起来是对的,实际上却是错的,那就是邪见;如果看起来是错的,实际上却是对的,那也是邪见。具足了正见,那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以因果的观点而言,就是你见到了四圣谛。你见到了苦,而它真的是苦;你见到了苦集,而它真的是苦集。这些圣谛是绝对的,无可置疑,无可争议的真实。你看到苦是有原因的,一旦原因生起,就会有痛苦。至于消除痛苦之道,毫无疑问的,你看到所遵循的正道将会导致解脱,不论你是不是走过全程,所见都是真实的,这就是正见。至于苦灭,你会见到真的有那么一回事。只要你在正道上,你就会看到,事实上苦正在消退。当你的内心能够体认这些圣谛时,那就是毗婆舍那智。
更简单地说,你见到一切的事情,若内若外都是靠不住的。身体是不可靠的,老病是不可靠的,死亡是不可靠的,它们是狡滑而靠不住的,在你身上持续地变迁着。看到这个就是见到了无常,不要由于无常而让你自己快乐或难过,保持心意的中和、平稳,那就是毗婆舍那的意思。
至于苦,假设我们听到某个敌人正在受苦,我们会认为「好消息!」「希望他们赶快完蛋!」,那么心意就已经倾斜了。假设我们听到某个朋友致富了,就很高兴;儿子或女儿病了,就很悲伤。我们的心意陷于痛苦和忧伤,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善巧,心意不集中,也就是不处于正定。我们必须照顾心意,不要让它陷入痛苦中。任何痛苦,让它痛苦,但不要让心意跟着痛苦。身体可能会疼痛,但是心意不痛,让身体面对苦受,但心意不苦。保持心意的中和,不要由于乐趣而高兴,要知道乐趣也是苦的一种形式。怎么会这样?因为它会改变,它会生起又消退,它会有高低起伏,它不能持续,那就是苦。疼痛也是苦,双重的苦,当你得到这种深入于苦的内明时,当你真的见到了苦,毗婆舍那就已经从内心生起。
至于无我,一旦我们已经检查过事物,并已经见到它们真实的面貌,我们就不会抱怨,我们就不会展现影响力,我们就不会设法去显示自己有权力,想去控制那些无我的事物。不论我们怎么努力,我们都不能阻止生、老、病、死。如果身体将会老化,就让它老化;如果它会疼痛,就让它疼痛;如果将会死,就让它死亡。不论是你自己或别人的死亡,都不要高兴,也不必难过,保持心意的中和、平稳、无所困扰,这就是行舍智。让诸行——一切事物的形成、因缘——顺着它们自己与生俱来的本性。
简单地说,这就是毗婆舍那。你看到所有形成的事物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你能够从自己的执着中解开它们,你能放下,这就是能够获益的地方。怎么说呢?你不必筋疲力竭地被诸行所拖累。
执着意即携带着负担,我们携带着五蕴,执着于身体的现象、感受、忆想和标示、心理的形成和意识。我们牢牢地抓住并牵系于这些事物,认为它们就是自我。前进!随身携带它们,左脚挂上一个重担,右脚也来一个;左肩放上一个,右肩也来一个;最后一个放在你头上。现在,带着它们随你走,笨拙的、碍手碍脚又滑稽的。
携带着它们,前进吧!五蕴是很沉重的负担啊!
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行肩负着它们,
随身携带它们到每一个地方,让你把时光虚掷在世间的痛苦之中。
佛陀教导说,任何缺乏辨识智的人,就是没有善巧的人;任何不修习禅定以通达解脱内明的人,就必须要担负痛苦,永远要被压垮,真可怜!真可羞!他们永远不得脱身,他们的腿上、肩上都有重担,他们能走到那里去呢?前进三步,退后两步,一下子,他们就灰心气馁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得再站起来继续走。
现在,当我们看到无常——一切形成的事物,不论是我们的内在或外在,都是不可靠的;当我们看到它们是痛苦的,当我们看到它们是无我的,它们只是自己在那儿轮回不已。当我们获得这些内明,我们就能放下自己的重担,也就是放下自己的执着。我们能够放下过去,不再停驻于过去;我们能够放下未来,停止渴望未来;我们能够放下现在,不再宣称它是自我。一旦我们放下了自己的重担,我们就能用轻快的脚步走路,甚至还能手舞足蹈,多么美好!我们走到那里,人们都很高兴认识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无所障碍,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以安详的方式为之。我们能走、能跑、能舞、能唱——都以轻快的心情而为之。我们是佛教之美,令人赏心悦目,所到之处都是优雅合宜的,不再有重担,不再有所障碍,我们能够自得其乐,这就是毗婆舍那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