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 只为一个目标:本性禅师谈禅修
发布时间:2023-07-20 02:06:18作者:心经全文网
本性禅师本性禅师留学斯里兰卡时摄行脚中的本性禅师于扎布伦寺体验藏传佛教并出坡 原标题:我的禅修日课 1985年于常熟兴福寺剃度出家,1988年于韶关南华寺得受三坛大戒,1996年于上海圆明讲堂接续禅宗法脉。一直以来,中华禅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是吾用心与致力所在。为此,办教理念中,我们宗于中华禅。可以说,中华禅的走进人群走入人心是吾责任与使命,吾誓愿为之,尽此浮生,无怨无悔。吾相信,这亦是一个儒家文明崇仰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开万世之太平”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位佛家顶礼者“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应有担当与践行。 在儒家,知行合一。在佛家,学修一体。这种言行一致与解行并进是为学做人修行信仰的基础。为此,佛学的研习之余,吾则侧重于佛法犹其禅法的修证。 吾之禅法修证日课,主要是以身心灵禅修为法要;禅净等持为纲领;念佛禅为核心;楞严大定为旨归;明心见性,了生脱死,觉自利他,成佛作祖,为终极。 禅修讲究次第,是次第法。虽有顿悟,但以今人根机,应以渐修为牢靠。吾之日课次第—— 首先是:长养六心,即长养无主宰的自由心;无分别的平等心;护生命的慈悲心;厌娑婆的出离心;度众生的菩提心;证圣道的清净心。诸法缘起,命自我立,只有因果,没有主宰,此即自由心。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作祖,高贵源于善美,低贱因为丑恶,表面的差异现象,掩盖不了内在的平等本质,此即平等心。源于因缘与因果的法则,众生的命运是联系的,众生的三世是轮回的,为此,众生是命运共同体,众生是一家亲,应互助,要互救,此即慈悲心。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娑婆世界的无常无我之规律注定了苦空的本质,即便有乐,也是短暂的,乐为苦因,众生避苦趋乐,此即出离心。人性即佛性,人之初,性本善,人的自性当中本具追求真善美的基因,应予发掘与引导,此即菩提心。佛教既是哲学,亦是科学,更是宗教,宗教自有清净出世的目标,为了终极的烦恼解脱,苦难拯救,证悟佛道,往生佛国,此即清净心。 其次是:清六根、净六境、正六觉。禅法的修证,闭关一法是绝活、绝招。闭关,不单指闭门谢客,关键在于关闭六根六境六觉,起码要做到清六根净六境正六觉。这也就是清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以此从正视觉、正听觉、正嗅觉、正味觉、正触觉、正法觉等修入证入悟入。 以上两大步骤,即长养六心与清净根境,吾谓之辅修。 再者是:吾谓之主修的四大步骤,即闻思修、信愿行、戒定慧、空有中。 关于闻思修:如何闻呢?即听闻读诵经律论,吾以《大念处经》《清净道论》《楞严经》《六祖坛经》为主,明旸禅师的《佛法概要》等辅助之。如何思呢?省察思量过去现在未来,以因缘法,因果律,三法印,四圣谛为省察思量内核。省察则侧重于结合省察自己,思量则侧重于结合思量人类自然社会世界,一内一外,一自一他。如何修呢?答案是信愿行。 关于信愿行:如何信呢?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信奉三宝,又皈依师,因为皈依师,所以吾历来强调尊师重道,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如何愿?要自省,要忏悔,要立誓,要发愿。自省与忏悔,是自净其意,立誓是立誓诸恶莫作,发愿是发愿众善奉行。如何行?答案是:戒定慧。 关于戒定慧:如何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当然,如果是居士身,第三条则是不邪淫。如何定?此是禅门修证要点,吾之法要,递进顺序为:调身体,觉呼吸,守静默,深观照,参话头,起疑情,持密咒,称佛号。在此,吾以汉语系禅法为主体,巴利语系禅法为基础,藏语系禅法为辅助,甚至,英语系佛教新兴禅法为补充。何为慧?慧是定的产物。我体会,定后之慧,核心者为空有中。 关于空有中:何为空?空即诸法本空,诸法真空,证入真谛。何为有?有即诸法假有,诸法妙有,参透俗谛。何为中?中即诸法中和,诸法中道,圆融中道。此真空,妙有,中道,是辩证之慧,圆融之慧,既把握真相本质又承认现象事用,既有理性又有方便。三慧圆融或者说三谛圆融,得之真诠,则烦恼转菩提,地狱现佛国也。